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彝学研究 Yi Study

当前位置: 首页 > 彝学研究 > 彝学研究论文精选

彝族传统医药理论中的数与理

作者:罗艳秋 徐士奎 发布时间:2023-08-27 原出处:《云南中医中药》2015年10期 点赞+(

摘要:彝族先民通过对日月周天行度的记录,概括、描述和推导事物与日月的全息关系,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彝族传统医药理论。在彝族传统医药理论中充满了数学语言和思维,彝族先贤运用宇宙模型推导出数理变化,在此基础上建造彝族传统医药理论体系并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实际应用。
关键词:彝族;传统医药;理论;数理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d20210524214330.jpg2Z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易传·系辞上》说:“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下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可知,数可以说明万物的生成变化,说明宇宙全息律的存在。宇宙全息律认为宇宙间的有限局限时空和物质包含着整个宇宙的信息,一个事物乃至宇宙都具有四维立体全息性;同一个体的部分与整体之间,同一层次的事物之间,不同层次与系统中的事物之间,事物的开端与结果,事物发展的大过程与小过程、时间与空间,都存在着相互全息的关系。[1]彝族先民通过对日月周天行度的记录,概括、描述和推导事物与日月的全息关系,运用天干地支将五方、五时、阴阳、五行有机地串连起来,以五生十成和十生五成中的奇偶数和生成数两种组合形式将各方和各时等错综复杂的时间、空间现象有机结合起来,察其气运,纪其数理,从而推导比较人体阴阳五行的变化。在此思想指导下形成的彝族传统医学理论,充满了数学语言和思维,并运用宇宙模型推导出数理变化,以数字符号表达对万物生成关系和周期性变化关系的认识,用五生十成、十生五成、哎哺、天地五行和宇宙八卦等数学模型解析万物生成的规律和原理,在此基础上建造的彝族传统医药理论体系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2Z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 以数字符号表达彝医对生成关系的认识

彝文典籍运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这十个数字,以奇数代表天数,偶数代表地数,描述天地万物的生成关系,不是天生地成,就是地生天成。其中,尤其强调生数五的重要性,凡是成数都必须在生数的基础上加上五,体现了土生万物的作用。《哎哺啥呃》中说:“上古气与浊善聚,天地形海溢,如时的之中,天白地黑间,倾斜的在着,天地头尾转,日月云星从,人类未产生,又是一番变,天地权掌同,此从远之后,天一头为立,天二尾为立,天三左为立,天四右为立,天五足为立,天六手为立,天一而地二,天三而地四,天五而地六,天七而地八,天九而地十,此从远之后,天生二十五,地兴乃三十,冬春秋夏易,四季为之立,天东天西间,四万八千度。”从上述文字可知,一三五七九为天数,二四六八十为地数,天数之和二十五,地数之和三十。彝族先民运用天数地数与方位相结合,以“五生十成”和“十生五成”表达和反映天体运行及其气象变化的规律。见附图1和附图2。2Z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yiyaolilun01.jpg

图1:五生十成

yiyaolilun02.jpg

图2:十生五成

《哎哺啥呃》中关于天数地数的认识源于上古时期。上古文字未兴,彝族先民只能用刻画符号的方式记录天体运行及其气象变化,通过口耳相传转相授受,这些宝贵的经验才得以保存下来。故而《哎哺啥呃》中说:“云星日月生,人类图影萌”,图影是认识彝族文化的枢纽,是认识和理解彝医诊疗疾病思想观念的切入点。“五生十成”和“十生五成”两个图,以白圈代表天数一三五七九,以黑点代表地数二四六八十(参见附图1和附图2),与历法有密切的关系,它的十个数就是我国彝夏十月太阳历的十个月。[2]“五生十成”演化了十天干的运行及其与阴阳五行相结合的化生规律,代表十月太阳历;“十生五成”演化了十二地支的运行及其与阴阳五行相结合的化生规律,代表十二月历,一年十二月,分为八节,春立而春分,夏立而夏分(至),秋立而秋分,冬立到冬分(至),确定出二十四节气。2Z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 以数学模型解析彝医对万物生成的理解

彝族先民在天讲日月的运行,在地讲日月运行万物所产生的化生过程,在人讲气浊的运动变化。气的变化千差万别,数不甚数,需要建立标准给予说明。日月星有象可识,故用天度以纪事,用天干、地支等符号以数推衍,所形成的规律和原理用五生十成、十生五成、哎哺、天地五行和宇宙八卦等进行表达,形成了模型,因此,万物的规律可以在这些模型中推考。2Z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1 哎哺数学模型

哎哺数学模型以二进制表示事物的生成状态。《哎哺啥呃》等彝文典籍以哎哺涵盖了寒暑、明暗、动静、形影、盛衰、荣枯、生死、终始等相反相成的成对事物,反映了彝族的万物雌雄观,表示万物的互根互用、消长进退和对立制约关系。2Z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2 天地五行数学模型

彝族先贤认为世间万物均依靠五行来化生,五行是万物化生的根本动力,五行之理,是太阳运行之理,五行之数,是太阳运行之数。“五生十成”以数来规定五行的生成次序:天一地六水,地二天七火,天三地八木,地四天九金,天五地十土。五行均有形质,并通过天数地数相配,以五行划分阴阳,说明盛衰变化。2Z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3 宇宙八卦数学模型

彝族先贤用宇宙八卦即哎、哺、且、舍、鲁、朵、哈、亨代表火、水、木、金、山、土、石、禾八类物象并将其分为四组:哎哺、且舍、鲁朵、哈亨等四对,说明每对事物之间存在阴阳对待关系,其实表达的是哎哺关系的拓展演化。故彝医认为哎哺是父母,且(中男)舍(中女)、鲁(长男)朵(长女)、哈(少男)亨(少女)是哎哺所生之子女,这也从另一个层面说明世间万事万物均是由哎(天)哺(地)产生和演化,不是天生地成,就是地生天成。2Z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4 五生十成和十生五成数学模型

彝族先贤认为世间万物均依靠五行来化生,五行之理,是太阳运行之理,五行之数,是太阳运行之数,五行是万物化生的根本动力,故有“五生十成”与“十生五成”之说(参见附图1,附图2)。“五生十成”共由10个数组成,从一至十,共计五十五,天数二十五,地数三十;“五生十成”表达了万物的生成关系,故以10个数以言其全。“十生五成”共由9个数组成,从一至九,共计四十五,天数二十五,地数二十;“十生五成”以四正之天数(奇数),四隅之地数(偶数)表达万物的周期性变化关系,故以9个数以言其变。2Z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五生十成和十生五成中,数五居中,五行属土,凡生数必加五方能为成数。五生十成,其天数二十五,五其五;地数三十,六其五。五居一三七九之中间,六居二四八十之中间,五为生数之主,六为成数之主,故而万候之数离开不五和六。而“十生五成”可推导出四条青线、四条赤线和一条虚线组成的气浊运行图,在气浊运行图中,中为气浊道,其也寓五之数。2Z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纵观《哎哺啥呃》、《宇宙人文论》等彝文典籍,通篇讲述的均是日月星辰的运行及其气象变化规律如何指导人类万物生息繁衍的道理;无论是缝制在衣服上的八角图案,还是朗朗上口的节令谚语,无不表达了彝族人民对季节变化的关注程度,形成“人人皆知天文”的局面。张介宾曰:“宾常闻之孙真人曰:‘不知《易》,不足言太医。’每窃疑焉,以谓《易》之为书,在开物知务,知来藏往;而医之为道,则调元赞化,起死回生。其义似殊,其用似异。……天地之道,以阴阳二气,而造化万物;人生之理,以阴阳二气,而长养百骸。《易》者,易也,具阴阳动静之妙;医者,意也,合阴阳消长之机。虽阴阳已备于《内经》,而变化莫大乎《周易》。故曰天人一理也,一此阴阳也;医《易》同原者,同此变化也。”[3]从张介宾的“医易关系”论述可以看出:医与易是同源的。但什么是易学呢?简而言之,就是从观察日月运行及其所产生的阴阳变化中发现的一整套认识、分析、处理问题的方法和规律,它好像一把打开科学宝库的通关钥匙,也可称之为一部宇宙代数学;易学中的太极、八卦、河图、洛书等图象,又相当于这部代数学里的万能公式,它可以把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代入进去。[4]《灵枢·针解篇》:“一天、二地、三人、四时、五音、六律、七星、八风、九野,身形亦应之”,就是把天体运行及其气象变化与人体气化活动结合起来认识问题。2Z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可见,彝族传统医药理论是在长期医疗实践基础上,运用天文历法远观万物运动变化规律,近察人体生命变化规律发展而来的。彝族先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写下了“成千的天文,上万的地理”知识,极其重视对天体运行的观察和记录,彝族民间广为流传的“一人一宇宙”、“一者一宇宙”所表达的就是受气象影响的所有事物与天体运行具有共通规律的内涵。万物的生存都离不开太阳,天文历法是彝医理论形成的主要来源,基于天文历法形成的医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上具有永恒的意义,只要天体运行的规律不变,彝医就不会过时。彝族传统医药理论构建的哲学基础来源于天文历法,源于太阳与万物的关系,而天文历法本身是严密的数理体系,从这个源头来研究彝医药,就是将彝医药放入时间空间中探究,解答彝医药关于生命与疾病认知规律的思路与方法。2Z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参考文献:
[1] 冯契.哲学大辞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1019.
[2] 刘尧汉,卢央.文明中国的十月太阳历[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89.
[3] 张介宾著;孙国中,方向红点校.类经[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2007.
[4] 邹学熹.中国医易学[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1.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彝族医药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NO:12XMZ077);云南省财政厅项目“紫丹参类彝族药材品种整理及其质量标准攻关研究”;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青年项目“基于微性状-DNA条形码-有效成分群”模式的紫丹参类彝药品种整理与质量评价研究”(NO:2013WA7)的阶段成果。
作者简介:罗艳秋(1982-),女,讲师,民族医学博士,研究方向:彝族传统医药知识体系、中(彝)医临床、中(彝)医学教育。通信作者:徐士奎(1980-),男,主管药师,药学博士,研究方向:彝族传统医药知识体系、中(彝)药标准、中(彝)药资源学。
原载:《云南中医中药》2015年10期;文字来源:参考网。

【声明】本文转自公开互联网平台,并经彝族人网排版发布,旨在公益宣传彝族文化和彝区发展。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完全赞同或者证明其信息真实性。文章版权归属作者和原媒体,如著作权人不愿意在本网发表或文章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或修改。特此向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和感谢!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