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社会.发展 Yi Society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发展 > 焦点.观察

传承三大彝族传统文化 奋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浅析牟定县传承彝族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乡村振兴

作者:​李振华 发布时间:2021-04-16 原出处:​点击楚雄 点赞+(
通过彝-族-人-网,你可以阅尽千里彝乡,略万种风情,宣传彝族文化,从我们自身点滴做起。

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使命,牟定县的“彝族玛咕舞文化、彝族左脚舞文化、彝族洁清调文化”三大彝族优秀传统文化更是不可抹去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记忆。如何推动民族文化产业的快速稳健发展,深入挖掘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中焕发新活力,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动力,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中显得尤为重要。KJ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

牟定县万人同跳左脚舞 来自云南资讯头条

一、传承彝族优秀传统文化实践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化,乡村是中华文明的基本载体。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几年来,牟定县积极传承彝族左脚舞文化、彝族玛咕舞文化、彝族洁清调文化,为新时代焕发出了乡风文明的新气象,进一步丰富和传承彝族优秀传统文化。KJ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彝族玛咕舞文化起源。山峰高耸,古桥横卧,清溪潺潺,在卫星遥感影像上,牟定县最绿的那块地方就是腊湾彝族村,它依然是一颗有力跳动的绿色心脏。这里就是彝族玛咕舞传统优秀文化和彝族左脚舞传统优秀文化的发源地。KJ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很早以前,腊湾彝族是从四川一带途经黑井迁徙来的。腊湾彝族人从黑井迁徙来腊湾后,由于该地区山高箐深,交通闭塞,自然环境恶劣,穷山恶水。为了生存,腊湾彝族人通过黑井盐厂老板关系,做盐生意,并每户一人组成生意队到黑井盐厂低价采购盐,挑到牟定城卖盐维持生活,但有一次在半路挑盐途中遭遇4名小偷抢劫,由于挑盐生意队人多团结把4名小偷擒住,并当场教育他们做人要走正道,讲道德,讲良心,要勤劳,要担当。通过教育,4名小偷及时承认错误,并保证改邪归正。小偷抢劫挑盐生意队那天,正是腊湾村李氏家儿子结婚办喜事,生意队回家做客时把小偷抢劫并做好小偷改邪归正一事告诉给老人,老人们听了十分高兴,在当晚喜事场上就组织全村男女老少以及亲戚朋友跳起玛咕舞,庆祝彝族人团结、和谐、有正气、有骨气、是顶天立地的彝族人等精神风貌,在喜事场进行宣传教育做人讲道德、讲良心。从此以后,彝族玛咕舞就成了彝族人民的道德经,并规定,在结婚喜事场上,首先跳玛咕舞宣传道德经后,才跳彝族左脚舞,代代相传至今。KJ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彝族左脚舞文化起源。关于彝族左脚舞文化的起源,有这样一个传说,很久以前,牟定坝子有一条恶龙兴风作浪,造成洪水泛滥,彝族小伙阿里和彝族姑娘阿罗是一对热恋中的情人,他们决心挺身而出为民除害,农历三月二十八这一天,众乡亲在这对男女青年勇敢无畏的精神感召下,一齐向恶龙开战,恶龙见势不妙,逃回龙潭,人们抓住机会,把烧红的栗炭往龙潭里倒,然后又抬石头,挖泥土把龙潭填平,怕恶龙翻身作恶,就在上面燃起篝火,乡亲们围着篝火边唱边跳边跺脚,三天三夜后恶龙终于毙命。为欢庆胜利,彝族人用秋木制成了八方月琴,聚在一起手挽手围成圈跳脚弹琴,唱“阿里罗”纪念阿里和阿罗。此后,每年的农历三月二十八这一天,汉彝苗各族人民便相聚到县城东郊东岳庙旁的龙潭上,围火跺脚,并做一些生产生活用具的买卖。又由于那一天是农历的三月二十八日,故称为“三月会”,连赶三天,代代相传。随着时代的推移,社会的进步发展,牟定县的三月会规模一年比一年大,以三月会聚集内外客商来开放和开发牟定,有力推进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因此,牟定人们有这样一首彝族左脚调,就是用来歌颂彝族左脚舞创始人彝族青年阿里和阿罗的:《阿里和阿罗》“山后村寨有个小姑娘,名字叫阿里。山前村寨有个小伙子,名字叫阿罗。阿里是彝家的好歌手,歌声美得像山雀。阿罗是彝家的英雄,弦子弹得盖世人。阿里罗里阿里罗,彝家歌声永传颂。”还有一首彝族左脚舞的词曲是:“高山顶上茶花开,阿哥阿妹跳脚来,阿哥跳穿千层底,阿妹跳破绣花鞋,跳脚跳得黄灰起,跳得黄灰做得药。”一千多年后的今天,在彝族左脚舞传统优秀文化的薪传下,牟定县彝族人民,每逢婚嫁喜庆,农闲节日,集市上,彝家儿女就载歌载舞,拉起圆圈跳起了彝家的玛咕舞和左脚舞。用彝族左脚舞吸引外地客商来牟定投资发展。歌唱的内容也是形式多样,从曲调和歌词中唱出了彝家人的新生活,唱出了彝家人的文明新风,唱出了彝家人的科学发展,唱出了青年男女的柔情蜜意,唱出了民风民俗,唱出了新时代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和谐旋律……KJ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传承彝族优秀传统文化价值

牟定四季如春,人杰地灵,资源丰富,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多彩非遗有着看不完的美丽风景、讲不完的精彩故事。KJ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彝族玛咕舞文化是推进乡村治理振兴的保障。彝族玛咕舞发扬光大。从腊湾彝族的历史起源可以看出,腊湾彝族是一个饱受苦难、久经战乱的民族,但同时也是一个勤劳勇敢、团结和谐、讲正气、自强不息的民族,尽管受到众多的民族歧视,交通沿线的良田沃土被他族所吞噬,居无定所,只能栖息于自然条件恶劣的深山老林,最后还得为争取生存的一席之地冒着生命危险与大自然斗,与猛兽斗,与歪风邪气斗。玛咕舞的曲调和步法也正是反映了彝家人讲团结、讲道德、讲正气的这种良好风貌。跳玛咕舞时,人们一般身着当地的彝族服装,男人身穿羊皮褂、包包头,女人身穿羊皮褂花衣裳、包包头、绣花鞋。另外,他们的独到之处还在于他们跳舞时伴奏的乐器是三胡,也没有彝弦及其他的乐器。三胡发出的曲调悠扬而有力,音质低沉而古朴,音色浓重而古老。三胡是一种独特的演奏乐器,三胡有三根弦线,代表着彝族人三足鼎立。这三根弦线不是钢线也不是一般的彝弦线,而是一种纳鞋底的线。弦筒处则是用蛇皮绷成,弦线就从其上跨过。这样,独特的弦线与独特的弦筒面天然合一,弹出的声音就会由一种绵绵的浑厚的感觉。诉说着彝族人民的生产和文明生活,让人听之仿佛有感彝族人民刀耕火种、与大自然斗争、与邪恶斗争的远古场景耀然眼前。彝族玛咕舞传承人李文风讲述:整套老人舞(玛咕舞)分三段,跳法为二十四跺脚,其唱词第一段:新的媳妇进家了,新的姑爷高兴了。成家立业开启了,长大成人理事了。唱词第二段:感恩父母忘不了,邻里相处和谐了,关爱他人文明了,做人做事正气了。唱词第三段:春夏秋冬清楚了,农事节令记得了。一至二月理财了,三至五月种地了。六至七月中耕了,八至九月收获了。二十四跺脚分为二十四套动作,每一套动作都是重复的,只是一跺脚跺一下,二跺脚跺二下,以此类推,到二十四跺就跺二十四下,分别代表讲道德、讲正气、讲文明、讲节令等农历中的二十四个节令。玛咕舞也反映腊湾人民的生活史。二十四跺脚代表了二十四个节令,彝家人想要生存,想要栖息繁衍,就必须弄清二十四个节令,把握耕种和收获的时间,按时谋划好生产,才能富裕、文明、和谐。KJ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彝族左脚舞文化是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载体。彝族左脚舞文化内涵。牟定彝族左脚舞文化,彰显着牟定彝族的特有文明和谐性质,浸润着牟定彝族的思想意识,那是消除不掉的彝族生活、历史、思想、精神的烙印,是彝族文化灿烂闪烁、散发耀眼光芒的精华所在,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具体有“情、歌、舞、乐、德为一体的彝族左脚舞文化五大内涵元素。一是情:彝族风情。牟定彝族几乎每户人家都备有自己酿制的美酒。只要你走进彝家,主人都会给你倒上满满一碗酒,在彝家人的心目中,有客人来是非常高兴和隆重的事情。如果只给客人倒茶,会显得主人家对客人不够重视,不够热情。因此,客人和主人就边喝酒边聊天。如果客人留下来吃饭,那么席间也还要喝酒,并且主人会把家里最好吃最贵重的食品拿出来,就着好菜好肉来喝酒,那是主人最高兴的事情,也是他们对来宾表示最热烈的欢迎的体现。客人要走的时候,也还要喝酒,边喝边聊,边喝边唱,客人唱感谢主人款待的话,主人唱对客人的留恋以及祝福等。与此相关的酒歌便诞生了,如下面一首《劝酒歌》:“阿老表,端酒喝,喜欢呢也要喝,不喜欢也要喝,管你喜欢不喜欢,也要喝;阿表妹,端酒喝,喜欢呢也要喝,不喜欢也要喝,管你喜欢不喜欢,也要喝。”又如一首《汤圆煮米酒》:“汤圆那个煮米酒,又甜又爽口;客人哟你请喝,不喝你莫走;客人哟你请喝,不喝你莫走;要喝那个你喝完,点滴也莫留;彝家哟礼不周,还请再来走;彝家哟礼不周,还请再来走。”除了平时里亲戚朋友来家串门的情况,婚嫁喜庆,会亲访友都离不开酒。借酒叙事与抒情成了彝家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特别是遇到村里谁家办喜事,更是离不开酒的,由村里的少女组成一支月琴小乐队,一边唱着歌,一边把酒倒好端到客人面前,在这种情况下,你更是能体会到彝家人的热情好客。二是歌。三是舞。四是乐。五是德:颂真善美。彝族左脚舞表现出的质朴、道德观念、理想追求等文化内涵,左脚舞文化具有五个作用:陶冶作用。作为左脚舞表演形式重要组成部分的左脚调,不管是通俗典雅,还是幽默诙谐,所表现的情调大多积极健康且有教育意义,如《廉政文化万朵花》、《三好人才》、《三月麦子青》等,以其通俗易懂的唱词和优美动听的旋律,热情歌颂了真善美,辛辣讽刺了假丑恶,潜移默化地陶冶着人的道德情操。导向作用;左脚舞文化源于彝族人民代代相传的传统文化,其所包含的精神理念、人生观、价值观、道德准则,数百年来在彝族人民中广泛传播。传承什么,鄙弃什么,赞扬什么,抨击什么,具有鲜明的立场和观点,对社会风尚有较强的导向作用;凝聚作用。作为一种民间传统文化体系,左脚舞文化能使彝族同胞在同一类型和模式的文化氛围中感受团结、得到教化,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并把不同观念、不同言行逐步统一凝聚起来,使彝族群众因相同的文化渊源而形成强大的团结力量;教化作用。彝族十分注重思想品德、伦理道德方面的教育,有尊老爱幼、乐善好施的习俗,如路遇老人主动打招呼让行;教育子女注重言传身教;遇到他人有困难竭力帮助,等等。彝族人民的团结精神和集体观念在左脚调和左脚舞的表演形式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人们载歌载舞的同时受到精神上的感染和洗礼;创新作用。把彝族左脚舞文化与基层党组织建设结合起来,探索创新“支部+产业+左脚舞协会”模式,加强了基层党组织建设,推进了农民增收致富。发展作用。以彝族左脚舞文化节牵引招商引资,推进了民族文化产业,推进了现代化农业经济,推进现代化工业经济。KJ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彝族洁清调文化是推进乡风文明振兴的活力。彝族洁清调文化作用:彝族洁清调文化传承人李文凤生前讲述:彝族洁清调文化的核心是在彝族人结婚办喜事场上宣传人生道德观,要求一对新人以及来做客亲戚朋友学习彝族洁清调传统美德。彝族洁清调的内容是:“做人要尊老爱幼,要正派,讲诚信,要坚强,要克服困难,要战胜困难,要立志,立服务民族的志,立给大众服务的志”。彝族洁清调的传承场是:彝族洁清调文化传承场主要分二种:表达庆贺与祈福的婚庆传承场和展现民族传统优秀文化,对外民族传统优秀文化交流的政治传承场。其中婚庆传承场为传统传承场,具备传统的文化意义,政治传承场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一方面为了展现自身的民族特色,一方面又要对外进行民族传统优秀文化交流,吸引广大外来人群的眼光,为本地区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做品牌,体现政治意图的组织行为。这二种传承场也不是绝对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也有相互渗透的联系,这里着重介绍婚庆传承场。在彝族边远山区腊湾地区的喜事场上,彝族洁清调文化是重头戏。结婚这天,人们在主人家院子里和待客吃饭场搭起青棚,地上铺起厚厚的青松叶,再在青棚待客吃饭场中央栽15米高的一棵松杆,松杆削去皮抹上香油很滑,杆顶挂上一块肉,称“油杆”。松杆前摆一香案,贡上猪头,再摆上一个盛有五谷的斗,斗内插有一把剪子、一杆秤等生活用品和一个写有“桃花仙女、周公圣人”的神灵牌位。(五谷斗,代表五谷丰登。一把剪子,代表管理制度,不合理的要剪掉。一杆秤,代表公平公正)。待晚上12点新媳妇娶进新姑爷家吃晚上饭,洁清调传承人召集一对新人包括来做客的亲戚朋友和全村男女老少在青棚下手拉手围起大圆圈跳彝族洁清调舞,洁清调传承人站在松杆前面对大家念彝族洁清调,跳彝族洁清调舞亲戚朋友们边跳边唱彝语:“实我实我实,实我实我实......”汉语意思是:“和和谐谐互敬,亲亲热热互爱,真真诚诚尊老,完完美美爱幼,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兢兢业业担当,勤勤恳恳致富”等祝福和勉励一对新人。洁清调传承人念完彝族洁清调后,跳彝族洁清调的停止脚步,待跳好三段彝族玛咕舞结束,又跳起彝族左脚舞,并跳到第二天早上开饭。到早上6点,彝族洁清调传承人组织爬油杆,爬油杆由顺序排列,首先安排舅舅家爬,以表示对娘家舅舅的尊敬,其次如果舅舅家爬不上去就由送亲的爬,第三如果送亲的爬不上去就由东家爬,直到爬上去为止。为什么强攻爬油杆,其内涵:一是体现彝族人民勤劳勇敢,不怕困难,能战胜困难。二是爬到顶肉拿下来后,爬不上去方就要喝酒,以表示对勇者的佩服。三是一对新夫妻人生道路漫长,难免遇到一些艰难坎坷,但必须面对,必须勇敢,必须攻坚克难。四是爬到顶肉拿下来,象征今后的婚姻美满,生产发展,幸福安康。KJ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彝族新产业文化是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基石。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关乎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关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局。乡村振兴,生活富裕是根本。KJ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目前,牟定县的彝族玛咕舞文化、彝族左脚舞文化、彝族洁清调文化,已向文化产业发展,正向彝族服饰和旅游经济转型。一是开发彝族刺绣产业。到2014年,已成立彝绣公司5家,建彝绣店89家,彝绣产品有30多类100多种,年产值达1650万元。建成2个彝绣专业村,成立2个彝绣协会,扶持10户彝绣示范户,发展彝绣经纪人68人,彝绣技艺人8500人。建成了以彝和园彝族民间工艺品一条街和发科屯彝族刺绣街为主的两个彝族刺绣集中经营区,形成了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的新路子。二是开发民族乐器产业。有制作彝弦民间艺人300余人,其中专门从事彝弦制作销售的艺人有40余人,每年制作彝弦2000余把,年产值800多万元。省级非遗传承人王光金每年制作月琴150多把,最高售价已达3600元每把,产品供不应求。三是开发非物质文化产业。“牟定彝族左脚舞”、“腊湾玛咕舞保护区”、“蟠猫彝族文化保护区”等分别被列为国家、省、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80多位从事左脚舞、挑花刺绣、民间美术、彝弦制作的文化产业骨干被列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录;牟定县还成立了非遗保护中心、非遗左脚舞文化艺术协会,定期开展非遗传承培训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保护中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四是民族文化产业打入高端。到2016年,有从事彝绣加工销售的公司和个体工商户150余家,解决了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发产品彝族特色服饰、鞋帽、枕头、抱枕、挎包、车内饰品、宾馆酒店用品、框画饰品、家居饰品、工艺礼品等共30个品种100种产品。全县有专业经营彝族刺绣艺人400人,掌握彝族刺绣技艺的民间艺人1万人。产品销往州内各县市和昆明、大理、保山、普洱及四川、贵州、山东、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地。还组织彝绣企业参加“昆交会”、“深博会”、“文博会”,向外进行推介和展示。目前,全县实现彝族刺绣产值1000余万元,促进了农民脱贫致富。KJ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传承彝族优秀传统文化内涵

(一)是民族发展繁荣推进乡村振兴的力量。文化基因和精神家园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生存发展的支撑、身份归属的标志,是维系这个民族发展繁荣的最深沉的力量。彝族玛咕舞、彝族左脚舞、彝族洁清调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着彝族人民的文化基因,构成了彝族人民精神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是彝族玛咕舞、彝族左脚舞、彝族洁清调优秀传统文化记载了彝族人民以地斗、发展生产,以自然灾害斗、克服困难,以邪恶斗、构建和谐的精神和创造的文化成果。二是彝族玛咕舞、彝族左脚舞、彝族洁清调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彝族人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彝族人民族独特的精神,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彝族人民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三是彝族玛咕舞彝族左脚舞、彝族洁清调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彝族人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是彝族人民在讲道德、讲正气、讲诚信、讲团结、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彝族的独特品质。四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彝族地区乡村振兴,需要构建彝族人民的精神家园,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则是其中不可缺的组成部分。KJ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是彰显高尚品格推进乡村振兴的力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牟定县的彝族玛咕舞、彝族左脚舞、彝族洁清调形成了许多与中华民族精神相得益彰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志向。彝族吗咕舞、彝族左脚舞、彝族洁清调文化主要表现为:热爱国家、热爱家乡、维护团结精神;彝族玛咕舞、彝族左脚舞、彝族洁清调文化的内涵是:人际和谐的哲学理念;热情好客、亲仁善邻的处世原则;尊师崇德、急公尚义的做人修为;耕读传家、子孝孙贤的人生追求。这些优秀的民族品质和传统文化,在人们的精神价值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推动牟定发展的强大动力。KJ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是构建和谐社会推进乡村振兴的力量。彝族玛咕舞、彝族左脚舞、彝族洁清调传统优秀文化里讲道德、诚意、齐家,这三个条目合在一起,彝族玛咕舞、彝族左脚舞、彝族洁清调传统优秀文化的内涵是体现在德性。一个人有多大的德性和人格,才能承载多大的成就和抱负。德性和人格是大楼的地基,地基越实,这座楼无论多高都配得起,如果地基不实,这楼盖得越高就塌得越惨。“德不配位,必有灾殃。”一个人最好的护身符是堂堂正正,是浩然之气,是两袖清风,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德性不够的人也许会有短暂的辉煌和成就,但是“福兮祸之所伏”,无论哪一行业,注重德性的修炼和提升都是要超越小我,成全大我。总结起来就是厚德才能载物,内圣方能外王。因此弘扬牟定彝族传统优秀文化,最关键的就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建设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新时代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决胜全面小康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基础。而牟定独有的彝族传统优秀文化是以爱国主义价值和以和谐为核心的伦理道德精神和审美精神。大力弘扬彝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对整个的社会价值观进行优化,对人民的心灵进行一次洗礼,洗去污垢,增强道德观念和优秀的思想观念,无形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和谐社会的建设。同时,弘扬牟定彝族传统优秀文化能够推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牟定各民族在悠久的历史中创造了灿烂的闻名,勇于创新、不甘落后是牟定各民族留给世人的良好形象。当前,牟定县乡村振兴不断推进,但是在文化层面的发展还是比较缓慢,与先进地区的距离比较远。因此,推动彝族传统优秀文化走向先进是一代又一代牟定儿女的责任,更是他们的义务。大力发展和弘扬牟定彝族传统优秀文化,是尊重牟定历史的表现。世界历史证明,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壮大都离不开自身的优秀文化,只有在充分尊重自身文化的前提下才能够赢得世界其他国家的尊重。赢得尊重的国家才能够在世界舞台上立足,在民族文化扎根的国家里,才能够与其他国家进行独立自主的交流和合作。否则,没有民族性的国际竞争和现代化必将成为其他民族的附庸。KJ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是树立务本诚信推进乡村振兴的力量。牟定彝族玛咕舞、彝族左脚舞、彝族洁清调传统优秀文化里讲“务本,诚信”。一个有德、有人格的人,应该懂得“务本,本立而道生”。什么叫“务本”?那就是一个人且不要说自己素质有多高,最起码应该先做好自己的本分。比如,一个知识分子的本分就是要真读书,千万不要照本宣科,要有自己的体会,要能在课堂上传道授业解惑。牟定彝族传统优秀文化里讲“诚信”。“诚”就是专注。如果你是老师,专注讲课,其他的事就都排除掉,心无旁鹜。如果你是一个普通公务员,却天天想着发大财,那就啥都干不好。专注是一切成就的保障,专注其实就是定力,有定力才有智慧,八风吹不动,任何外在的东西都很难造成干扰。年轻人如果上班期间非常认真,绝对非常专注,基本上能作出成就。所以,有定力才能生慧,有智慧的人实际上是一个有定力的人,定力消失时容易说错话,办蠢事,出问题。如果你是一个领导,在会上讲话,生气了,一拍桌子,吓得下属哆嗦一下。视想,你拍桌子就会失言,如果你的下属特别尊重人,特别体谅你的苦心,也就罢了,如果他心胸狭窄,他心里就种一个因,将来结出什么果就不好说了。定力在哪个场合都像镜子一样,一般人至少应该在受到干扰的时候保持定力。所以,人这一辈子要做好自己的本分,诚信,然后培养定力和智慧。如果你读懂了牟定彝族传统优秀文化,就懂得一辈子不要抱怨我们这个国家,一辈子摸着良心问我们替国家做了什么,每一个官员都本本分分地给人民做事,每一个知识分子都本本分分地传道授业解惑,每一个学生都好好读书,农民兄弟好好地把田种好,每个工人生产的零部件能用十年的绝对不用八年。每个人都这么做,牟定的乡村振兴一定没有问题。“务本,诚信”,这些彝族玛咕舞传统优秀文化刻在我们的灵魂里,此生少去说别人,要从自己做起。KJ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通过彝-族-人-网,你可以阅尽千里彝乡,略万种风情,宣传彝族文化,从我们自身点滴做起。
作者简介:李振华,男,彝族,党员。1963年12月26日生于牟定县,大学,西南林学院毕业。工作严谨,兴趣广泛,博览群书,谦虚自信。善于研究基层党建,勤于研究“三农”工作,乐于研究文学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