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彝族,还能有多少东西能在时代大潮中存留下来,也许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们可以尽力去为她留存一些有价值的文化,这就是彝 族 人 网的价值所在。
在弥勒的文昌街,新建起了一座文化地标建筑——弥勒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心。28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8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走到文昌宫旁边就可以看见传承中心的外观大气恢弘,十分醒目。28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8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进入传承中心,映入眼帘的是一群活灵活现的“泥人”28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个场景生动地还原了“彝族阿细祭火”祭祀现场。28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8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阿细祭火”被列为云南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8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人群中最高大的人叫木邓,他在一根朽木上钻出了火花,取到火种为人们带来了温暖28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阿细人视他为“火神”28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8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入门的左手边是文创展示区,摆放着民族刺绣工艺品,老虎玩偶等系列文创产品28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文创区的产品都标注着价格,遇到喜欢的可以付费带走哟28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8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8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8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8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泥人圆柱后面有“彝族阿细跳月”的立体雕刻展示28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阿细先基、三弦舞的文字介绍28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让游览的观众可以详细的了解到彝族文化的瑰宝28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8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8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进入非遗体验区,彝族文化刺绣的美丽让人惊艳28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道多彩的织布条打造的开扇门十分吸睛,这里讲述的是彝族刺绣技艺。28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8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8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8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8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进入彝族民族服饰、帽子等展示区。28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8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弥勒彝族(阿哲)刺绣精美绝伦、特点鲜明28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其刺绣工艺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具有较高的传承和保护价值,开发潜力巨大28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8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8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8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8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8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8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展示区的桌子上摆放着三弦乐器28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大三弦阿细语叫“三姓比达莫”28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小三弦阿细语称“三姓阿子若”,都定弦音为“151”28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8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大三弦的琴筒多用圆形冬瓜木或松木掏空制作28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正面用羊皮蒙面,弦线用牛皮筋或弦绳28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根拴挂于琴筒皮面和柄头之间,柄头略宽稍向后卷28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弦角前镶安一小圆镜,琴身拴挂一根红黄绿色布做背带28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8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阿细祭火的图腾面具和泥塑展示28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祭火习俗(阿细祭火)”28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是彝族(阿细)民间习俗中最为隆重的一个祭祀活动28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每年农历二月初三西一镇起飞村、红万村28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都要举行盛大的祭火神仪式28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8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8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8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祭火习俗(阿细祭火)有一整套的祭祀流程和内容28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起飞村和红万村的祭火活动与其他彝家村寨的有所不同28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祭祀仪式庄严隆重,流程较为完整28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8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8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8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来到弥勒红糖制作技艺——熬糖现场还原版展示区28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弥勒竹园是云南有名的“蔗糖之乡”28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竹园红糖因其品质佳、式样好、杂质少28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深受消费者喜爱28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8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8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8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8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8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8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8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除此之外28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楼的沿墙上还有许多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的介绍28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8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8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8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8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走到尽头有一个休息区域28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参观完一楼28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尽头有一块体验区小结28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8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8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顺着楼梯进入二楼28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楼梯沿路的墙壁上28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挂着许多照片28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8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8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8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楼是文创产品区域28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有弥勒特色的红酒、玫瑰系列产品28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可以在这里体验一下弥勒的特色产品28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如果有需要还可以带走作为伴手礼28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8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8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8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8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8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楼的休息区安静且舒适28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坐在这里拿起一本书28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悠闲地看一下午28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也是很不错的体验28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8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8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8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楼还有一个会议室28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8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会议室的旁边有一个可以看见文昌宫的吧台28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8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8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图书角的旁边有一个名叫“菊缘”的阳台28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8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8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8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8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8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还有更多惊喜等你来发掘28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欢迎来弥勒文昌街打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心吧!28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古老的彝族,还能有多少东西能在时代大潮中存留下来,也许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们可以尽力去为她留存一些有价值的文化,这就是彝 族 人 网的价值所在。
【声明】本文转自公开互联网平台,并经彝族人网排版发布,旨在公益宣传彝族文化和彝区发展。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完全赞同或者证明其信息真实性。文章版权归属作者和原媒体,如著作权人不愿意在本网发表或文章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或修改。特此向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和感谢!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