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提高民族学生的整体素质
摘 要:学生学习状况的因素中最重要的是非智力因素。在民族地区的教育,对学生进行民族情感、学习兴趣、勤奋意识和远大的理想目标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尤为重要。民族情感是民族学生成才的动力,学习兴趣是民族学生成才的基础,勤奋意识是民族学生成才的关键
关 键 词: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提高民族学生的整体素质
作者简介:佳斯阳春,1976年生,彝族,云南宁蒗人,全国中语会会员,云南民族研究会会员,高三班主任、语文教师,迄今发表40多篇文学作品和30多篇新闻稿。
通讯地址:宁蒗民族中学教研究室 邮编:674300 电话:5521543
一个人的学习状况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是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是相对智力因素而言的,一般来说,包括情感、兴趣、目标、意志、理想、信念等。在素质教育中,注重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非常重要。在民族地区的教育,对学生进行民族情感、学习兴趣、勤奋意识和远大的理想目标的培养尤为重要。
一、民族情感是民族学生成才的动力
情感是动力。民族学生都有对本民族的情感趋向的特点,在学习过程中,或多或少带有民族情感因素,因此,教育民族学生成才,我们要注重对他们进行民族情感的教育与培养。
民族情感的教育与培养,首先是民族历史文化的教育。每个民族都有自己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对民族学生进行历史和文化的教育是热爱民族的教育,是爱国主义的教育,也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体现。只有让民族学生了解和认识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才能激起他们对本民族的热爱,才能激起他们为自己民族而发奋读书的意愿。
其次是民族团结意识的教育和培养。在民族大家庭里,各民族相互团结,和睦共处是民族共同繁荣进步的表现,对民族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意识的教育与培养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优秀民族人才的基础,也是中华民族走向世界民族先进之林的需要。民族团结意识的教育,要从实际出发,培养学生树立为他人着想的意识,教育学生遵守校纪校规,做服务于他人,有利于民族,贡献于社会的有用人才。
二、学习兴趣是民族学生成才的基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心理活动的倾向,是开发智力的钥匙。实践证明,一个人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兴趣的有无直接影响着学习的效果。学习过程中,有了兴趣,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才能在学习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学习兴趣的培养是教育成功的基础之一。
民族学生自幼小时所受文化的熏陶不同,特别对汉文化的认识有差异,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兴趣的培养就显得重要。
学习兴趣的培养,首先是学科兴趣的培养。不同学科,有着不同的特点和优势,我们在进行学科的教育时,先要让学生初步了解和认识本学科的特点,让他们清楚学习该学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激发他们对本学科的兴趣。同时让学生知道不同学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学习中偏科的利弊所在。通过学科兴趣的培养,让学生“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自主学习,教师平时要与学生平等交流,同时要当好“平等首席”,并采用启发、激趣手段,激起学生的内驱力,使学生对该学科自觉、主动、积极地学习。
其次是知识文化兴趣的培养。任何知识和不同文化有着其趣味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培养他们的知识文化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当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和研究者的角色,引导学生积极去探索新知识,求取新文化。不同学科里所包含的知识文化,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以学科制宜、因需要制宜、因学生个体宜制,方法要灵活多样,使学生常有好奇感、新鲜感、求知欲,更好地激起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他们的知识文化修养。
三、勤奋意识是民族学生成才的关键
古人言:有志者,事竟成;成功等于功夫加汗水;只要功夫深,铁板磨成针;诸如此类比比皆是。这里的“志”就是“勤奋”的前提,而“功夫”“汗水”就是“勤奋”的具体。当今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在打好基础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勤奋意识。实践证明,树立勤奋意识,是学生成才的关键。
在素质教育中,课堂教学要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的心理活动,教师要把以“教”为主逐渐转变为以“学”为重心,并做好教与学的最佳结合。而勤奋意识的培养就是以“学”为重心,其基本精神就是引导学生热爱学习,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勤奋意识的培养,就是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崖苦作舟”“知识无崖而学有径”的道理。这里的“勤”“苦”“径”的主体就是“勤”,“勤能补拙”,“勤”能使“无崖”变“有径”,乐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