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民族文化进校园推动彝族文化传承发展
毕节成立彝汉双语职业学校
民族文化进校园推动彝族文化传承发展
2012年2月23日,毕节彝汉双语职业学校在威宁自治县正式成立。
秉承“传承、保护、挖掘、整理、弘扬彝族文化”的办学理念,彝汉双语职业学校设置了布摩(祭祀)、语言文字、方言旅游、民族器乐等课程。学校第一期招生3300人,计划在五年内发展成全日制本科学校。
据悉,包括威宁自治县在内,毕节丰富多彩的彝族文化正日渐引发旅游市场关注,彝汉双语职业学校的设立,将为当地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培养传承与开发人才。
近年来,民族文化进校园在威宁自治县的开展,使学校成为整理和传承彝族传统文化的主阵地之一。
《阿西里西》,一首数十年来传唱不衰的毕节彝族传统民歌,是我省第一个被搬上电视银幕的彝族歌舞。威宁自治县板底乡是这首名曲的发源地,这里还有作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撮泰吉”。
《阿西里西》的改编者、著名民族艺术家李永才在板底乡中心校任教期间,收集整理、创作了大型音乐舞蹈《阿西里西》、《撒麻舞》等一系列作品,在继承和发扬这些原生态歌舞的同时,中心校与板底村委联合组建的“板底民族民间文化搜集整理工作组”,在板底乡境内挖掘整理出一大批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罗德慧等10余位双语骨干教师组成的“彝族语言翻译组”,搜集、整理、翻译出诗歌、史诗、叙事诗、儿童文学、故事等大批优秀的彝族文学,不断丰富全乡民族文化进校园内容。
“千人铃铛舞”、“百人月琴合奏”、彝族文学、彝族原生态歌舞、彝族传统体育、彝族服饰及手工刺绣……丰富多彩的彝族文化,一直渗透在板底乡中心校这所百年老校的教学之中,丰富着学校的课程设置,让民族文化代代传承。
阿西里西艺术团、板底中学与板底乡中心校还经常联手外出演出,担负起推介威宁乃至毕节彝族文化的重任,2007年,舞蹈《阿西里西》荣获“多彩贵州”舞蹈大赛威宁赛区原生态类三等奖;2009年在威宁赛区荣获优秀奖并代表原毕节地区参加全省半决赛;2010年代表威宁县参加云南楚雄举办的“第五届中国彝族文化展演”。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省开始推进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
从政府层面推进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而言,贵州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具有样本意义。
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早在2010年,我省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育活动的学校已经达到4000所左右,是2000年的100所的40倍。
黔东南是贵州省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开展得比较早的地区,早在上世纪80年代,黎平、从江、榕江等县的部分中小学就开始了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实验与推广。
台江县在全县村级以上小学开设民族文化课程,从江所有中小学校均已开设有侗歌、侗戏、芦笙、刺绣等民族文化课。2007年小黄小学被省民委、省教育厅命名为“全省民族文化进校园项目示范学校”。岜沙学生王吉甩主演的展现岜沙民族文化的影片《滚拉拉的枪》入围柏林电影节,王吉甩应邀赴德国宣传岜沙苗族文化。榕江县将县民族中学、车民小学等15所学校列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将侗族大歌、琵琶歌、苗族芦笙等民族歌舞和高跷竞速、苗族摔跤、独竹漂等10多个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引进校园。经过20多年的发展,如今已形成了学生积极参与、家长支持、社会认可的良好态势,并已成为当地发展民俗旅游的基础和重要力量。
有关专家指出,民族文化进校园具有三种功能,一是经济功能。通过培养民族歌舞艺术表演人才,开发民族特色节目,使少数民族的歌舞、音乐、语言、建筑、雕塑和技艺再现舞台,提高了旅游吸引力,从而促进旅游产品的营销。二是传承功能。中小学生成为民族文化“上行”传递给父母,“横向”传递给社会的枢纽。教师更担负收集、整理和创新民族文化的任务。三是教育功能。民族文化进校园促进了各地因地制宜的课程改革。学生“母体”文化素质的提高,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彝族人-网是创建最早,影响力和规模最大的彝族文化网站。网站的目标,是构建彝族文化核心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