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下的沃柑“甜”——牟定戌街乡依托坡地发展沃柑生态产业百姓富启示
阳春三月,云南省牟定县戌街乡沃柑进入采摘时间,各地客商云集戌街乡的沃柑基地,共享一场沃柑“甜”的春游。
这份“甜”,源于自然,戌街乡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平均海拔1841.3米,年平均气温20.9℃,全年无霜期,独特的干热河谷气候造就了农作物生长的天然“温室”,十分有利于果实的糖分和营养物质积累。
这份“甜”,润泽万民,目前,戌街乡发展沃柑2200亩,预计年产量1万吨,产值约7000万元,带动了全乡农民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动能。
富民之果——斩断穷根
沃柑之乡如何挖掘“山”优势,做好“果”文章?近日,笔者走进戌街乡白铜厂村,一颗颗沃柑果树缀满果实,青山绵延起伏望不到边,山脚下,一幢幢精致的小洋楼很是亮眼。在这个以山地为主的白铜厂村,丝毫看不到荒凉和贫瘠,却处处透露着丰收和富足。
但在10年前,白铜厂村这一片荒坡地,光秃秃的地表裸露无遗,晴天一身灰,雨来一身泥,雨季还时有滑坡险情发生。2015年,戌街乡引进牟定县盛果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碗厂村委会白铜厂村流转山坡地300余亩发展沃柑种植基地,打造集生态示范、旅游观光、采摘品尝、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农产品体验线。通过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沃柑产业,成片的沃柑林不仅给光秃秃的山坡地穿上了固土保水的生态绿衣,还带着村民走上了致富路。
一周前,盛果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给周边村民兑现了3万多元的果树管护费和采摘沃柑临工工资。“过去是农忙忙一头,农闲喝酒烤太阳,雨水好生活还过得去,雨水不好吃饭都难。盛果源沃柑种植基地建成后,每年3月初,沃柑进入成熟期,基地就开始招人采摘,每天有80元工钱,因采收期长,一年下来可以赚1万多块钱,而且在家门口就能务工,既能照顾家庭还能增加收入,而且收入一年比一年高,这样的日子有奔头。”在基地务工的村民金汝珍高兴地说。
“我们依托优越的自然地理资源,加上天然无公害生态种植,结出的沃柑香甜可口,皮薄多汁,深受消费者的喜爱,每年都吸引许多游客自驾前来采摘、游玩。” 盛果源沃柑种植基地负责人李从丽说,基地占地近千亩,以土地流转的方式实现规模化经营,有效整合了土地资源,也给周边群众提供了就业机会,用工旺季每天用工人数有50人左右,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源变成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千万元产业,助农斩“穷根”。戌街乡山地占的多,与富饶平整的地区相比,山区脱贫致富压力很大,“小小沃柑”是山区群众致富的希望之树。
戌街乡曾经是牟定县唯一一个贫困乡,贫困程度较深。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乡党委、乡政府发挥戌街具备的干热河谷气候、大面积“平掌”土地、毗邻冬早蔬菜之乡元谋等优势,邀请权威专家在深度调研的基础上编制《戌街高原特色精品果蔬产业化示范园暨产业扶贫规划》,紧盯“一村一品”的发展定位,提出“一核两廊三片区”空间布局,即碗厂核心区,元双观光农业走廊和牟元公路体验经济走廊,戌水产业片区、白左产业片区和西密产业片区。在产业发展上,加速群众向产业基地定向转移,将土地流转作为激发特色产业发展的动力,引导建立新型经济实体,出台土地流转政策,使土地流转逐渐加速,并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和果蔬种植优势,大力发展沃柑、猕猴桃、早桃、火龙果等经济林果3000亩,其中,全乡共种植沃柑2200亩,年产量可达1万吨,今年市场行情喜人,预计产值可达7000余万元。通过产业带动,戌街乡目前共流转土地1.5万亩,全乡群众通过流转土地、产业发展、务工等,每年可增加收入1500余万元,增加集体经济收入150余万元以上,极大地拓宽了群众的增收渠道。全乡实现1058户3836人贫困人口与全国一道脱贫摘帽。2022年全乡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732元,增长22.1%。许多以前一穷二白的乡村,如今,家家户户屋里有车,手里有钱,村子里到处是沃柑园,沃柑院坝,沃柑农庄或聚或散,变成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朝气蓬勃的幸福美丽新村。
科技之果——提升品质
“我种沃柑以来,老师来到这里为我们讲解剪枝和嫁接技术,让我们学到技能。以后我要按照老师所教的去操作、去试验,让果子长得更好。”白铜厂村盛果源沃柑种植基地负责人李从丽说。
在白铜厂村盛果源沃柑基地里,授课教师围绕沃柑管护、施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技术要领进行全面讲授,并指出学员在发展沃柑种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讲解相关操作要领,让参训学员收获颇多。
多年来,戌街乡党委、乡人民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工作,持续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到全乡田间地头开展沃柑种植现场教学,举办“订单式”实用沃柑种植技能培训班,以技能培训助推全乡沃柑产业标准化、集约化发展。
近年来,戌街乡持续做好“优质服务”“科技创新”、“品种调优”、“夯实品质”、“标准生产”五篇文章,内外兼修着力推动“戌街沃柑”品牌建设。
在优质服务方面,为加强实用的沃柑种植技术培训,乡党委、乡人民政府始终坚持“政策一宽再宽、利益一让再让、服务一改再改、环境一造再造”的理念,竭诚为产业发展提供最优服务、营造最佳环境。通过培训一批人才、建立一个体系、做强一个产业,将沃柑产业打造成戌街标志性产业,让戌街乡广大柑农既富了脑袋,又富了口袋。
在科技创新方面,戌街乡多年来与县森林草原部门、县农业农村部门、县农技中心开展深度的产学研合作,为戌街乡沃柑产业发展引入了专业化智力支撑。同时,组织乡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技术人员开展沃柑技术创新,并为每个沃柑主产区配备了沃柑技术推广人员,年培训果农近3000人次,在技术支撑和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沃柑产业化发展提供科技和人才驱动。
在品种调优方面,积极引进新品种和选育新品种,戌街乡已形成沃柑品牌;先后启动了沃柑无病毒良种繁育体系、沃柑精准化施肥与优质生产技术体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体系、沃柑果实商品化处理及防腐保鲜技术推广体系等多个领域的技术课题联合攻关。为沃柑良种筛选、繁育、种植、管理、采收、采后商品化处理、加工等环节提供了技术保障。
在夯实品质方面,通过高标准新建园及老果园改造等方式加快培育龙头基地,下大力气推进喷灌等高效节水技术。同时,常态化展开“农技随访”技术帮扶,探索“绿肥+有机肥+水肥一体化”等绿色发展模式,并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全乡沃柑种植标准化、生态化、优质化。
在标准生产方面,戌街乡把质量作为沃柑产业发展的重要条件、品牌发展的内在要求,从源头把好农产品质量关。先后发布并实施了《地理标志产品戌街沃柑》等地方标准,规范育种、种植、管理、采收等生产环节,为戌街沃柑标准化生产提供技术依据。同时制定和执行统一采摘上市日制度,解决一些生产者为提早上市盲目提前采收的问题,确保沃柑到生理成熟期采收,稳定品质。此外建立戌街沃柑生产经营黑名单制度,对于滥用沃柑生产化学投入品、未熟先采等行为的组织和个人,依法查处并在媒体平台对外公布,开展质量安全专项执法整治活动,严防死守戌街沃柑质量安全大门。并利用大数据、二维码等先进技术,推广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用科技的力量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筑牢根基。
惠民之果——强优补弱
农业是母亲产业,基础产业,又是弱质产业。农民有个比喻:“种在地上、收在天上”。单纯依靠自然环境,农业不会有大发展,农民也不会持续稳定增收。为此,近年来戌街乡把沃柑种植作为“一乡一业”主导产业进行重点打造,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优补弱,在各项举措的叠加下,戌街乡沃柑产业质效逐年提升。
用好优质资源,激活发展潜力。戌街乡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无霜,具有丰富的光热资源,乡域内少有现代工业污染源。独特的干热河谷气候条件孕育出的戌街沃柑,与其他地方相比具有成熟早、内在品质良好的优势。元双公路穿境而过,为戌街乡沃柑产业发展蕴藏着无限机遇。戌街乡依托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地理条件,把优势转化为发展动力,持之以恒加大科技投入,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加强新型主体培育和品牌打造,提升沃柑规模化、专业化、绿色化、组织化、市场化水平,不断释放沃柑的最大价值。
注重造血功能,巩固脱贫成果。为进一步扩大沃柑种植规模,覆盖更多的贫困户,戌街乡整合各种生产要素支持发展沃柑产业。2021年,戌街乡引进浙江沃柑种植企业在老纳村委会上村、下村、坝埂3个自然村土地流转500亩发展沃柑产业,据初步预算,产业见成效后,全年可增加老纳村村集体收入11万元左右,带动农户务工增收约80万元。通过开展技术培训、示范种植,将辐射带动199户、828名农户从中受益,其中,建档立卡脱贫户有60户、231人。戌街乡坚持“引企业、拉群众、大造血”的发展思路,在“一村一品”的发展定位大力发展特色果蔬种植上下功夫。目前,已规模种植沃柑2200亩、猕猴桃1680亩、早桃1000亩、特色蔬菜10000亩,果蔬产业成为戌街乡覆盖面最广、支撑力最强的致富产业,也成为戌街乡产业造血脱贫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完善设施建设,夯实发展基础。正如果农所说的那样,只要有了水,果子的品质会进一步提升,有部分果农自发投入资金抽水灌溉沃柑果园,但放眼全乡,工程性缺水是众多果农普遍面临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只能通过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来化解。为此,戌街乡着力抓好沃柑现代农业产业园等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农田水利、田间道路等工程建设,因地制宜推广节水灌溉、绿色防控等设施,强化土壤改良和地力培肥,扎实打牢沃柑产业发展基础。
打造专业规模,创新示范基地。走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发展道路,打造高标准示范园。截至2022年底,戌街乡创新建设沃柑标准示范基地,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面积就达到了2200亩,示范园通过规范沃柑生产技术规程,采用水肥一体化、生草栽培、病虫害绿色防控、有机肥替代化肥等先进的生产技术,标准化的示范生产带动了全乡沃柑产业绿色高产高效生产;打造高水平产业示范区。重点打造了经营组织化、装备设施化、生产标准化、要素集成化、特色产业化的白铜厂村盛果源沃柑产业示范区,截至2022年底,这个沃柑产业示范核心区种植1000亩,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打造高效率全产业链。着力整合发展种植、采收加工、包装销售等重要环节服务,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沃柑的产品附加值。
加大科技投入,推进绿色发展。以打造“绿色食品牌”为切入点和主要抓手,全面推进嫁接改良、矮化修剪、配方施肥、绿色防控、高效节水灌溉等技术的运用,促进沃柑产业提质增效。同时抓好科技创新和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建立完善沃柑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为戌街乡沃柑产业发展注入活力。
育主体创名牌,释放沃柑价值。按照“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发展思路,聚焦沃柑产业,建设一批运行规范、带动力强的专业合作社,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培育一批专业技术强、服务质量高、市场化运营规范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提升戌街乡沃柑组织化水平。在品牌打造上,以提升品质、强化加工、产业融合、创塑品牌、传播推广为战略发展路径,推进“戌街沃柑”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不断提升戌街沃柑产业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同时,抓好营销平台建设,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做大做强电商企业,推进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强化数字赋能,释放沃柑最大价值,助推乡村振兴。
古老的彝族,还能有多少东西能在时代大潮中存留下来,也许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们可以尽力去为她留存一些有价值的文化,这就是彝 族 人 网的价值所在。作者简介:李振华,1967年12月26日生,男,彝族,党员,大学,西南林学院毕业,云南省牟定县人,参加工作至今:工作严谨,兴趣广泛,博览群书,谦虚自信。善于研究基层党建,勤于研究“三农”工作,乐于研究文学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