中国彝族博士2014年统计报告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
本报告所统计的彝族博士是指由中国彝族博士联合会[1]联系上的在国内外高等院校已经取得或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中国籍彝族学生学者,其中包括少部分未取得联系的彝族博士。此外,在联合会及其刊物《彝博通讯》的平台上交流互动的非博士彝族高级知识分子和来自兄弟民族的彝学博士也极大促进了彝族博士群体的成长和彝族彝学彝乡的发展讨论,因此也在此报告的统计之列。截止到2015年1月6日,联合会以交流群和通讯录的方式共登记彝族博士(含博士生导师)143人,彝族高级知识分子(非博士)21人,未取得联系彝族博士8人,彝学博士(兄弟民族)6人,共计178人。登记的内容包括个人信息、院校及专业(本硕博博后)、工作或兼职、联系方式等四个方面。大多数人的资料由本人提供,有部分通过网络收集,因此存在一些人的资料不全的情况。本报告通过统计彝族博士的基本资料,大致提供一个彝族博士目前的发展分布情况。
彝族博士(含博士生导师)
143人中,男性104人,女性39人,各占73%和27%。分布到年龄段来看,已知年龄的123人中,出生于1950年代的8人,均为男性;生于1960年代的24人,其中男性16人,女性8人;生于1970年代的41人,其中男性35人,女性6人;生于1980年代的50人,其中男性30人,女性20人。(见图1)可以看出,博士人数总体呈上升趋势,女性博士人数增长明显,同时男女比例差异逐渐缩小。
图1
地域分布上,已知籍贯的133人中,四川籍稍多为66人,主要来自凉山、攀枝花、甘孜、乐山等州市;其次云南籍为58人,分布广泛,包括红河、昆明、丽江、大理、楚雄、玉溪、昭通、文山、曲靖、普洱等州市;然后贵州籍为9人,主要来自毕节、六盘水、黔西南等州市。各区域内的分布和差异见下表。
从博士专业及方向来看,涉及高等学校12个学科门类中的11个门类,其人数分布为:法学60人、文学25人、理学13人、教育学9人、管理学9人、哲学6人、经济学6人、工学6人、历史学5人、农学2人、医学2人。各门类下的主要专业方向如下表:
学科门类 | 主要专业或研究方向 |
法学 | 民族学、人类学、民俗学、社会学、宪法学、刑法学、马克思主义政治、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 |
文学 |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
理学 | 生物学、计算机科学、物理学、环境科学、地理学、数学 |
教育学 | 少数民族教育、职业教育、教育政策、教育心理 |
管理学 | 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 |
哲学 | 宗教学、文艺美学 |
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区域经济、财政金融 |
工学 | 土木工程、农业工程、机械工程、材料冶金、电子信息 |
历史学 | 中国古代史、历史地理、中外关系史 |
农学 | 兽医学 |
医学 | 药学、临床医学 |
总体来讲,彝族博士就读院校以民族类,师范类为主,以少数民族集中省市居多,如中央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云南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就读专业以民族学、民族语言文学、民族宗教、民族教育等民族研究专业为主。另外有海外求学背景的博士7人中,有5人的专业涉及民族学、人类学或社会学。除博士学位外,有20位博士生导师,有29人具有博士后、访问学者、海外进修等经历或学历,另有38位还在学术团体、政府机构、研究中心、公益组织等兼职从事研究或行政工作。
除脱产在读的博士17人外,已知工作单位的123人中,在高等院校工作的94人,所占比例76%,所在大学仍以民族院校为主,如中央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云南民族大学、贵州民族大学等,以及民族地区院校为主,如四川大学、云南大学、四川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等,及其州市一级的学院,如云南红河学院、云南玉溪师范学院、西昌学院、贵州毕节学院等。在其他单位工作的29人,所占比例24%,以研究型单位为主,如科学院、研究所、研发中心等,以及省区市政府机关,民族干部学院、党校、出版社,还有公安局、驻京办、律师事务所等。
此外,未取得联系的8位彝族博士有5人从事医学类专业,就读于昆明医科大学(4人)或江西中医药大学(1人)。
彝族高级知识分子(非博士)
21人中男性18人,女性3人。这批高级知识分子生于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初,于80年代到90年代初本科或硕士毕业,专业主要有彝语言文学、中文、文献学、民族学等。有1人在省委任宣传部长,其余均在高等院校从事教学、研究或领导工作,包括教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教研室主任、系主任、院长、副校长等岗位职务。任职学校仍以民族类为主,包括西南民族大学(10人)、中央民族大学(4人)、云南民族大学(3人)、云南农业大学(1人)、云南红河学院(1人)、上海音乐学院(1人)。此外有13人(占62%)还在彝学、宗教、民间文艺等各类学会、协会、研究会、委员会,以及少数民族妇女、扶贫、社会公益组织等兼职从事研究或领导工作。
彝学博士(兄弟民族)
6人中男性1人,女性5人,来自黑龙江、山东、江西、湖南、四川等省份。博士就读于西南民族大学2人、北京大学、上海大学、兰州大学、云南大学各1人。博士专业包括民族学、人类学、法学、历史学、管理学等,涉及彝族社会文化、民族史、民族法律、民族行政等方向。5人在高等院校任讲师或副教授,1人在社科院任副所长。
综观彝族、彝学博士和高级知识分子的基本情况,大致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数量增长较快,女性增长明显。如果以1977年恢复高考和1999年大学开始扩招为分界线,70和80后两代博士数量比前两代增长了1.84个百分点,女性人数增长了2.25个百分点,尤其以80后增长最为明显。这可能受到政策环境、教育改革、观念转变等因素的影响。
2.以民族类专业为主向其他专业扩展。随着博士数量的增加,选择民族类专业之外的人数也有所增长,如文学、法律、管理、理工和医学等。较早一代的博士主要就读于民族院校或师范院校,年轻一代的博士开始选择其他高等院校,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3.彝学队伍壮大,吸引其他民族博士。早期选择彝学相关专业的博士基本都是彝族,到70、80后一代有其他民族的博士从事彝学研究,并参与彝族博士的交流讨论,发出多元的声音,有利于彝学研究和彝博群体的发展和整合。
4.就业分布广泛,不局限于科研工作。由于专业选择的多样化和有别于过去分配工作的就业政策,博士们的选择更加灵活多样,除高校和科研单位外,也任职于政府机构、公司企业、社会团体等。倾向于在就读地工作,特别是北京、成都、昆明等省会城市。
5.国际交流增多,海外背景增加。通过交流访问、进修学习、学术会议等方式,越来越多的彝族博士有机会走访国外的高等院校,拓展国际视野,增加海外经历。有些博士则就读于英美等国高等院校,取得国外博士学位。彝族彝学的博士队伍不仅因吸引其他民族的人参与不断壮大,也逐渐走向国际舞台,推动具有全球眼光的学习与对话。
[1] 彝族博士联合会是由国内彝族博士于2014年发起成立的学术团体,包括北京、重庆、成都等地区分会,旨在加强彝族博士的交流联谊、学术讨论、团结发展。联合会以《彝博通讯》为平台,展示博士们的最新动态和学术研究成果,并在“彝族人网”开设专题网页。
(稿件来源:《彝博通讯》第27期)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