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彝乡旅游 Tourism

当前位置: 首页 > 彝乡旅游 > 行记彝乡

走向“太阳谷”

作者:倪正春 发布时间:2007-02-01 原出处:彝族人网 点赞+(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甘洛县乌史大桥乡位于凉山彝族自治州最北端,这个乡处于大渡河右岸(东面)峡谷,绝壁与沟壑纵横的切割形成深谷、自然天桥、飞瀑等自然景观,绝壁上村民独有的生活方式形成特有的民族风情。国内外旅游者冲着峭壁、大峡谷、五盘天梯和浓郁的民族风情纷至沓来,正逐步敲开乌史大桥乡旅游之门。为了寻找幽美景点,促进乌史大桥乡旅游发展,笔者在村民陪同下走向“太阳谷”。QS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乌史大桥乡与金口河区、雅安地区汉源县接壤,处在大渡河峡谷国家地质公园中,大渡河穿过乌斯河口镇与乌史大桥乡出峡谷到大沙坝段(大渡河大峡谷入口以东到出口以南是甘洛县乌史大桥乡辖区,也是生态保护最完好、物种最为丰富,峭壁最险峻地段),全长26公里,两岸岩崖峭壁直立,最窄处仅20余米,最深处却有2675米,是大渡河峡谷中最为险峻深邃的谷段。2001年12月经国家地质遗迹(地质公园)评审委员会评审,正式列为第二批国家级地质公园,定名为“四川大渡河峡谷国家地质公园”就在这个世界级地质博物馆上,由于大渡河天险阻隔乌史大桥乡长时间鲜为人知。QS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乌史大桥乡所辖七个彝族村被四条深沟自然分开,七个彝族村寨依傍在大渡河岸峭壁上,布依、田坪、二坪三个村庄在大峡谷范围内,所有村落依山傍水,并临近原始森林,山顶与峨边县的黑竹沟自然风景区相连。村落与村落之间沟深山险,从一个村到另一个村常常是从早走到晚,有的相距仅有30米,却也要走大半天时间才能到达,这里岩壁、深谷植被保护完好,若是夏天烈日下走过这些沟,沟内蝉鸣鸟叫,处处飞瀑直下凉气袭人,刺激探险的感觉油然而生。QS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隆冬时节,从大渡河大峡谷上游,沿乌史大桥乡对岸汉源县乌史河镇峭壁中的水泥路下行,就进入了大渡河大峡谷,公路在峭壁中蜿蜒,乌史大桥乡布依村就在对岸突兀的峭壁之上,仰望只见蓝天白云以及峭壁上伸出的乔木或者色彩斑斓的灌木,对岸岩层清晰可见,俯视大渡河水流湍急,让人胆颤。有一瀑布从绝壁顶直扑大渡河,时而藏匿于峭壁灌木中,时而奔泻而出,也只有这里才有天河泼水而下的感觉,给人以惬意感,由于是绝壁只可远观,不能近看,即使走近也只能听瀑布跌落的声响,而不能翻过绝壁接近瀑布。瀑布是从绝壁顶端溶洞泻出,四季清澈的聚仙瀑两旁生长着各种野生灌木,大部分稀有植物四季常绿。传说在远古时候,众仙领略了峡谷风光,在溶洞中欢聚一堂小憩,两仙人喝醉了酒不小心打倒了如来佛祖的如意瓶,从此形成这个聚仙瀑。两仙人留恋这里风光,就此扎根绝壁顶,他们用这眼泉水酿酒制醪糟特别甘甜,并教会这里的彝人酿制两种饮品,一种是天热解渴的凉水醪糟,一种是吉日喝的高粱酒,彝人代代相传,流传至今就成了今天的凉水醪糟和“杆杆酒”。这个绝壁飞瀑是初入大峡谷第一道靓丽景观。QS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走过聚仙瀑,来到布依、田坪、二坪三村相隔的洛莫阿莫沟(汉语:深不见头的溪水)对岸,田坪、二坪两个村就在若隐若现的山崖上。通往田坪、二坪两个村的路是峭壁上凿出来的,仅仅能容一个人行走,稍不留神就会摔下峭壁。田坪、二坪是因大峡谷里唯一的三个连绵台地而得名,称为田坪、二坪、三坪,每个台地的峭壁高差600米到900米,第一个台地田坪在大渡河600多米高的峭壁上,田坪、二坪海拔低有人居住,自然形成两个村落,三坪面积最大却由于海拔高于2800米,是个天然草场。QS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走过田坪村600多米缓坡,八九百米高的峭壁巍然耸立眼前,依靠峭壁灌木能行走500米,光滑的峭壁逼近,五盘天梯悬挂在峭壁上,一头用藤条拴挂在乔木根上,另一头拴住地上大石,就是这悬空的五盘天梯连接着二坪村与外界的联系,村里人也因过这五盘天梯危险很少出门,羊羔、牛犊上得来,就背不出去,这里成了甘洛县最封闭的村落之一。在攀爬木梯中,抓牢木棍一步一步慢慢上移,峭壁处也是贴壁抓石逐步挪动脚步。走天梯不累人,就是太危险,简直是考验人的意志。走过天梯,在峭壁中攀爬,也不是只顾往上爬,即要小心又要观赏一路上的风光。往右看,峭壁和峭壁上红、黄、白色彩斑斓的树叶在云雾缭绕的装点下缥缈美丽;往左看,峭壁层叠云雾在层叠处飘逸,一幅漂亮绝世的美丽画卷跃然眼前。往下看,田坪村房舍散落在眼下,河水湍急的大渡河看上去平静光亮像透明的丝带包绕着田坪村,公路像这条丝带上镶的边。也曾走过多次,每次经过都是提心吊胆,汗水湿透衣襟,而这次,感觉完全不一样,不再急匆匆赶路,小心攀爬,细心留意眼前风景,心中十分惬意,一种特别累过之后的轻松感。QS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刚进二坪村,那陡峭坡地上觅食猴群惊慌四散,一个个都是黄红色毛发,留下小猴和老猴慢吞吞地离去。在村支部书记木乃日帝陪同下,前往二坪村三组,走向村长铁拉阿木家。路上看到各种各样构造不同材质和形态各异的巨石,从外形上看,有红色的圆滑花岗岩,有灰白色的不规则成块状的岩石,有灰色方形石质程压缩状分层岩石,有些是化石呈沙粒状好像沙石挤压形成的光滑岩石,有一种巨石是科学家李明森所认定的海像沉积岩。眼前石林二零零七年元旦就征服了成都游客,他门纷纷建议村民别把这些巨石毁掉,认为是上天赐予二坪村一笔不薄的财富。不仅仅是眼前巨石吸引人,黄昏的峭壁在薄纱轻雾的点缀下,似隐似现平添了几分暮色的美。二坪村一步一景让人陶醉,简直处处是美景。QS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布依、田坪、二坪由于沟壑纵横,村民来往极为不便,村民交流受到地理限制,村民之间自然形成用歌声交流感情。同时,也是生存的需要,由于在峭壁上砍柴、放牧、劳动,难免不碰动石块打伤峭壁下的行人或者劳动的村民,这时唱歌也提醒峭壁上下的人,上方的别把石块碰动,峭壁下的人你要注意安全。这样,峭壁上下就经常有歌声飞出。也由于乌史大桥乡多数村落都在峭壁上,与外界联系少,受外界影响小,没有电灯,他们推磨又往往是晚上,出于自娱自乐,自然哼出了很合时宜的歌声。他们休憩时,朋友或者家人坐在一块,除了聊天就没有话说了,这时他们哼出小调自然又活跃了气氛。姑娘小伙相识,也采取用歌声表情达意,在歌声中选择心上人。这样,即使被拒绝也不伤情面。由于特有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独特的民族风情,他们擅长用歌声表达思想,他们的歌声优美,衣着也很特殊,有蒙古族服饰的特色,也有浓郁的彝族韵味。QS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二天十点,村民所热母机、呷呷布卡和村长铁拉阿木三个都背上玉米馍、苦荞馍、面条和肉,并带齐了在山上生活三天所需要的物品,我们四个人就向“太阳谷”走去。QS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我们四个迎着北风,轻松愉快地上路,两条看家狗像离弦之煎,冲向前方,一会儿就不见踪影。脚下时不时地传来火车、汽车鸣镝声,看到蠕动的火车和好似 “不动”的汽车,才感受得到所站峭壁的高度。在大自然鬼斧神工的作用下,在峡谷中劈出的峭壁,向来者叙述着展示着不同地质构造和峭壁险峰的美丽,让人对这部地质天书一目了然,不同石质的地质剖面形成的峭壁以及峭壁之上不同植被的叶色,像一幅幅美丽画卷走近眼前又走过身后,眼前美景目不暇接。笔者观察到一个很特殊的问题,整个大峡谷中,在海拔到了1700米位置,即使脚下是绝壁,凡是对岸有深邃大沟,乌史大桥乡这一方都有一个大的凹进去山型所对应。这与峡谷两岸出现的每个支沟都有一个支沟相对应吻合。行走中,铁拉阿木介绍着峭壁和层叠险峰上生长的野生动物和特殊植物,也介绍着峡谷里的神奇传说。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走过峡谷里彝族的神山石公、石母和石门,来到观看峡谷的最佳看点。这个山头满是峡谷中突兀峭壁可以向南看峡谷也可向北看峡谷,在最边沿伸出的树木上还能看到特别长的一段峡谷。目标是太阳谷,也不好耽误太多时间,继续前行。走过这个看点,前方树林锦鸡被看家狗惊动的扑腾声和叫声传过来,顺着声音望过去,六七只锦鸡斜飞下来,停歇在树梢上,藏匿到红树叶中,任凭看家狗如何吠叫都不予理会,我们经过那棵大树时,锦鸡又扑腾着飞走。QS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中午时分,我们来到位于田坪村、二坪村与石圈子村之间的洛俄阿莫深谷沟口。乔木与灌木掩映中的洛俄阿莫(汉族意思:长明溪)深谷,纵深8000余米,谷深1000余米,谷内最宽不足10米,狭窄处灌木与乔木形成自然天桥,谷上突兀岩石坍塌下去构成的自然天桥。这个谷内峭壁之上栖息着许多珍稀动物,有“黑毛猴子”和锦鸡等保护动物。村民在山谷这边走,岩羊、岩羚、老熊、野兔、猴子在对面跑,有时遇上体形特别大的“黑毛猴子”,麻烦就大了,它会用石块砸人。这个深谷里,有真正意义的一线天,有一段谷顶只有十多米宽,谷底看到的只有一条线投射光线下来,走过这一段就是太阳谷了,在太阳谷里,大约有100米的谷底看到的都是太阳一样的园的天空,晴朗日子的午后总会看到太阳。要到“太阳谷”最安全的办法就是走向洛俄阿莫(汉族意思:长明溪)深谷源头。我们开始从山顶往下走,行走得十分缓慢,所热母机和村长铁拉阿木两人先用绳索绕过大树,漫漫放拴住我的绳索,呷呷布卡先爬下岩壁协助我缓慢向下爬,左右都是光滑峭壁,只有我们向下走的道上长有少量的青杠和竹子,大约300米的峭壁,我们却走了三个多小时 。顺着光滑峭壁看过去,今天已是深冬,色彩斑斓的树叶依然存在,有些苍凉的光枝初显冬天的凉意。QS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走下峭壁,脚下还是千米以上峭壁,依然很陡峭危险,只能倚靠峭壁行走,有些地段还能看到深谷沟底。我们经过大半天的攀爬已十分疲困,在一处凹进去的岩石下休憩和充饥。大家分工合作,所热母机生火,呷呷布卡端水煮方便面,村长铁拉阿木陪着我聊天,介绍如何才能安全地进入深谷。在暮色中,我们走近这个深谷里最安全、最避风、用水最方便的突出岩石下。我们清除岩石下平台上杂草,将带来的山羊皮铺开,他们三人让我坐下休息,铁拉阿木爬上悬崖峭壁寻找红豆杉果实和其它野果,想让我品尝山珍。所热母机和呷呷布卡生火让我烤火御寒,他们俩忙碌着拾捡干柴,准备晚上需用的柴火。QS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是我生平第一次在深山林区以地为床、天为被过夜,熊熊烈火将我们脸庞映红,吃着洋芋,听着所呷呷布卡唱着悠扬的山歌。他的山歌讲述我们快乐走向“太阳谷”:描述出发前的心情(为了开发旅游,富裕村民,我们喜欢做这件事)、介绍沿途风景、夜宿岩壁、明天我们就会走进“太阳谷”。他歌唱《美丽的洛俄阿莫深谷》:描述这个深谷幽深峻险,春、夏、秋、冬各个季节景色宜人。他用歌声叙述早晨看日出的过程(日出前寂静的夜空、日出时金光四射的感受、日出后晨露中百鸟鸣叫)。他的歌声在空谷里回荡,兴奋和快意充溢着头脑的每个细胞,这就是乌史大桥乡山民,他们的喜怒哀乐全可以用歌声来表达。QS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獐子的啼叫将我从睡梦中唤醒,悠远的啼叫声让我感受到山野的氛围。等待日出中,他们三人开始忙碌起来,吃过面条已经看得清树叶,我们又出发了。沿峭壁行走大约三小时,一道十多米宽六七百米高的草瀑跃然眼前,铁拉阿木介绍说,这个草瀑雨季天是草瀑与瀑布混合的风景,冬季最冷天气是个巨大冰瀑。路越来越难行,危险性越来越高,由于陡峭,脚下踩着的碎石不断往峭壁下滑,处处落脚立即起脚才安全,突然我脚下碎石松滑、手抓的树干“啪”的一声断了,村长看到我滑向深不可测的峭壁,他什么也看不见了,倒向他抱住的大树,后边的所热母机见状惊呆了,他的腿软下去了,就在树干断裂瞬间,我用力将断枝抛出、脚一瞪,向前一扑,两手抓住野花椒树,稳步走过去。QS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顺洛俄阿莫源头向下走,走有三个多小时,沟内宽度不足二十米,沟内空气湿度大暖和,许多草本植物不但没有枯黄还生机盎然。两壁向上光滑笔直,有些沟段峭壁顶端还相互靠近好似要碰撞在一起,比沟内宽度还窄,形成真实意义的“一线天”。在一处看到大树都似小枝的地方,“那就是你摔倒的上方,再下滑一点,哪个都没有办法了!”“幸好没有下来,一下来就感受什么是粉身碎骨了!”暗自庆幸自己的矫健敏捷。走过与逸趣阿莫(汉语:清澈泉水)汇合处,才到达“太阳谷”。脚下的溪流清澈见底,看不见任何青苔,溪流在很洁净的石上流过。偶尔见到山外没有看到过的小鸟在沟内跳跃飞过,时不时留下清脆的鸟鸣。这里真是“空谷鸟声脆,清泉石上流。”在上下100余米的谷底看到的都是太阳一样的圆的天空,左边看了、右边看,前后移动着看这个太阳谷,光洁的峭壁没有任何植被,只有顶端伸出的树木。实在神奇,只有这100余米范围看着特别漂亮。村长提醒道:“你看这些新鲜的碎石,你拍摄完了,就该走了。”看到脚下巨石里陷进去比大碗还要大的石块,仅仅是石块在巨石挤压出一周新鲜碎块,比大碗还要大的石块看上去很完整,我用脚蹬一下石块,看看是否被巨石衔得紧,然而脚触及到,看似完整的石块已经完全是碎块。这才完全按照村长的意思贴壁顺沟细心观察,最后,我们才恋恋不舍离开“太阳谷”。QS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编辑: 尼扎尼薇 发布: beley工作室 标签: 走向 太阳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