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翅膀的一代凉山人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凉山人杰地灵,这方热土产生了那么多让中国和世界注目的好男好女、人才俊杰。这里的民族崇尚雄鹰并渴望像鹰一样飞翔,这里以高远的目光让一代又一代儿女插上鹰的翅膀,自由飞翔于蓝天白云之间。值此凉山50周年州庆之际,我们特辑一组凉山新人在祖国各地和国际舞台上展示风采的文章奉献给读者。限于采访条件,只能略有涉及,挂一漏万。
沙马拉毅:给彝文插上翅膀
沙马拉毅,西南民族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文联副主席。
沙马拉毅是大凉山的儿子,生在雷波、长在甘洛。使他蜚声海外的是他研究设计的计算机彝文信息编码方案,被世界命名为“沙马拉毅输入法”,填补了我国彝文信息处理的空白。1999年,该方案以其完整性、科学性和严密性顺利通过国际信息标准认定,被收入《世界文学国际标准集》,这标志着“沙氏输入法”的彝文信息编码成为国际唯一认可的标准。沙马拉毅把古老的民族文化与现代的信息处理结合起来,让民族文字插上了现代翅膀,走向世界。
早在1982年,西南民院毕业后留校任教的沙马拉毅就开始了语言信息处理研究。当时中文信息几乎一片空白,由于缺乏辅助软件,沙马拉毅硬是用火柴棍拼算一个个字符点阵和笔头演算的办法进行字库研制,演算过的手稿以麻袋计算。就这样凭着一股不服输的精神,沙马拉毅于1984年开发出世界上第一套彝文输入法,并通过省级认定,使彝文成为我国第一种进入计算机的少数民族文字。
此后,为使“沙氏输入法”的彝文信息编码通过国际标准认定,沙马拉毅同参加彝文编码国际标准认定的英、美、德等国代表交上了手,终于在1999年的丹麦国际信息标准认定会上通过认证,令与会各国代表叹服。
沙马拉毅不仅在民族语言文字的信息处理上有突出贡献,而且在语言文字的研究、翻译、文学创作等诸多领域都颇有建树。他的《汉彝翻译技巧探微》一书填补了汉彝翻译史上无翻译理论专著的空白。1992年,沙马拉毅被评为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今年6月当选省文联副主席,四川省第三批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吉狄马加:获国家奖的彝族诗人
吉狄马加,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著名诗人。
吉狄马加最早是以一种特殊的声音抵达我们的耳朵并深入我们心灵的,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他就向世界宣言“啊,世界,请听我回答/我———是———彝———人。”正是这声音引起了文学艺术界的广泛关注。
吉狄马加的诗强烈地抒发了彝族人民对自己文化的自觉认同和自豪,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吉狄马加的《自画像》、《黑色的河流》等诗作最广为传颂。今年8月11日,吉狄马加在北京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是多种文体养育下成长起来的一个诗人。但自己的根呢?给予自己丰富灵感的仍然是彝族文化。”马加说:“彝民族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给予自己的这份特殊的养分是永久的,已经深深地浸润在自己的思维中了。”年轻的彝族诗人吉狄马加,迄今已出版诗集《初恋的歌》、《一个彝人的梦想》、《吉狄马加诗选》、《罗马的太阳》、《遗忘的词》,其作品充满了祖先的精神和人道主义色彩,多次荣获中国国家文学奖,他的不少诗作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吉狄马加的成就折射了建州50周年取得的辉煌业绩。
马加动情地说:“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凉山发生了巨大变化。凉山人的奋斗精神应该在建州50周年时大书特书,因为这种精神同样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
学者三姐妹:踏进同一条河
巴莫阿依,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她与同是研究生、博士生的另外两姊妹组成的“巴莫姊妹彝学小组”将本民族的文化介绍给世界。
巴莫阿依在无数次的田野调查中一定会像她所记录的那样,对一个个灰蒙的村寨和纯朴、厚道的彝民怀有深厚的感情和强烈的愿望。她在《与美国木嘎做田野调查》中就向世界介绍凉山的今天与未来。
巴莫阿依选择的是让世界了解凉山、了解彝人的道路。阿依说起初对彝族文化也并不了解,是父亲帮助她们选择了这条道路,她至今还记得父亲说过的那句改变她命运的那句话:“在把西昌建设成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同时,还要把西昌建设成为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新型的现代化城市。”
巴莫阿依的父亲巴莫尔哈曾经做过凉山州的副州长,他对凉山州文化事业的发展有着自己独特的眼光,对子女的期望也不同于一般家长。大女儿巴莫阿依和二女儿毕业以后都分配回凉山州的政府部门工作,按理说,80年代初,彝族女性大学生还比较少,从政是完全可能的,可巴莫却对她们说:我们彝族不缺几个处长局长,缺的是专家学者和教授。于是已经工作的两个女儿又考上了研究生、博士生,去年双双在著名的哈佛大学做访问学者。1991年,巴莫又鼓励三个女儿组织起了“巴莫姊妹彝学小组”。几年中,三姐妹跋山涉水作了大量彝族民俗调查,写出了许多专著。巴莫阿依还是第二届国际彝学会议的发起人之一,是第三届国际彝学会议的执行主席。如果说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后彝学研究呈滔滔大河之势,那么,巴莫彝学姊妹小组是其中重要的力量之一。
巴莫阿依说,传统是条流动的河。一个民族的文化要发展、壮大,既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同时又是不断扬弃、吸纳的过程。要有开放的心态拥抱中国的、世界的先进文化,而不是固步自封。因为只有在比较的视野中,才能更彻底了解自己。
詹国枢:从知青到大报总编詹国枢现为《经济日报》副总编,高级记者。
曾在西昌和会理生活28年,屈指一算,詹国枢离开凉山已整整20年了。
詹国枢1982年从凉山考入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到《经济日报》社工作。这位曾在凉山会东县文化馆工作过几年的复旦大学新闻系高材生称得上是直线上升。从普通记者到主任记者,再升为国内政治部、公安部等部门负责人,接着再由编委提升副总编。
詹国枢是共和国同龄人,1949年5月24日生于西昌,1968年到会东县先锋公社即今大崇乡插队,后调文化馆、宣传部工作。
在他的印象中,凉山的生态与环境都保护得非常好,满目青山与秀水。他建议,凉山应充分利用西昌卫星发射基地、泸沽湖、邛海、西昌月夜、火把节等旅游资源,把夜生活请到西昌。可赏天上月,共娱火把节,只有西昌才能把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结合得如此完美,让人向往不已。他深情地说,在凉山生活了28年,对凉山怀有深厚的感情,很想再回当年插队的地方看看,毕竟在那里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沙玛阿果:肩挑央视“半边天”
沙玛阿果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现为西部频道制片和主持。
在中央电视台西部频道,名主持沙玛阿果说,在外闯荡了这么多年,感觉上没有真正离开过凉山,尤其是每年春节都要回家。也许空间距离是越来越远了,但内心的距离却更近了。那么多亲人和朋友都在那儿,十多年的记忆都留在那儿,割舍不了这一份感情。
阿果是从《半边天》起步的,曾经连续两年获得金话筒奖。在家排行第三的阿果是四个兄弟姐妹中最幸运的。小学五年级时,在千万名小朋友精挑细选中,小小的阿果幸运地成为电影《奴隶的女儿》中可爱的妞妞。戏拍完了,十几岁的阿果也有了明星梦,这成为人生前行的动力。从西南民院政治系毕业后,阿果又为自己开辟了一条新路———做节目主持人。聪颖好学的阿果再一次经历了千挑万选,顺利走进四川电视台主持生活综艺类节目,并于1994年选入中央电视台,接手刚刚创播的《半边天》节目,去年10月又从《半边天》调到西部频道,制片和主持合二为一。
阿果坦诚还有许多生活在农村的彝族妇女面临着严峻的生存现状,贫困、婚姻、入学都值得关注;另外一部分是走出凉山在外生活的女性,智慧而且坚强,具有极强的生存能力,这两部分之间的女性需要的是沟通、交流和帮助。
王小丫:独闯京城的名主持
王小丫,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开心辞典》主持人,她以清新、质朴的主持风格,获得多项大奖。
央视名主持王小丫出生在凉山昭觉。大凉山的山山水水蕴育了她的灵性,和许多优秀的女孩一样,她上了大学,学的是经济专业,毕业后在四川一家经济类报纸当了6年的经济记者。1996年她一人独闯京城改行做了主持人。由于经济学学历和经济媒体的工作背景,1997年,王小丫进入中央电视台经济部实习。当时她心里也没有多想,只是想要做一个好的电视记者,惟一的梦想就是做一个证券市场或经济领域的权威记者。在全国经济节目优秀主持人评比中,当时还是实习主持人的她居然得了个第1名。王小丫说:“生活中我并不是一个主动性很强的人,很多时候,我属于那种被牵着鼻子或推着走的人,对事业和人生,我经常是没有远虑,只有近忧。”
她总结经验就是4个词:接受、承受、适应、调整。她对经济的描述十分独特:“‘经济’它真的很通俗,而且感性,感性得和漂亮、舒服这样的词一样。它看得见,甚至可以触摸,能摸出你吃饱了或者吃好了,穿暖了还是穿漂亮了;它看得见你家的酱油开始是散装的,后来装进了塑料袋,再后来倒进了玻璃瓶里。”在节目中,她总是力求把经济问题简单化、通俗化、感性化。王小丫特别迷恋,所以她乐此不疲地做着自己的《经济半小时》。
对于她目前的状态,王小丫说虽然自己是尽量努力做好,但还是“在路上”的状态。说到学问,王小丫说自己的知识积累明显不够,她说明显感到自己在许多地方都不明白。所以在与嘉宾的交谈中,她要经常给自己找台阶下:“我能向你提一个幼稚的问题吗?”她觉得做女人最重要的是心态和性格而不是漂亮。她认为真正成熟的女人应该是个懂得博爱的女人,对许多人和事都心存关爱,这种爱中包含了对人生和世界的好奇以及不泯的纯真和宽容的胸怀。
吉乌阿青:美国硅谷的彝家女
吉乌阿青,1996年赴美国加利福利亚大学太平洋分校,攻读计算机绘图专业,并获硕士学位。同年进入美国“NEXTIERSOLUTIONSCORPORATION”软件公司,成为分管公司亚洲事务的负责人。
从一个穷学生进入“美国硅谷高科技人才群”,供职于美国“nextiersolutionscorporation”国际大企业系统管理软件公司,年薪10多万美金。短短5年间,阿青成就了自己。
1992年阿青以优异成绩考取中央民族大学,“大学生活教会了我如何思考问题,生命就是尝试,要抓紧一切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大学4年,身为校学生会学习部长的她,除了必要的社会活动外,把所有时间都投入到学习之中。阿青有一个梦想,到美国留学,学习更先进的技术。从大学一年级开始,阿青就在北京外语学院英语系做旁听生。阿青的勤奋终于有了回报。毕业前夕,阿青以600多分的托福成绩迎来了4所美国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她选择了加州大学太平洋分校,攻读计算机绘图专业的硕士学位。毕业后进入美国大公司从事世界上计算机尖端技术工作。在那间租来的小房间里,地上全是书和电脑资料,床边的小桌上搁了一台电脑,除此之外,什么也没有。
今年春节前夕,阿青回到了她魂牵梦萦的家乡凉山。此次回国,阿青肩负着一个重要任务,作为分管亚洲业务的负责人,阿青要替公司考察中国市场。一踏上凉山这片故土,阿青心潮澎湃,虽然在西昌只停留了5天,行色匆匆的她仍不忘去看望母校西昌四小和西昌一中,并热忱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
王令如:美林集团女总裁
王令如美国宾夕法尼亚州里海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现为美国美林集团香港地区副总裁。
作为世界金融证券业的高层管理人员,王令如有着长期从事经济管理工作的广泛经验。2000年初,她被美国美林集团挖到手,走马上任香港地区副总裁,负责集团在该地区的业务操作和发展战略。
一个在大山里长大的中国女人,进入美国金融界高层?听起来简直有点像天方夜谭。可实际上,最难的是“你自己的态度,你要开放自己才能成功,如果你认为就是社会要判定的那种女人,你就成功不了。”王令如大学毕业后,被分到当时的四川医学院(现为华西医科大学)教外语,两年后,她考入上海外国语学院研究生班,取得硕士学位。两年后,她获得美国宾夕法尼亚州里海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作为较早一批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的大陆留学生,她一直在一些与中国有合作关系的经贸公司担任重要职务。王令如和美国人JohnSeel走到了一起,现为美国摩根银行副总裁的丈夫,有一个好听的中国名字邵仲然。在邵仲然眼里,他的中国新娘是无可挑剔的,“她虽然在中国出生,有中国文化的背景,但又有国际化的经历。我非常热爱中国文化。”他用不很流利的中文赞美他的中国新娘。在不同的公司做相同的工作,不同的肤色相同的国际化经历,使他俩到哪儿都没有生疏感。
冷茂弘:用舞蹈表现快乐
冷茂弘现为四川省歌舞剧院艺术指导。他曾在凉山生活多年,用动人的舞蹈语汇创作出“中华民族二十世纪经典舞蹈作品”《快乐的罗嗦》。
“快乐的手,快乐的脚,快乐的青春,快乐的今朝,那是千千万万奴隶翻身得解放、获得新生无法抑止的激情与快乐,这快乐是从人的灵魂里迸发出来的”。摔手,划圈再摔手,再划圈,加速!加速!!还要加速!!!取材于彝族民间舞蹈“瓦子嘿”的舞蹈元素,手和脚的动作原有的速度远远适应不了从枷锁、木鞭中挣脱出来的手和脚的欢乐———于是成倍地加速了,冷茂弘说,这舞蹈动作(罗嗦步)的潜台词是个“砸”字,表现了砸断锁链后奴隶们的欢欣。
《快乐的罗嗦》创作于1959年,第一次成功地塑造了彝族人民形象的舞蹈,作为建国10周年的献礼节目。后在北京中南海、劳动人民文化宫演出,周恩来总理亲切地模仿着手腕摆动的动作说:“这个节目很好!”朱德、康克清、杨成武同志说:“过去长征从凉山过,落后荒凉,今天你们把彝族的舞蹈搞得这样欢快,真好”,是伟大的民主改革使冷茂弘感受到了民族舞蹈的情、韵、根,那就是从民族历史命运的变迁中寻找它的表现力。
在这短短的2分45秒里,冷茂弘高度浓缩、概括、表达了一个民族一个时代最强烈、最集中的精神状态“快乐”。他深情地说:“是凉山这块土地孕育了我,是彝族人民培养了我,给予了我创作的激情和灵感。如果没有彝族人民就没有《快乐的罗嗦》和我的荣誉。”
“彝人制造”:打造时尚新民歌
由曲比哈布、曲比哈日、倮伍阿木三位彝族青年组成的“彝人制造”,为当今的流行歌坛注入了一股新风,他们的歌声充满时尚,又洋溢着强烈的民族气息。
如今,对于喜欢“彝人制造”的歌迷来说,“彝人制造”来自神秘的地方———大凉山;同样的,他们也在创造着一种神秘的音乐———新民乐。在当今这个流行音乐占主导地位的年代,他们的音乐是新颖的、是前所未有的。
3个小伙子与生俱来的乐感、天然的和声和对音乐的狂热,都是让我们赞叹不已的。
这一代年轻彝人拥有对流行音乐的过分敏感。这些天生歌手对音乐的狂热犹如他们的生命,与生俱来的乐感流淌在他们的血管里,那天然的和声、对复杂声部的统筹能力令人惊叹,驾驭民歌歌词里的谚语、格言、淳朴的比喻如轻车熟路。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及等待之后,他们逐渐自信起来:新一代彝人的责任是创造一个市场品牌,一个流行神话,从而进入所有人的生活。
“彝人制造”的主创和灵魂人物曲比哈布,生长在小县城美姑,在读中学的时候学过绘画。可大多数时间,他和那些追赶着时髦的小青年一样,拨弄着一把廉价的吉它四处流荡。最初那些结结巴巴的音符,启发了一位年轻彝人内心蓬勃的惟美倾向。不久,他们的5人组合进军凉山州府西昌,演出在小范围内有了反响,无数人慕名而来,也感动了一位官员巴莫尔哈。此后他力促当时还叫“黑虎”的演唱组合,1997年3月由中唱成都公司出版了首张彝语歌曲专辑《传说中的英雄》。但势利的市场顽固着它的矜持。沉不住气的“黑虎”终于只剩下曲比哈布和曲比哈日两兄弟。一天晚上,曲比哈布在西昌听到了甘洛人、曾当过文艺兵的倮伍阿木唱的几首歌,他们3人一拍即合,重振旗鼓。
几年后,“彝人制造”专辑制作人陈彤说,他们的嗓子不得了。1998年,巴莫尔哈把他们3人带到了北京。鸟人艺术推广有限公司的老总周亚平先生慧眼识金,一纸签下,“彝人制造”闪现曙光。“彝人制造”专辑2000年初向全国发行。由少数民族歌手创造的商业奇迹刹那间令香港天王们都难望其项背。
“彝人制造”创造了比他们更好的音乐。把本民族的毕摩音乐、非洲的民族音乐P&P、乡村BLVCE、西班牙的弗拉门戈、拉丁音乐及摇滚乐融为一体,从而,他们以古典与现代、民族与流行、原始与前卫的完美结合创造了“彝人制造”音乐。
苏都阿洛:歌声像山泉一样清澈
苏都阿洛,中央民族歌舞团独唱演员。
苏都阿洛的声音像流淌着凉山清凉甜润的山泉。许多观众在她甜美的声音和优美的旋律里憧憬着大小凉山,而她则在对家乡无尽的思念之中。阿洛生于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的一个小集镇,浓郁的民族风情和倔强的性格是家乡馈赠给阿洛的两件礼物。前者是她歌唱艺术的根基和沃土,而后者是日后她在歌唱艺术殿堂里不断攀登的动力。
1984年,四川省“首届业余歌手大赛”对阿洛来说是人生的转折点。凭着她纯朴自然、清新亮丽的歌喉,征服了评委,最后夺得第一名,从而改变了她的生活。一个月后,19岁的阿洛正式成为凉山州歌舞团的独唱演员。
1992年,阿洛在凉山州歌舞团唱了8年之后,考入中央民族大学音乐系深造。学成后,阿洛以全优的成绩考入中央民族歌舞团。从此,阿洛的艺术修养和歌曲演唱的处理技巧提高了一大截,她面前的艺术道路也变得更加宽广。
阿洛说:“我能够从一个普通彝族姑娘成为现在国家级文艺团体的独唱演员,感到非常自豪。我的梦想就是让我的歌声像家乡的阳光、空气、水一样清澈透明,努力挖掘本民族的音乐元素,把彝族人民的美好生活都唱出来。”
目前,阿洛的专辑《我们都是一家人》即将上市。阿洛说,她要用她的歌声祝福凉山建州50周年华诞,同时愿把真诚的歌声献给大家。
杨二车娜姆:从泸沽湖走向世界的摩梭女
杨二车娜姆用她美妙的歌声从泸沽湖岸边走向世界,现移居瑞士日内瓦,以摩梭文化大使的身份在世界各国介绍摩梭文化。
杨二车娜姆,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她集中了摩梭女孩能歌善舞、聪明泼辣的天性,也是她闯荡天下的资本。从小生长得无拘无束,母亲给她起了个美丽的名字:“宝石仙女”,摩梭语音为二车娜姆。
1983年,13岁的杨二车娜姆离开泸沽湖,考入上海音乐学院,1989年调入中央民族歌舞团,1989年底移居美国,参加过好莱坞电影演出,并为电影配唱过歌曲,被誉为中国的百灵鸟。
曾著《走出女儿国》、《走回女儿国》、《女人品——闻香识女人》、《中国红遇见挪威蓝》等书,使不少的中外游人知道了杨二车娜姆,也知道了泸沽湖。
事实就是这样。上个世纪80年代,在几乎不被外人所知的凉山州盐源县泸沽湖畔,一个13岁穷女孩意外被选中去遥远的北京参加少数民族歌手汇演,得了一等奖。很多年过去了,泸沽湖的穷女孩变成了美籍华人杨二车娜姆,杨二车娜姆成了挪威外交官石丹梧的夫人。于是,这个完全靠自己奋斗出来的女人开始写书,经验告诉她,就像风一样轻飘飘的语言落到纸上变成文字的时候,就是又一场人生演出的开始,主角精力充沛,欲望丰盛,在真真假假的场景之间转场,在精心构思的剧情里面永不谢幕。
今年,杨二车娜姆又回到故乡,泸沽湖清澈的湖水再次唤起她的柔情。准备在泸沽湖建一个格姆女神像,搞一个摩梭文化博物馆,办一个手工艺品加工学校……这些都是娜姆多年的梦想。
和母亲一起睡在火塘边,娜姆的心中只有温暖,她告诉母亲,自己的英文版自传将在纽约出版发行。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 Recommendation
/ Reading list
- 1 刘伯承和政治委员
- 2 大凉山飞出的彝族兵
- 3 彝族姑娘:姚林辉
- 4 上海大剧院为彝族金嗓子杨学进首开...
- 5 营造
- 6 忆李力
- 7 “月琴之王”阿署竹林的艺术人生
- 8 难忘阿细跤王龙文才
- 9 某色尼古――大凉山彝族口弦名匠
- 10 万选蓉:做聋儿永远的“漂亮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