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寂静
是完全没有防备地,我走进这山崖下、洱海边、一个白墙黑瓦围成的寂静院子,穿过石板铺就的路,七拐八歪穿过一个岩石和一堵石墙之间只容―人过身的罅隙,来到一个所在,豁然就听见朋友们推杯论盏的喧闹了。
迎着一面山崖,平地里几棵叫不上名字来的树和这山崖之间,用竹竿高高地挑了一大片塑料薄膜,左右上下都固定好,用来挡雨和树叶,于是就在这长满野草的山崖之下,就辟出一个颇有野趣的所在了。摆上矮矮的木桌子,几把小藤椅,土陶制成的杯子和碗,竹篾的热水瓶,院子里新摘下来炒来吃的青菜,当地的苦养酒,十几人占着这样的地方也不觉得拥挤,十几个人的大呼小叫也不觉得吵闹。
在这样的夜色中,回头看看身后,是院子里的水潭,水波荡漾,把灯影扭成波纹的模样,几条木头,仿佛是随意地搭在水面上,这样就成了桥。桥的那头是什么,夜色迷离,先不去探究了,反正今天就住这啦。
晚上倒下就睡,依稀记得被褥都很干净,床很低,窗也很低,就做了一个梦:梦里有哗哗的流水声,故乡的小桥流水都入梦来。早上唧唧的乌叫把我叫醒,那扇低低的窗就在床头,窗门是往里拉的,刚拉了一半,眼前那一片水蓝色的洱海仿佛就要漫进房间里来了一般,哗哗的水波轻柔地拍打着堤岸。怪不得会做这样的好梦,原来是枕着涛声入眠,再仔细一看,墙上早就挂了一个牌子,上面写着三个字:听涛榻。
早晨的太阳慢慢升起,这院子一点点出现在眼前,一只白鹭轻巧地跳入眼帘,给院里的一片树林和一湾潭水更添加一种灵气。木质或藤编的桌椅、石头垒的墙、陶制的花盆、漆上了蓝色或红色的窗棂,放在楼梯上拐角的几盆兰草,泛着青苔的石磨或是挂在墙上的蓑衣,都不着痕迹般,一切古朴得让人舒服。
这是大理洱海里一个著名的小岛,岛的名字叫风情岛,看来还真是别有风情,这院子就在这岛的边上,临着洱海。这院子造得巧,顺势而下的临海的山崖,成了院子的两面,其他两面,一面是用砖石搭出一座两层黑瓦翘檐小楼,另一面是围墙,把洱海隔在了外面,却关不住阵阵涛声入院来。
围墙前后开两个门,坐游船而来、绕岛而行的游人总是错不过这个小院,总是很难不被这满眼的绿色引到院子里来。院里平时不见人,只一个小黑板上写着:喝茶5元。游人累了,想想,莫不如坐下喝杯茶吧。一招呼,主人不知就从哪个地方出来了,刚才或许在厨房择菜呢。从一面钉了几条木板的墙上,拿下几只喝茶的土陶茶碗,这一面墙上面都是各种各样的土陶,有的放茶叶,有的拿来喝茶,有的是酒罐,都用一个个字条标好了,拿不错的。开水是刚烧好的,低低地坐下,满院子看不完的绿色就这样在袅袅上升的茶香中愈加迷人眼。
游人就想,这样美,莫不如住下吧?一问,真的可以住,而且又便宜又干净。噔噔噔地顺着刷了蓝漆的楼梯上去,是个敞亮的大屋,窗很大,大得仿佛可以装得下整个院子。一张可以并排睡4个人的大床,架在这大屋子中,就对着这大窗,把土布窗帘挽起,躺在这样的床上,白天收获阳光,晚上收获星光,没有遮挡。而冲着洱海那边的小屋,窗户却小小的,像一幅画框,把洱海框在了墙上。
游人就这样一拨一拨地来,都是口口相传带来的,有的就是来这里专门住几天的。不为别的,只为体会这里的幽静和闲适。
我就这样被朋友带了来,在那个安静的早晨,洱海、小院、白鹭,时光仿佛静止,在那一刻,我看到了我曰后的思念。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 Recommendation
/ Reading list
- 1 黑石大洞 梭山一绝
- 2 精美的石头不仅仅只会唱歌
- 3 神秘的撒尼村
- 4 昙华山马樱花
- 5 我的彝乡旧情
- 6 寻访阿诗玛
- 7 泸沽湖,一个打不开的结
- 8 路南石林――叫一声阿诗玛
- 9 探奇揽胜黄莲行
- 10 余秋雨“点金”普者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