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传统文化 National Culture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节庆与民间娱乐

贵州威宁彝族变人戏面具(二)

作者:beley工作室 发布时间:2002-12-04 原出处:彝族人网 点赞+(
彝族人-网诞生于北京,已经20年了。初心不改,在浮躁的网络时代,留一片净土,为彝族留下更多闪光的文化。

  面具在变人戏中不仅仅是戏剧人物造型的表现形式。在村民心目中,演员佩戴面具后就成了神灵的化身,面具是沟通阴界与阳界的工具,是连接死亡与生命的桥梁。表演中,悠悠远古岁月中先民的形象和他们的生活、生 产,便亦真亦幻、似真似幻地出现在其后世子孙的眼前。jc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jc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变人戏面具在制作工艺、造型特征上与地戏面具、傩堂戏面具大不相同。其工艺很简单,将杜鹃、漆树等硬杂木锯为一段约40厘米长,一剖为二,按艺人的想象用斧子削劈成有鼻子的脸面毛坯,再用凿子凿出嘴、眼,一 件白面的变人戏面具便算初具造型。尽管如此,变人戏面具造型却别具特色。这种面具蕴含着彝族关于人类进 化的思想。彝族认为人是由猿猴变来的,而且经历过单眼人、直眼人和横眼人三个阶段。民间,彝族有句话用 汉语翻译出来就是“变人不像人,变得像野兽,猴子的脸面,老鼠的牙齿、鼻子剪刀样,下巴鸡蛋圆,”基于这种认识,艺人把变人戏面具雕刻成前额凸出、鼻子长、鼻梁直、嘴巴小、脸型直长、眼睛斜且大、无耳朵、无眼珠、无牙齿。整体形象显示出一种单纯、原始、稚拙、憨厚、天真、怪诞的艺术风格。jc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jc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种面具的另一艺术特征是不用油彩精心描绘,色彩单一,只有一黑一白。造型雕刻完成后,先用墨汁或锅烟或别的什么黑涂料随便涂成黑色,再用石灰或别的白涂料在整个面部画上一道道白线以表示“撮泰”老人的年岁和他们各自的性格特征。那一道道白线纹饰,对于每个面具则有一定区别。有的为横纹,有的为竖纹,有的为波纹,有的作放射状。在同一件面具中,往往两种或几种形状不同的纹饰并用,而且还往往带有一定的随意性。这或许反映了彝族民间美术创作的思维空间的自由和广阔。 jc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jc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当我们陶醉于品评傩戏面具艺术的时候,我们又发现:这一流传已久的民俗彩绘木雕艺术正在向现代文明走来,正在从“神”的文化圈里跳出步人一个多元文明的“人”的精神世界。热爱艺术的现代人可以直接从艺人手中或旅游点、旅游商品店获得商品化的面具作品,可以作为工艺品堂而皇之地置于案头或挂于壁上。这首先依赖于现代文明的艺术追求,再就是现代雕刻工具的锐利精细、雕匠技艺水平的提高和现代雕法的应用以及艺人不断获得现代构图、绘画等美学理论的指导,致使面具逐渐多样化、微型化、精细化。傩戏面具一这一独具民族特色和传统个性的民俗艺术之花不但没有凋零,反而开得更加绚丽了。jc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人-网诞生于北京,已经20年了。初心不改,在浮躁的网络时代,留一片净土,为彝族留下更多闪光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