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多年前关于阿细飞行大队长寇文辉的报道
弥勒市西三镇有个凤凰村,不知何故竟以凤凰为名,村名自然美的冒油,还是西山阿细人最大的村子,想必美女帅哥也如同凤凰般美丽又遍地吧。有关师哥美女的事,小编没有探就,各位自行深入看看如何?这里小编要跟诸位唠叨的是,这里还出了个飞行员,不是民航的,还是空军的,并且还是大队长,还是1949年就当了兵的,真不简单吧。他,是迄今为止阿细人所共知的唯一的一个阿细飞行员,可以说,是真正完整意义上的阿细雄鹰。他的光辉形象早在六、七十年代就见之报端了,当然报道也必然有当时历史的痕迹。小编辑来让大家饱饱眼福吧。
这个是1961年11月18日,中国青年报的报道。原文如下:
“阿细人民能飞的儿子”
我们全国各兄弟民族人民同汉族人民一起,紧密团结有党和毛主席的周围,在三面红旗的指引下,正艰苦奋斗地建设社会主义。同时,在强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行列里,也有各兄弟民族的儿子同汉族官兵一起,夜以继日地战斗在保卫祖国的岗位上。空军某部的**阿细人飞行员、共产党员寇文辉,1949年入伍后,经过党的长期培养教育,已成为保卫祖国领空的优秀飞行员。战友们称他为“阿细人能飞的儿子”。
下图 寇文辉起飞执行任务。右图:勤学苦练,勇于克服困难是寇文辉的最大特点。看,他执行完任务回到宿舍后,仍在思考飞行中出现的问题。
“老将”雄姿
阿细族飞行大队长寇文辉,每当驾驶战鹰在祖国的万里长空巡航时,就十分激动:昔日少数民族的放牛娃,如今当上了飞行员,只有在毛主席、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才有这样的事啊!
寇文辉出生在云南边疆一个阿细族的贫苦农民家庭里,六岁时就给土司头人放牛,在饥寒交迫中煎熬。一九四九年春天,毛主席领导的人民解放军把阿细族奴隶救出了火坑。那年他才十五岁,就参加了人民解放军。后来,党又把他调到了空军航空学校学习飞行。当他接到通知时感慨万千:在旧社会,自己被土司头人打入地狱,如今,共产党和毛主席将送自己上天,真是新旧社会两重天啊!他决心为革命学好技术,开好飞机,保卫祖国的神圣领空,报答党和毛主席的恩情。
开始,由于他文化低,听不懂汉语,记不住原理、数据。在飞行操作中,碰到了很多困难。但是他想,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封建主义三座大山都能打倒,这些困难算得了什么呢?只要按毛主席的指示办事,天大的困难也能克服。为了掌握技术,他经常冒着寒风练着陆目测,顶着烈日练操纵动作。为了攻克理论观点,他常在灯下钻到深夜,并虚心向同志们学习。经过反复实践,他终于掌握了飞行技术,离开航校,来到部队,驾驶着战鹰,担负起保卫祖国领空的光荣任务。
现在,寇文辉在飞行员中,已经是一名“老将”了,掌握了各种气候条件下的飞行作战本领。一次,他执行一项长途飞行任务。起飞不久,天气突然发生变化,航路上一片浓积云堵住了航线,云的面积比较大,绕过浓积云飞行就不能按时飞达目的地。他果断地驾驶战鹰向浓积云勇猛冲去。飞机一钻进浓积云,就象大海中的小船一样剧烈地颠簸着。他集中精力握好驾驶杆,眼盯飞行仪表,严格保持飞机高度、速度和航向,并密切地注视天气变化情况,随时准备着各种紧急处置措施。突然,远方云中出现了闪电,一阵冷气袭来,座舱玻璃上立刻结下了一层冰,座舱里变得一片漆黑。寇文辉毫不慌张,镇定地凭着仪表领航继续飞行,终于冲出了浓积云,按时飞达目的地,胜利地完成了任务,受到上级的嘉奖。
(摘自《他们守卫在祖国万里长空》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马国昌1974.1)
带头苦练飞行本领
空军某部飞行大队长寇文辉,积极参加批林批孔,带头苦练飞行技术,成为一个能文能武的指挥员。
寇文辉出生在云南边疆的一个彝族农奴的家里,原来是个一字不识,一句汉语也不懂的放牛娃。解放后,在党的培养教育下,他克服重重困难,飞上了万里蓝天,成为一名人民空军的飞行大队长,一次又一次完成党交给的任务。在批林批孔斗争中,他通过学习和批判,更加激发了对林彪反党集团的无比仇恨,增强了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苦练空中杀敌本领的决心。他自己正在进入新课目训练,还要担负带飞的任务,质量要求高,训练强度比较大,但他始终斗志昂扬,干劲十足,带领全队出色完成了上半年的飞行训练任务。
高空编队飞行,难度较大,不好操纵。为了尽快适应战斗的需要,寇文辉率领全队刻苦练习这个项目。在由他担任长机的编队训练中,他很注意提高空中的组织指挥能力,使编队在空中保持严整的战斗队形。有时训练中出现薄弱环节,他就虚心向有经验的同志请教,和机组的同志反复研究,共同进行地面徒步演练,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检查分析,终于找到了规律,熟练地掌握了高空的编队飞行。不久前,他们大队进行了一次长途转场的飞行训练,寇文辉和战友们认真做好飞行准备,起飞后很快就建立了严整的队形,战鹰穿云破雾,胜利完成了这次训练任务。
一次,寇文辉和战友们一起进行高空实弹轰炸课目训练。第一次进入“战区”时,云低雾浓,看不清目标,没有及时投下炸弹。第二次他吸取了教训,投弹取得较好的成绩。训练结束后,他组织机组的同志以毛主席关于严格要求,严格训练的教导为指针,认真总结经验,摸索掌握“首炸成功”的要领,在以后的几次训练中,都取得了好成绩。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