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彝学研究 Yi Study

当前位置: 首页 > 彝学研究 > 彝学资料与文献

彝文古籍《尼租语系》简介

作者:beley工作室 发布时间:2005-10-03 原出处:彝族人网 点赞+(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玉溪市内少数民族中彝族人口最多,有十分丰富的彝文历史文献。1988年11月由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了《尼租语系》一书,是目前有较高水平的整理本,反映了市内彝族历史文献典籍研究的新水平。1C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本书包括《尼租谱系》(聂鲁译注,陶贵学注音)、《阿松黑》(李春富、李增华翻译注音)、《白夺书》(李春富、赵光汉翻译注音)、《吉纳》(白佑三、宋自华翻译,陶贵学注音)。1C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尼租谱系》是1982年4月在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平甸乡尼租村收集到的一部彝文连名谱牒。这支谱系图腾为“白勒”(黑头翁雀),清朝中叶改汉姓为方氏,先前在尼租村聚居,后来分居于尼租、费达、老方寨三个毗邻的村子中。这部谱牒原珍藏于这支谱系的最大班辈者方德学手中。从序言里可以看出,谱牒最后一次重新抄誊时间是清朝光绪二十年,即1894年。以后,只是在谱牒的后面续上死去的夫妻连名谱。这是一部滇南型的彝文连名谱牒,包括彝族对天地、人类起源的朴素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洪荒以前的连名谱,洪荒以后的连名谱以及后来的夫妻连名谱,一直记载到1956年才终止。类似的古彝文典籍,原来在许多滇南彝族宗支里比比皆是,现在已十分少见了。1C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尼租谱系的记载方法,同其他滇南型的彝文谱牒一样,是由关于祖先起源的传说、祖宗迁居的路线、先祖父子连名谱、中世班辈夫妻连名谱、近现代姓氏夫妻连名谱,以及死而断诺续者名谱等部分组成。尼租谱系中,父子以名相连部分,洪荒前三十七年到笃慕,洪荒后二十代到聂托聂维。洪荒后的父子连名谱或许应多些,但是为何原因中断谱续不得而知,这也是滇南型的连名谱系中通常见到的情况。启用方氏前的班辈夫妻名谱,大致有写、杰、赫、此、阿、裴、莫、卖、普、沙、多、罗、席、矣、努、聂、勒、方、和、周、得、些、里、申、的、具、薅、哦、呢、拉、鲁、施、额、伍、耶等三十六个班辈代。启用方氏姓氏后,根据尼租祖坟碑文上规定的字派班辈代是“国、成、泰、义、有、占、德、万、正”九个代。全谱系到1956年止,共可以追溯一百零二代。1C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阿松黑》是记述丧葬仪式及程序的。内容可分为诉苦情篇、猜谜调、装殓后书、对唱调等四个部分。1C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诉苦情篇中运用了许多生动形象的比喻、对偶句,以显示对死者的深切怀念和对死者不幸谢世的悲痛心情;猜谜调中用不少诙谐的语言以显示各自的水平和能力;装殓后书叙述了彝族装棺的习俗;对唱调叙述了彝族丧葬仪式的基本内容。1C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此书彝文原本写于光绪二十四年,作者没有署名,但在篇末注明,是大麦地村村尾的一个年轻毕摩所写。还写到:“读书求知人,我写得不好,请别笑话我”。1C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为了更好地整理和保存少数民族古籍,在翻译和整理此书时,采用了四行体形式,用国际音标记音,音系属彝语南部方言区聂苏语。1C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语南部方言《白夺书》,意为“山起书”。这是散藏于峨山彝族地区的彝文典籍之一,本书由彝族毕摩李春富保存。此书用生动的语言文字描绘了山水地名和自然景物。读后能使人感到万物复苏,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本书采用四行体进行翻译整理。用国际音标注音,彝族方言以峨山聂苏音为准。1C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吾查》、《美查》是著名的彝文典籍,《尼租语系》简名彝语为《吉纳》,是《美查》中的一部分,属挽歌,由毕摩吟唱,是为男死者吟唱的,它虽然跟为女死者吟唱的挽歌《色渣》有些内容近似,但都有它们各自的特点。在出殡前一天,死者的儿子跪在棺木面前。献一兜饭、一串肉、一壶酒,毕摩便在一旁吟唱《吉纳》。据说只有用挽歌的形式,将生者祭献的物品告诉死者,他才会心满意足地离开人间,去找他的归宿——祖先居住的地方。    1C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