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彝族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大量留守儿童随之产生。近年来,彝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加强对这一群体的管理和教育,已成为一件刻不容缓的工作。对这些留守儿童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两个方面,本文从这两个方面入手探讨目前彝区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彝族地区 留守儿童 教育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2(c)-0209-01
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的西南部,一直以来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加之特殊的历史原因,导致这个地区的经济比四川省其他地区落后许多,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随着经济的搞活,人们的思想意识越来越解放,很所生活在大山深处的彝族群众纷纷外出打工,但随之出现的就是大量的留守儿童。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少数民族地区要想发展必须从孩子的教育抓起,因此,对彝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就变得非常重要。
1 彝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在大凉山彝族聚居的地区,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离开家乡到城市务工,父母的离开使得很多的孩子不能由父母直接进行监护,从而成为留守儿童。由于父母没时间给与更多的照顾,以及学校教育没有特别关注留守儿童、社会上存在着一些不良因素影响等方面的原因,使得留守儿童们出现了这样或是那样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情感教育方面的问题
青壮年大量外出务工,留在家中的只有孩子和老人,这些老人很多都没有文化同时又要承担繁重的农业劳作,因此当孩子遇到情感方面的问题时,往往很难给出建议和指明方向。家庭是孩子认识社会的第一为老师,良好的家庭教育有助于健康人格的培养和塑造。但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是不完整的,这些孩子容易出现了内向、孤僻、自卑、不合群、不善与人交流、顽皮任性、冲动易怒、神经过敏等问题。此外,较少的情感沟通与交流容易导致孩子的性格冷漠,有和辟甚至是偏激。
1.2 学校教育方面的问题
由于地方偏远,生活环境恶劣,因此在彝区农村师资队伍较弱。民办教师大量存在,同时因为工作环境艰苦,很难留住教师。现在在彝区艰苦地区还有很多学校依靠支教自愿者做临时教师。当这就使得教师的文化素质参差不齐,这会使得学校无法对留守儿童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同时,现在的学校主要是负责上课时间孩子的管理,在课后基本很少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加之父母不在身边,所以这些孩子放学后就处于无人督促的状态,对于有些自觉性较差的孩子,很难自觉在课后认真学习,这就使得这些孩子的学习成绩滞后。
1.3 道德教育方面的问题
家庭教育是孩子道德教育的重要方面,父母的言传身教会直接影响一个孩子一生的道德观和人生观。但是留守儿童大多跟随老人们生活,而这些老人因为文化层次较低,对孩子溺爱和纵容过多,这很容易造成这些孩子无法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特别是对于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对外面世界的懵懂无知和好奇,就催生了他们凡事都想试试的心理,在这种时候,没有父母为其把关的话,很容易受到诱惑而误入歧途。此外,目前中国的教育体制主要是应试教育,因此,学校在学生的品德教育方面的重视不够,甚至有些学校不开设这类型的课程。同时,留守儿童因为在家里面缺少情感、道德等方面的关注,在学校也为得到相关的指引,这很容易让孩子在迷茫期的时候不知所措。
2 解决彝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的建议
2.1 完善相关法律的修改
目前我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义务教育法》都没有对留守儿童作出特殊的规定,随着这类群体的日益增多,笔者建议应当在这两部法律中明确规定对农民工子女随父母异地上学的相关保障机制和法律责任。
此外,中国实行多年的户籍二元管理模式也应作出适当的调整。应用法律制度为农民工子女随父母进城就读扫除障碍。同时要在《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青少年犯罪法》中加入关于剥夺不合格父母和监护人监护权的立法,严格强化父母对子女的监护责任和教育责任。同时依法赋予政法机关对留守儿童父母的追究权,严格执行《刑法》和《民法》,对那些侵害儿童权益的行为和教唆儿童违法犯罪的人依法严惩,切实保护留守儿童的利益。
2.2 完善监护制度
首先,留守儿童的父母需要加强对其子女的监护力度。父母对于子女的教育不单单是给他们提供物质条件,更重要的是给予足够的关爱以及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为此,父母尽量将孩子带在身边履行监护职责,这样,就能够及时了解孩子在学习,心里以及生活需求,引导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当然,在父母外出打工而实在没有条件带上孩子时,则要选择适当的监护人。同时,还要及时与与子女以及学校进行积极地沟通。其次,加强社会力量援助。目前,政府虽然积极采取各种方法不断改善留守儿童生活和学习状况,但政府资源还是有限的,对留守儿童进行监护的条件也尚不成熟。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认为可以在社区或学校的组织下,以民间的捐献、志愿者的参与为主体,逐步推行留守儿童的集体监护。 而且集体监护也正好为社会大众参与留守儿童的监护提供一个平台。
2.3 建立公平的教育机制
在农村教育过程中出现了城乡义务教育的不平等,所以应该修改相关法律,调整相关政策。尽快制定留守儿童权益保护的相关条例。与此同时,提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户籍外的地区入学的机会,给予这些农村留守儿童充足的教育资源。此外,学校应建立留守儿童成长档案和联系卡制度。学校每学期都要对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教育和托管情况以及父母的打工地点和联系方式等进行全面的了解。这样不仅可以帮助教师全面掌握留守儿童在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问题。同时,也可以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的状况,及时与学校协商有效的教育方法。
3 结语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相对于发达的中东部地区而言相对有些落后,因此加强这个地区孩子们的教育培养对于这个地区的繁荣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留守儿童是一个极其特殊的群体,这个群体因为缺乏父母的关爱,因此很容易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对这些孩子进行良好的教育,有助于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也有助于为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培养人才。
参考文献
[1] 刘明华,李朝林,刘骁畅.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报告[J].西南大学学报,2008(2):77-79
[2] 任运昌.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研究的进展与缺失[J].中国教育学刊,2007(12):84-86
[3] 刘盛军.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面观[J].科学咨询,2011(5):45-47.
(本文从网络转载并经彝族人网编排,旨在公益宣传彝族文化,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改。)
彝族人-网是创建最早,影响力和规模最大的彝族文化网站。网站的目标,是构建彝族文化核心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