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彝学研究 Yi Study

当前位置: 首页 > 彝学研究 > 彝学研究论文精选

集体文化记忆视角下云南双柏李方村民族文化资源与乡村文化建设研究

作者:柴颖 发布时间:2023-08-04 原出处:《中国民族博览》2022年3期 点赞+(

摘要:本文通过集体文化记忆视角观察民族文化资源与乡村文化建设之间的关联,以个案形式探索并阐明民族文化资源挖掘与乡村文化建设的共融促进关系。通过对云南双柏李方村的实地走访与考察分析李方村特色文化资源及其利用现状提出进一步对应特色文化资源的利用策略,包括基础设施改进与文化建设双提升,生态文明建设与文化建设共融合,丰富群众文化艺术活动与利用特色民族文化资源促进民族文化资源产业化,为新时代美丽中国的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建设建言献策。
关键词:民族文化资源;乡村文化建设;双柏李方村

通过彝-族-人-网,你可以阅尽千里彝乡,略万种风情,宣传彝族文化,从我们自身点滴做起。

lifangcun1.jpgmp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云南省世居26个民族,其中包括15个独有少数民族,拥有得天独厚的民族文化资源,各民族各放异彩又和谐统一,是美丽中国乡村振兴背景下天然实践宝库。本文以云南双柏李方村为田野点,锁定以毕摩为代表的文化精英和以村民百姓为代表的大众为集体,通过集体文化记忆视角探寻和挖掘民族文化资源同特色乡村文化建设之间的联系,促进传承发展,为美丽中国建设下千村千面的乡村文化振兴建设建言献策。
mp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田野点概况

李方村坐落于白竹山州级自然保护区腹地,西面有锣笙湖环绕,总面积4.9平方千米,海拔2020米,距双柏县城38千米。截至2021年3月,村中有常住居民51户,186人,村内居民熟练掌握两种语言,即对村外及正式场合所使用的汉语和同村内人交流所使用的彝语,该彝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村落最初形成时间已无法考证,据李方村村志记载及锁定集体记忆口述,确认李方村因明朝初年战乱,武定一带罗婺支系一小分支经草铺一带逃难至此定居,繁衍生息,有普、张、李、佘四姓。李方村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村,以种植养殖为主要经济来源,近年来,外出务工收入比重逐年增加。当地村落民居依山而建,整体风貌保存良好,因生态信仰及禁忌要求,树木保存完好,千年绿树环合,古朴而具有彝族风味,2000年后,茅草房和土掌房逐渐消失,经政府每户拨款帮扶改建后,村民建起瓦房,并在自家外墙壁画上具有“大锣笙”的墙体彩绘,突出民族特色,凸显民族文化自信与文化艺术审美。mp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李方村拥有深厚的彝族文化底蕴,民俗风情淳朴,自然资源丰富,为“三笙”之一“大锣笙”文化的发源地。在锁定集体文化记忆中,民族对于天、金(铜锣)、木、水(龙)、火、土主(地)等的生态文化信仰主导了“三笙”文化的发生发展,“三笙”包括“老虎笙”“小豹子笙”和“大锣笙”,除“三笙”外,还有诸如花腰鼓舞、“青棚笙”“龙笙”等彝族文化流传于此。“笙”意为舞蹈,“大锣笙”等“笙”文化为一种原始祭祀傩舞,发展至今已兼具民俗娱乐功能。在集体记忆中,除每年彝族特色的农历二月初二“祭龙节”、二月初十“虎笙节”、寒露新米节等彝族节日,由于彝族的火崇拜,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三日至六月二十八日,李方村都要举行盛大的火把节活動,在火把节上要穿彝族刺绣服饰,跳“大锣笙”,演唱火把节古歌,跳彝族花鼓舞,进行举牛祭祀仪式。其中“大锣笙”走向国际舞台,分别多次受邀到国内上海、郑州、威海、昆明等城市,国外韩国、法国等地进行表演,受到多家中央、省、州主流媒体关注、采访、拍摄和报道。李方村村民平时劳动或娱乐还会通过山歌小调表达,流传至今的民间音乐有“喇叭调”“跳笙调”“阿伯勒”“阿唢喳”“阿仁义”等。依托得天独厚、古朴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2017年4月,李方村被评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mp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民族文化资源

李方村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资源,在长期的生产生活活动中,经过历史的沉淀,民居、祭祀、饮食和日常生活都独具特色,当地村民世代传唱着当地的山歌小调,除“大锣笙”发源之外,还流传着生态信仰崇拜、“青棚笙”、花鼓舞、彝族刺绣、火草纺织等,这些以口传心授方式代代相传下来的文化遗产,成为承继锁定集体精神情感的重要载体。mp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lifangcun2.jpgmp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大锣笙”文化

“大锣笙”是彝族罗婺支系一种独特的祭祀性傩舞,发源于李方村,流传于各罗婺支系聚居地,旨在驱邪逐疫,纳吉迎祥,是村内最为重要的一种文化形式。mp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大锣笙”由两个传说起源。一是因罗婺支系先祖帮助刚即位不久的皇帝打败叛军,后获赏铜锣,在从京城返乡途中因敲响铜锣地震山摇,先祖立马将铜锣捂在胸口以平息声响平安返乡。故而创作了“大锣笙”,又因捂的动作产生了跳“大锣笙”中敲响后再捂住的舞蹈套路。二是喜鹊姑娘的传说。相传在狩猎时期十个强大部落的首领都誓要娶到弱小的彝族罗婺支系部落中一位美丽的姑娘,这位姑娘为了部落的平安以身殉火,而后化身为一只喜鹊。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姑娘发源了火把节,也由此形成了“大锣笙”中“师公师母”的原型,因以身殉火祭祀死去的人,原型戴上面具后便不能说话,当地人也称其为“公哑巴”和“母哑巴”,是跳笙队伍中最为重要的角色,也是集体信仰的神与幸福的化身。由于大锣笙禁忌要求为男舞,故“师母“也为男性扮演,穿着草衣的“师公师母”所戴面具为一黑一白,眼部绘为横直眼睛,由彝族史诗《查姆》中所述独眼人、直眼人和横眼人神话传说创作发展而来。“大锣笙”舞蹈中跳舞者也是乐器伴奏者,由16个舞蹈套路组成,表演时12名穿着彝族盛装的舞者各手持一面大铜锣击打而舞,队形根据舞蹈套路可围圈可一排可半圆,领舞者一般为村中毕摩,持折扇指挥变化及节拍,“师公师母”也在其中随之舞蹈。如今,“大锣笙”已经从祭祀傩舞仪式逐渐演变为节日活动中的主要表演内容,实现了“大锣笙”文化从仪式向娱乐的多功能性发展。mp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生态文化

生态文化主要指李方村将人与自然摆放于同等地位,赋予自然人性与神性,人与自然相融相谐的一种生态观。这其中主要包含了彝族李方村精神信仰的引领者毕摩对生态文化建设活动的导向作用及各种生态文化建设活动。mp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毕摩为彝语音译,“毕”是“念经”之意,“摩”指“有知识的长者”,毕摩是彝族社会中的神职人员,知晓文化,能看懂和书写彝族文字,是彝族原始宗教仪式及现代生态文化建设活动的主持者、彝族文化的代表者和传承者,是彝族文化传承的主体,在创造规范和整理彝族文字、规范彝族习俗及丧葬礼仪、发展彝族医药、编制天文历法、发展民族文化等方面发挥了决定性作用,是锁定集体中的文化精英,其承袭由男子担任,有着严格的世袭或师徒传承制度。毕摩法器有如黑羊蹄、法扇、木签筒、垂须法铃、法环、铜法铃、铁块法器等,是同生态神灵沟通的媒介,也是珍贵的文化遗产。mp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文史称“倮文”“罗罗文”“呗玛文”“韪书”等,源于史前刻划符号,约在汉代即已形成比较完善的表意音节文字体系,并在历史上产生了卷帙浩繁的彝文经籍。毕摩在彝族历史上以彝族古籍的掌握为主,需要完整口传心记能背诵12套“毕摩经”,“毕摩经”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宗教、历史、哲学、医药、文学艺术、天文历法等,较为客观地反映了彝族社会发展的历史,相当于彝族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毕摩在节日或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运用“毕摩经”帮助各家各户祈福禳灾,指导生产生活实践。李方村目前有毕摩四人,其中一名集石匠、铁匠、蔑匠、木匠、二胡手、三弦手和赤脚医生多重身份为一身,既是“大锣笙”省级传承人,又是通过楚雄彝族自治州彝学会和楚雄市毕摩协会共同认证的为数不多的毕摩之一。mp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锁定集体因由早期先民对自然界认识的局限性而产生万物有灵的生态信仰崇拜,崇拜对象有天、金(铜锣)、木、水(龙)、火、土主(地)等,与之相应的生态文化建设活动有如祭天、祭水、祭龙、祭山神、祭牧、祭谷物等祭祀活动。mp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每年农历正月初一,李方村村民会在毕摩的带领下到村后土主山的土主树下祭拜土主,土主山严禁开荒放牧,更不准攀折砍树,甚至因雷劈而断的树枝也不能捡回家使用,正因如此,李方村内古树环合,参天蔽日,千年古树随处可见。农历二月初二为当地祭龙节,因龙掌管水,对水的生态信仰崇拜便为到村后水源点祭龙,同时还会在传习广场跳“龙笙”,祈求一年风调雨顺。农历二月初十为彝族虎崇拜的“虎笙节”双柏县亦被称为“虎乡”,跳“虎笙”展示了先民对虎的崇拜,包括虎帮助生产生活劳作的种种场景。火是李方村村民最重要的生态信仰崇拜对象,农历六月二十三到二十八日为彝族火把节,在此期间,李方村村民会到村落后山祭天,祭火神,跳起“大锣笙”围火而舞。mp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青棚笙”文化

“青棚”为在庭院搭建的松枝做顶,松针铺地的场所,李方村集体在逢遇结婚或乔迁新居之时会跳起特有的“青棚笙”,跳到天亮,以驱赶“喜神”或“木神”,祝福新人或乔迁新居的人一生幸福美满,平安吉祥。发展至今,“青棚笙”逐渐具有了更多的娱乐功能,随地可跳,又被称为“合脚笙”。李方村集体的“青棚笙”跳舞时可以超越辈分禁忌随意唱山歌调子,除领舞者手持箫以外,同彝族跳脚类似的是其他舞者均主要動作变化在脚上。mp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花鼓舞文化

彝族花鼓舞是一种表演性舞蹈,又称羊老鼓舞,热烈奔放,具有浓郁的彝族特色。过去李方村集体并不传跳花鼓舞,因由外村嫁入的妇女才逐步开始发展并成立了花鼓舞表演队。彝族花鼓舞由打击乐伴奏,花鼓呈椭圆形,红色绸带系红色鼓身,斜挂于右肩,在重拍时向上弹跳,一拍击鼓一下,跳花鼓舞时需要小腿灵活。矫健有力、豪放粗犷的花鼓舞丰富了李方村的歌舞文化库,增加了文化表演项目和村民文化娱乐活动。mp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五)彝绣文化

彝绣是彝族传统文化的一种,其中耗费工时最长、最为复杂的为堆绣,彝绣以绣品色彩艳丽、搭配得宜、种类繁多、异彩纷呈而闻名。李方村由于人口稀少,其彝绣在县刺绣工艺品中所占比重并不大,但是在村落文化传承中,有专门的彝族刺绣传习培训,历代有“绣娘”,传统李方村的彝家姑娘都有一个刺绣精美的针线包,用以放置针线、花边图样等各种刺绣图案。农闲时节她们或分散或聚集飞针走线研究刺绣出精美绣品,如包头、服饰、围腰、鞋帮鞋垫等,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的服饰均有不同的图案表现。时至今日重大节日活动,仍有许多男子女子穿着刺绣创作制作精美的彝族特色服装参与仪式展演,视手绣饰品为重要场合的贵重穿着,形成李方村独特的彝绣文化。mp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六)火草纺织文化

火草纺织是彝族先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重要而独特的一门手工技艺。纺织火草布工艺复杂,需要在相应时节六七月到山中采回火草叶,取火草叶面纤维搓成线,加草木灰煮泡,用溶有麦子面稀释的水中漂白,清洗晒干再纺织成布匹,制作为火草衣,火草衣抗寒保暖,十分结实耐穿。火草纺织文化集合了彝族人民的生活智慧和思想结晶,但是由于商业文化市场经济的入侵,手工纺织技术逐渐失传,火草纺织文化还需探寻新的生存传承生境。mp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lifangcun3.jpgmp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乡村文化建设中文化资源的利用

通过锁定集体的文化记忆发现民族文化资源在当地的存续现状及特征,锁定集体对于民族文化情节记忆更为关注。生命哲学注重对内在时间性的感知,通过感性和沉思达到对人类存在的理解,锁定集体在民族文化发展中的个人参与性感悟同时在不断实现集体文化记忆对当下特征及发展传承的增塑。从关注集体中的人本身延伸到集体中人所存在的环境进行研究,在当下乡村文化建设上,李方村目前基础设施建设初步完善,而文化建设仍处于开发荒蛮期,在文化建设预备开启的风口,应利用好集体现有熟悉的文化资源打造村民宜居的文化乡村。通过基础设施改进,同文化建设同步提升,生态文明建设与文化建设相互融合,增加集体文化艺术活动,推动民族文化资源产业化,逐步实现乡村的文艺复兴与民族文化振兴。mp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乡村文化建设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和意义

乡村文化建设即通过对本土文化资源的利用发展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各项文化事业的活动,它既是建设乡村物质文明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乡村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文化艺术修养和底蕴的重要条件。乡村文化建设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可以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精神动力,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能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而李方村目前的文化建设现状还不足以支撑其乡村文化振兴,需要进一步挖掘其所拥有的独特民族文化资源。mp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乡村文化建设中文化资源的利用现状与策略

1.改进基础设施mp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是美丽乡村建设最基本的要求,涵盖了村民基本生活需求与基础生活质量提升与幸福感的基本获得。目前李方村基础设施已经做了诸如网络覆盖、路面硬化、重修广场、安装路灯、屋舍翻新以及畜牧方面人畜分离等建设,相对于完善的要求仍有不尽之处。mp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公共设施建设mp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目前李方村有已经进行基础设施提升建设的锣笙源广场与“大锣笙”传习广场3个、廉洁文化长廊1个、“大锣笙”传承保护基地1个、村内活动室设有“大锣笙”文化综合展示厅,内收集了代表双柏县“大锣笙”文化的影音、书籍、图像资料和能反映“大锣笙”文化的乐器、法器、刺绣、面具等进行陈列展示。mp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公共设施建设提升完善方面可以多方位借鉴楚雄市及双柏县城的彝族特色文化氛围熏染方式。网络覆盖截至2016年仅完成核心区及重要地段的电缆地埋和线路完善,网速提升以及覆盖面仍有所欠缺,在5G网络逐渐普及的今天,身处李方村仍有无网状态与2G网络时常发生的现象存在,降低了国家网络通达的速度进程。李方村内道路已经基本覆盖太阳能路灯,然间距相对较长且灯光昏暗,应在增设太阳能路灯的基础上参考借鉴楚雄市与县城路灯彩绘美化创意建设,饰以红、黄、黑彝族经典三色彩绘设计或具有“大锣笙”元素的彩绘装饰,呼应民居墙壁上的“大锣笙”彩绘图饰。在进李方村约1.6公里的道路上除增设特色路灯外,参考昆明西山风景区修建人车分离式人行栈道,同村内一廊景观连缀呼应,改进公共设施建设,提高当地出行安全度与幸福感。在村内目前已经进行基础设施提升的广场上建立“锣笙源”故事文字宣传、浮雕或彩绘讲解,辅以“查姆”文化和“梅葛”文化宣传,提高锁定集体的文化自信心,在广场或传习所周围进行园林绿植美化修缮,种植相对规整或开花色彩鲜艳的植物,形成自风景过渡的自然美化。mp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实用民居建设mp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传统民居建筑目前已完成修复整治,包括加固维修、恢复传统建筑色彩等。村落房屋整洁,侧墙饰以“大锣笙”图样彩绘设计图案,屋梁等细节绘以红、黄、黑三色设计或马缨花、菊花等图样装饰,檐下挂有书写“李方人家”装饰用小灯笼,民居设计是李方村文化建设结合民族资源彰显民族特色的重要手笔。mp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目前李方村传统民居建设已进行一次修缮改造,而为储备天然粪肥等考虑,并未在每户民居中建设卫生间,村中隔一段路设置一个公共卫生间,建设简陋,降低了生活舒适度与生活质量,可进行二次升级改造,将卫生间入戶入院作为首要改造标准,并辅以提升房屋内部基础设施完善,为日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带动旅游业、生态度假村建设做好前期准备。畜牧养殖业是李方村村民一项重要的经济收入来源,目前已实施了基本的地缘就近式人畜分离畜类棚圈修建,进行统一管理,但畜类棚圈多数紧邻道路或邻近民居,异味飘散,对村民生活质量的提升与未来可提高收入的可持续发展仍有牵绊,可在每处统一饲养管理的棚圈外修建围墙或围栏并进行彩绘装饰或文化宣传,提升民居与村内道路美化建设。统一建立鸡窝鸭棚养殖区,同样运用彩绘装饰或文化宣传,改全面放养为相对统一化管理养殖,进而可促进村内道路卫生环境改善。mp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生态文明建设与文化建设融合mp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号召下,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乡村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了密不可分的联系。因由李方村的生态信仰崇拜文化,使得村中千年百年古树得以完好保存,红土色的村落与古木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村落拥有白竹山生态文化旅游区、古井、仙人桌、精怪潭、箭竹林、万亩茶园、马樱花海等生态文化游览景点,集体的生产生活、仪式祭祀及日常娱乐活动均有涉足。应在保护生态文明的基础上融合文化建设创意,在“放养式”管理山林、茶园的过程中有组织有管理有设计有蓝图地栽种草皮树木,形成生态文化景观,为中国乡村的生态文明建设添砖加瓦。在村民出行游览或生产生活过程中运用生态文化与民族特色艺术底蕴的结合潜移默化陶冶艺术审美、提高审美鉴赏力。mp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丰富集体文化艺术活动mp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李方村拥有如花鼓舞、“青棚笙”“大锣笙”等丰富多彩的艺术文化活动,其中逐步娱乐化倾向的祭祀仪式也包含在内。目前李方村青年少年多外出读书、务工,主要为中老年人长期定居,乡村空心化问题突出,生产动力不足,且普遍文化水平不高,受此条件限制在村落中开展读书科普类文化艺术活动并不现实,应着重应集体之所需所愿组织开展山歌舞蹈类文化艺术活动,保留传统日常的生活艺术形态,将花鼓舞、“青棚笙”“大锣笙”等集体自娱自乐的文化艺术形式提炼节选为如锣笙文化、虎崇拜文化等艺术展演活动加以创新贯穿其中,依托村落优秀民族文化资源在多元文化背景中形成特色原生态民族文化符号,借由微博、快手、抖音等直播、录播网络传媒传播,实现面向自我与面向他者的艺术融合共享,一定程度上提升集体文化自信心与幸福感。mp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4.促进民族文化资源产业化mp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李方村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在实行有组织的乡村文化建设与集体进行自我文化建设的同时应深挖民族传统文化,实现民族特色村寨的实质性发展。带动村民和返乡青年积极开发文化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将特色传统文化变为经济发展资源优势,带动当地系统化文化建设,进而吸引务工人员返乡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集体的深度心理文化自信和国家认同感。mp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锣笙文化”可以同彝绣、火草纺织传习相结合,如将大锣设计图样通过平绣或堆绣等手法刺绣于火草衣、文创衣服、抱枕、帽子、围巾等饰品之上,使“锣笙源”文化走出李方村,走向人们的视野。花鼓可以结合小饰品、乐器文创等进行小物件小成本创作,亦可将花鼓舞设计成图样同大锣刺绣于物品之上。李方村展演队目前所着衣饰均有彝族火的生态信仰崇拜元素刺绣,可借鉴火的生态信仰文化,将火苗纹样作为衣饰、文具等的装饰物,同网络微商或大牌定制牵线搭桥,带动彝族文化、李方村文化走向高端国际化舞台,展现国家民族多样特色风貌。在当地实体文化产业发展上,可在基础设施与文化建设双提升的基础上,建立特色民族文化民宿分散+聚合模式,分散即各家各户在有空客房的现有条件下统一管理实行体验式入住,聚合即建立和完善现有的特色民宿满足入住接待硬性需求和环境体验个性化需要。营造乡村吸引力与打造核心竞争力在满足他者异邦想象性期待的同时更是提升村民幸福感,进行特色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mp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乡村振兴文化建设并非时间上的一朝一夕或政策上的统一规划便能迅速崛起成林的,需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同当地的特色民族文化资源相结合,才能实现乡村文艺复兴的本土生长。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美丽中国”,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万事万物相互联系,将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乡村同乡村文化建设相结合,不仅是实现乡村振兴生态文化治理的最优途径,更是长远可持续发展的最优选择。作为乡村振兴的规划者与美丽中国的建设者应在做好本土化特征保护的基础上多方位思考,无论盈利性渠道或非盈利性渠道,都应关注集体民众立场,顺应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做好民族文化资源的深度挖掘與活态传承,促进多方位交织共融和传承发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繁荣国家民族地区文艺,发展特色文化建设。mp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通过彝-族-人-网,你可以阅尽千里彝乡,略万种风情,宣传彝族文化,从我们自身点滴做起。

参考文献:
[1] 费孝通.农民生活及其变迁[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1997.
[2] 楚雄彝族自治州乡土志丛书编纂委员会.双柏县法脿镇李方村志编纂委员会.李方村志[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20.
[3] 中共双柏县委宣传部,尹世全·远古神舞[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
[4] 刘婷.广西民族文化资源评估与文化产业开发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1.
[5] 魏美仙.蒋少华.多元文化背景下少数民族艺术的生存与传承——基于云南彝族、傣族两个村落的田野考察[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9(04).
[6] 魏美仙,魏惠琴.以民间艺人为中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问题思考[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3.
[7] 牟旭,郭晶.云南楚雄李方村彝族民宿设计研究[J].山西建筑,2020(17).
[8] 向青松.彝族“大锣笙”傩祭仪式与象征意义初探——以云南双柏县李方村为例[J].红河学院学报,2019.
[9] 孙永龙.甘肃民族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研究[J].甘肃科技,2012(24).
[10] 李存娟.十八洞村苗绣传承保护的现状研究[J].文化产业,2021(02).
[11] 刘颖洁.从哈布瓦赫到诺拉:历史书写中的集体记忆[J].史学史研究,2021年02期。

作者简介:柴颖(1993-),女,汉族,河北邯郸人,云南艺术学院民族艺术研究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艺术学理论。
原载:《中国民族博览》2022年3期;文字来源:参考网;图片来源:百家号-文旅头条,摄影:张昕萍 邓斌。

【声明】本文转自公开互联网平台,并经彝族人网排版发布,旨在公益宣传彝族文化和彝区发展。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完全赞同或者证明其信息真实性。文章版权归属作者和原媒体,如著作权人不愿意在本网发表或文章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或修改。特此向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和感谢!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