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木果果:把歌声献给生养我的大凉山
俄木果果简介:
“80后明星群”里最具潜质的女歌手之一,生于四川省大凉山普格县螺髻山脚下。
2006年10月,参加在中央电视台1号演播厅录制的《民歌盛典》;2007年3月,参加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获周冠军;2007年7月,参加中央电视台和成都军区共同举办的建军8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战旗为什么这样红》节目录制,与著名歌唱家邓玉华合唱《情深谊长》;2007年7月,参加中央电视台毕福剑主持的“国庆七天乐”西昌专辑的录制演出;2007年12月,参加全国总工会“文化三下乡”,先后到湖南、广东等地巡回演出;
2008年初,参加中央电视台第十三届CCTV青年歌手大奖赛四川选拔赛,荣获四川赛区原生态组第一名;
2008年3月,参加中央电视台民歌世界栏目《美丽凉山》专辑;2008年3月,在中央电视台第十三届CCTV青年歌手大奖赛中,通过复赛、团体决赛,最后进入了个人单项决赛。
2009年8月,推出首张个人专辑《凉山姑娘》。
“你是朵美丽的索玛,映红了天边的云霞……”——歌曲《凉山姑娘》
俄木果果的首张专辑《凉山姑娘》一经推出,就受到各界的一致好评。这个年轻的彝族姑娘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她那动人的歌唱,俊俏的模样儿让人们格外喜爱。
俄木果果说,在专辑《凉山姑娘》中,我唱的都是大凉山,大凉山的故事,也唱我自己——大凉山的女儿,所以,这张专辑是献给母亲大凉山的。
这一天,坐在记者面前的俄木果果,大方、聪慧、沉静,讲到音乐,她言语明快。
记者:你的首张专辑《凉山姑娘》推出后,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你有什么感想?
果果:首先,我最想说的是感谢所有支持关心我的人,《凉山姑娘》专辑的出炉凝聚了许多人的心血。感谢有关县、市和州级部分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关心;感谢音乐总监奥杰阿格老师和我所在的凉山歌舞团的领导和同仁们的鼎力支持;感谢凉山电视台睿晨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导演和摄像师们的辛勤劳动。因为,有了他们关心、支持和帮助,《凉山姑娘》才能如此顺利出炉。
记者:这张专辑你也一定付出了不少努力吧?
果果:这张专辑筹备了两年多,为的是将自己最好的东西拿出来献给大家。这之前,我对自己的演唱风格没有一个较为确切的定位,有人说我是一名原生态歌手,有人说我是一名民歌手,又有人说我走民通的路更好些。因此,在风格没有完全定位的时候,我不敢轻易地出专辑。这张专辑从选歌到录音到拍摄MV,我请教了很多老师,得到了他们的精心指点。如《等待》这首歌我录了两遍,这是一首带有流行风格的彝语歌,阿格老师自己也曾唱过,第一遍录下来后我觉得还始终差点什么,阿格老师告诉我是因为我还没有投入真感情去唱。后来我才明白这个歌讲的是一个爱情故事,我要把自己当作里面的主角。
记者:你的专辑有着浓郁的乡土特色,从作曲、填词以及唱腔,都具有鲜明的“凉山”特征,在这些音乐元素里,我们听到了真实的凉山。
果果:彝人“宁可三日无食,不可一日无歌”,所以,彝族的歌是唱不完的。在这张专辑中,我选择了三首凉山不同方言的很原生态的歌曲。如《阿依几几》是日诺方言传唱上千年的古老民歌,这首歌在美姑、雷波、峨边、马边和昭觉的部分地区等彝族村寨传唱着;《月亮为谁出山来》是阿都梭地方言传唱很古老的高腔,风格高亢、嘹亮,在布拖、普格、宁南、会东、会理、德昌、攀枝花等彝族地区地都能听到这样的山歌。《古莫阿支》在史扎方言区民间流传久远,传唱在喜德、越西、盐源、西昌、甘洛等地。因此,选择这三首彝族三大方言区的作品,就基本上让外界了解了凉山地区彝族原生态的唱腔。
在专辑整体风格上,我把彝族古老的叙事歌与现代音乐完美结合在一起。我们选择了用彝族火把节的《朵洛菏》引出《日都迪散》;用彝族传唱上千年的《阿嫫妮惹》引出《彝家俏新娘》;用彝族的山歌引出了《凉山姑娘》。把传统和时尚,古典与现代用全新的音乐形式展现给观众。同时,阿格老师还专门为我写了《凉山姑娘》、《流动情歌》等四首新歌。
在作品演唱中,三个方言区不同作品都各具风格,我尽可能的是还原真实,在唱歌时,我都是用诉说的方式,没有太多的演唱技巧,而是用最本真的情感去演绎。在拍摄中,我也尽量将自己还原到真实中去,在拍摄《阿嫫古哦勒》时,我脑海中反复出现的是母亲辛劳的画面,眼泪怎么都忍不住,几次把妆哭花。
记者:原生态唱法是你坚持的风格吗?
果果:愈是民族的就愈是世界的。我认为,音乐是世界各族人民通用的语言。如帕瓦洛蒂、麦克尔杰克逊演唱的作品不一定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完全听得懂歌词,但我们会被他们美妙的音乐所陶醉。我不完全赞成自己是一名典型的原生态歌手,随着社会经济在发展,彝族人民的物质文化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只是想唱更多让彝族人民爱听的歌,也让外界更多人能听到彝族的歌。但我很喜欢原生态的音乐,我认为任何一个民族,在还没有文字来记载历史的时期,历史的传承都是通过说、唱的方式来延续下来的,我们的《朵洛荷》、《阿嫫妮惹》、《阿依阿支》等等,不就是这样传承下来的吗?
记者:对于凉山彝族音乐,你有哪些认识?
果果:音乐也是推销和宣传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最直接的方式和途径,可以说让别人能在几分钟的时间内就把你的东西记住,如歌曲《乌苏里船歌》、《青藏高原》、《神奇的九寨》等等不就是这样的吗?
一个民族、一个地区,因为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底蕴,其音乐应有着鲜明的特征和突出的风格,但这些特征和风格就要靠后人去挖掘、整理、总结。如朝鲜族的“阿里郎”、“侗族大哥”、维吾尔族的“刀郎木卡木”、羌族的“多声部”、蒙古族的“呼麦调”、云南红河彝族的“海菜腔”等等都是这样形成的。凉山作为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地,却至今没有总结出属于我们的一种唱腔得到专家认可,这点是比较遗憾的。
我在青歌赛候台休息时,著名歌唱家克里姆、郁钧剑老师问我:“你是哪里的彝族啊?你们的原生态歌就是这样的?唱的很不错嘛,服装也很漂亮!”听了这活我喜忧交加,喜的是无论怎样我们是第一个把凉山彝族本土原生态音乐带到了中国顶级的音乐赛事上展现的凉山人。忧的是凉山世居的200多万彝族同胞,真的就没有与其它民族媲美的音乐了吗?我们是否也可以请一些专家学者、大师来总结一下我们凉山彝族的音乐?当然,近两年来,我们在这方面已有了一些突破,如雷波县搞了一次民歌节,今年州上也搞了凉山州首届民歌节,很多专业人士和来宾听后为之震撼。但我们应该还要再上档次,进一步升华,请一些顶级的专家学者来采风,来听听,让他们给我们凉山的彝族音乐乔装打扮,从理论上升华,最终推向全国、全世界。我们也可以办一届全国彝族民歌节,把全国其它地方的彝族歌者请来,打造出具有代表性的彝族音乐,让大家都认可。
记者:听说你的《牧羊女》源自你小时候放过羊的切身经历专门创作的,是否可以说,是大凉山独特的环境孕育了你的音乐天赋吗?
果果:我出生在普格县螺髻山脚下,从小与大山为伴,我的音乐是在山林间,在小溪边成长起来的。有着和许多的彝家小孩一样的童年,呼吸着原野新新鲜鲜的空气,在父母温情的怀抱中长大。我的爸爸也很喜欢唱歌,在当地也是一位有名的民歌手,我好多的彝族民歌都是从爸爸那里听到和学到的。很多时候我都是偷偷地听他唱,学会了也不好意思当着别人唱,在放羊的时候把羊群赶上山岗,遇山唱山见水唱水,后来都觉得一天没有歌声就好像少了点什么。那个时候的我没有想到自己居然会成为一名歌手……
记者:据了解,你是至今为止,我们凉山州惟一一名参加全国青年歌手大赛并进入个人单项决赛的凉山彝族女性选手。且当时你是以四川赛区第一名的身份参加全国赛,这些成绩,或者说这些历程,对你的成长有哪些影响?
果果:这算不了什么成绩,我只是个幸运儿,我能站在央视青年歌手大赛的舞台,是州委宣传部、州文化广电局领导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凉山州歌舞团各位领导和老师精心帮助培养的结果。通过比赛,知道了自己的差距在哪里,也增进了我的信心,我还会继续努力,争取登上更宽广的舞台。值得一提的是,在我们进入个人单项决赛时,州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金铁勉励我们,把决赛的舞台当作向全国观众展示凉山彝族服饰、银饰的平台,这点我们做到了。每场比赛完的时候很多选手都争先与评委老师合影,而正因为我们的彝族服饰、银饰靓丽,阎肃老师和李双江老师还和我们合影并夸我们彝族服饰美。
记者:据可靠消息,你在专辑中演唱的《留客歌》获四川省“五个一工程奖”了,你对此有何看法?
果果:是否获奖我还不太清楚,这首歌是州委宣传部上报到省上去评奖的。这首歌是我国著名作曲家李沧桑谱的曲,我们州歌舞团团长、国家一级编导克惹丹夫作的词,目前在州内外都传唱广泛,丹夫团长知道我制作这张专辑经费紧张,免费授权我演唱出版发行,这点我很感激。同样方式支持我的还有段永生老师的作品《阿嫫古哦勒》和邱礼农、苏汉兴老师的《千里送花香》。
记者:其实果果是一个多才多艺的女孩,听说你除了唱歌,还做彝族服装设计?
果果:做服装设计只是我的一个爱好。我的MTV里用的全部服装都是自己设计,有的还是自己亲手做的。从选材料到搭配颜色还有款式,我在传统的彝族服装基础上做了一些改良。让它看起来不失传统特色,穿起来又大方、舒适、时尚。目前,攀枝花、云南丽江和州内很多新娘装还找我设计制作呢,哈哈……
记者:听了《凉山姑娘》,更期待着你下一张专辑的问世,会在什么时候?
果果:唱歌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在所有关心我、厚爱我的许多朋友的支持下,我相信会有自己第二张专辑问世的,我也希望能够唱出更多的让大家喜欢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