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红河《蒙自彝族(尼苏)语汇》出版
新年伊始,由蒙自市民宗局、蒙自市彝族研究会编印,蒙自市国家税务局干部普长寿编著的《蒙自彝族(尼苏)语汇》出版。
普长寿先生是蒙自雨过铺人,彝族,红河州彝族学会、蒙自彝族学会会员。30多年来,一直潜心研究阿拉斯加西南部的爱斯基摩语。2003年3月,他在《参考消息》上,读到了一篇外国学者写的《语言消失,文明堪忧》文章,对他触动很大。他联想了自己的母语,一种在蒙自地区乃至红河州流传了几千年或者上万年的古老民族语言,即蒙自地区彝族语音(尼苏语或“倮倮”话),由于种种原因,在不久的将来(不超过二十一世纪)就会消失殆尽。
普长寿先生谈到,在宽阔的蒙自大坝,包括个旧的大屯地区、开远的羊街地区,目前只有蒙自市雨过铺镇永宁村、仁厚村的彝族语音保留得最好。但是由于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民族语言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到了上个世纪70年代后期出生的新一代,都不在讲尼苏语,父母们也放弃母语,日常生活中用汉语与孩子们对话。在此大环境下,就这样渐渐地失去了讲尼苏的语言环境。八十后出生的人,基本上听不懂自己的母语。因此,六十年代出生的人也就成了末代的语言掌握者,也自然成为为保护和抢救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人。
普长寿先生谈到,虽然有彝族文字,也有一些彝文字典,但那是在文物档案馆里,掌握的人是极少数,很多人看不懂,再说彝族的支系太多,讲出来的话都有差异,又没有汉语普通话那样统一的发音标准和释义,想把与汉语发音不同的彝族语音记录下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责任和义务感始终驱使作者要完成这项工作,他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用一种大家都能基本读懂的方式,即用汉字和拼音注音的方式,把自己知道的字、词记录下来,有些字、词用汉字和拼音都无法标注,勉强用发音相近的汉字和拼音来标注,并加以说明。
彝族是我国人口较多的一个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彝族人民创造了丰富璀璨的民族文化。彝族文学是彝族文化宝库中最耀眼的宝石之一,神话、史诗、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歌谣等各种彝族民间文学样式,往往令人应接不暇、赞叹不已,它们经过彝族人民的世代传承也日益变得丰富、淳厚。普长寿先生所著《蒙自彝族(尼苏)语汇》,不论从保护或者传承的角度,都十分有意义。书中所收基本涵盖了现存的尼苏语言,可谓尼苏语大全,实属不易。
此书的价值,在于将保护与传承彝族尼苏语言,实实在在落到实处。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