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京召开,彝族专家白史且主持的草原科研项目获奖
2018年1月8日上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张高丽、王沪宁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
四川省28个项目荣获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院长白史且主持的“青藏高原特色牧草种质资源挖掘与育种应用”项目获得二等奖,该项目历时27年,以四川草科院为主的300余名科技人员扎根青藏高原,研发14个特色牧草新品种及配套技术,推广应用3200多万亩,获直接经济效益47亿元。为青藏高原草地畜牧业显著增效、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农牧民收入不断提高,提供了科技支撑。
中央电视台和四川电视台做了报道。作为该项目主持人,白史且表示:下一步,我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落实中央关于建设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要求,凝聚团队力量,进一步提升青藏高原草牧业科技水平,为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牧区精准扶贫作出更大贡献。
青藏高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最大的草原牧区,草地畜牧业是农牧民赖以生存发展的支柱产业。但是,由于超载过牧等因素,90%的草地退化,生态功能减弱,生产力下降,草畜矛盾尖锐。因此,提供适应当地严酷生境的优良牧草品种和足量的优良饲草,成为保障青藏高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当务之急。
该项目主要完成人还有李达旭、马啸、郭旭生、鄢家俊、严学兵、游明鸿、张蕴薇、李新一、何光武,白史且、李达旭、马啸、鄢家俊、张蕴薇代表项目组参加了颁奖大会。这是2017年四川省农业领域唯一获国家科技奖的项目,也是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首次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的国家奖项目。
白史且,彝名“日哈史且”,是国内草牧业领域的著名专家。1964年生,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金阳县人。现任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院长,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兼任中国草学会常务理事,四川省畜牧兽医学会副理事长兼草学分会理事长,四川省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四川农业大学草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与四川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后及博士,西南民族大学硕士生导师。国家公益性(农业)行业科研专项首席科学家,国家牧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阿坝综合试验站站长。
作为从大凉山走出来的优秀的彝族科学家,多年来,白史且在科研领域成绩卓然,在政治思想各方面具有良好的全局和大局意识,是当今彝族人在自然科学领域难得的杰出人才。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一直在关注和积极支持彝区和彝族文化发展,为彝区的广大彝族青年人拼搏奋进树立了榜样。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