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社会.发展 Yi Society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发展 > 彝乡发展

玉溪峨山塔冲村的小康梦

作者:帅泉 欧阳婷婷 等 发布时间:2019-02-27 原出处:玉溪日报 点赞+(
彝族人-网是创建最早,影响力和规模最大的彝族文化网站。网站的目标,是构建彝族文化核心数据库。

(作者:帅泉 欧阳婷婷 贺璇 黄进雄 戴亦岢 佘晓林)
UN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UN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未标题-1.jpgUN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塔甸供电所员工与彝族群众一起跳广场舞 贺璇 摄 UN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UN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未标题-2.jpgUN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峨山富良棚乡最近举办油菜花节,游客融进金灿灿的花海,尽情观赏美景。 段绍国 摄 UN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UN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未标题-3.jpgUN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向彝族同胞宣传安全用电小知识 贺璇 摄 UN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UN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未标题-4.jpgUN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展示民族传统文化——彝绣 贺璇 摄UN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UN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卷烟是玉溪重要支柱产业之一,支撑起当地卷烟产业的是广袤的烟叶种植。适宜的气候与土壤条件,让玉溪很多村庄农田成为天然优质的烟田,依靠种烟发家致富成为广大村民的首要选择。
UN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UN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峨山县富良棚乡塔冲村,也在炊烟袅袅中追逐着小康梦。UN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UN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房前花果香 屋后树成行UN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UN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冬暖夏凉的玉溪峨山县,气候宜人,即使每年最冷的时候,也难得降雪。早春,当北方正逢严寒,峨山田间的油菜花已悄然开放。待花儿盛开最浓烈时,当地就会举办油菜花节。UN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UN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要说峨山哪个乡村的油菜花开得最好,富良棚人就不过多谦让了,县里的油菜花文化旅游节就选在这里举办。彝族人着特色盛装,舞金龙、打花鼓,村里万人空巷,游人闻讯而来,载歌载舞,品一杯彝家人酿好的美酒;还可悠闲骑着单车,在阡陌间穿行流连,别提有多美了!UN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UN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有美景,能带动旅游,前提还要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富良棚乡塔冲村被选定为云南省“美丽乡村”项目,2015年开始建设,危房改造与村容村貌整治成为主体内容。UN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UN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16年底,56户村民乔迁新居。统一规划建设的彝族民居,灰瓦白墙、排列整齐,外墙喷绘的五彩图案讲述着彝族文化起源和当地群众的生活日常,房前屋后的田地里种植着蔬菜瓜果,平整的水泥路面、整齐划一的行道树、独具特色的路灯,让村庄充满生活气息。UN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UN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村民李春学一家是在2016年6月搬进新房的。建房时政府的好政策,他能一股脑地倒出来:面积近220平方米的房子,从省里到市里再到县里,各级政府总共补贴了30200元,安装太阳能热水器也只出了480元。UN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UN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笔者问起与之前的老房子相比有何不同,李春学的妻子方美仙赶忙接话:“那还用说,简直一个天一个地。”彝族人建的老房子,大多是用土糊的墙,屋顶盖上鳞片瓦,“住久了,漏雨哩”。UN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UN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新房的客厅摆了两台大彩电,都是40多寸的。“现在村里日子好过多了。”关于经济的发展,李春学有最直接的体会,“要是十年前,村里资产在10万元以上的,绝对不超过10户。现在完全不一样咯,有些人一年就能挣到10万块钱。”UN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UN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他所言非虚,村里已有不少贫困户很大程度改善了生活条件,甚至脱了贫。52岁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李洪明得到政府补助,将闲置房舍改造为民宿客栈。随着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到他家住宿的游客数量不断增加,再加上烤烟和打零工的收入,这个四口之家的生活品质得以提升。UN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UN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建房,是村里众多成年男子的想法,就像古代男子加冠的成年礼,但凡成年了,就要有自己的房子,住在父母家让人觉得有些没面子。身为人子应该建好房子,让父母搬进来过上好日子,才是履行孝道的表现。UN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UN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42岁的李文毕曾常年贫困,如今也能贷款建新房。他招呼两位乡亲一起用水泥糊墙面,二层小楼的主体工程已经完成。“春节之后就差不多建成了。”他毫不掩饰内心的喜悦。UN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UN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新房落成前,李文毕会暂住在老旧的土烤房内。他说:“现在村里都用电烤烟了,废弃不用的土烤房做些改造,供电所的师傅过来帮忙接好线路,房里倒也亮堂起来。”UN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UN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只要有人的地方,我们就一定要保证有电用,哪怕只是临时的。”峨山供电局建设管理中心副主任夏世康介绍。而对于每一栋新房,峨山供电局充分考虑房屋建设进度及用户用电需求,同步配套完成电力设施工作,让村民一住上新房就能用上放心电。UN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UN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烟火不熄 供电不止UN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UN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峨山人种植烟草的历史很久,适宜的气候与土壤,这里就是天然的烟叶产地。但若想出产优质的烟叶,烘烤环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UN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UN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土烤房曾是烘烤的不二场地,烟农们烧好柴火,待烤房中温度慢慢升起,便放入一批烟叶。烟叶对于温度的要求较高,最好能持续一个恒定的温度。这对于土烤房来说,难度很大。这跟烧菜是一个道理,大锅饭不好做的原因,在于火候不好把控,总有火候过了或是不到的时候。这样烤出的烟叶品质良莠不齐。UN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UN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电烤房慢慢走入田间地头。一键式温湿度控制,让烤烟成了标准化作业,烟叶质量大幅提升。UN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UN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塔冲村委会副主任方文章介绍,村里电烤房已经形成规模,最大的一片烤房超过百间。当然,既然是电烤,那对于电的要求自然是最直接的。“其实就是要保证在烤烟季烤房别停电。”塔甸供电所副所长普忠华一语中的。UN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UN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峨山县烤烟季在每年7至11月,供电所员工的工作早就开始准备了。峨山供电局供电服务中心主任刘蔚萍介绍,每年大约三四月份,供电局就会安排人员到各烟站收集业扩信息,做好报装工作;烤烟季到来前,供电局又专门组织召开会议,协调安排停电时间,尽最大可能保障烤房线路供电。UN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UN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当烤烟季来临时,供电所员工的工作也是最忙的。虽说烤房一般都自备发电机和电工,但供电所员工也要开展日常用电检查巡视,并且24小时应急值守。UN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UN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普忠华和下属普宽利还记得去年9月某天晚上的一次应急行动。当晚9点,普宽利接到村民李国伟的电话,说有一片烤房停电,总共60间,影响范围太大。“电话里他都急死了,找他们的电工看,也不清楚咋回事,才让我们赶快过去。”普宽利说,两人赶过去检查发现,供电线路并无故障,问题出在烤房里的一处开关,因容量不够导致线路烧坏。两人让他买了新开关换上,半个小时就送上了电。事后李国伟非常感激两人,说如果问题搁置到第二天,烤房温度降下来,损失将不可估量。UN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UN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由于常年工作走访,塔甸供电所的员工跟塔冲村民的关系很密切,在完成用电检查工作后,跳起广场舞的村民们一定拉住普宽利跳完一曲才能走。和煦的阳光下,摆一台音响在广场上,男女老少围成一个圈,就着音乐打拍子踏步点,欢歌笑语响彻天际。UN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UN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烤烟种植的时候,彝族人会过火把节,在每年的农历六月廿四。这是峨山最隆重、最盛大、最富有民族特色的节日,相传是为了纪念彝族英雄黑体拉巴率领民众点火把烧蝗虫,保丰收。UN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UN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民众聚集在火坛前,祭师对着火坛中央的神石念诵《取火经》,采用最为原始的钻木方式取火。火种取得后,开始传接。队伍簇拥着火把一路传递,火种传到哪里,哪里就变成欢乐的海洋。沿途,各乡(镇、街道)、各村各寨派来取火的人络绎不绝。UN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UN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到了晚上是最热闹的。火把进了村,光芒万丈,大伙儿围着火堆唱歌跳舞,不醉不归。在外务工的人会回家,一些外地游客还会专门挑这个时候来玩,热情好客的彝族人自然不会放过他们,活脱一幅“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的图景。塔冲村民普健仙还能即兴作词,去年的火把节,她对着来宾用彝语唱起了祝酒词:“欢迎你们来塔冲,咱们五百年前是一家人,此刻也是一家人。”UN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UN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塔冲梦 小康梦UN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UN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家人,不分彼此。中国是人情社会,是乡土社会。在乡土观念浓厚的塔冲,团结协作、互帮互助似乎是一件很自然的事。UN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UN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村里的民族文化站,收藏着我国彝族手工刺绣中最长的一幅作品——《百花争艳图》。图案以黑色土布为底,37.6米长的范围绣有285朵形状各异、色彩鲜艳、布局巧妙的花朵,由全乡约200位绣娘共同完成。UN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UN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参与《百花争艳图》刺绣的村民普凤香说:“如果换作一个人绣,每天不间断,得用整整三年。”目前,塔冲村已经成立了刺绣村,开展相关培训,让村里更多年轻人传承这个有着1700多年历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UN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UN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多数情况下,刺绣都是给自家人绣的,比如母亲给女儿绣嫁衣、妻子给丈夫绣节日服饰等。但也有人以此为生,只要手艺好,脱贫不是难事。据说专门绣制服饰与各种图案,精美的一套女性服饰可以卖到十多万元至二十万元。UN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UN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村里也不乏致富带头人。李兴锋,人送外号“先锋一号”,他担任坡拉坡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合作社入选全国20佳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单位。烟叶、核桃、玉米……村里人能干的产业,大多都能跟他沾上边。仅种植烤烟一项,去年合作社的利润就达9万元。UN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UN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熟悉国家农业政策的李兴锋,通过诸多补贴发展生产,购买了大量农机,并租赁给农民用于农事。但是,对于村里少数极度贫困的农户,他免收租赁费用。“免收了十年,总共加起来大约10万块左右。”李兴锋说,今年打算扩大范围,免除村里全部50余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农机租赁费。UN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UN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贫困户李文毕不太会表达,但说起李兴锋的帮助,他会频频点头称赞:“他对我很好,免了我好多钱。”UN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UN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实际上,即便是家贫,李文毕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内,也会与人方便,从而也与己方便。比如邻居家此前建新房时,按照设计需占一些他家的空地,同时自家地空出一片,这样建起来房子更方正美观。邻居找他商量,其实就相当于两家互换了块地而已。李文毕略作思索,很爽快地答应了。UN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UN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李兴锋自认文化水平不高,讲不出大道理,但他能用口语化的语言解释自己帮助乡里的行为:“我个人每顿不过三两饭、二两酒,再多的产业,也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所以,我要把乡亲们都带起来脱贫致富,大家的日子都过好了,那才是真的好。”UN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UN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日暮时分,三五村民悠闲地在村口聊天,夕阳斜照在他们身边的白墙上。墙上漆刷着一条让人内心振奋的标语:中国梦,塔冲梦,小康梦!UN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UN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梦想,已经越来越近了。UN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UN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UN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短评:乡村的自信UN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帅泉UN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UN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塔冲人有一股自信,村里有一幅标语——“嫁人要嫁塔冲人,上门要上塔冲门”,好像生怕别人不知道一样。UN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UN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塔冲人自信是有理由的。峨山是新中国第一个彝族自治县,塔冲彝族村继承了优良的传统文化。彝族刺绣不仅有老一辈的工艺大师,而且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了进来。绣娘们心属工匠,做一床1米见方的婴儿抱被,她们甘愿花上几年的时间,当然价值也不菲,贵的能卖好几万块钱。UN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UN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脱贫致富先建房,产业跟上怕哪样”也出自塔冲人之口。统一规划建设的新农村住宅、房前屋后的果树、宽阔的广场、特色的路灯……都是美丽乡村的元素。人们开旅店、种烤烟、种核桃、拾野菌……当然,还不乏致富先锋们的真情帮扶,让不少农村闲散劳动力得以安身立命,让不少外出务工者有了返乡的动力。总之,每个人都有自己脱贫致富的方式。UN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UN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里的商品经济既现代又古老。他们会在新年开办规模最大的集市,美其名曰“开新街”。村民们说,这个集市没有什么是买不到的,有村民自家种的土特产,也有商家从全国各地进的年货……村里还有电商,即便出门在外的年轻人,也能随手下单,给老家的亲朋好友送上最美好而实用的礼品。UN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UN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物质生活水平提升了,塔冲的人文素质也跟了上来。村里的宣传标语,有提醒森林防火的,也有文明行车的。即便骑着摩托车走村串巷,年轻小伙们也会自觉戴上头盔,保护自己,也保护他人。UN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UN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如此美好的塔冲,还有什么理由不自信?UN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人-网是创建最早,影响力和规模最大的彝族文化网站。网站的目标,是构建彝族文化核心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