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州蒙自市概况
蒙自市是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下辖的县级市,也是州府所在地,位于云南省东南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东部。“蒙自”,一说以县西坝子边缘目则山而得名,汉语讹为蒙自。一说目则为昧则目音转,系蛮语,意为山竹。一说系苗语“苗族之家”之意。
(蒙自市俯瞰,来自:云南地方志)
地理位置与气候
蒙自市总面积2228平方千米,东邻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南接屏边苗族自治县,西连个旧市,北与开远市接壤。北回归线从境内鸣鹫、碧色寨一带通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干湿季分明。北回归线穿境而过,年平均气温18.6℃,全年无霜期337天,四季水果飘香、花开不断。目前已经形成了石榴、枇杷、蓝莓等优势特色农业,尤其是蒙自石榴种植久负盛名。
(蒙自俯瞰,来自:搜狐城市-红河)
同时,境内蕴藏着丰富的银、锡、铅、锌、铜、锰、煤、大理石等矿产资源,建有世界最大规模的铟冶炼生产基地。其中蒙自县白牛厂银多金属矿已探明为我国目前最大银矿。
(来自:搜狐城市-红河)
人口.民族
截至2023年末,蒙自市常住人口为59.51万人,辖5个街道、4个镇、4个乡。蒙自市是多民族县市,历史上世居民族有彝族、壮族、白族、哈尼族、傣族、蒙古族、汉族、苗族、回族。
(蒙自彝族三步弦舞,来自:云南地方志)
在民族的总体分布上,蒙自较区别于其它周边县市和省内大部分县市,即政治、经济、文化发达的坝区多为彝族、壮族居住,占彝族总人口70%聂苏人口居住于雨过铺、十里铺、红寨、草坝等乡镇,因此堪称中国彝族居住之最。汉族则多分布于山区,蒙自坝区除文澜镇(城区)、新安所镇(明正德年间屯军)坝区汉族仅为新安所村(集镇)。
(蒙自彝族绣花调,来自:云南地方志)
历史与文化
蒙自市有上万年人类繁衍活动史、2100多年建县史,是云南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拥有“百年滇越铁路、百年开埠通商、百年过桥米线”三张文化名片,是中国第一条民营铁路、云南第一个海关、第一个外国银行等“第一”的诞生地。西南联大文法学院曾迁至蒙自,闻一多、朱自清等著名教授在此讲学,中共云南省第一次代表大会也在蒙自召开。
(清朝时蒙自市海关,来自:云南地方志)
(西南联大蒙自分校,来自:云南地方志)
旅游资源
蒙自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碧色寨景区(国家级AAAA级)、中共云南一大查尼皮景区(国家级AAAA级)、南湖公园、西南联大纪念馆等。碧色寨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火车站之一,也是电影《芳华》《无问西东》的取景地。南湖公园是蒙自的标志性景点,以风光秀丽、历史文化积淀丰厚著称,是过桥米线的发源地。
(来自:搜狐城市-红河)
生态环境
蒙自市生态环境良好,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高,拥有森林公园、水田乡森林小镇等生态旅游区,是宜居宜游的绿色城市。蒙自市以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蓬勃发展的经济,成为滇南中心城市的核心区,也是云南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来自:搜狐城市-红河)
经济与产业
2022年,蒙自市实现生产总值474.81亿元,同比增长4%,人均生产总值80231元。重点发展石榴、枇杷、蓝莓、苹果等特色农业,以及冶金、电子信息、能源、建材等工业,同时发展旅游、仓储物流和现代服务业。拥有国家级蒙自经济技术开发区、红河综合保税区等开放平台,是滇中经济圈通往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和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