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酒文化中的音乐性
音乐是人类情感和精神生活的艺术化表现形式,从古至今,音乐与社会就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社会以其强有力的政治影响、强大的经济力量宣传和支持音乐艺术的发展,而音乐则以一种潜移默化的精神力量影响着社会的发展,音乐艺术的功能价值决定了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音乐与酒可谓是一对孪生兄弟,这样一种关系,早在它们诞生之初就被人为地决定,古人举行盛大宴会或是祭祀天地祖先,都离不开酒和音乐活动。所有的祭祀享宴活动,在载歌载舞的同时,都要饮酒,饮酒是贯穿整个祭祀享宴之中的一种颇为重要的活动,酒在祭祀活动中被认为是通天的一种介质,是向天地鬼神和列祖列宗表示敬意的一种方式,其中的歌舞劝酒也拥有悠久的历史,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唐人徐云虔所著的《南诏录》:“吹瓢笙,笙四管,酒至客前,以笙推盏劝酒。”
歌舞劝酒,融合了民族民间艺术、民俗风情、酒文化观念为一体,在彝族的民族文化中独树一帜,这种在饮酒时唱歌跳舞的方式,逐渐形成一种为官方和民众共同接受的习俗,流行久远,绵延百代,酒文化和音乐艺术的联系也就是自然而然,水乳交融了,酒文化中渗出的音乐性在几千年的文化历史进程中可见一斑。
彝族酒文化饶有情趣,丰富多彩,酒与彝族人民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在彝族节庆和日常生活中,都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彝族饮酒非常特别,分别有:“吃白酒”、“秆秆酒”、“咂酒”和“转转酒”等饮法,其间还要伴以猜酒令、唱酒曲、跳酒舞和相关的说唱等艺术,在彝族地区,有酒歌必有酒舞,酒与歌舞种类繁多,大致可分为生日歌舞、进新歌舞、敬酒歌舞、嫁娶歌舞和法事歌舞等几类,以艺术形式表现饮酒之人的精神状态,抒发饮酒之人的思想感情,表达精神层面的主旨。你若在彝家举办婚事时做客,就能听到许多彝家人传唱的酒歌,男声曲调雄浑高亢,女声唱腔柔和细腻,在座的听众也被音乐所感染,融入到热情的气氛中。在彝家山寨,有歌声的地方就有酒,有酒的地方就有歌,无论是青年男女唱的情歌,还是毕摩唱的“祭祀歌”,不管是彝族开天辟地的“创世歌”,还是描述彝族先民生生不息的“劳动歌”都会使你沉醉在酒歌交融的情调中。彝族酒歌是彝族酒文化的重要部分,在酒歌中彰显了彝族的热情好客、豪爽、霸气、积极乐观、开朗的民族性格,酒歌中透出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彝族酒歌酒舞的丰富性追其根源就是:音乐来源于社会,同时又对社会产生巨大的作用,音乐艺术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发展的结晶和产物。音乐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交流、和谐共处,能给予人们精神的需求。对于音乐的功能价值,古今中外有多种论述,我国早在春秋时期,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就已经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强调了礼乐对社会的作用,“乐圣”贝多芬也曾经说过:“音乐应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音乐属于精神的范畴,它可以传递感情、鼓舞斗志、陶冶情操,也可以调剂人们的生活,起到娱乐的作用。
在彝族文化中,音乐的功能通过酒得以传播,通过酒得以滋生,酒文化的丰富内涵也通过音乐得以表达,彝族的酒歌中蕴含的功能也得到了发展,其中包括了道德教育功能,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功能,表达爱情的功能,改善人与人之间人际关系的功能,酒歌中还蕴含了深刻的伦理观念和道德生活准则。音乐与酒,酒中的音乐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在彝家人的精神世界里开出了美丽的艺术之花。
今天的彝族,在日常生活中仍然飘荡着优美动听的酒歌和动人的舞蹈,宴席的酒歌,寻求了人生礼趣;婚嫁的酒歌,明誓了白头偕老、忠贞不渝的爱情;农事节庆的酒歌,表达了缅怀先祖、祈祷丰收的情感;离别的酒歌,倾述了壮士一去不复返的悲壮情怀;丧葬的酒歌,表述了后人的忠孝之心。总之,有酒无歌不成礼,离开了酒和歌舞,彝族的民俗活动便无所依托。
酒中有乐,乐中有酒,在中华大地上56个民族都是美酒飘香歌绕粱,美妙的旋律,芬芳的美酒,丰富着人们的生活,寄托着人们美好的祝愿。
彝族人-网是创建最早,影响力和规模最大的彝族文化网站。网站的目标,是构建彝族文化核心数据库。文字来源:散文吧
作者单位:四川理工学院艺术学院
图片:来自凤凰网
/ Recommendation
/ Reading list
- 1 朴喇鼓舞
- 2 玉溪彝剧简介
- 3 彝族月琴
- 4 神秘的哀牢山彝族三笙
- 5 鹤庆吹吹腔
- 6 彝族传统民间乐器 之一 “ 克西菊...
- 7 左脚舞
- 8 彝族四弦弹唱
- 9 情趣盎然的烟盒舞
- 10 彝族妇女(花腰)舞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