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尔瓦,大凉山彝家人服饰文化的“活化石”
擦尔瓦的制作
擦尔瓦制作来源于彝族毛纺织技艺。凉山彝族毛纺织技艺,被彝族妇女所掌握。彝族妇女常常把羊毛洗干净后晒干,将羊毛扯为毛绒,捻成毛线。捻线工具有纺陀,小筐箩。还有用纺车捻线的。
捻线时,左手握毳,右手持纺陀,将毳一头搓细小线套在纺陀勾上,然后右手指边搓纺陀旋转,边拉线,这样一搓、一拉、一捏就捻成线。捻、拉一节线又绕回纺陀上,如此反复操作而成。毛线细而匀为佳。然后将所捻毛线再用纺陀把它搓紧、搓实后挽成线球,盛于簸箕内。
纺纱织布时,首先要设织布线,彝族称之谓“伊合什”。即纺织者在选择一处较为平整之地为设线处,在此平整的地上竖钉粗细一致、排列有序的几十个木桩,然后将线往复缠绕在木桩上而成。设线织桩匡呈长156厘米,宽48 厘米的长方形,线桩共钉二十个左右,即设线者左右两头宽边各钉长短粗细一致的五至七根木桩,木桩以纵排列,两头七根木桩相间距离各8厘米;设织线匡长边(靠近设线者的一边)仅钉两根木桩,左右横排列,一根为分线桩,一根为绕线桩,相距34厘米,排列方式分线桩为右,绕线桩为左。绕线桩距左纵排木桩第一根为73厘米。另一长边木桩数量是依据织品的长短或大小而定,大者为多,小者为少。
绕线时,从右边纵排的七木桩之第一根上始绕,从右至左经分线桩至绕线桩至左边纵排的七根木桩之第一根又回右边纵排木桩之第二根依次绕至另一长边的木桩再绕回右边纵排的第一根。如此反复来回绕至120双、125双、130双线股,缠绕的线股数目越多越好。最好的是130双线股为好。在分线桩处用其它颜色的线把绕线中分开,然后将从最末线桩上的线依次取下辫编至左边纵排木桩的第一根为止,一般留乘约310厘米作为织线,织一节放一节,一直织完为止
若织品是擦尔瓦,最后留一节线作为擦尔瓦穗。无穗擦尔瓦则不需留线。在收拾设线桩时,其它所有的木桩无须保留,仅留一根绕线桩在设织线上,在开始织布之前将其取掉,用以一根粗细与绕线桩相当的竹竿来穿进替代,因竹竿在织线上更为轻便。最后收拾起来辫编线一头打结套在一根木桩上,套上织腰带、穿进线梭成经纬度及织刀则可开始织布了。这一过程,彝族称“伊合史”。
毛布织成以后,把单幅的毛布缝起来,就形成了擦尔瓦的雏型了。在将事先留好的纱线按三线一股、三股一根,搓成一根根一尺作用的吊须,最后在领口处缝上一根扁毛绳,把领口收起来,这样一件白天遮风防雨,晚上当被子盖的功能强大的擦尔瓦就制作成功了。
2007年3月1日,彝族羊毛擀毡及纺织技艺被列入凉山州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擦尔瓦的价值
擦尔瓦的历史价值。彝族擦尔瓦是最具代表性的彝族服饰之一,与彝族族源和悠久的历史息息相关,含有古老文化的象征意义,并且始终影响着彝族千百年服饰的演变及发展。
擦尔瓦的文化价值。工艺精湛的擦尔瓦轻薄如纱,软绵如水,可谓精美的艺术作品,可穿十年八年,甚至几十年之久,展示了彝族人民的生活智慧和工艺水平。
擦尔瓦的实用价值。擦尔瓦在彝族人民生产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彝族人民以之取暖防身、挡风避日,夜为被,坐为垫,披为彩,具有耐磨、御寒、防潮等实用价值。
擦尔瓦的历史记载
文献记载擦尔瓦最早见于汉代。
在大凉山彝族地区,擦尔瓦是彝族人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羊毛披毡,叫“瓦拉”,也被称为“擦尔瓦”(下称擦尔瓦),似斗篷,有长有短,有纯白色的,也有黑蓝色的。长的可至膝盖之下,下端饰有长穗流苏,白天披在身上遮风挡雨,夜晚则可以当被褥。
彝族先民自四千年前,迁徙到高寒的大凉山后,就已经开始蓄养绵羊。千百年来,彝族人民主要以羊毛和羊皮来抵御严寒,彝族的标志性服饰擦尔瓦、佳史、毛裙、毡帽、毡袜都是绵羊恩赐的保暖礼物。
自从彝族英雄支格阿鲁的母亲蒲嫫列依发明了纺线织布后,这项古老的手工技艺便流传至今,成为彝族妇女的当家活。
据彝文古籍《起源经》记载,彝族弹毛擀毡,始创于先祖阿约阿先时代,而纺线织布,则始于彝族英雄支格阿鲁的母亲蒲嫫列依时代。文献记载最早见于汉代,但它的起源和存在比汉文献记载更早。在云南晋宁石寨山古墓群——“滇王家族”墓地出土的铜俑中有的身着麻装,也有的身着擦尔瓦,显得十分华丽。由此可见,在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前1世纪的“滇国”时期,西南彝族的纺纱品除了麻布,还有工艺精美的毛制加工品擦尔瓦。
凉山彝族毛制品的种类主要是擦尔瓦和佳史,佳史有单层和双层两种,单层的称“沙博或阿博”是套在擦尔瓦里面穿的。擦尔瓦穿着简便,在劳作时可披用,在盛会上也可作为礼服披着。有本色、灰色、白色、黑色,也有染为蓝色的。
凉山彝族毛纺织技艺,是彝族妇女所掌握。擦尔瓦在彝族人民集中居住的圣扎、义诺、所地等三个方言区的17个县市,其中昭觉县最为突出,街头巷尾随处可见。
地方志对擦尔瓦的记载
我们翻开当地地方志书,来看看地方志中对擦尔瓦的记载。
《凉山彝族自治州志》:
彝族男女老少都披“加使”(披毡) 和“瓦拉”(擦尔瓦)。“加使”是用羊毛擀制成毡,然后双迭,折叠成多层,用绳系于颈部,外加“瓦拉”成套,披在身上。“加使”“瓦拉”耐寒,白日作衣,夜晚作被,雨天避雨,一披多用。
无论是什扎、依诺、所地、田坝或者是其他地区,男女老幼都喜欢披“加使和瓦拉”,“加使”又称披毡,是用羊毛擀制成毡,然后双迭,折叠成多层,用绳系于颈部,外加“瓦拉”成套,披在身上。“加使瓦拉”耐寒性特别好,白日作衣,夜晚作被,雨天避雨,一披多用,又是就地取材,人工制作,可算是彝族人民的一种创造。
《昭觉县志》:
擦尔瓦类似披风,彝语称“瓦拉”。用白、灰、青三色羊毛捻制的粗毛绒织布缝制而成,并有方格纹、斜纹、水波纹及南瓜籽纹等花纹。缝制一件擦尔瓦,一般需要13片毛料,每幅宽七寸左右,多染为深蓝色,也依黑、白羊毛颜色不染的。擦尔瓦上端用羊毛编成的粗绳收口。擦尔瓦的形式分有流苏(穗状饰物)的和无流苏的两种。有流苏的流行于什扎、所地地区,所地地区的擦尔瓦比较短小,而什扎地区的则最为华丽,边缘镶有红、黄牙边和青色衬布,下端吊有一尺余的绳穗。依诺地区的擦尔瓦不注重华丽,也多不染色,下边无穗。
《普格县志》:
男女均着披毡与擦尔瓦,披毡以4斤左右羊毛扦制而成。薄如铜钱,整体呈2寸宽竖形皱摺、30摺左右,用羊毛绳束端成领。一般用白或黑色羊毛制成,也有染成蓝色的。擦尔瓦是用手搓的粗毛线编织而成。一般12幅,每幅宽7寸左右,罩于披毡外面。
《喜德县志》:
察尔瓦(彝语“瓦拉”)。瓦拉类似披蓬,用捻制的粗毛线织、缝而成。一般13幅。每幅宽7寸左右,多染为深兰色;也有青、白羊毛依原色不染的。上部边缘镶有红黄牙边和青色衬布,下边吊有一尺多长的绳穗。察尔瓦和披毡是彝族的基本服装之一,昼衣夜被,不可少离。
《德昌县志》:
擦尔瓦多染成青蓝二色 ,长约1米,底边垂穗。环肩及襟边、下摆或嵌红、黄、绿牙边,或盘绣花边。
通过彝-族-人-网,你可以阅尽千里彝乡,略万种风情,宣传彝族文化,从我们自身点滴做起。作者:王维华、凉山州史志办、 省地方志办 何晓波 罗一洋 朱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