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边彝族社会演变浅析
“演变浅析”以1956年峨边彝区实行民主改革为界。对彝区民主改革前与民主改革近60年来的峨边彝区社会及彝族的诸多方面进行对比和分析。因为演变是一切事物的规律,人类社会也不例外。演变的总趋势是向着前进,向着文明奋斗,奋进。本文是侧重与民主改革后彝区与彝族的演化进行对比和分析。
社会形态
民主改革前,峨边彝区是黑彝统治着。黑彝主要有海干、克斯、甘、佘鲁、穆坡五姓。其实,海干、克斯、甘三姓在历史上是一家,后来分了支系成为三个姓,其中海干与克斯二姓已经开亲(彝族有相隔七代以后经举行“尼木”仪式后就可以开亲)。因此,海干与克斯两姓成了亲家,再不是家支了。克斯和甘两姓仍是家支。
海干和克斯黑彝主要居住在勒乌、斯合、哈曲等地方,甘姓主要居住在大堡、白杨、杨河、毛坪、金岩等地方,甘姓黑彝的人口也比较多。穆坡黑彝居住在万坪,也只管万坪地方的白彝。
峨边彝区没有“兹伙”这个阶层的统治者居住,据说峨边是属雷波“兹伙”管。此外,“黑彝”、“曲伙”(白彝)、瓦甲(瓦土瓦甲,就是安家奴隶)、“呷西”(也叫呷西呷洛,就是锅桩奴隶)等阶层都完整地存在。峨边的所有彝族聚居区的白彝、瓦甲、呷西都隶属于海干、克斯、甘、佘鲁、穆坡几姓黑彝的统治。(如:居住在勒乌境内的吉克、解麻、拉吉、阿卓等白彝均属海干黑彝的管辖。)其统治的形式与大凉山相似,占人口少数的黑彝霸占着绝大部份的土地及财产的状况也与大凉山相似。所以,民主改革时认定峨边彝区也属奴隶社会。实行民主改革的同时,峨边彝区成立了互助组,不久又办初级社,跟着又建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原属洪溪县,后合并给美姑县辖的勒乌区辖(后合并为西河区);勒乌乡、祖蒙乡、马井乡(后并为勒乌乡)和西河区辖的顺河乡(哈曲乡)、西河乡、挖吉乡、金岩乡、俄罗乡(后并为金岩乡)等。于1966年搞“大四清”运动时成立了“人民公社”。
干部
峨边彝族人是1956年党和政府建立各级政权组织,并积极、认真地培养当地彝族干部开始,才懂得“干部”一词的。经过党组织几十年来的精心培养,峨边已成长出了大批行政、教师、医生等各类人才,其中有省部级、厅局级、县处级、科局级和教师、医生及各行业的彝族行政干部和各行业专业技术骨干。他们同外来支边干部一起在各条战线上为建设峨边前赴后继地奋斗着。
家支
家支是血缘集团组织,保留着原始组织的某些特点。彝族都有自己所属的家支,每个家支都有数目不等的头人,头人根据严格的等级制度,保护“兹伙”、“诺伙”的统治地位。彝区严格的等级制度是通过家支组织来维护的。彝区家支在一定意义上起着政权的作用。彝区家支是维护彝区奴隶社会的阶级压迫工具。
峨边彝区虽然与汉区接近甚至和汉族杂居,但是,统治彝区的是各居一方的家支组织。峨边彝区的彝族人口也只有几万人,历代封建王朝没有主动协调和处理家支之间矛盾,更多的时候他们挑拨和利用家支矛盾,以达到以夷制夷的目的,使冤家易结不易解。峨边彝区各家支之间矛盾重重,关系错综复杂。家支之间相互打冤家是平常的,经常发生的事情。
从整体上看,家支的作用与意义在于保护和维护:“少不得的是牛羊,缺不得的是粮食,离不开的是家支”,家支听到死人就赶来,“不护一人,全家被辱…….”这是谚语,也是格言,又是警句。每个人从小灌输,形成家支成员的自觉行为和精神武装。每个家支成员都有保护和被保护的义务和权力。遇到荒年,家支内有人缺粮,家支其他成员,家庭则主动予以救济,共度难关,不需返还;婚丧事作为共同的义务,大家承办;本家支中的遗孤,大家要扶持,共同供养;家支成员中如出现需要赔偿的,当事人无力承担时,家支成员 要出资摊赔费;家支成员被抢卖,家支要依集体力量抢回或赎回;家支中修造 房屋时,近邻家支无尝地尽义务帮忙等……。
从上术情况分析,1956年以前的彝族内部的家支是起到组织领导;维护本家支成员的人身权力;保证政治社会声誉;经济利益的保护;社会互助救济等诸多作用。这些作用在过去的一个无政权的社会里是相当重要的。
1956年彝区实行民主改革后,彝区建立了人民的政权,家支制度也同旧的其他社会形态一样受到冲击。家支制度受到不加分析地被贬低,特别是经多次的政治运动冲击后,出现了对“家支活动谈虎色变,走亲方友也认为是搞家支活动,都认为是非法的行为。改革开放后家支的某些活动有了恢复。如:需要赔偿摊派的情况存在,但积极性不高;家支间互相互助的也还有,但自觉性不强,都以我们也困难为由推给政府去承担了,这是家支演化的表现之一;遇到矛盾纠纷需要调解时,真正的“曲伙”并不傲,过去是“曲伙”手下的安家娃子或锅庄娃子出身的不但已与过去的主子姓,而且出头露面时很傲很凶。这是峨边彝族家支的演变表现之二;峨边彝族人解放前无乞讨,这是因为有家支要给个饭吃;现在在街上可看到彝族人乞讨,这是彝族家支将应本姓人照顾的人推向社会,推给政府;这是家支变化之三;“家支是个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事物,它应有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在共产党领导下朝着文明和谐方向发展中,家支应处于逐步走向消亡的趋势。但是现在有些人盲目的崇拜家支行为,这是演变表现之四。
毕摩
彝族人认为,毕摩是彝族原始宗教职业传承者,集彝族文化之大成,沟通人鬼神界,主要司祭祀仪式、行巫医、决占卜、主诅盟、祈福祛秽、安灵送魂、神明裁判等职能通晓彝文,熟悉彝文经书、掌管文教、深谙天文、地里、历史、哲学、谱牒、倍受彝族人尊重,在彝族人心中,毕摩有很高的地位,在古代彝族社会中位居于“兹”(最高统治者)、“莫”(总理内外,民情事务之大臣)之后,其地位高于一切庶民。随着社会生产劳动趋于个体化,毕摩自身暴露出剥削的性质等因素。他们不成其为一种独立阶层,论为被剥削的阶级,只不过还能捞取一些仍非我莫属的作祭等报酬。毕摩在彝族社会实为“传道授业解惑者”。其传道于民,授其业于弟子(广纳世人,不限传子),排解凡人之惑。故而倍受崇敬,天下无仇。
峨边毕摩有名气的较多,他们中最有名气的应该属勒乌的曲别杰先。他有名气之一是来自于他藏有《牛难冷井》的经书,而其他毕摩没有;有一次他骑马去作“毕”路上从二百米高的岩上连人带马摔下来后马还站着,人和马均未受一点伤,人们都说曲别杰先有护身符;人们说曲别杰先做“毕”时,其念经是颠三倒四,很不认真,但病人却好了,认为他的“毕”术高超……。因此,名气很大。从表面上看,毕摩的行为以”毕“做载体,实施治病。而实事上,大毕摩不但是治病,他们是传授文化,讲授人类或彝人历史,讲解天文地理、哲学、解惑。书写经文……。而一般的毕摩只能以”治病为中心,没有大毕摩的能耐。其实“毕摩”也分几等的。那些认字传文,能诵经,能做大型的祭祖灵等毕摩仪式是大毕摩,地位高;有的毕摩是受了业,能认字,能诵经,能做一般性的“毕”的应该属于中间层;那些不识字,只能靠记忆诵经的是底层。
民主改革后,认为毕摩们的一切行为都是反动的、落后的,特别是经过几场大的运动后毕摩们的行为都 与封、资、修和反动奴隶主旧社会等挂上钩,彝族群众有了病痛再不敢请毕摩,毕摩们也不敢轻举妄动,否则就要挨批斗或进学习班。所以,毕摩被请出“毕”或者百姓请毕摩去“毕”的行为在改革开放之前几乎“绝迹”了。但是一个民族的意识形态不可能经过几十年的风雨洗刷就完全能“刷干净”,而且毕摩的知识是彝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做基础。因此,峨边彝族中“毕”的文化活动又随改革开放与政府重视多元文化并存的形势逐渐恢复。现在峨边的大毕摩没剩多少人了,新的毕摩成长了一批起来。新成长起来的毕摩中有一部分的前辈是毕摩甚至是大毕摩,(如:勒乌甲挖村的曲别包干是曲别杰先的孙子等)他们继承了“毕”业,翻阅了经书,其层次也比较高。但是,现在的毕摩大部分是“自学成才”者,这些毕摩不识字,全靠传记来作“毕”。峨边毕摩作“毕”的异化:1、多数无处授业,全凭记忆诵经,虽然带有传承彝文化的内容和行为,但层次较低;2、有些毕摩是参加了民主改革工作,曾经在党政或事业部门供事且担任了一定职务,在办理了退休手续后,又去当了毕摩,他们作“毕”虽然受到主人家的邀请去作“毕”,但是他们的层次也较低;3、有古老文化与现代文化、彝族文化与现代科技混杂的情况。这就是一旦有彝族人在各级医院住院治疗时(特别是外伤),病人家属又请毕摩到医院去“毕”。我认为这是自然科学与伪科学的混合,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两者的争论。因为是病人家属的志愿,承担着用现代科技来治病救人的大夫们也是睁只眼闭只眼,不去制止。4、新成长起来而且是不懂经书不识字的毕摩是以“毕”的市场需求,为了以“毕”作载体,以敛财为目的的。过去毕摩作“毕”时收费是有条件的,现在的毕摩作“毕”时收费是“多多益善。”
语言
峨边彝族的语言属于“依诺”方言。峨边彝族的语言比较丰富,与大凉山大部分彝族及小凉山的全部直接通话,也能与云南省的宁蒗、昭通等地的彝族直接通话。峨边彝族在民改前除与汉族杂居或相邻的外,都不懂汉语,更不懂汉文。民改快60年了,进过学校的彝族人多了,所以懂汉语的人也多了。但是居住在偏远山区的老年人特别是妇女,不懂汉语的也大有人在。在语言方面变化最大的,其一是部分彝族人流利地讲两种语言(彝语和汉语),也有一部分职工 子弟随父母在城镇生活,子女在学校读书,运用彝语的机会少,因此这部分子弟完全或部分地不懂彝语,也不懂彝文,这是可以谅解的;其二是有些彝族职工本身是懂彝语的,但他(她)们与其他彝族语言交流时只讲汉语,不讲彝语,甚至经常讲些“她妈的”等脏话。这种行为是不能谅解的。峨边彝语中称“尼张”是专指女子的漂亮,“冉张”是专指男人的“帅”;彝语中对“则”(吃)“朵”(喝)……都是明白的词,但是,现在统统叫“树”,(“树”在峨边彝语中是尽量回避的词。)彝语:“树”翻译成汉语应为“干”。这是太不应该的同,在彝族语言环境下是不文明的表述。语言文明是峨边彝族人的一大特色。但是,现在的峨边彝族人在学习中表达不文明的可多了,这些除借用正常的汽车、干部、公园等二道借用语外,学会了“脏话”。这些是彝族人的进步吗?还算是彝族人的语言文明吗?我们学汉语的目的是,因为汉语是国语,是各民族中的通用语,又是向汉族人学习交流的需要而学的。但是有母语而且懂母语而不用的个人或民族是忘本、忘族、不自尊自信的重大表现。人数相当多的人懂彝语,但是他(她)们看到汉族人或其他民族的人时说汉语是应该的,他(她)们见到彝族人也说汉语,这是放弃了使用本民族语言的权利,是“弃权”。看来我们已经不自觉地学到了鲜卑族的行为。不过,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并没有这方面的主张。
文字
民主改革前,峨边彝族使用的文字是彝族自己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制的彝文。掌握彝文的多数是大毕摩,一般百姓也有识彝文的,但人数不多。峨边彝族的彝文无论掌握文字的人员构成,民改后彝文工作遇到的不公平的评价及实行的彝文扫盲教育的开展,规范彝文实施后各方面使用彝文的进程等,与大凉山彝区所经历的过程相同。经过 实践,彝文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照样发挥作用。有部分彝族人流利地使用彝汉两种文字。现在,毕摩仍凭彝文经书诵经,不是毕摩的彝族人识彝文的人也不少,这是多次的彝文扫盲和各类彝文学校开设彝文课的功劳。在识彝文的彝人或不识彝文的人仍用不同方式继承和保持民族优秀文化的时候,我们的日常 生活中也出现了不应该出现的现象:如彝人讽剌彝文的作用;出席人代会,政协会的两会代表和委员中的彝族代表或委员将各级政府花精力和财力翻译发给他们的彝文报告丢在会场上捡都不捡的情况时有发生,工作人员为使会议内容不向外报道前的保密,忙于收捡这些材料,我觉得多难为了会议工作人员。出现这些行为,是与文字直接过渡的左倾意识的影响有关,也与我要早点“融合”的简单意识有关。其实,“融合”不是一个人的行为能左右的。
婚姻
峨边彝族人在民主改革前奉行的是“等级内婚,家支外婚”的婚姻制。峨边当地除汉族外没有其他民族。彝族人是不与汉族通婚的。民改后,少数在职的彝族妇女与汉族通婚,但是彝族妇女的家属是不满意的,只是无法制止而也, 五十年代的彝汉通婚,党组织也不主张,理由是当心破坏民族婚俗,影响民族团结。随着各民族接触交往的增多和国家关于婚姻自由的宣传加深,峨边彝汉通婚的多了。而且过去是彝族姑娘嫁给汉族小伙的多,现在是汉族姑娘嫁给彝族小伙的更多;过去在城镇职工中的彝汉通婚,现在是城镇农村都有通婚的,这些行为表明,民族隔核逐渐在消失,民族平等深入人心。人们生活也不断改善,婚姻自由的宣传落到了实处。这又是一大变化,是彝汉民族相互信任的最大表现。但是,彝族人的谈婚论价中,论价高、奇人、离谱的与旧社会论价高的无法比。这不是进步,是倒退的表现。这又是一大新的变化。
服装
峨边彝族的服装很有特色,品种较多。峨边彝族的服装无论男式服装或女式服装都是彝族妇女手工制作。民改前,除布匹是汉区购进,彝族妇女将进行加工自行制作成各种男女各式服装外。其他服装原料是自产,自作自用。峨边彝族妇女心灵手巧,她们用红黄黑等布匹搭配成花色多样的男女服装,加上红黄绿各种丝线,剌绣出各种服饰,使男女青年们穿着得体的服装出入于各种场合。逢年过节、婚庆场所,穿者自感荣幸,观者羡慕不已。但是,彝族服装发展到当今,有做的少,穿的少,花色品种少等现象。究其原因:一是汉族服装穿上劳动时方便,选择的品种多;二是彝族青年女子不爱学刺绣甚至不愿自行做服装;三是彝族女孩在7—12岁期间入校读书的多,跟着母亲或她人学剌绣手艺的机会少;四是会自做服装特别是会剌绣的人越来越少,因此,后代们学做本民族服装的机会也越来越少。五是与我们这个民族不自尊自重的思想也不无关系。
计划生育
人类的计划生育对彝族人来说在1956年以前是根本不知晓。彝族中有“聪明的儿子,只要一个就行了”之说,但是说归说,历来的传统是多子多福的观点根深蒂固。从国家角度看,“20世纪50年代初,随着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一些群众特别是妇女干部强烈要求摆脱多孩的拖累,主动参加经济建设和社会活动,,要求避孕节育。”当时有如马寅初、邵力子等一批知识分子关于人口问题也应纳入计划的主张,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等也是赞许的。
计划生育工作首先是在汉族中提倡,在峨边彝区在60年代初是有传的,彝族人把它当作“笑料”,60年代中后期就有正式的宣传提倡,70年代就宣传提倡加实施,70年代中后期是宣传提倡教育加带头强制。宣传,提倡是面上的,开初是要求干部、党员带头执行,70年代末期对党员领导干部强制执行违者受党纪政纪处分。80年代以后对农民也是强制执行,违背者以罚款、出现过牵猪牵羊,扣回承包地等进行处罚(勒乌乡祖马村的党支部书记马海鲁布,因只有几个女儿,后来强生一胎,支部书记被撤掉,还罚款8000元人民币,这可能是全县罚金最高的彝族农民。)
1984年成立自治县以后,峨边对计划生育工作立了法,规定农村汉族间隔四年允许生二胎,彝族允许生三胎。现在对《条例》又进行了修改,对农村彝族的生育作出有条件地生育第三胎,对彝族农民生三胎提出了限制。这里有受到上级的压抑也有关系。
现在的峨边彝族对计生工作是基本接受,但不是完全自愿的接受(包括党员和其它干部)。其原因是对多子多福思想根基太牢固。
今后,彝区的计生工作肯定要继续抓下去,而且有文化的后代人肯定是自觉地执行,这些是走向自由王国的趋势,也是彝族人对人类自己控制方面认识行为的最大进步,但其时间过程可能很长。
衣食起居
现在全县的彝族住房是瓦房,有的全是砖混结构,有的是二层三层楼房。过去的瓦板房,土墙盖瓦板,竹笆席作为围壁或土墙盖瓦板,甚至是茅草盖土坯房的情况已经成了历史。在穿着方面,彝族人在逢年过节等节日或盛会穿上整齐漂亮的彝装外,平时无论在农村或城镇,很少看到有彝族穿彝装的人。
饮食,仍以玉米、荞子、洋芋等为主。但是,洋芋换成米吃,退耕还林政策实施后荞麦地全部及部分玉米地也造了林,所以农民吃的全是大米,玉米反而紧俏起来了,民改前勒乌境内彝区有种早大麦、早荞,以解五月断粮之习,由于产量低这些作物已经绝种了,燕麦也不种了。后辈们是不知道这些情况的。
肉食,现在以猪肉为主,以牛羊肉为辅。过年时有的彝族农户杀四头猪,民改前杀不起一头年猪的农户不少,现在过年时只杀一头猪的农户很少了。这是党和政府亲民政策的具体体现。
礼仪
峨边彝族人的礼仪,表现在语言表述,待人接物、辈份之间,逢年过节,红白喜事的办理等各种场合之中,可以说是非繁复杂,无处无礼仪。这里,对过去已有的大家知晓的彝族礼仪不再赘述,只对新“引进”的新礼仪作些评说。旧社会,峨边彝族人在遇到任何欺压,任何逼迫的条件下都从不下脆,从不磕头;彝族奔丧时以哭来追述亡者生前的长处,没有脱帽、带黑沙等行为,现在,峨边彝族中有下跪、磕头等新的行为。奔丧时也有脱帽、带黑沙等行为。这些礼仪行为是向汉族学习中“引进”的。
民族教育
1958年,峨边彝区都办了中心校和村小。从此后,峨边彝族子女都能有序地就近入学读书(主要课程都是传授汉语文和数学)。但是,峨边彝族人历史上没有偿到过读书带来的甜头。所以,多数家长送子女读书不积极。孩子在学校读书时,因语言与文字的脱节,成绩也不怎么样。生活困难时期,很多学生饿着肚子去上学,这时期饿死的孩子是不少的。峨边彝族民改前无城镇居民,民改后直到改革开放前的几十年间,家长们送子女读书的积极性一直不高,其一是子女升学难(语言与文字脱节),彝族学生的分数都较低,读书后当干部,当工人的机会少,竞争力又弱;其二是农民靠工分吃饭,送子女读书十来年,最终还是回农村当农民争工分吃饭,不如让孩子早点在农村磨练,多争点工分,这样还减轻点父母的负担;学生毕业后国家不包分配,又打击了一次彝族百姓子弟读书的积极性。本来就不积极读书,偶尔有几个上了中专,大专后,又遇到不包分配,心理上难以接受。改革开放后,人员流动频繁,外出打工需认点字,最好是有张文凭在手,至少要懂两种语言,实在不行就只懂汉语也行,这样才能走遍全国;有了一定的文化知识,就在本地创业也能致富。现在,父母送子女读书的热情比过去任何时候都高。很多家长想办法送子女到市级、县级等各类学校去挤,有的不惜学费高,举债也要送去读名校。这种送子女读书的主动性,积极性从教育方面为后代谋想的行为是过去从没有过的,这是峨边彝族人对受教育 观念的最大转变,是峨边彝族人的最大的进步,也是峨边彝族未来的亮点。当今,能持有博士、本科、专科等各种文凭的峨边彝族人得益于党和政府对民族教育强有力的领导,得益于为发展与深化峨边民族教育而积极奉献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
水电
民改前,峨边彝区以竹杆,黄桷树皮,松汁照明。民改后,彝族人知道有一种以水作动力照明的东西叫“电”则照明的最佳物,但是,受经济和技术条件限制,电力发展缓慢,自从峨边进入全国电气化试点县后,峨边水电发展很快。现在,居住在高山峡谷中的彝族都用上了电,而且部分农户用电做饭或做动力,进行简单的加工业。旧社会数千年未能做到的事,民改后几十年的时间就实现了。
公路
民改前,峨边只有一条蒋介石为把云贵川作为占领西南地区而修的乐(山)西(昌)公路。乐西公路进入峨边的新场乡后,经建设、金河、永胜、到汉源,是条峨边的边沿路。峨边彝区历来走的是穿山越岭的羊肠小道。1958年,峨美路(原省道213线)通车,该公路从峨边县城经大堡、金岩、西河、哈曲、勒乌、直通洪溪县,是峨边通往区乡的主干道,从此,峨边有了公路。川南森工局进驻峨边,修了部分林区公路,也缓解了峨边部分乡镇交通难的问题。改革开放后,峨边的交通不尽在量上发展到村组,而且在质上也从土路改为水泥路面或油路。
各类人才
民主改革前,峨边彝族中没有一个教师,没有一名医生,没有一名司机、没有一名电工。民改后几十年间,峨边彝族中的教师、医生、司机、电工等各类人才形成了群体。这是党的民族政策照耀下的成果。虽然,这些人才层次还不高,但是,从区域而言,是值得彝族人民喜悦的。我们知道梯子是一步步地爬的,只要继续努力,人人都有上进心,有刻苦精神,高层次的彝族技术人员是会层出不穷的。
成就与未来
民主改革几十年来峨边彝区的巨大变化和彝族各类人才的发展状大和社会事业发展,是有目共睹的。这是因为有共产党关于各民族一律平等;重视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要帮助民族地区发展经济……等各项政策的落实下取得的。应该肯定地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峨边彝区今天的巨大变化,也没有峨边彝族人民的幸福生活。
未来,彝族人的出路在于拥护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的原则,巩固加强本民族和与各民族的团结,促进社会更加和谐;彝族人要向尤太民族那样,认真追求知识和理财,使自己民族在民族生存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人类社会是朝着更加文明的方向发展的。“家支”是历史 的产物,彝族内部“家支”中的互帮互助等优良传统应该继续发扬。“家支”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在许多方面,在当今社会中应转移给政府,由政府在依法治国中实施;彝族特有的“毕摩”文化不能轻易否定,也不能全盘肯定,要把“毕摩”文化放在彝族特色与多元文化并存中去认真研究,取其优秀,舍弃槽泊。我们彝族人在认真地谦虚地向其他民族学习的同时,我们自己也应该自尊、自信、自重。
各民族在发展中早已经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局面,加强团结,共同奋斗,构建和谐社会是重中之重。
本文是本人观察后得出的观点,希望与读者共鸣。
通过彝-族-人-网,你可以阅尽千里彝乡,略万种风情,宣传彝族文化,从我们自身点滴做起。参考文献:
1. 伍精华著《我们是这样走过来的》2002年9月民族出版社出版。
2. 王昌富著《凉山彝族礼俗》1994年2月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
3. 阿余木呷著《中国?彝族民间经典传说故事画辑》
4. 《文摘周报》2010年12月31日第五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