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长诗《董永记》:彝汉文化融合的见证
彝族叙事长诗《董永记》是在汉文《董永传》基础上改编再创作而成的,文本篇幅较长,描写细腻,内容生动,情节精彩曲折,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水平。《董永记》有清代抄本和民国抄本各1部,清代抄本由新平县老厂乡白家顺保存和传承,是云南彝族目前所见最长的叙事长诗,见证了彝汉文化交流、交融和认同的历史。
破损严重的《董永记》手抄本
彝文抄本《董永记》
彝族叙事长诗《董永记》于20世纪80年代被发现,先后发现清代抄本和民国抄本各1部。主要流传于新平县老厂乡、新化乡一带彝族地区,清代彝文抄本《董永记》是较早抄本。两份抄本之间呈“母子”关系,其中民国十四年抄本已被云南省有关部门收集保存,并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清代抄本现由老厂乡白家顺保存和传承。
《董永记》最初在清代由普氏毕摩传给民国朱文义,后来经朱福义、普良等人之手,最后才到了白家顺手里。2005年,白家顺在集市上看到《董永记》后将其买下,并对此书进行了研究和传承。
白家顺,彝族,1963年生,新平县戛洒镇腊嘎底人,现居住在老厂,曾师从当地有影响的彝族毕摩普开科学习彝文,现已能熟练诵读彝文《董永记》全文,并收藏有《凤凰记》等彝文古籍40余部。彝文抄本《董永记》,用土布作护封,内页为棉纸,线订卷轴装。整个外观虽破损严重,但古朴典雅。全书长21厘米,宽26厘米,厚2厘米,用彝文传统五言诗书写,计186页11100余行。
“《董永记》分为引子、董永降人世、拜师学书文、初试露锋芒、卖身葬母亲、路遇天仙女、夫妻还债务、主仆认亲戚、天君传诏书、仙女回天庭、赴京考状元、阁老选女婿、仙女送儿子、仲书寻娘亲、重礼谢恩师、升天封神等20个部分,详细记述了董永从出生到卖身葬母、与仙女成亲直至获得状元荣华富贵,最后被封神的全过程。”白家顺用汉语给记者细细讲述着。
《董永记》传播的历程
据说,明末清初,老厂乡曾开办太和银矿,开采白银。随着白银的开采,外地汉族迁移到老厂,汉族文化亦随之传入,《董永记》传说正是在民族交往、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传播到了老厂,随后被彝族认同而被改编成了彝文《董永记》传播到彝族地区。
记者在新平县文化馆了解到,《董永记》随晚清时期汉族迁移,流传至老厂。故事源自汉族唱书,是彝族接受汉族传说后进行改编和再创作的重要优秀作品。此书也是云南彝族目前所见最长叙事长诗,也是彝汉文化交流、交融和认同的历史见证。有关学者将研究此书的文章在权威刊物《民族文学研究》发表后,引起学界关注,在全国民间文学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2016年,彝文《董永记》被收入《云南少数民族古籍珍本集成》第26卷影印出版,之后被翻译为汉文,由云南教育出版社出版;2018年,《董永记》获得云南省新闻出版政府奖最高奖。2019年7月,彝族叙事长诗《董永记》开始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文化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彝文抄本《董永记》前后破损严重,目前只有白家顺一人能顺畅诵读,传承出现了危机。为此,文化部门做出了五年计划,采取印刷出版将其留存;有计划地培训彝文爱好者进行阅读;要求白家顺在妥善保存原稿的同时,向老厂乡群众宣讲董永故事等方式进行传承。记者也希望彝族叙事长诗《董永记》在新平的大地上一代代传承下去。(玉溪市文明办)
通过彝-族-人-网,你可以阅尽千里彝乡,略万种风情,宣传彝族文化,从我们自身点滴做起。/ Recommendation
/ Reading list
- 1 彝族文化的瑰宝彝文
- 2 彝族汉姓来源
- 3 彝族文苑中的奇葩:彝文碑刻
- 4 三官寨及其彝文古籍
- 5 毕摩经书:洞开彝族先民“记忆库”...
- 6 十三代内子孙有称谓
- 7 彝族名词解说之“阿加”
- 8 “克智”:口头论辩
- 9 彝族尔比以及类别
- 10 “勒俄”:史诗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