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定5000余绣娘“绣”出美好彝家新生活
傍晚时分,在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县猫街镇雄冠彝绣厂的绣坊内,几十名绣娘却正围绕在彝族绣娘普玉珍身边,向一位年过半百的婆婆拜师学艺,一针一线绣出彝家美好新生活。
今年50多岁的普玉珍是楚雄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服饰”的国家级传承人。“以前,能否绣出美丽的服饰,是衡量彝家女子是否心灵手巧的重要标志,我从三岁开始跟着奶奶学习刺绣,一开始只是学习简单的针法,后来通过不断的探索,渐渐地我自己设计图案,自己搭配色彩,现在我已经掌握了彝族刺绣的64种针法。”普玉珍说。2012年6月,她成立了雄冠彝绣协会,会员由最初的120人,发展到现在的1300余人,并在武定县城设有彝绣门店,常年加工刺绣产品,年生产大小工艺品达20000多件,生产彝族服饰5000余件(套),利用代销、直销、网络多种营销渠道,将产品销售至全国各地,年产值近200万元。
武定县充分挖掘彝绣文化资源优势,推动彝绣产业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一绣千年的文化传承成为惠及广大绣娘的指尖经济。2023年,武定县实现彝绣产值1620万元,同比增长14.81%,全县5800余名绣娘人均增收2500多元。
组织引领,让彝绣技艺“活”起来。成立武定县彝绣产业专班,把全县彝绣企业及绣娘凝聚起来,争取出台《关于支持武定县彝绣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10条措施》。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企业(经营户)+彝绣协会+绣娘”的融合发展模式,建成彝绣车间11个、绣坊35个,全县58家刺绣企业带动4000余名绣娘参与刺绣,1000多名绣娘依靠刺绣有了稳定的工作和收入,实现了“带着娃、绣着花、养着家”,把彝绣产业打造成了把更多妈妈留在家的幸福产业、温暖产业和促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富民产业。
人才带动,让彝绣经济“兴”起来。统筹整合全县各类资源加强彝绣人才培养,建立传、帮、带师徒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培训、一对一指导等方式,培养一批高技能绣娘和彝绣传承人。2023年,组织开展彝绣培训16期、培训绣娘1008人。楚雄州唯一一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彝族服饰传承人普玉珍至今已培训学员1万多人。目前,全县有国家级彝族服饰代表性传承人1人、省级3人、州级3人、县级3人,40名县级传承人正在审核公示。
合作交流,让彝绣产业“强”起来。加强与省、州各类院(校)对接,挂牌成立楚雄师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武定县教学实训实习基地”“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构建校企合作全新发展模式。省商标协会在武定县彝绣协会挂牌成立武定县商标品牌指导站,推动武定县彝绣产品品牌化建设。深入挖掘武定彝绣中蕴含的优秀传统元素,坚持传承与创新相结合,设计推出30多个类别的彝绣文创产品。依托招商银行帮扶、沪滇帮扶,每年争取30万元左右的盲袋刺绣订单,与楚雄州文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达成长期合作,实现了“绣品变商品、绣片变名片、秀场变市场”,千年彝绣助力乡村振兴,“绣”出了美好生活。
宣传推动,让彝绣故事“火”起来。构建“文化+媒体”“非遗+传播”“线上+线下”的传播模式,充分发挥县内主流媒体作用,讲好武定县彝绣产业发展的精彩故事。组织参加楚雄州2023年彝族火把节彝绣动态展、2023年云南文博会、2023年旅交会、楚雄时装周等活动,武定彝绣产品深受游客喜爱。武定绣娘李蕊吟身着彝族服装登上央视《越战越勇》栏目,向全国观众展示历久弥新的千年技艺和古老的东方美学。一些海外社交媒体纷纷关注武定彝绣,武定彝绣的故事传播到了海内外,取得了良好反响。
该县高度重视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推进千年彝绣这一特色文化产业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5000余名绣娘过着“带着娃、绣着花、养着家”的幸福生活。
彝族人-网是创建最早,影响力和规模最大的彝族文化网站。网站的目标,是构建彝族文化核心数据库。(李绍德、武学成,武定县委宣传部,电话13619482456;覃文,武定县妇女联合会常务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