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心:在省委副书记家作客
1991年6月22日(星期六),应赵老师的邀请,去她家里聚会。她的家在省委大院,她爱人冯元蔚时任省委副书记兼省政协主席。
赵老师是我到民族学院后教的第一批学生。全班22个学生,20个彝族,两个藏族。只有她一个女同学。这是四川省培养的第一批少数民族高中毕业生,是国家的宝贵财富。高中3年期间我一直担任他们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而且一直住在男同学隔壁的一个单间,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那时,我跟老冯并不熟悉,只知道他是系主任、有名的彝族作家。1965~1966年,民族学院近200师生参加了会理、西昌的“四清”运动。在会理时,我们不在一个区;在西昌时,老冯任石家乡(彝族乡)工作队副队长,我在党委副书记、老红军张天伟同志身边担任秘书兼工作团秘书,有工作上的联系。
老冯的老家就在礼州区安宁河畔的新华公社,非常富庶,以种水稻为主,那里的彝族被称为“水田彝”。
WG以后,老冯担任了语文系主任,我担任汉语教研组组长。1979年5月,我到南宁参加全国民族院校汉语教学研究会(1965年改名为“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研究会”)成立大会,当选为副理事长。6月21日,到中央民族学院在著名语言学家马学良先生主持下编审研究会的第一本论文集。
7月中旬,我收到老冯的一封来信。信中说:“民族院校汉语教学研究会分配给我院副秘书长一职,据说会上推荐的是你。我们的意见,如果当时已确定了就不要改变了。若还没有最后确定,是否由陈名声参加为宜?你走前未能同你商量,你若同意,来信告知后再同教研组同志商议决定。”“临近期末,学校工作比较忙,28日考试完毕后,各课、各教研组和系上都要写出学期总结。你们的审稿编辑工作基本结束后,望你尽快返校。”
无意之间,这封信竟然保存了下来。40年后的今天,重读这封来信,让我感到老冯的确是一位平等待人、令人敬佩的好干部、好领导。他当时虽然是系主任,是我的上级,完全是以商量的口气跟我商量两件事情。他不愧是作家。整封信没有一句废话,简明扼要,十分得体,用词和标点符号都非常准确。如跟我谈事情用“商量”,跟教研组同志用“商议”。
那次在北京审稿耽误了40天,的确时间太长。主要原因是马先生要求能收的论文尽量收,因为大家写一篇论文不容易,还涉及到评职称的问题。由于连续不断的政治运动使得有些老师业务生疏,有的稿子修改起来难度很大;在北京期间,我们还与受马先生邀请来华访问的美国卫斯理女子文理学院中文系主任戴祝悆教授进行了学术交流。虽然“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我还是在审稿结束后马上坐火车赶回了学校。
不久,老冯被提拔为西南民族学院副院长,我担任了语文系副主任。1982年,我在教育部高校干部进修班学习期间,从报上看到老冯担任了省委副书记,我认为以老冯的水平,在少数民族干部中绝对是出类拔萃的。这就是实至名归。
我担任系主任的时候,赵老师在系上教彝语。后来调到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研究所。1990年春,赵老师送来她和米武作合作撰写的《彝语修辞学》,请我帮她修改定稿。当时,我除了忙于系主任的工作,还要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中美文化交流项目,要为87级藏、彝语文班上《汉语修辞学》,为日本留学生上《中级汉语》。我自己还在参加编写一部中型词典,只能见缝插针,用晚上和星期天的时间审稿。《彝语修辞学》26万字,除了例句用彝文,论述全部用汉文。审稿断断续续花了两三个月的时间。写完《序言》以后,我请赵老师给老冯看看。老冯看了以后只删了一句话。序言后来以《语言研究贵在创新》为题在《云南民族语文》单独发表。
此次聚会主要是为了感谢支持本书出版的同志。
我知道老冯喜欢喝酒,所以带了一瓶家乡的泸州老窖特曲。经过两道岗哨,骑着自行车到达一栋两层楼房。赵老师已在门口等我。到客厅一看,民族学院党委书记苏克明和民院的几位民族语文专家阿旺措成、沈五几、谢志礼、张余蓉及四川省民族出版社的几位领导正一边喝茶一边聊天。这栋约三百平米的老房子原来是四川省长李大章住过的,里面没有豪华的装修,跟普通民房没有多大的区别。
老冯工作很忙,晚上8点过才回家。一同来的有原四川省委副书记、老红军天宝和他的秘书。
晚餐都是家常菜,主菜是彝族最喜欢吃的“坨坨肉”。所谓“坨坨肉”,就是把30~50斤的乳猪杀了以后煮熟,宰成鸡蛋大小的肉块,加入适量的盐、辣椒、花椒、味精等,吃起来又嫩又香。赵老师告诉我,乳猪是专门从凉山买了运来的。老冯从家里拿出两瓶名酒,我从不喝酒,只得表示一下。老冯说话中气十足,笑起来“哈哈哈”的声音特别洪亮。
饭后在客厅里跳交谊舞。没有乐队,客厅的角落里摆放着一套音响,也可以唱卡拉Ok。我在西南师范学院(现西南大学)读大一时,每周末网球场都要举办舞会。班上扫舞盲,始终没有把我扫掉,每次只能坐在旁边当旁观者。
奇怪的是,到民族学院工作以后,我不但学会了吃彝族的坨坨肉和藏族的酥油糌粑,还学会了跳彝族的达体舞和藏族的弦子锅庄,甚至上台表演。这可能应该归功于民族文化的熏陶感染和工作的需要吧!
好人必有好报。老冯退休前任四川省政协主席和全国政协常委。2019年7月15日以89岁高龄离开了这个世界。他留下遗嘱,魂归故里,把他安葬在生他养他的凉山这块古老的土地上。
(2020.5.1于西南民族大学)
作者余惠邦教授简介
籍贯:四川省泸州市
民族:汉族
职业:教师
毕业院校:西南师范学院(现为西南大学)
1956年毕业于泸州市第二中学。1960年大学毕业至1999年退休,一直在西南民族学院(2003年更名为西南民族大学)从事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工作。1980~1984年任语言文学系副主任、1984~1992年任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主任,1992年起任教授、双语研究方向硕士生领衔导师。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四川民族地区“双语制”问题研究》、中美文化交流项目《中国藏区东部藏族朝圣习俗研究》。 中国语言学会会员、(香港)世界华文文学家协会会员。 在学术界曾长期担任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顾问、中国修辞学会常务理事兼西南分会副会长、四川省民族语言学会副会长、四川省语言学会常务理事、四川省语委委员、西南高校管理研究会理事等职。 1993~2007年任西南民族大学台联会长。 1985年被评为成都市优秀教师、劳动模范;2004年被评为国家民委系统离退休先进个人;2013年经国家民委教科司批准,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研究会授予“有突出贡献的双语教育专家”荣誉称号(全国共授予10位专家)。
前排左起:马赫木呷、陈叔乾、扎昔、孙自强、扎西泽仁、天宝、冯元蔚、罗通达、周礼成;第三排右二谢志礼、右三余惠邦
通过彝-族-人-网,你可以阅尽千里彝乡,略万种风情,宣传彝族文化,从我们自身点滴做起。
/ Recommendation
/ Reading list
- 1 人类学研究的种种困惑
- 2 毕摩文化与国际彝学
- 3 谈“彝学”的研究
- 4 族史追忆
- 5 塔米的中国脚步——德国学者塔马拉...
- 6 “边疆人文”六十年
- 7 把凉山民族文化资源转变为民族文化...
- 8 论中国彝学的学科建设
- 9 朱文旭彝语言学术研究访谈
- 10 凉山州毒品问题的现状、趋势及其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