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州发展彝族医药面临两个大的瓶颈问题
近几年来,楚雄州彝族医药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得天时地利人和的历史发展新时期,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视下,彝族医药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许多令人满意的新成就。但是用发展的眼光来看,我州彝医药的发展从思想上还存在一些需要梳理认识清楚的新问题。具体表现在两个大的方面,希望引起上级领导的重视并加以解决。
一、彝医药没有真正构建起自己的理论体系。我国有56个民族,在少数民族中得到国家层面认可的只有藏、蒙、维、傣。因为这四个兄弟民族他们有自己的理论体系,而且得到了国家官方的认可。彝族医药尽管理论源远流长,在56个民族中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民族医药之一。但是,冷静的看问题,我们不得不承认,彝族医药至今没有真正构建起自己的理论体系,这就是目前没有得到国家层面认可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这个问题不真正彻底的解决好,彝族医药的发展是很难上新台阶获得大发展的,国家和政府对彝族医药的支持力度就会受到影响。
目前,我州彝族医药的发展现状要从三个方面来认识:一是广大基层农村民间彝医和乡医他们有自己的一技之长,对彝医药理论有粗浅的认识,但对稍微复杂的疾病治疗好后很难从理论层面上解释清楚,这些人是我们在基层农村防病治病的重要力量,他们亟需从理论上武装自己的思想。
二是全州九县一市都有了中彝医馆和中彝医治疗机构,但是有了“庙”,庙里的“和尚”能否正在念好经还是一个大问题,否则中彝医馆成立只是摆摆架子,能否真正用彝医的理论和治疗方法去治好疾病,还要打一个问号。
三是在州级政府和彝医医院层面,近三十年来3次全州中草药资源普查,基本上摸清了全州中药材和彝药材的种类、分布、产区、蕴藏量,并发掘出了一些宝贵的彝医药古籍文献,成立了楚雄州中彝医医疗集团,搭建起了州县乡三级中彝医协作体系,编写出版了《彝医基础理论》、《彝药学》、《彝医方剂学》、《彝医治疗技术》等彝医理论教材及《楚雄彝族自治州彝医药条例》的出台,这对推动和促进彝族医药的发展是作出重大贡献的,但这些基础性的工作做完后似乎有了一种歇一歇、喘口气、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对彝医药进一步的发展似乎找不到努力的方向和路径。彝医药在进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抓住历史机遇,使彝族医药再上一个新台阶似乎很少有人去考虑这个问题。如果这个瓶颈问题不解决,我们很难做出大的作为。
我认为:水有源,树有根,彝族医药的源头在哪里?我们真的找到了吗?这个源头是什么,我们真的认识清楚了吗?彝族是56个民族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民族之一,他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天文、历法、医学、农业、音乐、绘画艺术等人类文明。研究中华文化无论如何也不能忽略彝族文化和彝族医药。我认为彝族先民发明和使用的十月太阳历是至今为止发现的人类最精确的古代历法之一,虽然巴比伦、埃及、印度等文明古国都出现过太阳历,但这些太阳历都在历史上凐灭了,没有存留下来,更没有形成以太阳历为核心的文化体系,只有在世界的东方,彝族先民创造的彝族十月太阳历一直存留至今而且形成了以太阳历为核心的彝族文化体系。彝族十月太阳历就是彝医理论的源头活水,彝医和中医的阴阳五行等重要基础理论是出自彝族十月太阳历。阴阳五行是中华文明的母源文化。十月太阳历里蕴藏着十分丰富的彝医基础理论,这是一个巨大的医学宝藏和文化宝库,我们无论如何也不能忘记。以一阴一阳为基础的十月太阳历演化出了伟大的中华文化和彝族文化,创造出了令世界至今还心悦诚服的历史辉煌。这是彝族先贤给我们留下的巨大的文化宝库。我们只有继承了彝族先贤的思路与方法,才能构建起新的、真正意义上的彝族医药基础理论体系。十月太阳历里,有阴阳、五行、八卦、天干、地支、二十四节气等。
书中的道理在书外,人文的道理在天文,我们研究彝族医药,不能仅停留在文字里,停留在书本里,“天人合一”的彝医理论,不研究天文行吗?不懂天文历法,无法理解彝医理论的起源与演化。这是我们目前存在的最大短板。彝族医药是中国的,也是全世界的。从顶层设计好彝族医药理论体系意义十分重大。
二、彝医药还存在的第二个瓶颈问题:一是我州缺乏一批精通中医药,彝医药,又熟悉国内外专利、药品注册和申报等法规的高层次复合型专门人才,以适应国内外市场竞争的需要;二是对民间老彝医宝贵的用药经验和单方独剂的整理发掘重视程度不够;三是缺少大规模的、持之以恒的像西医和中医那样普及彝族医药专业知识和培养人才的机构和单位;四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对彝族医药产业的重视和政策配套力度不够;五是科研成果转化略显滞后,资源优势未完全转化为经济优势。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以时不待我、只争朝夕、勇立潮头的历史担当,努力改革创新,攻坚克难,把彝族医药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为打造楚雄健康生活目的地作出更大的贡献。
古老的彝族,还能有多少东西能在时代大潮中存留下来,也许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们可以尽力去为她留存一些有价值的文化,这就是彝 族 人 网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