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传统文化 National Culture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彝族传统音乐舞蹈

源于贵州晴隆三宝彝乡的东方踢踏舞:阿妹戚托

作者:木确奢哲 整理 发布时间:2018-05-17 原出处:彝族人网综合 点赞+(
通过彝-族-人-网,你可以阅尽千里彝乡,略万种风情,宣传彝族文化,从我们自身点滴做起。

  “阿妹戚托”是彝族的一种原生态舞蹈,汉语意译为“姑娘出嫁舞”,源于贵州省晴隆县三宝彝族乡,属于女子群舞,以偶数组成队形,八人、十二人、十六人或二十四人不等为组,或呈直排或呈圆状,姑娘们一边歌唱一边用脚踏击地面,或用脚底相互撞击,不断发出清脆悦耳的“啪、啪、啪”响声,极具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故有人称为“东方踢踏舞”。Wh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Wh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宝彝族乡位于贵州省晴隆县境南部,是贵州省唯一的彝族乡,该乡山清水秀,民族风情浓郁,是一块风水宝地,山水、森林、民族民间舞蹈被当地人誉为彝家“三宝”。当地彝族婚嫁舞 “阿妹戚托”源远流长,一直在民间以言传身教的形式流传,1956年参加贵州省第一届工农业余艺术会演荣获优胜奖,并曾进京为中央领导演出。 1981年后重又被县州文化部门重视,经抢救和整理再创作,得以重新传承发扬。1995年参加意大利“世界民族民间文艺会演”,2007年“多彩贵州”舞蹈大赛中获得第三名,现已列为“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Wh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Wh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每当夜晚,村民们在村落边烧起篝火,吹起笛子,唱起歌曲,在院坝里、竹林边跳起热情奔放的《阿妹戚托》舞蹈,寨内气氛欢乐,他们用甜美的嗓音歌唱幸福的生活,用翩翩的舞姿展示多姿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Wh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Wh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阿妹戚托”发掘简述Wh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Wh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宝彝族乡历史上一直属于边远少数民族贫困山区,自然环境处于较封闭的状态,也因此才使民族优秀传统艺术形式较完整保留下来。1956年,“阿妹戚托”在参加贵州省第一届工农业余艺术会演并荣获优胜奖后,曾进京在怀仁堂为中央领导演出。此后,由于生产、生活、经济贫困等因素制约,致使“阿妹戚托”渐之匿迹。落后的经济条件,竟将民间瑰宝“阿妹戚托”湮没达20余年。Wh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Wh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各级党委和政府将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在地方经济逐步发展的条件下,抢救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工作,被列入宣传和文化部门工作的议事日程。1981年,晴隆县文化馆派出群众文化工作人员前往三宝乡,在抢救“阿妹戚托”过程中,学习这一彝族文化艺术标本。1986年秋,晴隆县地方志办公室在搜集整理地方民族文化艺术资料,方知会跳“阿妹戚托”者,仅存毛台玉等几人,可谓凤毛麟角,故将“阿妹(或译阿米、阿买)戚托”截入地方历史文献《晴隆县志》,使之得以承传。黔西南民族歌舞剧团亦随派遣郑刚等人深入三宝采风,将原生态“阿妹戚托”进行整理创作搬上舞台,受到本州观众的欢迎,使创作者们深受鼓舞,进而细心加工。1992年时值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建州十周年庆典之际,晴隆县文化局将“阿妹戚托”带出深山,组成表演方队。5月1日晴隆“阿妹戚托”原生态舞蹈首次在州府驻地兴义体育场亮相。1995年曾参加意大利“世界民族民间文艺会演”。随着农村扶贫开发的深化及农村经济的腾飞,“阿妹戚托”在故乡的土地上无拘无束地展示其艺术魅力,逐步发扬光大。Wh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Wh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三宝彝族近史及艺术传承Wh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Wh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宝彝族的民间文化艺术形式,主要有民歌、民间故事(传说)和舞蹈。民歌表现较为广泛,故事或传说少许,其舞蹈极为稀罕,迄今仅发现“阿妹戚托”。这与该地区彝族生活群体及生活环境有直接的渊源关系。Wh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Wh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500年前,晴隆彝族大至分两个阶段迁徙而来,一支为明代中期由云南迁入。另一支为晚清从威宁、毕节、黔西一带迁入,在山上择地而居,三十五户住一山成为一寨,故称山堡(包)寨。追溯这支民族群体的祖先,原系古代西民族爨蛮的一支系,史称“西爨白蛮”,居于滇西北(另一支系称“东爨乌蛮”)。历史上部族之间屡生战事,西爨白蛮战败,依照部族之间的协订,败者沦为奴隶,胜者则为主人。唐朝天宝二年(公元751年)乌蛮反唐,号称“于矢部”,统治云、贵、川三省交界之大部地区,直到元代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于矢部才降附元中央集权。其间,部族群体的称谓渐演变为“白彝”即原之乌蛮。由于白彝先民不甘忍受彝、汉统治者的奴役、压迫和剥削,于是举家迁徒,逃离故土,跋山涉水进入北盘江流域,隐居深山,并依靠山林谋生计,与大千世界相对隔离,形成半封闭甚至封闭式的格局。其生产形式为刀耕火种和狩猎;其文化艺术亦只能在这种相对封闭的环境条件下,唯以言传身教方式进行文化艺术承传。诚然,从民族文化语言总体反映形式上看,彝族本身是有文字(彝文)使用的民族,但在历史上彝文被统治者完全掌握并严以控制,被剥削的贫民,尤其是奴隶,是难以甚至不能接触和使用自身的民族文字的。于此可以推定“阿妹戚托”无文字(书面语言和图解)记载之迷便不难破解了。Wh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Wh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所谓言传身教,则是母传女、女传外孙女,并以口碑传述其动作之含意和要领,再以手把手教导其手之舞、足之蹈,故而令其动作规范(达到教导者的要求),使之保持历史的、原滋原味的艺术形态。Wh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Wh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阿妹戚托”的艺术内涵及表现形式Wh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Wh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阿妹戚托”纯属无音乐伴奏的彝族婚俗舞蹈,是新婚姑娘临出嫁时,寨中及邻寨女伴纷纷为新娘送行,在与新娘离别之际,表达女伴们依依难舍的心情,同时告诫新娘坐家之后,要勤俭持家、孝敬公婆、相夫教子、尊重寨邻;祝福新娘与丈夫全家和睦相处、兴旺发达。“阿妹戚托”是彝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作、日常生活及其民族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舞蹈。相传最早的“阿妹戚托”是一位彝家姑娘跟仙人学来教会了大家。几年后,姑娘要出嫁了,寨邻姐妹们商量,用姑娘教她们跳的舞蹈欢送她,于是姑娘们就在她家堂屋里跳起这支舞蹈。从此,凡彝家村寨的姑娘出嫁时,都要跳这支舞表示欢送。 从“阿妹戚托”独具风格的人文景观中,尚能体现出三宝彝族古老的历史文化信息及其本土文化内涵。Wh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Wh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阿妹戚托”系女子群舞,以八人或十二人或十六人不等为组,人员增减以偶数计,或呈直排,或呈圆状。手拉手即可起舞,舞蹈分为12小节,即:闪托(大家一起跳的意思,布局上总领全舞,交待起舞的原由:姑娘出嫁);喊各(彝语“喊各”译成汉语就是“镰刀”。送镰刀等劳作工具给出嫁姑娘,盼望其勤俭持家);西格非格(祝愿姑娘搞好养殖,体现远古时期的游猎、游牧生活);格托(与3节的意思相近);节把阶(翘二郎腿,劳娱结合,劳作之后要注意休息);西托非托(嘱咐姑娘不要误了农时,表现抢收抢种的热烈生活场面);其摩洛(脚指点地,塑造出薅刨等生产管理环节的劳动造型);拜益朵(手指搓揉,意基本同7节);箭堵(农闲娱乐);奇西然(“奇”彝语指羊;“西”指畜禽等身体上寄生的虱子。全句意思是:打扫圈舍,清除羊身上的脏物和虱子);其来朵(“其来”,粑粑;“朵”,打、搓。全句意是打粑粑过年);毕叽塞(集体欢庆一年的丰收)。整个舞蹈肢体语言的形成基因,无不来源于生产生活,并对未来寄予美好的向往。其动作主要靠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部位的运动变化来展示舞之美感。表演者相互配合默契,可谓达到丝丝入扣的境界,使其动作整齐无误,干净利落,脚掌发出的踢踏之声,极为脆响,以足传情,使人震撼,予观者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大可令人叹为观止。难怪有人给“阿妹戚托”赋予“东方踢踏舞”之美誉。Wh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Wh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晴隆彝族原生态婚俗舞蹈“阿妹戚托”在“黄果树”杯2007“多彩贵州”舞蹈大赛决赛中获得第三名,并肩大赛银奖“银瀑奖”,向世界递出了一张亮丽的名片。现已申报列为“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并继续申报进入更高级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如今,“阿妹戚托”已进入三宝彝族学校,作为校园的一门必修课加以传播,不难想象“阿妹戚托”这支民族民间艺术奇葩将来会更加璀璨夺目。Wh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Wh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本文通过网络信息综合,旨在公益宣传彝族文化,如有不妥请联系更正。)Wh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通过彝-族-人-网,你可以阅尽千里彝乡,略万种风情,宣传彝族文化,从我们自身点滴做起。

所属专题:

黔西南彝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