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保山市彝族文化研究崭露头角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为进一步做好彝族文化研究,保山市借助保山学院良好的学术文化氛围和对外交流合作的积极态度,2010年8月在保山学院成立了彝族文化研究中心。研究中心主任由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杨耀程兼任,不设固定机构、编制和专职人员,运行费主要来自于地方政府的支持。
一年来,保山市彝族文化研究以保山学院彝族文化研究中心为依托,邀请了云南省彝学会相关专家为保山市彝族文化研究进行规划,确立了以研究澜沧江流域彝族文化为主要方向,从社会变迁、经济活动、传统文化、文学艺术、宗教信仰、生态哲学、节庆风俗、医药文化、科学文明等方面全方位、多角度挖掘、整理澜沧江彝族文化,探讨澜沧江流域彝族文化特质,透视澜沧江流域彝族文化内涵,发掘澜沧江流域彝族民族文化资源,弘扬民族文化传统,探索保护传承澜沧江流域彝族文化的新路径,为构建澜沧江流域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生态文明的民族和谐发展示范区服务。
为推动保山市澜沧江流域彝族文化研究,保山学院彝族文化研究中心在2010年假期先后派出两个考察小组分赴普洱市景东县安定乡、临沧市永德县乌木龙村作田野考察,收集相关信息资料,进一步明确研究工作中心和重点。2011年寒假期间又组织了27人的四个考察组分别到大理州巍山县大仓镇新胜村委会啄木郎自然村,南涧县无量山镇德安阿萨地,普洱市景东县安定乡青云、青莲、清水等7个自然村,西双版纳州勐腊县象明乡等地作较为系统的实地考察,对澜沧江流域几个主要的彝族聚集州县彝民情况作了深入、全面的了解和调查。在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中心研究人员相继形成了阶段性研究成果。中心主任杨耀程和殷铖君著作《昌宁彝族腊罗巴民俗文化调查》业已定稿,即将出版发行;中心研究人员在《楚雄师范学院学报》、《保山学院学报》等学术刊物上发表了《巍山彝族的生态文化及其借鉴意义》、《宗教仪式中的村落精英?巍山啄木郎村彝族宗教精英现实功能及文化生境考察》、《大理巍山彝族语言使用现状及其发展调查研究?以大仓镇啄木郎村为例》、《古朴典雅的生命律动?巍山县大仓镇啄木郎村彝族打歌文化初探》、《大理巍山啄木郎村民间音乐类型解读》、《巍山彝族民间工艺美术现状与变迁浅议》、《穿在身上的历史》、《南涧彝族文化调查综述》、《人生谢幕中的华丽大戏?民族审美文化视角下的南涧彝族丧葬礼俗》、《南涧彝族原生态宴席舞蹈“跳菜”》、《南涧县无量山乡彝族民居建筑现状考察与研究》、《南涧彝族饮食文化研究》等彝族文化研究论文13篇。
在今年7月23至24日,滇川黔桂彝文古籍整理出版第十四次协作会、全国第九届彝学研讨会暨彝族六祖历史文化研讨会在云南省昭通市举行,有来自北京、云南、四川、重庆、贵州、广西等地的彝学专家、学者600多人参加会议。保山市保山学院彝族文化研究中心相关人员参加会议,并参加了经济文化组的讨论,以《彝族文化视野下的九隆神话》为主题进行了交流发言,认为九隆神话对彝族具有深刻的影响,沙壹和九隆是部分彝族的先祖,彝族的生殖崇拜、崇祀龙神、衣服尾饰等习俗是对九隆氏族习俗的承袭。与会专家认为从彝族文化的角度研究九隆神话选题新颖,可以就此论题继续研究。《彝族文化视野下的九隆神话》从彝族文化的角度研究彝族族源问题,以其研究选题新颖、有进一步深入挖掘的较大学术价值入选《云南彝学研究》(第八辑),产生了较好的学术影响。同时,彝族文化研究中心一批新的研究课题将于9月底问世,中心研究工作进展顺利、成果喜人。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