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社会.发展 Yi Society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发展 > 焦点.观察

普金华:富民之路

作者:普金华 发布时间:2023-11-30 原出处:彝族人网 点赞+(
古老的彝族,还能有多少东西能在时代大潮中存留下来,也许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们可以尽力去为她留存一些有价值的文化,这就是彝 族 人 网的价值所在。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有农业人口21.39万人,占总人口的91.4%,富余劳动力约3.2万人。几年来,该县紧紧围绕“政府组织、做优国外、做强国内”的总体要求,创新工作方法,使全县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迈出新步伐。特别是积极开拓国际劳务市场,成功地探索出了一条国际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路子,被上级领导机关称为“南华模式”。2005年12月,该县被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确定为全国首批“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示范县。”在2006年6月20日召开的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会上,南华县人民政府被云南省人民政府授予“云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成效奖”。
Nk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zuozhe.jpg

右一为本文作者普金华

加强宣传  转变观念

由于受传统就业观念和自然经济的影响,一些城乡富余劳动者信守“在家千般好,出门万事忧”以及“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的思想意识,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为此,县委、县政府领导在各种会议上都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还用信件的方式加强与境外务工人员联系和沟通。2005年春节,县委、县人民政府向外出务工人员寄出了春节慰问信,让他们在异乡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牵挂,使他们更坚定了在外务工的信心和决心。广播、电视等新闻部门加强对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宣传,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近几年来,由于宣传到位,措施得力,全县农村青年参与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热情空前高涨,在2005年5月10日组织第十批赴日研修生初试中,全县报名面试人数达221人。日方在楚雄、大理共挑选20名赴日本研修生,最后南华有18人面试合格,赴日本研修。Nk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加强管理  跟踪服务

2002年9月,南华县首次与云南省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合作,挑选20名女工到毛里求斯从事缝纫工作,把少数民族贫困山区的罗武庄乡作为重点进行宣传发动,采取乡镇主要领导和村委会干部包村包户的办法,积极动员干部亲属带头参与出国务工。经过艰苦细致的宣传动员,南华县首批13名女工通过严格面试培训后,顺利地转移到毛里求斯就业,从此掀开了南华县境外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新一页。2003年10月,县人民政府派出专人赴毛里求斯看望、慰问务工人员,详细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工作情况。回来后,及时召开赴毛里求斯务工人员家属座谈会,把务工人员在外的工作和生活情况作详细介绍,并把务工人员委托带回的生活照、信件和就业赚到的美元一并交到家属手中,进一步消除了务工人员家属的顾虑。通过家属们正面宣传,南华县的富余劳动力境外转移就业走上了健康发展道路,国际转移就业也从毛里求斯发展到经济较发达的阿联酋和日本等国。县委、县人民政府与云南省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建立了国际劳动力转移就业伙伴关系,签订了境外劳动力转移就业协议,并成立了云南省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境外劳动力转移就业南华工作处,积极开展转移就业前的培训工作。与省国际经济技术全作公司合作,利用现代传媒技术把境外就业人员的生活、工作等情况录像带回,深入各乡镇多次召开境外就业人员家属座谈会并观看录像,让家属通过录像了解自已的儿女在境外就业的真实工作和生活情况。随后,再把家属座谈会的情况录成光碟带到境外,让境外就业人员与家属实现情况互通,开辟了一条加强境外就业人员跟踪管理服务的新路子。Nk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积极协调  排忧解难

南华县积极帮助解决外出转移就业人员无力承但的前期培训、出国护照、出境机票等费用。以县财政贴息贷款的方式为出国就业人员办理贷款,解决了他们的前期费用问题,确保不让任何一名面试合格者因经济困难而不能实现外出就业。自2003年以来,南华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累计为239名家庭经济困难的外出就业人员协调了167.3万元的资金帮助。另外,乡镇干部经常深入到外出就业人员家中了解生产生活情况,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县、乡政府积极为务工期满返回人员提供服务,竭力帮助他们实现创业和再就业。2005年9月底,首批到毛里求斯就业的13名人员就业期满回国。县劳务输出领导小组办公室针对回来人员具有一定劳动技能的实际,主动上门服务,为3名国外就业回来人员在上海、广西等省区服装厂重新找到了适合她们的工作,让她们又一次实现了就业。Nk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增收有路 成效突出

南华县通过组织劳务输出,促进了择业、就业观念的转变,拓宽了就业渠道。许多农村青年踊跃报名参加劳务输出,部分大中专毕业生也从参加公务员招考的“独木桥”上走到了劳务输出的道路中来。他们中有许多人在异国他乡展现自我,实现了人生价值。一街乡打工女青年王丽芝,到阿联酋某航空公司从事配餐工作,由于工作表现出色,仅短短的5个月后,就被公司发展为领班。28岁已当妈妈的失业职工巴宜琼,踊跃报名到日本某水产品加工企业务工,实现了再就业。Nk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另外,劳务输出促进了农民快速增收,提高了劳动技能。南华县向毛里求斯输出劳务人员13人,1年后,共汇回老家22250美元,最高的1人2200美元,最低的1200美元;输出赴日研修生18人,平均月薪达10万日元,扣除吃住和其他正常消费,每月剩余6—8万日元;输送到阿联酋的务工人员月薪为240美元,还可享受除牙科外的所有医疗保险待遇,每年每人至少收入2.5万元人民币。外出务工人员在增收入的同时,学到了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操作技能,将直接关系到他们今后的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输出到上海、深圳务工人员每月扣除吃住费用有400—600元的收入,每人每年将增加家庭经济收入5000—7000元;输出到昆明、易门、楚雄等地的务工人员每月扣除吃住费用还有300—500元收入,每人每年将增加家庭经济收入4000—6000元;县内就近就地转移的富余人员每年至少也有2000—3000元收入。Nk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批批劳动者,通过外出务工,增长了知识、提高了技能、解放了思想、开阔了眼界。自2003年至2006年12月,全县共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6.55万人次,其中转移到国外就业472人,实现劳务收入1.9亿元,劳务收入占农民人均收入比重不断提高。Nk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古老的彝族,还能有多少东西能在时代大潮中存留下来,也许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们可以尽力去为她留存一些有价值的文化,这就是彝 族 人 网的价值所在。

注:本文原载《楚雄政协》(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政协刊物)2007年第1期;《楚雄日报》2007年3月3日“特别关注”栏目;《云南经济日报》2008年7月1日等刊物刊出。
作者:普金华,系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作家协会副主席;人民解放军原中校;人民警察原四级高级警长、一级警督;南华县“菌乡银发”志愿服务团副团长、矛盾纠纷调解志愿服务队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