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史诗般的《沙马拉达》——摄影家阿斗大凉山摄影作品

摄影作者:阿斗  更新时间:2025-02-17  原出处:​一条​ 点赞+(

作者简介:阿斗,摄影艺术家。1973年出生于四川绵阳,生活、工作在成都。曾获2009三影堂摄影奖,2007美国WIPI摄影机构文献奖等。阿斗的摄影作品已在亚洲、欧洲和美国等地展出。

DM_20250106232356_026.jpg

2006-2008年间,摄影师阿斗来回坐了几十趟绿皮火车,去到四川大凉山喜德县东北部的沙马拉达小镇,他几乎走遍了当地每个村寨,拍下中国摄影史上一组经典的纪实摄影作品——《沙马拉达》。这是一系列描绘大凉山的彝族摄影作品,这是一部摄影史诗,阿斗试图通过这些摄影作品,传达生命的沉重和尊严……Dh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M_20250106232356_003.jpg

婴儿和女孩

DM_20250106232356_004.jpg

母亲

DM_20250106232356_005.jpg

篱笆和女人
DM_20250106232356_006.jpg
哭泣的女人

DM_20250106232356_007.jpg

葬礼、男人

阿斗说:“婚丧嫁娶、死亡、欢乐,你的心脏跟着跳动,你能感觉到,你能哭,能刺激到你哭。现在在城市里头,你哭无非就是委屈了一下。但是在大凉山,我不止一次留下眼泪,为那种情境而哭。”Dh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M_20250106232356_008.jpg

在墙根下

阿斗去大凉山深处的沙马拉达,要坐一辆要开十多个小时的慢车,大概全程有400多公里。因为这是最便宜的一辆车,真正的绿皮火车,大概票价是23.5元。路途的经历就已经非常让阿斗很震撼了,遇上赶集,火车上还有牲畜,狗、鸡等等。Dh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M_20250106232356_009.jpg

大会

当时,阿斗跟着一个在当地收电费的人,去到山里的每个村子,结识到那里的人们。Dh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M_20250106232356_010.jpg

土地与人

他发现人们常常席地而坐,躺在任何一个地方、角落,休息一两个小时。“逐渐地,我变成了跟他们一样的人。Dh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M_20250106232356_011.jpg

两个男人

DM_20250106232356_012.jpg

大地上睡着的人

DM_20250106232356_013.jpg

夹在中间的男孩

DM_20250106232356_014.jpg

女孩们!
DM_20250106232356_015.jpg
男孩子们!

当时有一群孩子在围观,阿斗被他们身上那种萌动的好奇吸引。“他们看待事物的眼光,跟我们完全不一样。当他发现你拍他的时候,有一种骄傲的情绪在里头,眼神里带着一种民族自豪感。”Dh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M_20250106232356_016.jpg

两个人,两棵树

啊斗说:“后来,慢慢慢慢进入状态了,2006年的秋季,有一天,天气有点冷了,阴雨绵绵,我的鞋上可能大概沾了两斤的泥。看到那些山上走了十几公里,走下来的这些山民,浑身都是湿的,胶鞋沾满了泥,直接就在路边那个臭水沟里头,去把那个泥给清洗一下,再穿在脚上,湿漉漉的,连袜子都不穿。那个时候就,一下子,‘啪’一下就把你击中了!”Dh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从那以后,我就发现我就特别得随意,根本就不是为了拍照片,好多时候就是为了生活,就在看一部史诗,拍照片的时候,更多的就像是在截取这部电影的画面。”Dh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M_20250106232356_017.jpg

落幕时刻

DM_20250106232356_018.jpg

抱鹅人
DM_20250106232356_019.jpg
巫师、鸡
DM_20250106232356_020.jpg
结束选美排练的女孩
DM_20250106232356_021.jpg
送伞的孩子
DM_20250106232356_022.jpg
三个男孩子
DM_20250106232356_023.jpg
准备进山的男青年们
DM_20250106232356_024.jpg
男人、羊
DM_20250106232356_025.jpg
纸箱子里的孩子

原载:微信公众号—— 一条(2017年10月22日推文)。

【声明】本文转自公开互联网平台,并经彝族人网排版发布,旨在公益宣传彝族文化和彝区发展。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完全赞同或者证明其信息真实性。文章版权归属作者和原媒体,如著作权人不愿意在本网发表或文章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或修改。特此向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和感谢!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