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传统文化 National Culture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彝族传统音乐舞蹈

彝族撮泰吉:穿越时光的永生花

作者:郭俊才 张华顺 发布时间:2022-04-24 原出处:​毕报视讯 点赞+(
通过彝-族-人-网,你可以阅尽千里彝乡,略万种风情,宣传彝族文化,从我们自身点滴做起。

     Ec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地处黔西北高原的威宁自治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千百年来,各民族在生产生活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在这块神奇绚丽的民族文化高原上,被誉为“戏剧活化石”的彝族撮泰吉,恰似穿越时光的永生花,从远古盛放到今天。
Ec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

撮泰吉演员

撮泰吉流传于威宁、赫章一带,其起源的确切年代已不可考,据项目资料显示,它由威宁板底乡文姓彝族世代传承,目前的传承人为该乡曙光村一组的文道华。Ec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

文道华在制作撮泰吉面具

文道华今年78岁,12岁开始跟随父亲学撮泰吉。据文道华介绍,撮泰吉发祥于贝谷凯嘎(彝语,今昆仑山一带),其枝铺就云贵高原,果结在板底乡裸嘎院子(板底乡曙光村),是彝族先民祈求祖先保佑、趋吉纳福的一种表演形式。Ec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

撮泰吉面具

“撮泰吉为彝文译音,‘撮’为人或鬼,‘泰’为变化,‘吉’为玩耍、游戏的意思,所以撮泰吉又叫‘变人戏’。”文道华说,他们每年会在正月初三到正月十五表演撮泰吉,旨在纳吉祥,祈丰收。Ec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文道华介绍,撮泰吉表演内容有祭祀、耕作、喜庆和扫寨四个部分。表演人数通常为10至17人,其中有的扮人,有的扮狮子,有的扮牛,还有的敲锣打鼓,配合面具、服装、小木棍等道具完成。Ec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

文道华在制作撮泰吉面具

《威宁彝族礼俗》一书中的记载揭示了撮泰吉中几个主要角色“撮泰老人”的身份之谜——“妮不摩”,九千九百岁;“阿大摩”,一万一千九百岁;“阿博摩”,一万三千九百岁;“啥布摩”,一万五千九百岁;“骂哄摩”,一万七千九百岁;“惹嘎摩”,一万九千九百岁。Ec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他们一个小一个两千岁,‘惹嘎摩’是上天派下的天神,而我戴在脸上的面具所代表的‘骂哄摩’就是彝族长者。在‘惹嘎摩’的指导下,‘我’带领‘啥布摩’‘阿博摩’‘阿大摩’‘妮不摩’走出森林,获取种子、驯牛,并在土地肥美的地方生息繁衍,三收喜庆,直至人畜兴旺,直至和美安乐。”文道华说。Ec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

撮泰吉表演

撮泰吉以古朴、神秘、独特的民俗内容和艺术形式,吸引着中外文化学者和人类学者纷纷前来“解锁”探秘;2006年,撮泰吉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文道华也成为撮泰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Ec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17年2月11日,毕节彝族古剧《撮泰吉》受邀参加著名的法国尼斯狂欢节,在狂欢节开幕式上及花车大巡游中展演,吸引了众多眼球。Ec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对于撮泰吉的传承,文道华的想法与时俱进。“以前是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会撮泰吉的基本都是我们寨子里的人,现在我想把它传到外头去。”文道华说,现在只要有人愿意学,他都愿意传授,他希望撮泰吉能得到更多人的关注,走进更多人的心里。Ec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我打算在村里弄民宿,到时候把撮泰吉的文化元素融入民宿建设。”文道华的孙子文康进说,今后,他会寻求更多角度去宣传和传承撮泰吉。Ec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目前,除了文道华的后人学习撮泰吉,板底乡板底小学也聘请了专业老师,在课余时间传授学生撮泰吉的相关知识和表演技巧,“大手牵小手”传承,让撮泰吉这朵奇花焕发时代的光彩。Ec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通过彝-族-人-网,你可以阅尽千里彝乡,略万种风情,宣传彝族文化,从我们自身点滴做起。

来源:毕节日报融媒体中心;文:郭俊才 图/视频:张华顺;编辑:周礼刚;责编:王云;编审:王 韵 监制:孟性荣。

【声明】本文转自公开互联网平台,并经彝族人网排版发布,旨在公益宣传彝族文化和彝区发展。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完全赞同或者证明其信息真实性。文章版权归属作者和原媒体,如著作权人不愿意在本网发表或文章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或修改。特此向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和感谢!  (了解更多…)

所属专题:

彝族非遗保护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