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婷:用爱培育彝族“花朵”
余婷与彝族孩子在一起。
“你们唱的歌,扎到我心里去了。”5月中旬,《出彩中国人》第三季首期节目中,一群彝族孩子的歌声让评委蔡国庆这样感叹道。
此时,台下一位女孩泪光盈盈。她就是这些孩子共同的90后“妈妈”——余婷。
大学期间开始创业,毕业后开办慈善学校,如今,27岁的湖北女孩余婷和男友还未完婚,但已经是60个孩子的“妈妈”。
去年3月至今,先后有60多个彝族孩子从四川大凉山来到湖北武汉,免费进入余婷创办的子墨艺高孤儿学校生活和学习。
尽管困难很多,但余婷和男友一直竭尽所能为孩子们营造更好的环境。她说,既然把孩子接过来,就要对他们的未来负责。
凉山之行
上大二时,就读于武汉一所独立院校的余婷创办了一所教育机构,专为艺考生进行传媒、美术、书法培训。部分考生天资聪颖,却无力承担高昂费用,她甚至推出了免缴学费政策。
毕业后,有一次,在通过新闻了解到四川大凉山彝族孩子们的情况后,从上大学起就经常参加公益活动的余婷计划资助他们完成学业,由此萌生了筹办慈善学校的想法。
2016年3月,为了解真实情况,余婷和男友来到大凉山深处。
“很多地方没有电。”余婷和男友到的地方有不少贫困家庭,生活水平比较落后。
余婷决定为孩子们做些什么。为了让孩子们既能享受少数民族政策,又能到武汉更好生活,余婷和男友在武汉和大凉山之间奔走,去过很多孩子的家里,也联系了相关部门。
经过协商,只要余婷有孩子监护人的全权委托书,当地教育部门承诺为孩子们保留学籍,民政部门也同意让他们将孩子带到武汉。
最终,报名的孩子超过300个。离行的大巴车开动时,还有家长把孩子从车窗塞进去。
60多个从大凉山布拖县接来的彝族孩子,大多数是孤儿,大都未接受过基础教育,根据智力水平被分成4个年级。聘请了两个生活阿姨和两个文化老师,子墨艺高孤儿学校正式运转。对这些孩子,一切费用全免。
余婷也加入到文化老师队伍中,而她的男友则成了孩子们口中的“张校长”。
一年来,成年的孩子在社会企业的帮助下参加工作,个别孩子因健康问题回原籍治疗,如今剩下的60个孩子最大的16岁、最小的4岁,除一名是汉族,其他都是彝族。
孩子们的改变
回武汉后,余婷面临的困难远比想象中多。
赤黑么木扎跟很多孩子一样,整天坐在楼梯上一言不发,问她为什么,她也不说话,再问,就哭了。
因为陌生,孩子们表现出两个极端——沉默和多动,余婷找来心理医生跟孩子们聊天,张校长则教孩子们讲普通话。
在大凉山,这些孩子大多错过了基础教育的最佳阶段,一些孩子没上过学,有的不会拼音,写字笔画也不规范。
到武汉后,有的孩子总说:“你们规矩太多,你们太麻烦!”他们问余婷,为什么吃苹果要先洗,为什么要刷牙,为什么要洗澡……
受原有生活习惯影响,虽然学校有餐桌,一些孩子还是总蹲在地上吃饭。每到饭点,余婷和生活阿姨总要站在餐桌旁提醒他们,花了近一个月时间,孩子们才愿意把碗放在餐桌上,自己坐在椅子上。
以前只有过年才能吃到大米的孩子们,初到学校每一餐都会拼命盛饭。生活阿姨张阿姨每天下午两点开始准备晚饭,旧校舍位于待拆迁区,电压不稳,米饭只能一锅一锅蒸。慢慢地,孩子们学会“吃多少,盛多少”。
这些孩子从小在家里干农活儿,力气很大。有的孩子可以一手提起50斤大米、背起比自己还大的一麻袋衣服。张阿姨总想着多给他们做些好吃的。她常常会收到孩子们留给她的水果,“那些水果都要烂了,她们舍不得吃,还拿来给我。”
对于余婷来说,60多个孩子的花销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从2016年3月到12月底,房租、水电、工资等开支总计超过120万元。
旧校舍面临拆迁,新校舍的租金加上必要的修整,又是一笔大开支。因为难以找到合适的地点,加上家庭的突发变故,有段时间余婷整夜都睡不着,想放弃,但是不敢,“我放弃了,这些孩子怎么办?”
由于精力有限,去年12月艺考结束后,余婷选择放弃运营原有的艺考培训机构。如今,这些彝族孤儿的支出都来自她和男朋友经商和投资的收入。
余婷的家人开始对她的做法不理解,她没有解释太多。但当她的家人看到孩子们的改变——学会礼貌、懂得感恩,孩子们的一声声“谢谢”让他们的不解变成支持。
很多社会爱心人士得知情况后前来学校看望孩子们。因不希望财务问题影响学校运作,余婷不接受任何现金捐助。因此,捐赠物品多为衣服、书籍,还有外国友人每周会买来包菜、萝卜等容易储存的蔬菜,附近高校的大学生也会定期来给孩子们上课。
张校长说:“看到我们在为这些孩子付出,别人也愿意来帮助我们。”
让每一朵“花儿”更好
10岁的女孩儿拉马么医生从小跟奶奶长大,从未见过自己的父母;小小年纪独自放养13头牛的赤黑么木扎,如果不是来到武汉,难逃早早嫁人的命运。
来到这里,这些彝族孩子的人生轨迹开始发生变化。
赤黑么木扎有着一副好嗓子,余婷专门为她请来音乐学院的老师,让她走上了《出彩中国人》的舞台。
有年龄大一点的孩子在外面送快递,赚钱买了自己的第一部手机;年满18岁的男孩曲木成黑,在爱心人士的帮助下被推荐到一家世界500强公司。
对于孩子们的未来,余婷有3种设想:擅于学习的孩子专注文化学习,有特长的孩子培养特长,其他孩子则学习一门技术。
为了帮助更多彝族孩子走出大山,也为了学校的持续发展,余婷和张校长一直在寻找更合适的运作机制。
曾有企业要求孩子们排队接受捐助,并拍摄照片用于企业宣传,出于对孩子们自尊心的保护,余婷并不愿意。
考虑到学校发展,余婷曾试图在产业孵化基地申请成立公益组织,但因孩子户口等复杂问题,她还在努力之中。
张校长则计划着公开学校所需物资,让社会了解学校真正需要什么,并为提供帮助的爱心人士建档,使管理细致化、规范化。他也担心,单靠个人的力量无法让学校持久发展,“我们当然是希望越久越好,我们在改变孩子,孩子也在改变我们。”
张校长和余婷在一起好几年了,原本定于去年秋天的婚礼也因学校搬迁一拖再拖。“在同龄人中,她能有这种想法,有这种爱心,我很感动”。
二人经朋友介绍认识,相似的创业经历让他们走到一起。创办这所学校后,他们也会因为分歧吵架,但又因共同的目标和好。
他们没有住在武汉的婚房,长期住在学校,希望能给孩子们更多的安全感。
4月底,余婷和张校长带着木扎等十几个孩子到上海参加《出彩中国人》节目录制,在舞台上,木扎唱了一首彝族歌——《不要怕》。录制结束后,他们又带着孩子去了上海动物园和外滩,回到武汉后,张校长因劳累病倒,预约好的婚纱照拍摄时间再一次被推迟。
5月13日,《出彩中国人》第三季首期节目在中央一台播出,彝族合唱班的表演让不少观众落泪。余婷和孩子们的故事引起更多人关注,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找到她们的学校,希望帮助这些孩子。
(原载:中国公益网)
古老的彝族,还能有多少东西能在时代大潮中存留下来,也许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们可以尽力去为她留存一些有价值的文化,这就是彝 族 人 网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