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圣·魂归——南诏大理国》出版发行
由云南大理州青年学者杨周伟撰写的学术论文专著《朝圣·魂归——南诏大理国》近日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朝圣·魂归——南诏大理国》一书,作者采用学术研究著作与通俗读物相融合的写作手法,以通俗泛读的形式和个人多年的学术研究成果,全面阐述了南诏、大理国500多年辉煌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是一本集学术性、通俗性、现实性为一体的大型历史文化研究著作。
附:关于《朝圣·魂归——南诏大理国》
首部全球视野下重塑南诏 大理国历史地位的鼎新力作
第一部中国八零后民族史学著作
颠覆传统历史观的八零后学术专著
作者:杨周伟
出版:云南出版集团公司 云南人民出版社
发行:云南人民出版社
印张:25
字数:380千字
版次:2011年9月第一版第1次印刷
书号:ISBN978-7-222-08304-2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1)第188753号
正文页码:384页
图片:181幅
内页纸张:蒙肯纸
定价:49.80元
区域性通史:讲述和论证西南地区中古时代独立发展的王朝体系:南诏、大长和、大天兴、大义宁、大理、大中国六个王朝517年的奇异历史
南诏海军与公元863年唐(朝)南(诏)北部湾海战之迷
1100多年前打通印度洋—云南—太平洋海陆国际大通道的南诏海洋战略之谜
.南诏——9世纪下半叶世界第四强国的最新论证(与大唐帝国、阿拉伯帝国、东罗马拜占庭帝国等比较论证)
.南诏王室后裔之谜
.崇圣寺佛牙舍利之谜
. 小说《天龙八部》中段氏人物(段誉、段正淳、刀白凤、四大恶人之段延庆等)真相之迷
. 大理国十位帝王出家之谜
. 大理:中华第九大古都暨8~12世纪东南亚第一大古都的论证与对比研究
. 大理王朝与蒙古帝国的九河之战
. 南诏始祖与三公主的罗曼蒂克式的爱情故事
. 大理国才女、皇外孙、开国皇后、中兴相国等传奇故事
.阿拉伯世界、基督世界、东南亚、敦煌、西夏等与南诏、大理的交流及关系
目 录
序言
引子 横断山脉:遗忘千年的故国家园
第一章 蒙舍开国
九隆山下,南诏的祖先神话
细奴逻,开创王朝基业的亚伯拉罕
蒙嶲之乱,铁柱会盟
漾水、濞水,古道
第二章 王朝崛起
烽火苍洱,六诏一统
太和城,皮逻阁的建都立朝
天宝战歌,命运的转折
第三章 鼎立西南
西开寻传,东定昆川,父子俩的开疆拓土
古镇新都,五山四水,南诏的迁都封禅
古碑与神祠,南诏的归唐之路
第四章 强国时代
五华楼、大渡河,蒙嵯巅擅权新政
千年前的国际大通道,南诏的海洋战略
争议不休的英雄,世隆大帝
南诏秩序,建极盛世
第五章 风雨三朝
郑氏篡位,蒙氏后裔之谜
长和新政,外交攻略
赵氏王族,大天兴朝
杨姓世家,大义宁国
第六章 段氏传奇
段氏源流之谜
段思平,大理国的缔造者
文德之治,大理开国
千古之谜,帝王出家
花都丽城中的浪漫皇帝
第七章 对外之策
大宋谎言,宋挥玉斧
战略利益下的两肋插刀:大理国与南天国的“兄弟”之情
蒲甘国王来朝与佛牙舍利之谜
“第一次亲密接触”,一次与宋建交的开封之行
第八章 大理段氏与《天龙八部》
历史与小说,段氏人物关系之谜
罪恶与悲怜,延庆太子真相之谜
延伸阅读:史学新秀杨周伟“梦回南诏”——一个八零后关于大理原乡的朝圣之旅
来源:《都市时报》 作者:李一枪
在云南北方的大理,八零后史学新秀杨周伟刚刚三十岁,他已凭借“自成一脉”的学术成果,受到史学界的关注。
杨周伟1981年出生,9岁起即开始涉足本地区地方民族史,16岁时完成家族史,不到30岁,已形成了三大学术理论体系——古都、南诏大理、洱海文明与对外交流。
2011年9月,杨周伟历时13年的研究写作,出版了集学术研究与通俗现实于一体的地方民族史学著作——《朝圣 魂归——南诏 大理国》一书。本书围绕南诏、大理国曾经的辉煌历史与璀璨文化,做了生动描述。
历时13年成书 抛出四大全新论述
写作该书,杨周伟用6年时间做资料积累,然后用了4年时间写成初稿。然后又用3年时间进行修改和完善,前前后后一共12次。在该书中,杨周伟提出了四大全新论述。
一、“南诏是9世纪下半叶的世界第四强国”。杨周伟认为,在公元850年到899年这50年间,从世界各个王朝的人口、疆域、民族构成、科技、城镇建设、军事力量等综合实力对比发现,南诏的综合国力在9世纪下半叶是仅次于阿拉伯帝国、唐帝国、东罗马(拜占庭帝国)的世界第四强国。
二、大理是“中华第九大古都”,同时也是“西南六朝古都”,还是“中国建都时间第四长的古都”,时长516年,仅次于洛阳、西安和北京。
三、在一千多年前,南诏鼎盛时期,南诏已经通过它的海洋战略连通了“海上丝绸之路”,现在通常所讲的“茶马古道”——作者称之为“滇藏盐茶马古道”,连接了南亚—中国—东南亚这一国际大通道,通过云南直接打通了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出海口。
四、站在世界和中国大历史观的背景下,杨周伟指出南诏、大理的六个王朝是多元一体的多民族王朝,提出“山地 — 坝区民族”这一概念。“一个民族的发展、崛起离不开他们所在的土地,以横断山脉的地形来看,无论白族、彝族还有很多民族的先民,当时他们都生活在山地和坝区。所谓多元一体,虽然它的民族是多元的,但他们在南诏王权的凝聚力上是一体的,以及他们在洱海中心文明的向心力上是一体的;并且整个南诏、大理国的地理气候也是多元一体的。所以它在人文还有自然上讲都是多元一体的。”
八零后学者对原乡追踪溯源
如同许多学者在回溯中国历史时总是容易“梦回唐朝”一样,埋首于历史故纸堆的杨周伟,时常也是 “梦回南诏、大理国”。
说到大理国,人们不免会联想到金庸笔下的大理段氏王朝。杨周伟在《朝圣 魂归——南诏 大理国》一书中专门单独辟出一章——“大理段氏与《天龙八部》”来解析历史与小说中存在的各种关联。
比如,金庸在《天龙八部》中涉及到段氏皇族出家的情况,而历史上,大理国确有10位皇帝出家。这10位皇帝的出家有两大原因:一是因为当时的大理国崇尚佛教,遵循“以佛治心,以儒治国”。在这一大的背景下,上到皇室贵胄、下至平民百姓,几乎人人尚佛。
在整个《天龙八部》中,涉及到大理国方面的9位历史人物,段廉义、段寿辉、段正明、段正淳、段誉(段正严,字和誉)这五人在小说里的姓名和经历大致符合史实;但是像“四大恶人之首”的段延庆,历史上根本就没有这样一个叫段延庆的人,不过他对应的大致是历史上段廉义的太子;还有像如刀白凤、枯荣大师也大致能找到对应的历史原型。
杨周伟被誉为现今云南省唯一一位非院校系及“自学成才”的历史学者,也是中国史学界尤其是地方民族史80后的第一人。杨周伟说,他当时学的是金融专业,毕业后从事金融方面的工作。2002年考上了公务员,先后做过政府秘书、下过乡,还任过副镇长。
2008年,杨周伟在大理市挖色镇任副镇长,白天做行政工作,晚上研究历史、文化,同时利用业余时间对他所在的村落、乡镇作了大量的田野调查,其中包括碑刻、民俗、宗教等,并以人类学、民族学的方式加以研究,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著名学者、台北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李霖灿曾预言:“南诏大理之学,他日必将继敦煌学之后成为一门世界性的学问。”杨周伟的研究,旨在以传承为目的,对原乡进行追踪溯源。
●对话杨周伟:以全球视野看大理
1981年出生的杨周伟,由于受家族的影响,对云南本土曾经出现过的繁荣王朝——南诏以及大理的历史产生了浓烈的兴趣,在兴趣这一最强源动力的推动及祖父的指引作用下,9岁起即开始涉足本地区地方民族史,16岁时完成家族史,如此一发不可收拾,不到30岁便已形成三大学术理论体系——古都、南诏大理、洱海文明与对外交流,并自称“在学术界已是自成一脉”。
都市时报:你研究的地域区间涵盖了当今的哪些地方?
杨周伟:我研究的重心为南诏大理和洱海文明的历史文化,就其疆域来讲——北到成都,南到泰国湾,东到今天的广西南宁,西到孟加拉湾包括印度、孟加拉一带。
通俗讲,我研究的南诏大理、洱海文明主要的地理范围包括中国西南的五省区: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及西藏;然后还有东南亚的泰国、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这中南半岛五国。这一范围内的民族、文化、历史都是我研究的重点。
都市时报:你怎么在学术以及通俗之间做好平衡?
杨周伟:我认为学术和通俗本身是不矛盾的。学术著作就是说,你提出了一个观点,就需要进行论证,对于学术论证和通俗之间的平衡我是用“深入浅出”来处理的。我做学术论证是在背后——这本书的每一个学术观点可能在书面上只是一两句话,也可能只是一个简单的陈述——这个陈述可能只有一两千个字,但是它的背后是有几万字的学术论证的论文文字、个人的一些笔录论证的资料作为铺垫。这本书有38万字,但它的背后有200万字的东西在支撑着。
都市时报:关于云南还有南诏大理有史最早的记载出现在什么时候?
杨周伟:作为历史人文上对云南最早的记载出现在司马迁的《史记》中,他最早记载了滇池地区的古滇国。作为自然地理最早的记载是《尚书·禹贡》一书,它是在东周时期完成的。
都市时报:三国中所提到的“南蛮”,如孟获、董荼那等所活跃的地区是在今天的云南一带吗?
杨周伟:对。有关诸葛亮南征,我在另外一本书——《洱海文明与对外交流》中有一篇叫作“武侯南征”,专门提到过,孟获、高定主要活跃在今天云南、四川交界以及滇东地区。诸葛亮南征到过洱海地区,但并不是今天的大理,而是在姚安、大姚一带进行会师。所以今天在整个滇西、洱海地区有很多关于诸葛亮的传说,甚至说诸葛亮的“七擒孟获”有三次到四次就在下关的天生桥。
都市时报:南诏曾经拥有了海上舰队?
杨周伟:对。南诏占领了当时唐朝的安南都护府(今天的越南地区)的中心交趾城,以及它的港口,然后就在今天的北部湾一带建立了自己的一支海上舰队。这支舰队在公元863年的夏季与唐朝的海上舰队在北部湾发生了海战,这个被记载在当时安南都护府蔡袭的幕僚樊绰所写的《蛮书》当中,大大小小的船有一百多支。
都市时报:西南地区对中原文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杨周伟:西南地区在物产上它自然是充实了中原地区;另外在习俗、文化方面,一些舞蹈、音乐、艺术也对中原产生了重大影响,像“菩萨蛮”等词牌名就是从这边传过去的;最大的一个影响体现在贸易方面,经由西南丝绸之路所在的南诏、大理国这个中转站把印度、西亚的贸易物资和文化传入到中原地区。
都市时报:你对南诏、大理国是否怀有乡愁?
杨周伟:我生活在南诏、大理这一片故土,从小就听说了许多的历史故事,再加上我的家族的原因,我的学术定位的方向自然是同南诏、大理国有地缘关系的。但是,这并不是一种爱屋及乌的关系。我喜欢西南还有西北的民族文化,但同时我们的眼光应放诸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大环境中,因为不仅要站在大理看大理,而是还要站在一个全球的视野角度来看它。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