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扎实推进“一村一幼”“学前学普”工作
一、“一村一幼”计划实施情况
凉山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四川省民族类别和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地区,受自然、历史、社会等因素制约,凉山州贫困面广、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教育基础薄弱,学前教育更是短板中的短板。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凉山州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于2015年10月启动实施了“一村一幼”计划,遵循因地制宜原则,充分整合利用富余公共资源,通过改造村委会活动室、学校富余校舍、闲置村小、租用民房、新建等,在全州尚未覆盖学前教育资源的行政村和人口较多、居住集中的自然村设立幼教点。采取“一村一幼”、“一村多幼”、“多村一幼”等开办方式,招收3-6周岁学前幼儿,每班配备2名学前教育辅导员负责保育教育工作,将“学会普通话、养成好习惯、懂得感恩情”作为主要培养目标。
二、“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推进情况
2018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大凉山彝区视察,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强调“最重要的,教育必须跟上,绝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国务院扶贫办、教育部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制发《关于开展“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的通知》,并于2018年5月在凉山州正式启动实施“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试点工作。国家、省、州、县、乡村五级联动,建立完善的责任体系,强力推进,“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第一阶段覆盖11个深度贫困县及其他6县市民族乡镇2724个幼教点、幼儿11.28万人。
主要做法及成效。行动试点一年来,凉山州委、州政府坚持把“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作为教育扶贫的先导工程、脱贫攻坚的希望工程、民族未来的奠基工程。一是聚焦一个目标。即紧扣“听懂、会说、敢说、会用普通话”总体目标。二是建立两级机构。成立州学前学普工作领导小组,专门负责行动的组织领导和业务指导。三是抓好三支队伍。抓好辅导员队伍建设、管理队伍建设、技术队伍建设,确保技术实施方案科学性和行动有效推进。四是建立四项机制。建立逐级沟通汇报工作机制、建立督查机制、建立健全评估机制、建立考核机制。五是坚持五项原则。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面覆盖分步推进、实事求是分类实施、统筹资源加强监管、遵循规律注重实效。六是突出六个重点。完善设施配备,州县加大财政投入,做好幼儿园和幼教点通电、通水、通网络工作,逐步配齐必需的教学设施设备。强化师资培训,按照分类培训、分级实施原则,全面加强辅导员培训。加强督查管理,制定《凉山州“学前学会普通话”考核细则》等制度,加强幼教点和辅导员管理、督查、考核,切实保障儿童在校时间和保教质量。开展效果比对。制定《凉山州“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效果比对方案》,坚持真实性、过程性、发展性原则,定期做好不同类型幼教点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学习视频、语言、文字等过程性记录。搭建管理平台。凉山州“学前学会普通话”信息管理平台和学普APP已经建成并上线试运行。强化宣传发动。开通学前学普宣传网站、微信公众号,制作张贴彝汉、藏汉双语宣传标语、制作双语宣传年历,印发辅导员教育征文案例集等广泛宣传。
“学前学普”工作取得明显阶段性成效,今年9月第二阶段覆盖学前儿童可增加12万人,三年将累计覆盖学前儿童50万人。一是达到了行动具体目的。随着行动的深入实施,第一阶段幼教点儿童已能听懂基本的日常用语,不少儿童已能主动用普通话与人对话,良好的行为习惯正在养成。二是规范了幼教点管理。通过统一制定幼教点管理制度和普通话教育教学规范标准,从教学时间、辅导员行为规范、教育教学管理、儿童入园考勤、教学计划等方面加强监督管理,幼教点教育教学更加规范有序。三是提升了辅导员教学能力。通过集中培训和教学实践应用,以及技术保障单位业务指导的加强和大量教学资源的投放,辅导员的教学水平不断提升,保教质量全面提高。四是增加了就业公益岗位。试点行动提供了近8000个辅导员岗位,加上营养餐等从业人员,解决了就业岗位近万个。五是增强了家长送子女入学积极性。学前儿童进入幼教点就读后,父母照看小孩与发展生产的矛盾得到有效解决,广大群众主动送孩子入园的积极性高涨,实现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六是推动了移风易俗。学前幼儿学会了普通话,养成了好习惯,懂得了感恩情,通过“小手拉大手”,出现了孩子们教家长说普通话、打扫卫生的新风尚,成为全州“移风易俗倡树文明新风”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树新风助脱贫”巾帼行动的新景象,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三建四改五洗”和“四好”村、“四好”文明家庭创建,彝区现代文明生活方式正在形成。七是积累了经验做法。探索出的工作方法,对总结提炼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奠定了良好基础,为全国民族地区非普通话母语环境下学前儿童学好普通话提供了借鉴。
古老的彝族,还能有多少东西能在时代大潮中存留下来,也许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们可以尽力去为她留存一些有价值的文化,这就是彝 族 人 网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