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传统文化 National Culture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物质文化与自然科学

彝族起居习俗:锅庄文化与四合院——形成与发展

作者:徐春芳 发布时间:2020-07-15 原出处:百家号 点赞+(
通过彝-族-人-网,你可以阅尽千里彝乡,略万种风情,宣传彝族文化,从我们自身点滴做起。

起居习俗是人类风俗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居住方式则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发展,与经济生活相适应而逐渐形成的。一般说来,从事采巢与狩猎生产的民族,居住的多是自然界踢予的山洞或树洞。彝族先民也有过“穴居栖身”的发展阶段,直至清代的嘉庆十年(公元1805年),《马边厅志略》卷六载有“其居多以岩穴为止”。今天就来给大家讲一讲彝族起居习俗的形成与发展。
kn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5.111.jpgkn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采集经济逐渐让位于生产经济,彝族先民的居住状况亦有很大的改变。社会经济发展较快的云南滇池地区,早在公元前2世纪就进人了“耕田有邑居”的早期农业生产社会,滇池附近居住过最早享有居室的彝族先民。晋宁石寨山出土的文物中,有铜制干栏式房屋模型。所谓干栏,亦称“麻栏”,其形制分上下两层,多用木、竹做桩柱、楼板和墙壁,近代也有用石块、砖、土从地面筑成墙壁的。房顶用杉树皮、茅草或瓦片等覆盖。楼上住人,楼下饲养牲畜、安放桩碓、存放农具和杂物。今天居住在云南省红河州的彝族仍保留着这一建筑模式,其历史非常悠久。kn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5.222.jpgkn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尽管滇池地区的彝族先民较早进人了定居阶段,但大多数彝族先民却长时期过着居无定所的游牧生活。为与这种生活相适应,形成了以锅庄为中心的起居习俗。游牧、半游牧者视锅庄为生活中心是十分自然的务实追求,但进一步发展为锅庄习俗,积淀为锅庄文化,这就已经超出实用范围了。在历代的彝族民居建筑中,都通过火塘和锅庄保留了浓厚的游牧遗迹。kn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5.333.jpgkn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近代的一些彝族统治阶级,其住宅建筑布局已经十分汉化,但室内却保留有火塘锅庄的位置,只不过用铁三脚架代替锅庄的支撑功能而已。彝族的棚屋建筑也应该是游牧生活的产物,许多彝族山区早已转人定居的农业经济,但仍喜欢住帐篷式的棚屋。其建筑简单朴素,无特殊装饰,仅在房梁、屋槽挂两个兽头、几支羽毛而已。虽已不再迁徙,但仍给人以便于迁动的感觉。挂兽头是为驱鬼邪、图吉利,反映了彝族的房屋装饰与宗教信仰有密切关系。kn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随着生产力和建筑技术的提高,多数彝乡出现了木结构梁架式、拱架式建筑。层层出挑的拱架式建筑,使建筑物内部减少了支柱,增加了跨度,扩大了空间,展示了彝族先民高超的建筑技术,其模型在北京展出时,引起了轰动效应。西昌市天王山一号东汉砖室墓出土一陶制平房模型,其出挑拱架的建筑方式与今天的此类建筑完全相同,令人赞叹不已。彝区先后进人奴隶社会之后,夯土板筑技术逐渐兴起,于是大量地出现了土木结构的屋舍。kn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5.444.jpgkn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习惯于一家一户的居住方式,很多山区至今仍不是户连户的聚居村落。简单的核心家庭人口少,需要的房间也少,因而一般房屋均设计为简单的矩形建筑,外观和内部结构大同小异。贫富差别在建筑上的反映,主要是房屋建筑质量的好坏和高大与否。在改土归流大局的影响下,一些土司的住宅建筑渐有突破,体现了彝汉建筑文化的交流。在布局上出现了四合院等形式,符合大家庭的居住方式,打破了传统的居住习惯。kn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我国的彝族主要分布在滇川黔桂四省区,各地区因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差异而形成多种多样的生产方式和起居习俗。由于历史的原因,彝族人民多居住在山区和半山区,土地比较贫疥,粮食产量较低,因此习惯于一家一户地居住,子女一经婚娶即搬另宅居住,山区彝族很少形成大村落。kn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5.555.jpgkn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是勤劳勇敢、善于学习的民族,在与其他民族长期交往的历史过程中,吸收了其他民族的建筑文化,住在混居区的彝族民居建筑,明显地杂有汉、傣、藏等民族建筑的痕迹。彝族内部由于生活环境、生产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等的差异,逐步形成了丰富多彩、各有特色的起居习俗,一些传统习俗逐渐为更有价值的新习俗所代替。解放后,彝族人民在多民族友好合作的大家庭中生产生活,各民族的起居习俗互相影响,共同朝着进步的方向发展。kn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通过彝-族-人-网,你可以阅尽千里彝乡,略万种风情,宣传彝族文化,从我们自身点滴做起。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