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彝语地名释译:冕宁
彝族人-网诞生于北京,已经20年了。初心不改,在浮躁的网络时代,留一片净土,为彝族留下更多闪光的文化。
冕宁:彝语全称为“眯义卓娄”,系彝族一古代部族名字。“冕宁”为彝语“眯义”之汉语译音另写。“眯义卓娄”部族是冕宁宁蕃安抚司汉安姓,其先祖源于大凉山沙马宣慰司。冕宁宁蕃安抚司府原来在现今的冕宁县漫水湾,宁蕃安抚司领主——眯义死亡后,其子卓娄把宁蕃安抚司府衙门迁至现今的冕宁县城。久而久之,当时的各民族人都爱用“卓娄”这一人名来称呼冕宁县城为“卓娄尔库”,意思是“卓娄之人来后才成为集镇的地方”。
有人认为“冕宁”是汉语,其实不完全对。传说,在“眯义”(冕宁)这代人时,他跟随父辈来到漫水湾。当时,其祖阿其比尔从大凉山前往漫水湾任宁蕃安抚司府领主时,由于长途跋涉而来,路上口粮断绝,使当年年仅七、八岁的“眯义”到漫水湾时已经饿得奄奄一息。这个时候,当地的一户汉族人家,首先为“眯义”端来了一碗热气腾腾的长寿面,生命垂危的“眯义”从此获救。后来,“眯义”家人问那一户汉族人家,说这是什么能够救人命的线条粮食时,那户汉族人家告诉“眯义”家人说,“这是面,一碗长寿面”。“眯义”家人喜不自尽。再后来,“眯义”的家人就把“面”拿来给孩子取名。加上汉语“面”和彝语饿“眯”音相近,“眯义”的家人就把孩子正式取名为“眯义”。“眯义”(冕宁)的词根词源的最早意思是指“从此以后不再受饥饿”。
彝族人-网诞生于北京,已经20年了。初心不改,在浮躁的网络时代,留一片净土,为彝族留下更多闪光的文化。
/ Recommendation
/ Reading list
- 1 彝族文化的瑰宝彝文
- 2 彝族汉姓来源
- 3 彝族文苑中的奇葩:彝文碑刻
- 4 三官寨及其彝文古籍
- 5 毕摩经书:洞开彝族先民“记忆库”...
- 6 十三代内子孙有称谓
- 7 彝族名词解说之“阿加”
- 8 彝族尔比以及类别
- 9 “克智”:口头论辩
- 10 “勒俄”:史诗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