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云南的彝族踏歌古诗——赵朴《箭杆场观罗武踏歌》
赵朴,云龙宝丰人,清代廪膳生,生卒年不详,祖籍为大理喜洲。廪膳生,简称“廪生”,是明清两代称由公家给以膳食的生员,就是秀才经过岁考和科考两试成绩优秀者,是生员(秀才)中的一等,可享受政府每月的廪米津贴,一般有固定的名额限制。
赵氏始祖从喜洲唐南诏清平官赵铎,到赵朴为三十四代;从宝丰赵氏始祖赵琛到赵朴为十代。在赵氏族谱中,赵朴之后无记载。按赵朴在宝丰的代数推算,《箭杆场观罗武踏歌》诗,可能撰写于清乾隆后期。箭杆场是今云龙县团结乡和关坪乡所辖区域。罗武属彝族聂苏支系,自称聂苏颇,他称罗武、罗婺、罗、佬等。清代以前,罗武男子的服饰,上身多为白色对襟衣,有的外罩白色羊皮褂,下身多为黑色筒裤,戴黑色包头;女子上身多为淡红色右衽上衣,再加绿色褂子,着绣花围腰,裤为淡黑色。富裕家庭妇女服装的领口、衽边、袖口、褂边、裤口,都有绣花图案。
《箭杆场观罗武踏歌》全诗如下:
踏歌灯火下,白衣杂绿衣。
连环腕相握,旋步作团圆。
阿奴吹短笛,雀跃狎寒威。
曲肩踵其武,往复屡依违。
鸳鸯何放浪,形影不自非。
雄鸣类鸠舌,雌声艳却微。
引吭迭唱和,踯躅忘所归。
细听无佳曲,摭拾应当机。
主人劳其酒,盘飨使充饥。
奄忽鸡鼓翅,棚场已音稀。
撒手如鸟散,困倒卧朝晖。
是真罗武俗,笑观不足讥。
由于传抄等原因,诗中的个别字有差异,如“旋步作团圆”的“作”字,有的记成“看”字;“阿奴吹短笛”的“笛”字,有的记成“律”字;“往复屡依违”的“往”字,有的记成“径”字;“盘飨使充饥”的“飨”字,有的记成“餮”或“飧”字。
罗武打歌,是一种集体舞蹈,男女老幼都可以参加。以罗武人较为集中的团结乡河东村的舞蹈为代表,妇女的舞蹈动作细腻大方,男性的动作粗犷热烈,舞蹈动作所表现的多是一些模拟禽兽形态和反映生产劳动的内容,如“鸡刨食”“猴子遮太阳”“洗麻纱”“织麻”“掏蜂蜜”“鹞子翻身”“夹红东坡”“打退歌”等。
罗武打歌共有十一种跳法,名称为:起势、一步、二步、三步、四个香橼、五子登科、鸡刨食、织麻、猴子掏蜂蜜(分单掏和双掏两种)、洗麻纱(分“单洗”和“双洗”两种)、模花(单模花和双模花两种)、进进退退(三种)等。所有跳法都以“一步”为基础加以变化,有的加一步或减一个动作,有的重复两次动作,名称有所不同。
舞蹈时,舞者口中同时发出模仿动物的呼叫声或劳作的嘘气声,如“夹红东坡”就叫“咯咯咯”,“马相踢”就叫成“噫噫”,劳作声是“嘻嘻、噻”,“猴子遮太阳”就叫“喔喔喔”声,增强了节奏感,也起到动作互相照应交流的作用。罗武打歌的多种跳法,在舞蹈时一般都是连接着进行的,由一人领头说出跳法名称,舞者随即变换另一种动作,舞蹈激烈时,动作幅度加大,前屈较深,跺地有力,情绪激昂。
罗武打歌舞蹈无伴唱和伴奏,舞者多以足踏地为节,围成圆圈逆时针方向转动。但是从诗句“阿奴吹短笛”和“引吭迭唱和”分析,从前是有“吹短笛”伴奏和人声唱和的,后来在传承中失传了。现在各个地区都在摸索用其他器乐代替,有的用锣鼓等打击乐作为伴奏,形成多种队形变化,手上增加了其他民族的舞蹈动作,这样既继承了传统,又有了新的发展。
《箭杆场观罗武踏歌》有较强的写实性,详细描写了箭杆场罗武人的服饰穿着、敬酒待客和踏歌时所模仿各种动物的动作、男女交流的气氛、篝火煮酒及通宵达旦的场面等真实情况,是彝族“聂苏支”民间打歌的最早文字记录,有相当的学术研究价值。
彝族人-网是创建最早,影响力和规模最大的彝族文化网站。网站的目标,是构建彝族文化核心数据库。作者单位:云龙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局。原载:云南理论网。
/ Recommendation
/ Reading list
- 1 彝族文化的瑰宝彝文
- 2 彝族汉姓来源
- 3 彝族文苑中的奇葩:彝文碑刻
- 4 三官寨及其彝文古籍
- 5 毕摩经书:洞开彝族先民“记忆库”...
- 6 十三代内子孙有称谓
- 7 彝族名词解说之“阿加”
- 8 彝族尔比以及类别
- 9 “克智”:口头论辩
- 10 “勒俄”:史诗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