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彝学研究 Yi Study

当前位置: 首页 > 彝学研究 > 彝学观点与学术争鸣

对彝族文化发展的思考

作者:袁鹰 发布时间:2024-05-15 原出处:《贵州彝学》2004 点赞+(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DSC_0086.jpg2v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人民有丰富的文化遗产。首先,有与汉文同样辉煌的彝族文字,彝文虽然较汉文发展缓慢,但其字形、字音、字义方面,都反映了彝族人民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其次,有用文字记载的大量古籍,从彝族宗室流传下来的文物古籍,散存于滇、川、黔、桂的彝族地区,有一些流失到国外。第三,有用彝族文字镌刻的金石铭文。如云南省禄劝县的《凤氏碑》,贵州省大方县鸡场的《水西大渡河桥碑》,四川叙永无名山的彝文崖刻,在各地彝族居住区,尚存有众多彝文墓碑、祠堂、指路碑等。第四,在广大彝族人民居住区,流传着大量的彝族口头传诵的文史资料,包括诗歌、故事、格言、谚语、谜语、族谱、童谣等。此外,各地彝族的风俗习惯、服饰、古器物、古建筑、古墓等以及彝族人民的婚丧嫁娶礼仪制度,构成了彝族人民丰富灿烂的文化体系。解放后,彝学工作者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云南、贵州、四川等省对彝族口头传说和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翻译,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仅毕节地区就翻译了《西南彝族志》、《宇宙人文论》、《泸祖论》、《洪水泛滥史》、《水西传》、《吴三桂人黔记》等文献。其他地区也有很多著作问世,为研究彝族文化起到较积极的作用,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2v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人民在长期与自然界的斗争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取得极高的成就。医学方面流传下来的彝文医学书籍有几十本,包括内、外、妇、儿、生理、针灸等科目,其中不少偏方和验方都有奇效,如用“蛇卡得”治疗毒蛇咬伤,用“肉已勃齐”治疗跌打损伤。《寻药找医》一书也收集了大量的药物和处方。除了彝文的医学书籍,在彝族地区还有广泛H传和家族继承的医药知识。民间医生遍布各地,他们运用各种动物、植物或矿物制成土药,能医治许多疾病。这些知识是彝族人民的智慧结晶,它对人民的生命安全有着很大的作用,在古代是这样,将来也是这样。当然带迷信色彩的那些东西,如有的地方“立筷子”、“驱鬼神”等方法应该抛弃。历史上人的迷信鬼神作怪的心理在现今的社会中还有一定的市场,一些人生病不靠药,而靠巫,这与现代医学的重要方法心理治疗有很大的相似之处。所以对旧文化不能全盘否定,而是怎样创新的问题。2v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人民的文学创作同样是十分丰富的,各个彝族地区都有自己的民间诗人,他们创作了大量优美动人的史诗,长篇叙事诗、民谣和山歌。有不少作品描写了彝族人民与自然、与洪水斗争的事迹,讴歌彝族先民在斗争中的创造力。文学创作不仅是在形式上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在内容、语言上也有独特的表达方式,如《西南彝志》中形容洪水:“蝌蚪在天边游泳,水獭在啃食松枝。”《华阳国志·南中志》记载,昆明人和叟人都是“论议好譬喻物”的。音乐和舞蹈更是我们彝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中创造出来的精华,惟妙惟肖地模拟动物的各种动作,使用的乐器也很特别,如葫芦笙、马布、三弦、月琴等,在格调和情趣上都能反映出彝族人民愉快、明朗、乐观、好客的性格特征。2v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文化,包罗万象,浩瀚无边,几千年来源远流传,反映了彝族人民在文化发展方面的创造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2v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思考,反思传统,是为了更好地正视现实,正视发展与将来,彝族人民的传统文化是非常丰富的,是光辉灿烂的,但有些抑制本民族发展的传统文化观念就面临着挑战和选择,我们不能满足于历史和先人留给我们的资本,以此为自豪,更不能对民族文化采取虚无主义态度,闭关自守,闭目塞听。我们在彝族文化方面的研究,现在主要的着重点是整理彝族古籍,彝文字研究及彝族史的编撰等,对于开拓文化教育及怎样使彝族文化在新世纪的发展研究较少,更没有长远的战略理论和规划,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我们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文化,都是有较大成就的,但由于当时的彝族人民饱受战乱之苦,长时间处在封闭的环境里,使得这些文化较为完好地流传下来,形成一种难得的凝聚力。同时也使得文化的传播逐渐变得保守、落后,在长期的流传中越来越封闭,这种封闭性文化在聚居区内表现得无法替代,我行我素,夜郎自大也就不足为奇了,以至于现代文明的冲击让我们束手无策。落后总不是好现象,要改变落后的、封闭的文化现状,只有我们大家团结一致,打破传统束缚,在文化体系方面创造适合我们自己生存发展的环境,如组织一定的人搞研究、搞项目、搞总体规划。以此改变彝族人民的生活状态,树立彝区和彝族人民开放活跃的形象。2v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我们对于传统的、民族的文化不要一发掘出来就讴歌,就满足于历史,这是很局限的事情,因为这样只能束缚我们,把我们的视线回收到原来历史的辉煌里去,而忽视了我们将面临的是什么。要知道,我们面临的是改革开放,是搞经济建设,搞发展。我们需要在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继承我们先民富于劳动创造、奋发图强、不畏艰辛的精神;我们需要我们的民族精神和民族自尊;我们需要现实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批判那些盲目的自豪感和自卑感,沉浸于已取得的成就不是我们所需要的。时代在变,我们的步伐在加快,怎样才能紧跟时代,是很严肃的事情。作为彝族人民的一分子都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再恪守传统,更不能受旧习俗的支配,干什么事都封闭、保守、被动的环境中进行。我们要主动出击,迎接挑战,在现代文明浪潮的冲击中弘扬民族精神,强化民族文化的肌体。再现我国古代南诏时期彝族绘画和雕刻的成就,展现彝族人民的精神风貌,让我们的彝族文字、医疗技术、文学创作如同服饰的造型和图案设计精致美观,受人欢迎。2v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加速培养新时期的彝族文化人迫在眉睫,让文化基因迅猛发展,逐步形成体系和风格。在先进地区用科技教学,在落后地区实行双语教学,让更多的人适应新时期时代发展的要求和变化,扩展民族的思维广度和心理承受力。如果我们在现代化的社会还是表现得迟钝,我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社会心态还落后保守,那么我们和现代社会差距将越来越大。2v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吸收先进的新的东西,同样,对彝族文化发展的重点就是怎样紧跟时代步伐。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是人类在劳动中创造的,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产物。因此,文化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一种社会现象,任何文化现象,文化活动和文化产品,都是建立在现有的和现实的物质基础和经济发展水平之上的,并紧紧地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有机地结全并为之服务。我们在思考彝族文化发展的时候,要结合文化在社会生产和活动中的运行特征来进行,文化的运行特征表现在:2v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文化的整体性。文化的整体性是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各种文化要素(如语言、工具、器皿、信仰、习俗等)结合的有机整体,文化依靠其整体性又有各自个性。2v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文化的继承性。恩格斯指出:“历史不外是各个世代……遗留下来的材料、资金和生产力。”文化既是时代的象征,更是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是在前一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的,因而具有连续性与继承性。2v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文化的民族性。民族性体现在一个民族群体文化的各个层面上,包括在生产劳动中使用的生产工具、行为规范、风俗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2v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4)文化的时代性。文化的时代性是任何历史或现实的文化所具有的共性,不同的时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不同,社会经济关系,政治关系状况不同,使反映它们的文化呈现不同的特征。2v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5)文化的社会性。文化是人类劳动中创造的,它本身不需于任何人占有,任何民族创造的文化,一旦与其他国家、民族进行交流,便突破了时空的限制而成为人类的共同财富。2v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文化的发展要摆脱旧的框架格局,从单纯的文化研究状态中走出来,与社会的发展同步,逐步建立文化与经济一体化模式,文化经济一体化有三层含义:第一,文化的经济化,一方面指文化因素以愈来愈多的种类和程序参与并融合到经济的过程,另一方面又指这种参与和融合的结果。第二,经济的文化化。一方面,指经济运行过程及其结果的文化取向日益增强,另一方面指经济的文化含量达到相当高度的结果。第三,文化经济一体化,也即文化产业化,文化与经济在共同的发展中,交叉生长,经济领域出现文化产业群,文化领域出现商品产业群,这一新兴的文化产业现象是人类各民族文化经济生活全方位进步的结果,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同增长的结晶。在新的文化取向日益明显的时候,我们的着重点应该转向调整,从古文化的遗产中找路线,寻价值,如建立彝族区域经济圈,国际化的彝族文化走廊,彝族风情旅游特定的格调、模式等,要以市场经济的需要作创新要素来确立彝族人民特定的风格,去粗取精,使民族文化逐步商品化、市场化。从不同的文化圈,文化观念和风俗习惯中找到彼此相互沟通的桥梁,让彝族人民的思想感情、观念等因素在一体化的过程中升华,通过自我调节整合彝族人民的同一意志,同一行为,使我们的文化和经济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共同发展。2v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原载:贵州省彝学研究会《贵州彝学》,贵州民族出版社2004-07-01出版。文字来源:云村寨。图片来源:彝族人网。
【声明】本文转自公开互联网平台,并经彝族人网排版发布,旨在公益宣传彝族文化和彝区发展。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完全赞同或者证明其信息真实性。文章版权归属作者和原媒体,如著作权人不愿意在本网发表或文章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或修改。特此向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和感谢!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