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凉山彝族文化研究出最新成果
光明网昆明5月19日电(记者张勇)云南省社科院在挂联帮扶宁蒗彝族自治县脱贫过程中,深入挖掘、整理、研究彝族文化,于近日出版了《毕僰特依校注》、《勒俄特依译注》等5本彝族文化研究著作,集中展示了云南小凉山地区民族文化建设主要成果。
宁蒗彝族自治县是国家级深度贫困县,也是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挂联帮扶对象。这里居住有彝、汉、普米、傈僳、纳西、藏等12个民族,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其中彝族占全县总人口的65%左右,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毕僰特依》《勒俄特依》《斯惹阿嫫茨》《斯洱森久特依》《阿嫫妮惹》等大量优秀作品。《毕僰特依》出自乌蒙山区,属毕摩文献中的谱牒类,是一部叙述彝族毕摩源流,颂扬毕摩先祖辉煌业绩的优秀彝族文化典籍。创世史诗《勒俄特依》被称为“叙述历史的书”,普遍流传于金沙江两岸彝族地区。《斯惹阿嫫茨》是彝族在漫长的迁徙历史中所总结的传统生态文化知识、习惯法,记录了彝族历史中发生的重要事件,是研究彝族历史的第一手宝贵资料。《斯洱森久特依》是一部在解除风湿患者身上风湿病怪(斯森)仪式上用的经书。叙事长诗《阿嫫妮惹》(妈妈的女儿),以口头或彝文手写本的形式流传于四川大凉山及云南的宁蒗、永善、永仁、元谋等彝区。在挂联帮扶调研过程中,云南省社科院的专家们了解到这5部彝族文化经典作品的重要价值,于是在小凉山地区广泛搜集手稿,并对这5部作品进行了整理和译注,形成五本译注《毕僰特依校注》、《勒俄特依译注》、《斯惹阿嫫茨译注》、《斯洱森久特依校注》和《阿嫫妮惹译注》,并以“宁蒗彝族文化丛书”的形式公开出版。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何祖坤表示,这套丛书的出版,将对深入了解宁蒗社会历史、研究彝族文化、传承和保护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云南省社科院(中国昆明南亚东南亚研究院)作为全省唯一省级综合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将继续发挥在民族理论研究、民族文化研究、农村发展研究等方面的优势,进一步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推动少数民族优秀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