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武定县:“绣郎”“绣娘”传非遗
栽种刚刚结束,在武定县猫街镇半山村委会的村民活动室内,一群身着绿色马甲的男男女女有说有笑地手拿绣花针,在一张图案上飞快地游走,指导老师在看着每一名娴熟的针尖技艺。“生孩子、做针线,”与生俱来就是女人的专利,这里怎么有这多的男人不务正业?60多人的刺绣培训班里男性既占了60%以上,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半山村委会副书记李翠芝...
分类: 要闻 点击: 日期: 2023-06-07 05:35:29
基于符号学的凉山彝绣图形设计与创新实践
以符号学与设计学为研究背景,针对凉山彝绣的创新设计过程进行符号学思维推演,通过彝绣图形的设计创新及在服装中的应用,探索与现代服饰设计共融的发展空间。采取文献与实物研究相结合、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并行的方法,通过彝绣的图案结构、纹样题材与构图格局等方面元素挖掘,对彝绣的符号构成进行梳理,建立解读模型与设计流程,经设计...
分类: 论文 点击: 日期: 2023-05-28 05:32:17
云南武定:彝绣培训为农村妇女增添致富技能
2023年3月23日至29日,武定县在全县最大的移民搬迁安置点金沙社区举办了为期7天的民族刺绣实用技术培训班,70余名妇女参加培训。...
分类: 要闻 点击: 日期: 2023-05-04 05:28:12
云南楚雄彝绣在现代的发展思路
楚雄彝族刺绣的生产经营模式大体遵循“企业+合作社+绣娘”的模式,这种模式把民间私人的零散经营集中起来,可以极大地规避以往家庭作坊式生产无目的、无效的弊端,最大限度地根据市场需求下单、投入制作。传统的彝绣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以小作坊为主,缺少规模效应,“各自为阵”明显,一家企业完成从设计、生产到销售的所有环节,企业之间的...
分类: 发展 点击: 日期: 2023-04-23 05:55:15
云南武定白路镇:让妇女“绣”出美好新生活
在云南武定县白路镇3月22日举办的刺绣培训班上,彝族、苗族、傈僳族、汉族等绣娘们银针穿梭、彩线纷飞,认真练习民族刺绣技艺,用纤细的绣花针和五彩的丝线,走出了一条“刺绣致富”的新路子,指尖飞花 “绣”出美好新生活。参加本次培训的104名学员中,绣娘81人,女职工23名。培训班邀请了州级彝绣传承人张学芬现场授课,张老师围绕刺绣针...
分类: 要闻 点击: 日期: 2023-03-24 05:28:54
云南武定彝绣:千年瑰宝 指尖流芳
武定彝绣演绎着布匹上的经典与图腾,它对人们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进行概括、变形、夸张,挑花、扣花、十字绣、平绣和点、线、面交融的手法,以栩栩如生的精美画面吸引和征服国内外众多的闪光灯和眼球。其蕴含的文化、商业价值与市场潜力,让“藏在深闺人未识”的非遗在现代服饰、家居用品、小件装饰上体现出动感与静态、现代与古典的融...
分类: 发展 点击: 日期: 2023-03-22 05:35:19
小凉山峨边彝族刺绣,凝聚在指尖上的民族文化
采来山花纹成样,绣成衣装待人识。小凉山彝族刺绣,一针一线,凝聚着彝家姑娘对幸福生活的憧憬;一衣一帽,展示着彝族女性的灵巧。峨边彝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传承久远,浓缩了彝汉的历史和文化。为丰富群众生活、树立文化自信、营造浓烈的新年氛围,峨边以2022年新春为契机,开展以非遗为主题的线上拜年活动。小凉山彝族刺绣便是...
分类: 服饰 点击: 日期: 2023-03-19 05:24:17
一针一线绣出亿元大产业!中国非遗掀起最炫民族风,“登陆”纽约时装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蓝天白云下,自家院门口带着娃、绣着花还能养好家,这是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5.7万名绣娘的日常生活。当地农村的女性会拿筷子就会拿绣花针。如今,靠着这门祖传的手艺,每个月都能挣上几千元,甚至作品还能登上各大时装周的秀台。深山里的千年非遗如何做成亿元大产业?前方一个人,后方一座城,上海帮扶不遗余力在云南...
分类: 要闻 点击: 日期: 2023-03-06 22:07:30
绣品、绣娘权益如何保护?一起走进楚雄法院这堂“非遗”普法课
2月23日,一场充满春天气息的普法课堂在牟定县展开。楚雄州中级人民法院与牟定县人民法院到牟定县彝族刺绣协会开展了主题为“走进彝绣司法保护的春天”普法活动。...
分类: 焦点 点击: 日期: 2023-03-03 11:54:27
楚雄州推动彝绣特色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穿针引线织就锦绣生活
近年来,传承千年的楚雄彝绣成为楚雄彝族自治州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发力点,该州紧扣市场拓展、绣娘增收、文化赋能三大关键,...
分类: 发展 点击: 日期: 2023-03-01 05:49:33
武定环州乡:擦亮彝绣文化名片
为传承保护彝族刺绣,创新发展彝族刺绣传统手工技艺,2023年2月14日-17日,由州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州文化馆、州非遗中心、县文化和旅游局与环州乡共同承办的楚雄州第一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彝族服饰》代表性传承人培训班在武定县环州乡举办,开班典礼上武定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黄自丽与环州乡党委书记杜彬彬代表武定县和...
分类: 要闻 点击: 日期: 2023-02-28 05:34:45
楚雄永仁:专家论道彝族赛装文化传承创新
近日,“非遗与传播——彝族赛装文化传承创新”主题论坛在云南楚雄永仁县直苴村举办,八位专家学者就赛装文化的传承创新建言献策,论坛从彝绣商业发展路径、赛装文化传承与活化、乡村旅游与民族节庆旅游、阳光康养胜地打造等多角度探讨活化“文化IP”创新之路,议题内容权威性和专业性并重,以期提升与传播彝族赛装节品牌影响力。...
分类: 要闻 点击: 日期: 2023-02-27 11:06:40
王陆芬:彝乡绣坊走出的全国人大代表
从一名普通农民白手起家,得到群众的认可,王陆芬的逆袭之路可谓深刻而感人。连日来,全国人大代表、砚山非遗传承人王陆芬来到维摩乡周边的村寨走访、调研,收集群众意见,不断完善个人建议。作为非遗传承人,今年“两会”上,王陆芬精心准备了彝族的服装、鞋子、帽子、挂件等,让文山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亮相“两会”。...
分类: 文化传承人 点击: 日期: 2023-02-20 22:26:37
指尖“绘绣”新天地——记国家级“彝族服饰”传承人普玉珍
1957年出生于高桥镇勒外村委会的普玉珍家,三代人都是民间艺人,她从小受到爷爷奶奶的艺术熏陶,跟爷爷学习传统文化,跟着奶奶学习彝族刺绣,如今普玉珍培训的绣娘近万人,遍及省内外,绣品畅销全国,靠指尖技艺撑起半壁江山。
...
分类: 文化传承人 点击: 日期: 2023-02-14 05:19:28
云南罗婺彝绣:传承在指尖的千年瑰宝
在云南,关于彝族刺绣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天边的彩霞飘落在彝家老祖母的心上,使彝家女子拥有一双灵巧的手,让彝家女子把心中的歌,用手中五彩的丝线,绣成了穿在身上的彝家彩霞!从此,彝绣成为传承千年穿在身上的符号、捏在指尖的瑰宝。...
分类: 服饰 点击: 日期: 2023-01-31 05:02:14
云南楚雄武定县“绣”出彝家新生活
提起刺绣,人们的脑海中可能会浮现出这样的画面:纤柔女子手执绣花针,牵引着五彩丝线,在绣面轻快飞舞。但是,在云南省武定县猫街镇雄冠彝绣厂的绣坊内,几十名绣娘却正向一位年过半百的婆婆拜师学艺。这位婆婆名叫普玉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服饰”的国家级传承人。...
分类: 要闻 点击: 日期: 2022-10-09 05:58:19
沪滇文化帮扶“楚雄样板”:让古老彝绣走出深山走向世界
一根绣花针,绣出了亿元大产业,这是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的高质量发展故事,也是沪滇协作谱写新篇章的缩影。
...
分类: 发展 点击: 日期: 2022-09-01 16:55:06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东南大学艺术
在东南大学120周年校庆之际,东南大学与南华县委共同举办了“聚力定点帮扶,共兴彝绣文化”南华彝绣展。作为该展览的承办方,艺术学院充分利用展览资源,对展览的思政教育价值进行充分发掘,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角度,结合艺术学院发挥学科优势,帮助推动南华彝绣艺术传承创新的实践行动,将展览进一步升华为一场...
分类: 要闻 点击: 日期: 2022-06-15 16:28:27
彝族刺绣工艺:彝绣14种传统针法探秘
彝族刺绣种类繁多、丰富多姿、制作精美、异彩纷呈,是彝族传统文化的一种体现,是彝族服饰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彝族的刺绣工艺手法甚多,有垫绣,引绣,以及缠针、乱针、长短针等,多以挑、压、镶等工艺结合,根据图案色彩的需要,以红、白、青、绿、蓝、黄等线交替使用。下面是14种彝族传统刺绣技法……...
分类: 服饰 点击: 日期: 2022-06-08 05:49:24
大姚县深度挖掘民族文化资源潜力——创新发展彝绣 助力乡村振兴
大姚县曾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在脱贫攻坚中,全县万众一心、奋发进取,于2018年成功脱贫摘帽。如今,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程中,大姚县深度挖掘民族文化资源潜力,把彝绣“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以产业振兴、文化振兴助力乡村振兴。...
分类: 发展 点击: 日期: 2022-05-16 12:10:03
普洱景东:打造“滇南文化摇篮”
依托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景东县利用文化场地优势,积极和社区、学校联合举办开笔礼、祭月、诗会、党史学习教育展览、阅读分享、研学活动,遵循中国传统节日、节气时间点,开展元宵、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的公益性文化活动,发挥景东文庙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维系建立起景东地方精神的文化纽带。...
分类: 发展 点击: 日期: 2022-05-09 10:02:21
绣娘衣呷:一次机遇 实现人生蜕变
阿洛衣呷的绣工精湛,在业内早已有了响当当的名气。今年1月底,她被评为凉山州“十佳明星绣娘”。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手工刺绣越来越备受大众喜爱。彩色的丝线在朴实的彝家女手中飞针走线,看似简单的花纹图案里,饱含着沉淀下来的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从过去的自产自用,到如今形成产业发展,彝绣走过了一条曲折而漫长的道路。而阿...
分类: 纪事 点击: 日期: 2022-03-12 05:54:59
全国人大代表罗珺——用心用情助推民族文化发展
“作为一名彝绣行业的企业家代表,做好非遗传承工作,促进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全国人大代表、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县咪依噜民族服饰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罗珺,一直致力于推动我省非遗产业和民族文化发展。...
分类: 各界精英 点击: 日期: 2022-03-11 10:33:14
全国人大代表乔进双梅:为有效的保护、开发、生产和销售彝绣 多次
来自四川省小凉山地区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的乔进双梅,是花间刺绣专业合作社的一名刺绣工,同时也是全国人大代表。履职以来,身为为数不多的彝族女代表,乔进双梅一直尤为关注彝绣的发展,多次提出加强彝绣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建议。同时她心系家乡,就马边的经济发展提出诸多建议。...
分类: 发展 点击: 日期: 2022-03-06 17:32:51
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化发展中的文化自信研究——云南纳苏彝绣产业创
少数民族文化产业是中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者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 目前都面临着依靠什么来发展、依靠谁来发展和究竟发展什么的重大战略选择, 文化自信就是一个总答案, 是整个产业的元动力, 是文化与产业有机交融互促互进的能动力量。云南纳苏彝绣产业的创新发展, 生动揭示了文化自信在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化发展中发...
分类: 论文 点击: 日期: 2021-12-13 10:42:47
大美永仁!永仁非遗生态精品线路——看遍仁山仁城之美
永仁有着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其中诸葛方山、直苴赛装、苴却古砚、彝族刺绣最富盛名,在假日里,你可以和家人、朋友、小伴一道,自驾车、坐动车、乘公交或者其他你喜爱的方式到永仁。
...
分类: 资讯 点击: 日期: 2020-10-26 05:48:21
民族元素牵手现代时尚——楚雄彝绣赴上海专场展销
2020年10月19日,上海国际时尚中心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来自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山深处的绣娘们,带着她们一针一线手工绣制的精美绣品炫彩亮相,将在这里举办为期一个多月的以“千年彝绣 世界品牌”为主题的“藏在深山的中国民族品牌——楚雄彝绣展示展销月”活动。...
分类: 要闻 点击: 日期: 2020-10-22 10:52:38
扶贫故事:彝山飞出金凤凰 “彝绣云裳”促增收——武定县猫街镇彝
武定县猫街镇绣娘李从梅是从脱贫摘帽、再成为致富带头人的缩影,她面对生活重压,靠着一股永不服输的劲头,不断精进自己的刺绣技艺,带头脱贫的同时成立了彝绣合作社。...
分类: 纪事 点击: 日期: 2020-09-28 12:21:20
“彝”韵新风·凉山印象:2020北京时装周上的彝族非遗彝绣衍生品
2020年初,北京服装学院与凉山州妇联达成战略合作,通过行业指导、设计帮扶、平台资源引入等,推动彝绣产品市场转化,实现凉山彝绣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北京服装学院设计师品牌联合凉山州彝绣企业及彝绣传承人共同打造80余款带有彝族刺绣的服装服饰、箱包、首饰等产品,2020年9月19日,以时尚新姿态,亮相北京时装周,“彝”韵新风 · 凉山印...
分类: 资讯 点击: 日期: 2020-09-28 06:40:09
云南楚雄绣娘:背上娃 绣着花 养好家
在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这项传统技艺从小山村走向了更广阔的舞台。创新产品闯市场、培训绣娘助增收,不仅为老乡带来收入,也打响了品牌,彝绣渐成彩云之南的文化新名片。...
分类: 发展 点击: 日期: 2020-09-24 12:58:11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毕跃英,无一日不刺绣
昆明市石林县阿着底被称为彝族刺绣之乡,刺绣、织布、缝衣裳几乎是所有彝族女人必备的技能。在石林县最大的绣品店里,一个小钱包只要10元,三四十元就能买到刺绣手包,款式较旧的还能打折,新品略贵,价钱在几十到上百不等。...
分类: 文化传承人 点击: 日期: 2020-09-03 16:52:52
云南蒙自:彝族传统文化后继有人
诵彝语、唱彝歌、跳彝舞、赏彝绣.... .8月20日,为期12天的蒙自市201 8年彝族文化传习班顺利结束。在蒙自市尼苏小镇,300余名学员和嘉宾参加了结业典礼, 一些即将失传的彝族传统文化将有望通过这里的学员继续传承与发扬。...
分类: 要闻 点击: 日期: 2020-08-29 17:04:54
摆依寨:美丽彝村“绣”出来
摆依寨距峨山县城16公里,是双江街道宝山村委会下辖的一个彝族聚居村,既是“云南十大刺绣名村”,又是省级民族团结示范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据说,村中彝族妇女个个善于挑花刺绣,随身总会携带针线工具,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空就会情不自禁地绣起来。记者驱车前往摆依寨,聆听传说故事,一睹彝绣风韵。...
分类: 发展 点击: 日期: 2020-06-30 15:48:21
云南楚雄牟定:姹紫嫣红的彝绣
云南楚雄牟定县的彝族刺绣手工艺传承千年,彝绣品种过百,以花衣、套裙、马褂、包头、围腰、花裹背等为代表的绣品做工精细、构图精美、色彩艳丽、韵味十足。近年来,牟定县委、政府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积极促动彝绣产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分类: 发展 点击: 日期: 2020-06-18 10:01:28
背着娃娃绣着花 彝家妇女巧手绣出新生活
凉山,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也是保留彝族传统文化最多的地区。古老的彝族刺绣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凉山,是国家层面“三区三州”重点贫困地区。在凉山254.7万妇女中,有近10万贫困妇女。时代的呼唤、国家的扶持,千年彝绣,筑梦深山。彝族妇女的传统技艺和产业扶贫、“树新风助脱贫”巾帼行动融合起来,实...
分类: 发展 点击: 日期: 2020-06-07 09:22:31
标签:彝绣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脱贫
全国人大代表罗珺:“指尖艺术”追梦人
近年来,随着云南省和楚雄州不断加大对彝绣为代表的民族文化产业的扶持,尤其是自2016年以来连续成功举办“七彩云南民族赛装文化节”,让民族赛装文化节蜚声国内外,市场价值凸显,发出了文化自信的最强音。这也让罗珺受益匪浅,事业发展步入了快车道。...
分类: 发展 点击: 日期: 2020-05-26 10:55:10
两会行囊|最美彝绣!全国人大代表乔进双梅的行李箱真香
提着满满两个大行李箱让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马边彝族自治县刺绣专家乔进双梅成为四川代表团进京路上的焦点人物。初夏已至,乔进双梅为何带了那么多行李参加两会?行李箱里到底有什么特别的呢?近日,全国人大代表乔进双梅应四川新闻网记者邀约,拍下了她的“两会行囊”。...
分类: 焦点 点击: 日期: 2020-05-21 11:04:16
楚雄姚安︱李琼秀带领绣娘绣出美好生活
在姚安有一个把彝绣艺术的保护和传承作为自已的人生梦想和一生追求的人,她就是楚雄州第一届彝绣协会理事李琼秀。李琼秀先后被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认定为“第一届云岭技能大师”、被云南省妇联表彰为云南省“幸福女人绣·指尖上的记忆”彝族服饰大赛一等奖和云南省“巾帼建功标兵”等称号。...
分类: 要闻 点击: 日期: 2020-04-18 13:5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