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教育是发展民族地区现代教育的基础
摘 要: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发展的关系不仅是一个重要的实践课题, 而且是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本文从中国少数民族的角度, 对少数民族的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并提出少数民族现代教育的发展, 不能脱离少数民族传统教育这个基础。
关键词:少数民族传统教育; 现代教育; 发展
近50 年来少数民族地区现代教育的建设, 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总的说来, 整个少数民族地区现代教育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 民族地区劳动者素质没有得到很大的提高和改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 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没有很好地立足民族地区的实际, 没有很好地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传统实际出发。目前, 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存在着以下主要问题: 教育结构不够合理, 基础教育薄弱, 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发展迟缓; 学校布局缺少合理规划, 教育教学内容缺少考虑民族特色和地区特点, 教学语言与学生母语和当地语言环境实际相脱节。我们认为, 必须重新审视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 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传统, 处理好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传统和教育发展之间的关系, 有必要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教育, 包括传统教育、现代教育、非学校教育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作一番深入、全面的考察和研究, 立足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 理清主要问题, 以期找到既适合少数民族地区实际, 又符合我国国情的正确的发展道路。
一、什么是少数民族传统教育
传统教育指的是过去的教育。是相对于现代教育而言的一种过去的教育。少数民族的传统教育是指20世纪50年代民族地区产生现代学校教育以前的教育。虽然是过去的一种教育, 但它绝对不是已经“死”了的教育, 而是仍然还活着的教育, 是包含着现在还将影响未来的教育。它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再生能力。传统教育的内容、体制、形式、方法等还在我们的少数民族社会内传承、保留和运用, 而且传统教育中的某些方面仍然与现代教育并存于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如维吾尔族地区和藏族地区的寺院教育, 彝族地区的毕摩教育等等。因而不可避免地影响着现代教育, 这种影响有积极的作用, 也有消极的一面, 我们不能由于其消极的一面就全盘否定传统教育, 把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完全割裂开, 现代教育就失去了其生长的土壤。我们应该发挥其积极的一面, 来发展少数民族现代教育。
少数民族传统教育的内容有: (1)在少数民族发展历史中形成并长期影响各民族教育发展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教育制度; (2)各少数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步积累、总结而形成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 (3)用各少数民族自己的语言文字学习古典文化和适时知识并与之配套的各种教育形式和方法。
传统教育是一个历史的范畴。传统教育的形成有一个历史的过程。一定的历史时期有一定的教育传统, 这种教育传统是受当时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的影响而形成的。同时又是对过去的教育传统的继承和发展。传统教育不仅是动态的、历史的和发展的, 它还具有社会性和民族性。一个民族的教育思想, 作为一种意识形态, 总是在特定的民族文化圈内形成, 并受到该民族文化的影响和制约, 不断完善和发展起来。因此, 对少数民族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进行审视和思索的时候, 一定要把它们放到特定的社会关系、社会文化、社会结构中去考察, 同时还注意其时代特征。
传统教育可以分为不可变的和可变的两类。不可变的传统自产生以来一直伴随着民族教育的全过程, 如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教育及教学原则和方法、文化的传承教育、道德教育等,这些在古今中外, 是任何民族的教育都采用的。这类传统构成的教育是现代教育存在的基础, 绝不能扬弃或抛弃。可变的教育传统是社会发展不同时期曾经被淘汰或者在今天看来可以人为改变的东西, 可变的教育传统还可进一步分为积极的、科学的和消极的(甚或反动的) 、非科学共存的不同类。如各种观念教育、宗教教育等。根据分类结果的不同, 可以分别采取吸纳、抛弃与批判地借鉴等相异的态度。当然, 传统教育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它的内容和形式可以被赋予新的含义, 事实上它也是不断地被赋予新的含义而发展着的。所以, 弄清传统教育的具体内容和形式的来龙去脉, 弄清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教育, 有助于我们客观地判断它们的历史价值, 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我们判定它们的现实价值以及在未来的少数民族教育中可能发挥的作用, 有助于我们重新思索少数民族地区现代教育的发展路子。
二、什么是少数民族现代教育
现代教育是指建立在现代大工业基础上的学校教育。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现代教育主要是指20世纪5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现代学校教育, 即随着社会主义制度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建立而逐步建立起来的教育体系。现代教育也有其形成的过程, 并且至今仍处在形成之中。
这个历史过程是从18世纪后半期工业革命开始。这一时期的根本特点是科学、技术和生产劳动相结合。20世纪50年代以来, 以信息革命为中心的新技术革命不断地改变着传统工业的面貌, 促成社会各方面的变革, 使社会日趋现代化。现代教育包括着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和目前经济尚不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教育。可以说现代教育是适应于现代社会的生产、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和同一时代不同社会的经济、政治制度的教育。
明确现代教育的范畴和概念, 对于我们进一步探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现代教育发展的共同规律和特殊规律, 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第一、只有了解了现代教育是超越不同国家的一个广泛的时代范畴, 我们的少数民族教育才有可能“面向世界”, 才有可能去探索社会主义民族教育和资本主义民族教育既有本质的区别, 又有作为现代教育的共同特征和共同规律。否则, 我们的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就根本不可能去“面向世界”。第二、只有认清、明确现代教育是一个内涵复杂的概念, 不同的国家、地区和民族的现代教育都有自己的特点, 我们才有可能去研究现代教育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社会中既有共同特征、共同规律, 又有地区和民族特色的特殊规律; 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 从民族地区实际出发, 坚持社会主义教育的方向,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少数民族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 才能切实有效地服务于民族地区的现代化。第三、现代教育是一个连续发展的历史过程, 因此必须处理好两件事。首先少数民族地区的现代教育, 由完全移植逐步走向具有地区特色和民族特色, 即与民族地区传统教育的部分接轨; 其次, 今天的现代教育尽管比现代教育初期有飞跃的变化, 但它毕竟是现代教育发展到现在的一个阶段, 如果把它割裂开来研究, 不顾其生长的土壤、环境(即不同的教育传统) , 少数民族教育就不可能适应当地的情况而得到良好的发展, 更不可能通观现代教育的共同特点, 去“面向未来”。
三、少数民族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关系
各民族的教育传统(或传统教育) 具有很强的生命力。第一, 传统教育是在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上生长起来的, 它的思想、观念, 无不是传统文化的积淀; 也可以说它是各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传统教育具有长期性、缓慢性和滞后性。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教育的变革或移入新的教育体系, 就必须考虑其传统教育。教育不像政治那样, 可以在短期内出现剧烈变化, 甚而使社会形态出现飞跃。教育是传授知识和技能, 以形成一定的观念态度为主要任务的。这就决定了它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必须经过必要的积累过程, 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教育又是以人为对象的, 由于人的复杂性, 包括其生理、心理、文化背景等, 决定了教育难以出现突进。如果不考虑其传统教育, 完全照搬西方教育或内地教育, 将会导致民族地区现代教育的发展更加缓慢。第二, 传统教育的特性决定了少数民族传统教育具有很强的惯性机制。一种观念、一种思想, 一种行为方式一旦形成, 它就会形成一种习惯, 一种定势, 具有稳定性。如果少数民族地区的现代教育没有很好地在其传统教育这个“母本”上得到“嫁接”的话, 少数民族传统教育就会排斥现代教育、干扰现代教育, 影响现代教育在民族地区的发展。第三, 传统教育中包含着合理的优秀的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 这些合理的优秀的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符合人的认识发展规律,就会世代流传下来。少数民族地区的现代教育就要继承这些优秀的教育传统, 并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发扬, 把传统教育中有生命力的思想、内容和形式, 融入新的结构、新的体系, 成为促进民族地区现代教育发展的巨大动力。
现代教育和传统教育一样是相对的、动态的。任何教育发展较好的国家和地区, 其现代教育在取代传统教育时, 总是在否定中继承, 在继承中否定的。其传统教育在退出历史舞台时, 必然给现代教育留下合理的优秀的部分, 经过调整、转换变成为现代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少数民族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是不能分割的。少数民族地区的现代教育离不开少数民族的传统教育, 少数民族地区的现代教育需要少数民族传统教育来补充、完善。
实际上, 发展现代教育, 对传统教育除了继承以外, 还要发展传统教育中的优秀成分;在这个基础上, 还应提出、创造传统教育中没有的, 现代教育又需要的新的教育思想、内容、方法和制度等。这些都是发展现代教育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
四、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现代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我国现代教育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末, 1901年, 清政府实行“新政”, 废除了科举制度。效仿日本等国家的一些做法, 建立新学制, 确立新式的完整的学校体系, 即于1902年和1903年颁布的“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 其宗旨为“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陆续开始把外国的各门自然科学的课程翻译成汉语汉文, 初步为现代教育制度奠定了基础。此后, 陆续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 也引进了西方的教育理论, 这些改革和教育理论的引进, 促进了教育的进步。1949年新中国成立, 对原有的教育进行改造, 建立社会主义的教育制度的模式。但在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上全盘否定西方教育中的实践经验和先进的教育思想及理论, 过度模仿前苏联, 在以后的实践中逐步暴露出其固有的缺陷, 即过分强调集中统一, 忽视了地方、学校的特殊性和需要, 缺少灵活性和多样性。
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少数民族教育, 主要是各民族自己的传统教育。新中国成立后, 随着各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在少数民族地区创建了社会主义现代教育制度, 这对于少数民族的发展具有开天辟地的重要意义。但美中不足的是少数民族地区现代教育没有很好地继承各民族的传统教育, 包括教育方针、教育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汉文) 等完全按照汉族地区的现代教育制度实施。由于少数民族师资的奇缺, 民族文字教材建设的困难, 在“左”的思想影响下, 大部分民族地区的现代教育采取了与传统教育完全割裂的方式。1963年, 国家注意到了民族地区教育必须与当地群众的生活实际密切结合的问题,提出了实行民族语文教学、民族地区学校布点、教育经费应予以特殊考虑和特殊照顾等许多民族教育工作中值得注意的问题。到1965年, 教学秩序趋于正常, 教育质量有所提高。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 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又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少数民族地区的现代教育从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 注意民族特点, 恢复和不同程度地发展了民族语文教学方式, 少数民族地区的现代教育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五、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地建设和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现代教育
1. 充分认识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
实事求是, 从实际出发, 就是按客观规律办事, 这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是历史唯物主义存在决定意识的具体体现。经济建设要遵循这一原则, 现代教育的建设同样也要坚持这一原则。
少数民族地区的现代教育, 用历史的眼光来看, 确实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发展到今天, 我们必须要用现代的眼光来看问题, 要放眼于世界, 放眼于整个国家的发展, 我们现在的民族教育仍然十分落后, 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基础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 校舍不足、破烂现象仍然十分严重。适合地区特点、民族传统教育特点, 确保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的双语教育、寄宿制等办学形式, 一方面有待完善, 另一方面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现有的教育资源总量不适应教育加快发展需要, 配置也不尽合理, 发展水平水份较重、不够稳定、质量亟待提高、教育效益低下。基础教育中的职业教育尚未真正起步。现代教育与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联系虽已广泛建立, 各级党政都把教育事业视为民族地区必不可少的事情。但由于财政困难给教育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有的地方产生了对普初的畏难情绪或奉命办事的思想。现代教育与民族地区农牧民经济、文化生活结合程度很低, 造成部分群众视教育为可有可无之事, 少数人甚至把它当作额外负担。部分已有一定知识的群众仍偏颇地认为读了书能当干部就有用, 否则无用。因而在高校并轨收费、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困难等暂时因素的影响下, 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就显得非常脆弱。
我国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形成了各自独特而丰富多彩的文化。从人类社会的发展来看, 各民族的文化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步走向共同繁荣。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乃至今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 仍按其各自的独特性和多样性为主流的方向发展。因而各民族的文化还将长期影响各民族地区现代教育的发展。其传统的经济基础、意识形态、社会心理还在民族地区社会发挥着作用。目前, 民族地区现代教育不适应少数民族社会文化现象依然存在。特别是基础教育, 其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与少数民族学生在其民族文化影响下所形成的认知经验和生活实际相互脱离、相互负迁移现象非常严重; 现代学校教育不能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相适应, 完全用汉文教学方式的学校, 尤为严重, 以致教育质量长期低下, 教学效益不高, 从而导致学生不断辍学, 严重挫伤群众办现代教育的积极性; 虽然多数聚居地区采取了民族语文教学方式进行教学, 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但由于缺乏各民族地区配套的政策支持、管理上的不完善、师资水平的影响, 教学内容的统一化, 使民族语文教学方式、教学体系发育程度不理想, 仍然不能实现其政策上和规模上的效益。
少数民族地区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经济发展的潜力很大。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仍处于封闭半封闭的自然经济状态。我国目前仍存在着的社会和经济二元结构格局中的经济发展程度较低部分和不发达地区都在民族地区, 由于国家对不同结构教育的不相等投入, 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城市, 其教育投入由国家负担, 而民族地区教育经费基本上由民族地区自行负担,也就是少数民族农牧民自己负担。这样就造成了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内在经济动力不足, 教育经费中当地财政和社会支撑部分比例无法扩大, 维持现有规模和加快发展所需的大部分投入只能依靠国家来扶持。大多数民族地区的财政对各类人才包括教师的支付能力已达超负荷状态, 无法实现新旧交替和教师的培训和培养。广大农牧民对初中以上教育的经济承受能力很低, 特困户甚至缺乏保证子女读完小学的经济能力。
2. 必须转变的教育思想观念
目前, 束缚和困扰民族地区现代教育发展的思想和观念仍然存在。但需要转变的教育思想观念已不再是“教育是一种消费”或“等经济发展了, 再发展教育”, 而是来自民族地区教育部门在几十年来实施现代教育基本照搬汉族地区形式过程中所形成的教育习惯, 这种教育习惯已发展成为一种阻碍少数民族地区现代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的思想和观念。由于其形成时间长达数十年之久, 已形成一种习惯、一种定势, 有很强的惰性和保守性。对民族地区现代教育改革的态度表现为要么软抵制, 要么在实施过程中谨小慎微, 这是民族地区教育改革不能深入下去的思想根源。实际上, 这种教育思想观念是几十年来不顾民族地区实际, 急于求成, 搞“一刀切”思想的继续发展。如果不及时改变这种思想观念, 对民族地区现代教育发展的危害性会很大。
3. 继承传统教育, 增加适合地区和民族特点的教学内容, 完善双语教学体制
教育内容必须和我国各民族的具体特点相结合, 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有可能被少数民族儿童所接受。因此, 在坚持社会主义教育内容的基础上, 从各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 修订部分统编教科书的内容, 增加适合民族地区农牧业社会生活实际的内容, 为学生的认知经验和生活实际达到和谐或接近创造条件。
完善双语教学体制。实施少数民族语文教学, 是继承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教育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第一, 必须引起各级政府足够的重视。各少数民族地区实施的双语教学模式较多, 需要国家和省级教育行政机构从宏观上给予科学的指导、规划和政策上的支持; 各少数民族地区各级政府也要制定出适合自己地区特点和发展的配套政策, 使之成为双语教学得到良好发展的保障机制。第二, 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学模式自身的建设和改革。遵循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充分考虑地区特点, 完善双语教学模式, 加强汉语教学, 逐步创造条件开展外语教学, 并科学地进行相同层次不同语言教学模式间(即汉语教学模式和少数民族语文教学模式间) 的相互转轨和分流, 根据需要与可能, 逐步科学地实现少数民族语文教学从小学到高中乃至大学的接轨通车。第三, 加强管理, 做好双语教学的基础性建设。双语教学体制中使用的少数民族文字各科教材, 汉文教材和辅助教材要统筹起来考虑, 形成一个系统或一个整体; 双语师资可根据事业发展的需要进行培养和培训, 建立适合发展自己规模的双语师资培养体系; 建立和加强双语教学研究机构, 制订或进一步完善各双语教学模式的检测和评估的指标体系, 使双语教学逐步向规范化和科学化方向发展。
4. 合理调整教育结构, 大力发展适合当地发展的职业技术教育
在办学形式上不能单一化, 要采取多种形式, 要重视和加强适合民族地区特点的复式教学、半寄宿制和寄宿制形式班、校的建设, 充分考虑其布局、结构和教育资源, 促使这些形式达到良好的发展。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要从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需要出发, 充分考虑地区特点、民族特点和民族的传统技艺, 在普通中小学的课程设置中适当增加职业技术教育的内容和课程。根据当前民族地区普初的实际情况, 职业班、校是否可以下延至初中, 因为这在世界各国现代教育发展史上都有过此经历。
参考文献
顾明远:论教育的传统与变革[J]中国社会科学, 1987, 4
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