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彝乡旅游 Tourism

当前位置: 首页 > 彝乡旅游 > 彝乡览胜

奇山美景大山包的传奇故事——神仙约会的地方:大山包保护区长会口湿地

作者:郑远见 发布时间:2015-03-04 原出处:彝族人网 点赞+(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长会口位于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大山包保护区和跳墩河水库的南面,海拔3170米,范围包括面积250多公顷的长会口湿地和周边的村子,位于水倒流和大牛窝之间,是跳墩河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长会口湿地内多泉眼,湿地发育较好,物种丰富,草甸绵软,是跳墩河的主要汇水区之一,也是大山包保护区最重要的候鸟越冬栖息地之一,每年冬天都有200多只黑颈鹤和数以千计的斑头雁、赤麻鸭等候鸟在此越冬栖息,是大山包保护区第三大黑颈鹤夜宿地。为了更好地保护黑颈鹤和湿地生态,保护区在这里先后实施了固定耕地、退耕还湿、人工种草等项目,并设立了长会口管理站,聘请了管理员对这块湿地进行了有效管理。tA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tA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经过十几年的恢复建设,长会口湿地的生态得到极大提升,环境更加优美了。走进长会口,给人的感觉就是视野开阔,神清气爽。这里有幽蓝深邃的苍穹、悠悠流浪的云朵、坦荡无垠的草甸、绵延起伏的山丘……这里,微风卷绿浪,湿地野花香,赤橙青兰紫,花开两茫茫……这里,有清平如镜的湖面、叽叽喳喳的鸟群、悠闲自得的羊群、还有那随风飘荡的铜铃、清脆的牧鞭、银白的羊毛毡、袅袅的炊烟、飘逸的红头巾、翩翩起舞的黑颈鹤……在这里,你能够瞬间明白“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那份辽阔和深远,在这里,你能够体会到大自然的雄奇和伟大,你的灵魂会受到一次洗礼和震撼!tA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tA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关于长会口的由来,民间有两个版本。
 
  一种说法是因为这块在山谷中延伸的狭长湿地是跳墩河最南面的汇水区域,西凉山人在搞生产劳动的过程中,习惯把地块之间交会的明显界限(如翻过与未翻过的土地交界线或者一块地与另一块地的交界线)叫做“会口”,因此就把这块有别于山梁和湖泊的谷地叫做长会口,这是一种即科学又朴实的说法。
 
  另一种说法则赋予神话色彩。相传在很久以前,跳墩河边有一对情侣,女的叫碧玉,住在跳墩河的东面。男的叫海垡,住在跳墩河的西边。海垡高大威猛,聪明能干,家有一座大山,名叫“大包山”,牛羊成群,富甲一方。碧玉貌美如花,温柔体贴,贤慧伶俐,但家境穷困。碧玉和海垡从小就在跳墩河里洗衣玩水,相伴成长,感情深厚。转眼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由于家境悬殊,门不当户不对,碧玉和海垡的恋情遭到双方父母的极力反对。不准碧玉下河洗衣,不许海垡下水摸鱼,甚至连隔海相望也不可以。
 
  为了追寻心中的真爱,碧玉和海垡只好乘着夜色,躲着家人,一个西出,一个东进,相约在月光下,依偎在山口间。
 
  多年后,村子里的人都搬走了,他们带着所有的资财,搬到了一个比大包山更富庶的地方去了。碧玉和海垡都没有随大家一起走,他们为自己深爱的另一半留了下来,相依为命,过着清苦却甜美的生活。碧玉和海垡的真爱感动了上天,玉帝派天神在碧玉和海垡经常约会的地方为他们盖起了楼宇;派山神对海垡家的大包山进行了平整改造;又派雷公电母将改造后的大包山地皮彻底焚烧和开挖一遍,并赐予土豆、苦荞、燕麦等种子和耕作技术;又派龙王在跳墩河中放养了许多鱼虾。有道是:“人不出门身不贵,火不烧山地不肥”,话说自从有了天神的帮助,跳墩河里虾壮鱼肥,大包山上牧草青青,牛羊肥壮,加上碧玉和海垡勤劳贤惠,碧玉和海垡的小日子过得越来越幸福了。为了提高生活品味,上仙又把酿酒的技术也传给了碧玉。
 
  碧玉和海垡也是知恩图报的人,过上好日子后,经常邀请神仙来他家做客,还经常救济村里有困难之人,神仙们呢,也乐意时不时的到碧玉家体验人间快乐,喝酒划拳、吟诗作对,好不悠闲。
 
  后来,碧玉和海垡因为受神仙的点化,也成了神仙,双双飞入天庭,到极乐世界生活去了。
 
  碧玉和海垡成仙后,把土地、种子和牛羊都留给了邻居。为了纪念碧玉和海垡的完美爱情及他们的乐善好施,后人就把碧玉和海垡曾经约会和生活过的山口叫做“长会口”。后来,随着长会口居民的不断增加,村子不断扩大,加之古人缺少文化,找不到合适的词汇给地方命名,于是干脆把山口周边的地方都统称为“长会口”。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