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人物 Yi People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 > 彝人纪事

开远地区唯一一位熟悉彝文的彝文传人李才保

作者:和军生 发布时间:2014-01-17 原出处:云南网 点赞+(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
  TY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李才保老人正在自家院中阅读彝文
 
  李才保老人是开远地区唯一一位熟悉彝族文字的人。他因此被红河州文化局、红河州民族事务委员会联合命名为“红河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代表人物。
 
  李才保的身世
 
  李才保一家居住在开远市中和营镇三家村委会皮坡村。这个村以及附近的村都是彝族村。碑格的彝族自称为仆拉,而这几个村寨的彝族自称为倮倮,他们都是彝族的支系,但语言、服饰不尽相同。皮坡村有46户人家、206人,全部是彝族,他们讲彝语,但通晓彝文的只有李才保一人。
 
  皮坡村的彝族从何而来,他们为何与附近碑格的彝族语言差异较大,而且拥有自己的文字(据记者了解,我市的碑格的仆拉、弥勒县的阿细、石林县的撒尼等彝族支系均无文字)?据考,李才保的先人明朝初年从江南一带迁徙至滇东北,200多年后,又于明朝末年来到开远皮坡村的(此段变化情况,后半部分有李才保的彝文家谱序可考)。这两次迁徙都与当时的社会有密切的关系。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自幼骨子里就仇恨富商大贾、贪官污吏,他一上台便将江浙一带的富商大贾赶到当时的云贵等地;将大批官吏和军士派到云贵戍边。李才保的先人属于后者,即明朝初年的官吏。这样李才保的先人便来到了云南的昭通一带。随着岁月的变迁,到了昭通的汉人几代以后变成了彝人(当地的彝人也称倮倮)。昭通一带与大、小凉山(彝族的主要聚居区)相连,那里的彝族不仅有语言,也有文字。李才保为什么通晓彝文,他们与附近的仆拉有所差异,这就不难解释了。
 
  到了明末清初,李才保家的祖先李阿则、李阿法、李阿独三兄弟来到了皮坡村。这当然也与当时社会的一次大变动有关系。明末清初,吴三桂引清军入关,关内一片战火,很快战火便烧到滇东北一带。为躲避战火,李家三兄弟一直往南逃亡,最终来到了皮坡村(此事李才保保存的彝文家谱中有记载)。他们看到这里虽然山高坡陡,但也风景秀丽,最重要的是这里可以躲避战乱。这样,李家三兄弟便在这深山老林中安营扎寨了。从此便有了皮坡村,久而久之又有了都督味、丫口等倮倮村寨。这些村寨的彝族,都是李家三兄弟的传人。
 
  李才保的经历
 
  皮坡村属高寒山区,海拔在2000米以上,没有水田,只有旱地。经济作物以包谷、荞麦、洋芋为主;养殖业方面,这几年发展养羊,情况不错。这里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但这里的彝族群众朴实豪爽,杀鸡宰羊招待客人,毫不吝啬。全村大人小孩都会讲彝话,但识文断字(指彝文)只有李才保一人了。
 
  李才保生于1943年,今年已69岁。虽然连胡子都花白了,但却精神矍铄,除了雨天,他都要去放羊。李才保自幼跟着爷爷和父亲学习彝文,经常背诵经文,阅读彝文书籍,也经常用彝文给村里人写一些对联、寿词之类的,渐渐地成了彝族文化的行家里手。别人虽然小时候也学过彝文,但由于觉得没有多少用处,便逐渐淡忘。只有李才保坚持不辍,最终成了彝族文化的传人。
 
  李才保的生活其实很苦。他的妻子33岁就病逝了,留下三个儿子、两个女儿。妻子去世半年以后,由于缺医少药,他的小女儿只一岁多一点便离开了人间。从此之后,李才保一个人带着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艰难度日。既当爹又当娘,且改革开放之前高寒山区的经济十分落后,人们的生活异常艰难。很难想象,李才保是怎么样把四个孩子带大的。如今他的女儿已经嫁了出去,几个儿子也已成了家。他与长子李长河一起过。李才保虽然年纪大了帮不了家里多少忙,但他还是力所能及地做一些事情。家里养着40多只羊,每天放羊就是李才保的工作。
 
  李才保的希望
 
  李才保的儿子李长河是皮坡村的村民小组长。他很佩服父亲学习彝族文化的执着精神,也知道父亲为弘扬彝族文化付出的努力。他说,许多人对父亲的做法不太理解。他们经常说,不考虑发家致富,整天搞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又不能当饭吃。
 
  可李才保不这么想,他认为彝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部分,他有责任和义务担当起传承彝族文化的任务,不应该让它失传。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重视,这让李才保老人看到了希望。
 
  2010年9月,李才保参加了红河州彝族学会举办的彝族文化学习交流培训班。在培训班上,他用彝语大声朗诵彝文经典,与蒙自、建水的同学们唱歌跳舞、交流学习。培训结束后,他被授予毕摩资格证书(毕摩为文化人之意)。这更加坚定了李才保老人传承弘扬彝族文化的信心。回到皮坡村不久,经过一番准备,2011年8月,李才保利用学校放假之机,召集放假回家的学生办了一个彝文培训班。培训班办了45天,效果不错,但就是参加的人少了一点,只有七八个孩子。李才保老人觉得这样不够,他想与学校商量,抽时间到学校去讲课,向学生们传授彝族文化,让彝族文化首先是不失传,之后是发扬光大。
 
  记者告诉他,不久前,红河州已与云南民族大学签订了协议,每年选派25名高中生到民族大学学习哈尼文或彝文,这意味着彝族文化有望薪火相传。老人听后很高兴。他说,早就应该这么做了。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