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花腰文化保护区文化建设研究
(花腰彝舞龙,来自中国彝族摄影大展,摄影:zhengtie)
一、建立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文化保护区的缘由、特点、目的及意义
2000年5月,云南省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公布了《云南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其中要求:“选择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聚居自然村寨,设立云南省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区。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区必须符合下列条件:(1)能够集中反映原生形态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2)民居建筑民族风格特点突出并有一定规模的;(3)民族生产生活习俗较有特色的。”依据《云南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在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遗产普查的基础上,逐级申报,经过省级专家委员会评审推荐,省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并由省人民政府分别于2006年和2009年批准公布了云南省第一批27个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区和第二批29个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区,共计56个。其中,保护区面积最大的是2009年公布的以哨冲镇为核心区的彝族(花腰)传统文化保护区,面积644.41平方公里,共150个自然村,人口43047人。
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文化保护区的特点主要有:一是文化保护区内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传统文化富集,民众的生产生活、习俗节庆、歌舞艺术、民间文学、民间工艺等各种文化形态丰富,类型齐全,特色鲜明,保存相对完整,具有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性。二是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传统文化的传承人比较集中,易于当地传承人开展传承工作,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条件优于他处。三是保护区自然生态良好。四是民居建筑民族风格特点突出,保持了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的传统特色,有的建筑虽然有所改良但仍延续原有风格,具有独特的科学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
建立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文化保护区的目的:在坚持动态性、开放性、整体性保护的前提下,维护文化多样性,保持文化生态平衡;保护优质的文化基因,为文化持续发展提供丰富的文化资源。
建立保护区的意义:保护区的建立有利于“民族传统文化整体的、原真性的就地保护,减少或放缓民族传统文化在现代文明冲击下的异化,较完整的保存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便于民族文化基因的有效保护与传承。同时,有利于保持保护区内文化生态和自然生态的平衡,为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文化传承谱系的建立和发展提供清晰的脉络”。
二、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文化保护区基本状况
(一)自然地理
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传统文化保护区位于石屏县北部山区,哀牢山支脉鲁奎山的东部,东邻通海、北接峨山、西毗新平,保护区涉及龙武、哨冲、大桥3个行政乡镇,地跨东经102°20´03.9´´~102°38´21.8´´,北纬23°47´40.2´´~24°24°05´54.8´´,海拔860米~2544米,年平均气温18°C。区域面积644.41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的21.22%,辖24个村委会,150个自然村,11754户,43047人,彝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8.7%。1保护区属中高原混合地貌区,典型的高寒山区,山高谷深,山河相间,岭谷并列,高差悬殊。区域内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坡龙山、大岭岗山、尼白木克山、大黑龙山、坡头甸后山、石岩头山、长岭岗山、大尖山、白尼莫山、果腊山等二十余座分支山脉连绵起伏,峰峦叠嶂,森林茂盛,水源丰富,峨爽、邑堵莫、得则莫、维堵鲜等二十个龙潭泉水和水瓜冲河、大练庄河、法乌河、昌明河等多条河流涓流相连,纵横交错,是石屏北水南调工程的重点水源保护地,森林覆盖率达53.91%。域内植被主要以针叶纯林、针阔混交林为主,有云南松、华山松、云南油松等树种,还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红豆杉,二级保护植物榉树、红椿、野生核桃等;珍贵动物物种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绿孔雀,二级保护动物白鹇、锦鸡、岩羊、穿山甲、猫头鹰等。域内还蕴藏有铁、铅、锰、锌、煤等丰富的矿藏资源。保护区实有耕地51796亩,人均占有耕地1.2亩。主要农副产品有水稻、小麦、玉米、荞子、马铃薯、豆类、油菜、花生、烤烟、大麻、露水草,蔬菜、野生菌类等,饲养鸡、猪、鹅、鸭、牛、马、羊,人均收入1654元,交通条件便利,距省城昆明186公里,距石屏县城70公里。
(二)历史沿革
明清时期,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聚居区被划分为四部分,各归石屏、河西、褶峨(今峨山)、新平四县管辖,石屏辖区设昌明里,括莫测店、拖竜黑、发白冲、落水洞、他乌德、撒妈鲊、海科、邑堵、黄草坝;民国21年(1932年)成立龙武设治局,辖54保,147个自然村;1949年成立龙武县人民政府,管辖整块北部山区即现在哨冲、龙武、大桥镇的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区域;1958年龙武归并石屏县,建立人民公社,为政社合一组织,1984年恢复区、镇、乡建制。
旧时的龙武是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聚居区的中心集市,一条丁字街道分属五个县(石屏县、河西、通海、新平、峨山)各占一段。每逢街天,方圆百里的商贾云集,各地名特产品应有尽有,如石屏杆条、河西布、晋宁酒罐、峨山烤肉、通海咸鱼、建水石榴、新平竹器、杨武豆腐、蒙自刀烟、宣威火腿。彝民们则以萝卜、蜂蜜、花生、核桃、松子等物进行交换,这里有跨经新平、元江、思茅、易武的茶马驿道,自明清以来就是联结西南各民族之间经贸文化往来的通道。
(三)文化资源
保护区内勤劳智慧的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创造了特色鲜明的民族艺术,节日文化丰富,一年十二月,月月有节俗。如正月过年唱大戏(彝族花灯、滇戏);二月祭竜(“咪嘎好”、十二年一祭的“德培好”)祈求风调雨顺、人畜平安;三月祭叶,祈求各村寨神树枝叶繁茂;四月祭龙(水神),祈求龙潭水长流;六月火把祭田地、灭虫驱灾庄稼好;十月祭祖读家谱,教育后代尊礼仪;冬月冬至吃蜂蜜,俗称“食蜂节”;腊月二十六祭谷魂,轻声细语唱唤着将五谷魂请回家过冬,待来年春暖花开时再送回田园,祈求籽实饱满。其余无时间场地限制的民俗活动有朝呃紧(吃火草烟)、婚嫁、丧葬、巫术治病、叫魂、建房、贺房、相房、陪嫁、烧锅底等等。与众不同的民俗节日承载、蕴涵了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多姿多彩的民间文化艺术。
花腰歌舞是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文化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花腰姑娘热情奔放的花腰歌舞、海菜腔、烟盒舞让人过目不忘,流连忘返。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的民居,是滇南地区特有的土掌房,背靠青山,依山势而建,房与房之间布局整齐,蔚为壮观。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妇女以手工方式生产和创造了绚丽多彩、风格独特的民族服饰文化。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的服饰结构复杂,图案纹饰繁多,刺绣工艺精湛,色彩鲜艳夺目。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崇拜龙,其祭龙、舞龙神秘而独具特色。舞龙融歌舞精华、民间舞龙技巧为一体,在全国各类舞龙大赛中多次获奖,其独特而气势恢宏的舞龙表演受到了世人很高的赞誉。
保护区内还散存有用彝族古老文字书写的毕摩经典,民间说唱艺术发达,常年流传有内容丰富的《创世史诗》《英雄史诗》《叙事长诗》《洪水神话》《风物传说》《情歌》《礼俗歌》《祭祀歌》《哭嫁歌》等等。现有国家、省、州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十多人,非物质文化传承点4个,开办有3个民族文化传承班。
近年,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文化随着地方政府外宣部门的积极推介,李怀秀、李怀福兄妹演唱的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海菜腔在央视青歌赛上夺金、电影《花腰新娘》的成功上映并夺取华表奖、《魅力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专题片在央视的开播,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文化的魅力越来越被世人所熟知,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的民族文化艺术受到了世界的广泛关注,其文化艺术价值越来越显露于世,受到人们的青睐和追捧。
三、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文化保护区内传统文化维系与认同现状
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的民族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虽然经过几百年的社会变迁和历史沧桑,但其文化传统内核至今仍然比较好地得到保护,究其缘由,与花腰彝强烈的民族认同意识、传统伦理规范的继承,传统信仰、安定和谐的社会秩序思想的维系等有关。主要表现如下:
(一)强烈的民族认同意识
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的民族认同意识主要表现在传统服饰文化的维系、传统农耕文化的维系和传统居住文化的维系上。
1.传统服饰文化的维系
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的服饰是彰显民族身份认同的最显著特征,是增强民族自豪感的重要载体,也是判断是否是本民族成员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地区,许多民众自古以来就有崇尚民族服饰的传统,日常生活中都习惯穿着民族服装,尤其是中年以上的彝族妇女群众。“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的传统文化对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的发展进程起着主导作用,并决定着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与其它彝族支系在宗教信仰、生产生活方式、性格、心理上的各种差异,这种差异构成了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文化的特征。”调查发现,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的民族服饰认同率是极高的,大多数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群众都认同本民族的服饰,认为穿自己辛勤劳动制作的衣服好,以穿本民族的服饰感到自豪,穿上自己做的服饰更加能够突现自己能干和手巧。过去,一个连本民族的服饰都不懂得制作的年轻姑娘往往在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地区被视为是笨拙的。因此,很多年轻的姑娘在家都喜欢制作本民族服饰,这也是她们去相亲的必备条件之一。
然而,很多人对本民族的服饰内涵却很难说出所以然来。大部分的中年人,包括一些老年人对本民族服饰的图案是什么含义已说不清楚,图案的很多含义已经渐失。彝族服饰上的花纹图案,多以花卉等植物纹样为主,这与农耕经济有关。植物纹样是耕种植物的反映,格罗塞指出:“以动物装璜变迁到植物装璜,实在是文化史上一种重要进步的象征——就是从狩猎变迁到农耕的象征。”彝族服饰较少有反映狩猎经济的动物纹样。如鱼形纹、龙形纹、田螺纹等也是与农耕有关的动物纹样,这些纹样的特点,其价值取向始终离不开农耕稻作文化的主题。而彝族服饰上较常见的虎、鹰、龙图案,则更多的是与彝族祖先崇拜有关,与狩猎经济并无关联。此外,彝族服饰还有大量的抽象几何纹样,如菱形纹、三角纹、方格纹、八角纹、齿形纹、螺旋纹、点纹等,这些纹样的出现,也涉及到人们的生产活动,是人们进行生产劳动在服饰上的抽象反映。目前,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民族对本族服饰的认同,源于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和民族心理情结。在一定意义上说,维系民族传统服饰是对祖先的尊重。换言之,民族服饰是祖先所创制的,尊重祖先的辛勤劳动和智慧,在一定意义上是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祖先崇拜的重要内容之一。
2.传统农耕文化的维系
维系了上千年的农耕时代在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地区至今没有终结,而且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大多居住在高寒山区,传统农耕文化至今仍然没有多大改变。
他们传承着传统的农业操作,依时令而耕种、收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主要农作物是水稻、玉米、黄豆、烤烟等。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的自然经济状态保持得比较好,自给自足的经济生活方式至今仍然得到了传承。虽然收入都普遍偏低,但他们对自己的生活状态还算满意。或许是自然经济的安逸生活造就了他们对传统农耕文化的眷恋,在我国城市化、城镇化进程中,这种文化能够维系多久?这是一个值得深刻反思的问题。
3.传统居住文化的维系
在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地区,基本上是维系着传统的居住文化,大部分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群众居住在大山的半山腰上,以土屋瓦房或土掌房为主要建筑。土掌房是滇南彝族独具一格而又历史悠久的一种民居建筑。它实际上是从古滇王国干栏式建筑的基础上,为适应地理气候的变化,在干栏四周筑砌土墙(最先以粘性土填于木板框架中筑就,后改为用土基砌,今两种方法并用)而形成的一种土木结构建筑。
最初改成土墙草屋顶,后为方便晾晒农作物,除去草顶,在梁架上横加铺木、劈柴、茅草,再复于稀泥、粘性土摊平锤实,造成一种平顶式建筑。土掌房具有冬暖夏凉、防护性能卓越、造价低廉、经久耐用、方便生活的特点。
(二)传统伦理范式的维系
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民族具有优秀的伦理文化传统,是其维系人们日常生活、家庭和谐、民族重要活动的道德准则。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的传统伦理规范主要体现在两个层次:一是对个体修身而言;二是对外部社交而言。
1.对个体修身而言
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民族有讲究“忠”、“孝”、“礼”、“让”的传统。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的“忠”主要表现为夫妻之间的忠。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自古以来就有一夫一妻制的传统,崇尚一夫一妻制度。婚姻关系的“忠”是要求夫妻之间的相互忠诚,即妻对夫忠、夫对妻忠。虽然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的女子结婚前是很自由的,但结婚后往往受到严格的伦理限制,即维系男人的权威和爱情。“孝”是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家庭伦理的核心。
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是一个非常讲究尊老爱幼的民族,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的孝本质不是“父为子纲”的孝,而是子女发自内心的孝,是对长辈孝顺,使老有所终,这与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的祖先崇拜有一定的关系。父母长辈对子女也是关爱有加。
尚“礼”、“让”也是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个体修身的优良传统。“礼”是人伦的根本,“让”为待人之道。讲究“礼”、“让”是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为人的道德基石。由于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没有私塾教育的传统,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的伦理道德主要是在家庭里传习,即长辈对晚辈的熏陶和教育、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子女从小就接受父母关于礼仪的熏陶和教养,要求他们长幼谦让、尊老爱幼、礼让三分、礼貌待人、热情好客、谦逊和气、乐于助人、同甘共苦等等。这些家庭教育对子女的社会交往起着重要的作用。
2.对外部社交而言
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民族具有恋爱自由、讲究信义的传统。恋爱自由是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是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民族最能够体现其社交特征的方面,其核心是“吃火草烟”。所谓“吃火草烟”就是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年轻小姑娘、小伙子们一起集体约会,一起歌舞,谈情说爱的社交活动。“吃火草烟”活动的内容主要是跳乐、唱情歌,通过歌舞增进相互了解,表达内心的爱慕之情。期间,也包括小姑娘们购烟给小伙子们吸和小伙子们共同凑钱为姑娘们准备丰盛的夜宴这样富有情趣的活动。“吃火草烟”活动,从开始到结束都是集体性的。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的恋爱自由正体现在这里,他们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的对象,追求自己的幸福。诚然,这在一定程度上还反映出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吃火草烟”活动存有古代群婚制度的痕迹。讲究信义是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群众社会交往的基本规范。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群众大多纯朴、敦厚、老实,在他们心目中,讲信义是人本来就应该拥有的品质,对那些背弃信义之人,花腰彝民十分厌恶。
(三)传统信仰的维系
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有很多的信仰崇拜,包括祖先崇拜、自然崇拜、鬼神崇拜等等。祖先崇拜在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的信仰中占有积极重要的地位,因此,对祖先的崇拜异常重视,每逢村寨里有重要活动、时节都需要祭祀,供奉祖先。自然崇拜源于自然图腾,花腰彝常年与自然界共生,认为万物有灵,“在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民的观念形态中,世上生物都有灵,死物有魂,人类就生活在神灵的世界中”。他们认为树木、山水、动物等都有神灵,可以保护平安、预测未来。如碰到蛇进屋或晚上听到奇怪动物的叫声会被认为是不吉利的征兆,需要请“毕摩”驱邪。鬼神崇拜在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社会是极为普遍的,妇孺皆知。“毕摩”在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社会是受人尊重的,他们是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日常生活中的祭祀、诵经、驱邪等都得由毕摩完成,如生病请毕摩驱邪,葬礼、驱魔、降妖、算命等都需要“毕摩”。
(四)安定和谐的社会秩序思想的维系
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原始的和谐思想至今成为维系彝族社会秩序的重要标杆。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虽然经济发展较为滞后,但在社会秩序方面却显得十分和谐。一则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民对自己的生活总是充满幸福感,即首先在心灵上是和谐的。
心灵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正如柏拉图所阐述的,“每一个灵魂都追求善,都把它作为自己全部行动的目标”,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民的心灵是善良的,是追求善的,心灵上的和谐奠定了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社会秩序安定和谐的基础。二则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民勤劳、诚实、谦让、不偷盗,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在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看来所有的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民都是兄弟姊妹,彼此谦让、包容、互助、大度,如果有人因为一点小事情而发生矛盾会被族里看不起,会被认为是小气鬼而受到鄙视。这是一个民族的人格精髓,它决定了该民族的行事风格和气派。三则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的贫富差距不大,由于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经济不发达,基本上都是小农经济,大多都住土屋瓦房或土掌房,贫富差距不大,生活比较安逸。
事实上,如果没有外来文化的冲击,没有外来文化的诱惑,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的文化框架是极为稳固和有序的,社会安定和谐的链条是无法打开的。然而,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的传统文化悄然发生着某些变化,文化变迁成为不可避免的潮流,文化认同危机也就成为了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民族的重要话题。
四、文化全球化下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传统文化的解构痕迹与认同危机
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古老的花腰彝民族开始苏醒,放眼看世界。一些年轻的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民开始走出彝族村寨,他们到外地求学读书、打工、做生意,有越来越多的机会接触到丰富多彩的外部世界和绚丽多姿的多元文化,不断吸收外部的先进文化、流行文化、大众文化等。同时,外来文化也逐渐开始进入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地区,传统文化的安宁开始被打破,封闭式的传统文化系统开始遭到解构,在文化全球化的浪潮和旅游业的热潮中开始发生裂痕。
(一)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传统文化的解构痕迹
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的文化观念、道德范式、生活态度等方面发生着悄然的改变。
1.文化观念的解构是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传统文化裂痕的根本
过去,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的传统文化是一种单纯的原始的文化系统,这种文化系统很少与外界发生联系,或许是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深居在大山之中,有着天然的生态屏障,或许是本民族强烈的文化观念及高傲感,人为地阻隔了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文化与外界的联系。以通婚为例,传统的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具有不与外族通婚的文化观念,与外族通婚会遭到本族的阻挠、讽刺和轻视。然而,随着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青年外出读书、打工的人越来越多,不与外族人通婚的观念逐渐被解构,他们更多地考虑自己的生活,而非民族观念。目前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村寨基本接受了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与外族通婚的现象,族外通婚的现象也逐渐普遍。传统的文化观也逐渐失去了核心价值作用,许多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民开始接受并采纳其它的文化观念。这种文化观念的缺口一旦被打开,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的文化价值观、生活观的解构也就无法避免。
2.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风俗习惯、生活方式、道德范式的解构
外来文化的冲击使得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的风俗习惯、生活观念逐渐发生着改变。电视、移动电话、收音机、互联网等现代传媒逐渐走进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民的家庭,成为他们了解外面世界的重要窗口。许多年轻人也不太经常穿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的服饰,开始穿上汉族的服饰甚至是非常流行的服饰,这种现象在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家庭里得到了接受。
更值得注意的是,“打麻将打扑克赌博”的现象已经开始在这宁静的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村寨出现。调查中发现,有些人在金钱的诱惑下逐渐淡化了本民族的文化传统。
他们梦想一夜之间成为富翁,这种心态在部分村民中有一定的市场,这说明在这古老民族的土地上正悄然地发生着巨大的文化变迁。
(二)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传统文化的认同危机
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传统文化的解构导致两种后果:一是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民对本民族文化认同的困惑与质疑;二是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文化认同的异化。
1.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民众对本民族文化认同的困惑与质疑
由于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现代传媒及社会流动深刻改变了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民的传统生活方式,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民作为自己生活主体的地位被一种强有力的外来力量所压抑和排斥,其传统的生存价值边缘化,被抛入到一个传统渐失,现代又不可得的尴尬境地。因此,他们有着强烈证明自己人生意义的内在需求,尤其需要有以自己为主体的精神文化生活,来重建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生活意义。由于文化分离感、自我疏离感、社会孤独感等,从而导致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民众文化认同困惑的产生和质疑。所谓文化分离感是就母体文化而言的,是指“个体因环境的变迁而引发的对母体文化的一种疏远的感觉”。文化的变迁使得许多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民容易感觉传统文化约束力的乏力,外来文化更具有吸引力和适用性,因而在外打工、读书、上班的年轻人往往认同外来文化高于本民族文化,尤其是在公共场合上更加表现出“现代化”的模样。因此,文化分离感就由此产生。文化分离感越强则表明离本民族文化传统越远。反之亦然。文化分离感容易导致一个极为严重的后果,就是自我分离感的衍生。即“现实的我与理想的我之间存在某种差距,因而使个体对自我及其行为产生陌生的感觉”,现实中的个体往往与理想中的个体存在一定的距离,或完全相分离,甚至是“二律背反”。当花腰彝的传统观念与外界观念相碰撞的时候,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民的个体理想往往在这个大碰撞中失去定位,身处异质的文化背景下,要寻求同一个理想是十分艰难的。所以,有的人就会感觉到自己行为的陌生性,甚至在一些行为与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传统文化完全背离的情况下,这种自我分离感就越发明显。导致了一部分年轻人对本民族文化产生困惑,即在原来所接受的文化教育与外面的文化世界极为不同的环境下如何分辨是非、美丑、善恶等。他们在外界多样性文化与本民族传统文化之间游离,经常产生困惑。对本民族传统文化产生困惑,对外界文化也产生困惑,自我认同的危机不断增加,社会孤独感就油然而生。
2.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文化认同的异化
主要表现在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民族的传统优秀文化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难以维系,而封建迷信却有超强的生命力的“怪异认同”现象。“怪异认同”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本民族传统优秀文化认同的隐退、弱化;二是对外来文化的认同并非是社会主流先进文化占主导、而是亚文化占主导地位;三是对封建迷信的认同依然十分稳固。换言之,外来文化中的亚文化逐渐代替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民族传统优秀文化成为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认同的一个趋势。在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地区可以非常奇妙地发现,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一些传统逐渐失去人们的认同,传统的优秀道德、民族习俗逐渐淡化,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的民族特征也逐渐模糊。然而,有些封建迷信确有超强的生命力存在,至今仍然在部分年岁大的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老年人心中占据神圣的地位,占卜、算命、毕摩、师娘婆在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民心里是极为稳固的,有的人生病是先找毕摩或师娘婆而非医院。有的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民认为,一个人生病是因为有鬼作怪,或中邪,或被什么东西粘上了,需要找毕摩或师娘婆来驱魔除妖,或按照毕摩或师娘婆的旨意去祭祀、驱鬼,这种“异化认同”使得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民的认同危机空前增加。
五、保护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传统文化和增强文化认同的建议
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民族文化认同危机的空前增加使得保护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传统优秀文化和增强文化认同感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新时期,保护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民族文化和增强文化认同,必须大力发展民族经济,推进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地区的经济发展;大力发展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地区的民族教育,推进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大力推进民族文化产业化进程,促进民族传统文化与先进文化相协调。
(一)大力发展民族经济
推进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地区的经济发展是基础。解决民族的一切问题关键在于发展,一切民族的发展最根本是要靠发展经济。保护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最根本的是要发展民族经济,让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民不断提高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改善生活环境。当前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民族仍然生活在比较贫瘠的山区,经济发展面临许多困难,道路交通不便,生活比较困难。政府要积极采取扶贫措施,加大扶贫力度推进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让民族地区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起来,保护民族传统文化才有物质保证。
(二)大力发展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地区的民族教育,推进民族文化生态保护是支撑
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民族文化的保护与认同需要大力发展民族教育,造就一大批的民族知识分子和民族干部。教育部和国家民委颁发的《关于加强民族教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少数民族地区的四化建设和繁荣发展,需要大批建设人才,必须发展各类学校教育。”发展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地区的民族教育是推进民族认同的根本,必须继续推进九年义务教育,教育扶贫攻坚战略,大力推进“扫盲工程”、“对口扶贫支教工程”等建设,让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民众不断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在学习文化知识中更加深入地了解本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艺术、音乐、舞蹈、节日、习俗、道德等,增强民族的自信心、凝聚力和认同感。培养一大批热爱民族文化教育工作的民族队伍和干部队伍,作为推进民族文化生态保护的中坚力量,也是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民族文化认同的表率和载体。充分发挥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传统文化保护区的功能,提升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的研究水平、开发力度及濒临灭绝文化的保护能力等,不断整理、保护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的民族文化资源,推进民族文化生态建设。
(三)大力推进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民族文化产业化进程是保障
发展是最好的保护,保护是为了发展,保护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民族地区的文化资源最重要的是靠发展,即不断发展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的民族传统优秀文化。而推进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民族文化的产业化是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大力发展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的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开发民族乡村文化旅游产业,让世界更加了解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民俗风情,以推进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传统优秀文化的现代性变革。在多元文化汇聚下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基因,不断革除陈旧的文化因素,适用文化现代化的进程。同时,大力开发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民族服饰产业,推进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民族服饰、装饰品等产业发展。
当前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的服饰制作仍然处在自然发展状态,基本上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缺乏市场意识。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的民族服饰及其装饰品制作精美、风格独特,具有特殊的艺术价值和珍藏价值。推进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民族服饰的产业化进程是保护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民族服饰文化的重要举措,必须毫不犹豫地坚持,让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群众切实感受到本民族服饰的优越性和旺盛的生命力,不断增强对本民族的文化认同感。
(四)促进民族传统文化与先进文化相协调是重要发展路径
文化的认同源于文化本身的自信心。增强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文化的认同必须首先要确立文化自信心。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共生发展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必须要正视多元文化发展的趋势,积极参加多元文化的交流与互动,而非消极地应对甚至是保守退却。新时期,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要积极与社会先进文化相适应,促进民族传统文化与先进文化相协调。因此,必须要积极吸收先进文化的发展成果,不断革新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传统文化中落后、腐朽的文化,进行文化的自我更新。积极吸收科学文化因素,逐渐摒弃传统中的落后成分,在科学的文化视野中推进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传统文化的科学发展。积极开展与先进文化的交流互动,促进不同文化系统之间的交流合作、协调发展,推动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民族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六、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文化保护区文化发展建设的困境
改革开放以来,一方面,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文化保护区经济社会得到了迅速发展,现代化进程得以加速推进,民众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另一方面,也对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文化的建设发展造成了冲击,一些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的传统文化或消失或衰退,传统的民族文化传承发展模式,在新时期开始遭遇困境。
(一)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文化保护区文化传承发展建设后继乏人
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建设关键在人,更重要的是在于年轻人。
但随着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交通、信息通讯等条件的逐步改善,广大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群众思想观念也开始发生了变化,尤其是他们中的一些年轻人。他们对城市的生活充满着向往,而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则表现出冷漠。他们大多选择上学或打工的途径走到城市,并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贫穷落后的命运。
之所以出现此种局面,我们认为,一方面是广大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群众长期处于贫困的边缘,急切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落后的生活状况,解决基本的生计问题。另一方面,由于现代化的进程不断推进,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文化原来固有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已经开始发生变化。现阶段,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正处在一个自我调试的适应期,其自身的价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用人们习惯性的眼光,以财富和金钱作为衡量事物价值的标准,很难赢得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群众的青睐。尽管如此,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人们生活条件还未大幅度改善的情况下,希冀广大彝族花腰青年去继承和发展本民族文化技艺,同样具有一定难度。所以在这样的情形下,也就不应该奇怪,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地区的很多年轻人选择了上学或外出打工的途径走出去,希望通过努力,改变自己落后贫困的命运的事实。
(二)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文化保护区传统文化记忆不断流失
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文化保护区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建设,还有另一个重要的方面,那就是作为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传统文化记忆载体的传承人。他们是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文化的活化石,在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文化传承与发展建设的过程中,担当着很重要的角色。彝族花腰文化传承人是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文化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他们掌握并承载着彝族花腰文化的知识和精湛技艺,既是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文化的宝库,又是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文化代代相传的代表人物。
传统的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文化传承(特别是非物质文化)大多由传承人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进行。这种传承方式在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历史发展过程中,为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我们却必须正视到,此种文化传承具有其自身的脆弱性。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因为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传统文化传承方式大多采用口传心授,所以传承人自身身体状况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彝族花腰文化的传承效果和质量。如目前保护区内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文化传承人阿家文、施万恒、张士林、孙正尧、邱忠贵、罗秀珍、余莲英、毕摩杨金旺等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都年事已高,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传承人健康状况开始下降,精力不济,记忆力会大不如前。甚至,传承人因突发疾病或其他原因,来不及将自身的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文化记忆全部传承给下一代,就离开人世,造成彝族花腰传统文化的流失,也不是不可能。其二,作为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文化延续者和发展建设者——被传承人大量减少,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文化传承与发展呈现后继乏人的局面。
此种局面的出现,一方面,使得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文化的延续和传递无法得到有效保证;另一方面,被传承人对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文化的悟性、理解能力的高低,同样会直接影响到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完整性。而在后继乏人的局面下,彝族花腰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完整性势必遭遇挑战。
(三)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文化传统传承方式遭遇挑战
1.传统的文化传承方式限制了新时期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正如在上文所说,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传统文化的传承,多是以口传心授为主。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按照传承人与被传承人两者之间的关系,又可分为师徒关系和亲属关系(夫妻关系、母女关系、父子关系、姐妹关系等)两种。而这两种传承方式,除了会受到上文所说传承人身体状况的影响之外,不难发现,此种传承方式下,文化传递和继承往往发生在较小的范围内。甚至一些独具特色的民族特色工艺、医药,其传承又局限在更小的范围----家族内(其多传男不传女)。这对于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文化的传承发展,无疑是一种无形的阻碍,不利于彝族花腰文化的普及、传承、创新和发展。
2.强势文化给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传统文化造成了冲击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城市化的来临以及大量外地人员的涌入,使得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文化与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虽然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学习与借鉴,但却无法否认,它会对经济相对滞后,处于弱势地位的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文化往往更容易造成冲击。强势文化凭借着其强大的经济优势,携带着更多的现代元素,其讲究实惠、便捷和时尚化的价值观对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同胞固有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彝族花腰群众观念的改变,也直接造成了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传统服饰、生活方式和艺术形式的变迁。
强势文化的冲击,造成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传统观念的改变,而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传统观念的改变,则成为导致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文化传承发展出现困境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说,正是因为强势文化的潜移默化的渗透,给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造成了冲击。现在的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群众,尤其是年轻的一代在服饰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大都是以实惠、便捷和时尚的原则作为选择的出发点,片面的崇尚强势文化,而对传统文化缺乏兴趣。虽然这并不是对传统的东西有意抛弃,但在经意不经意之间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渐渐地淡忘了。
七、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文化保护区文化建设的任务
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文化保护区文化建设,至少承担着以下三大任务:
(一)丰富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群众生活
这是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文化保护区文化建设发展的首要任务。这就要求我们要以自然村为重点,优先建设涉及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群众切身利益的文化设施,满足自然村彝族花腰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公共文化设施要做到全覆盖,使农家书屋、群众文艺队、农家文化大院,广播电视覆盖到所有花腰村寨。使广大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群众享有逐步提高的文化权利和逐渐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为此,要在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村寨广泛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搭建公益性文化活动平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要加强文化艺术的创作、演出工作,广泛组织群众性的文体活动,促进民众文化生活的全面繁荣。
(二)调整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地区经济结构
文化产业也是经济产业。从经济角度来看,发展民族文化产业,有利于优化民族地区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有利于拉动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民众消费结构升级,有利于扩大就业和创业。近年来,当地政府积极推进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文化产业发展,组织民众成立花腰刺绣、剪纸协会,生产旅游文化商品,并获得初步成功。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以创业为核心的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文化产业,正在成为转变当地经济发展方式的新亮点。
(三)提高当地民众文明水平
社会文明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民族文化发展承担着提高民族地区四大文明建设的重任,因为从文化的价值和意义看,文化产品大量地表现为物质财富,物质文明的提高依赖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文化成果本身都属于精神文明,文化建设就是精神文明建设;文化是政治文明的前提和基础,政治文明的提高离不开文化建设。可见,文化发展担负着提高文明水平的使命。要在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文化保护区普及基础教育,民族文化教育,营造浓厚的民族文化氛围,培养健康的民族道德文化。
八、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文化保护区文化建设的路径
(一)当地政府应高度重视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切实加强对民族文化传承人的保护
当地政府机关,应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切实加强对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文化传承人——这一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文化的活化石的保护。做好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文化传承人的普查、登记工作,并建立起民族文化传承人数据库。在普查的基础上,对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文化传承人的基本情况应做到心中有数。建立文化传承人(传承单位)的认定和培训机制,通过资助扶持等手段,鼓励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文化的传承和传播。并根据传承人的情况,及时对传承人登记册进行更新。另外,当地政府还要积极通过提交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书,向上级机关和国家申请非物质文化保护资金的方式,将申请到的资金用于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建设。
(二)注重传承主体的主导参与性与民族文化自觉意识的培养
保护区内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文化传承点(班)的活动折射出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民众和本民族知识分子文化自觉的增强。所谓文化自觉,即民族文化的主体“对自己的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势,并对文化转型具有自主能力,取得确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1]。一个民族有了这样一种文化自觉意识,也就有了民族文化的生存之根和独立品格。在文化的传承上要注重培养他们的文化自觉意识,充分发挥少数民族自身在传承民族文化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和主导性(主体性),使他们意识到传承民族文化不仅仅是全社会的责任,更是他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少数民族自身才是民族文化传承的主体。
正是凭借花腰民众和民间艺人的自觉性文化保护意识,才使得本民族的文化传承主体强化他们的文化自觉意识,才使民间传统文化艺术资源的抢救、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成为可能。花腰文化保护区借助民族文化艺术传承点(班)这一民间文化传承方式,不但把世代沿袭下来的传统文化艺术竭尽所能地传授给年轻一代,更为重要的是在一定程度上唤醒了民间文化主体的民族文化自觉意识。族际间文化的交流与互动也引发了少数民族文化一系列调适性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他们的价值观,使其对本民族的文化缺乏自信和正确的认识,甚至对自己的文化持怀疑态度。因此,我们应该让文化主体在相关机构和专家的引导下,增强对本民族文化艺术的认识,充分发挥主体在文化艺术保护和传承中的自觉性,避免客位保护的越俎代庖与无意义伤害[2]。民俗学家陶立幡也强调民族文化的保护不能让民众缺位,应由村落里的农民作为文化保护主体。
(三)以人为本,改善村民及传承人生计是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文化保护区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
实现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和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也必将融入现代化的进程当中去。一般来说,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相对落后些,我们不能在自己享受现代文明所带来的方便和利益的同时,却让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民众仍旧保持过去的生活方式,以供游客在消遣、放松时去参观,去满足他们寻求自然、古老与田园生活的悠然与乐趣。这种想法剥夺了少数民族享受现代化发展的文明成果,是自私而不公平的,也是极不负责任的。我们必须在保持现有民族特色的基础上充分吸收和利用现代科技与发展所带来的文明成果,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建设必须有利于村民的生存和发展并能促进本土村民生存质量的改进和生活水平的提高[3]。
文化现代化是民族文化传承发展建设的趋势。当然,这里所说的民族文化现代化不是文化的同质化,更不是文化的统一,它是在保持现有民族特色的基础上充分吸收和利用现代科技与发展所带来的文明成果,它体现的是一种现代的、文明的生活方式,体现的是一种秩序、和谐的生存状态。
(四)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文化应做到自我的更新和发展
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文化的传承发展建设并不等于原封不动、画地为牢的保留。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也是文化不断的自我剥离和壮大的重构过程。[4]当今世界民族文化的生存、发展处于各种文化交流、碰撞和融汇的开放状态下,经济全球化使各民族文化体系自身的有序性被打乱,致使文化认同发生危机,这就从负面刺激了一个民族群体自我意识的觉醒,促成了民族情绪的高涨。因此,“民族文化的发展不仅需要‘他者’的理性意识、高度的责任和良知,更需要有文化‘我者’(本民族)的文化自觉”[5]。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特有的文化事项、艺术活动已经或正在慢慢消失,这是人类社会事物产生、发展、消亡过程中的客观规律,文化已不例外,不适应当代社会发展要求的文化艺术无法避免地要被淘汰,新的文化事项、艺术样式也会不断产生。这已是文化自身所具有的一个调适机制,只要不是人为破坏造成的,我们就必须尊重各民族对文化艺术自我选择的权利。只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文化内容和传承形式也做到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才会使得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文化在新时期更富有时代性,也更兼具生命力。一方面,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传统文化可以借助于现代化的手段和途径,进行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比如,一些濒危的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传统文化完全可以在政府的主导和专家的参与下,通过运用现代录音、录像技术进行发掘抢救性保护,同时还可以通过这些音像形象地进行民族文化教育。又比如,一些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的民间歌舞在艺术家的整理和挖掘下,重新编排,登上现代舞台,借助于现代传媒,让传统民族文化的精髓得以完美展现。另一方面,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传统文化也可以利用传统民族文化技艺诠释新时期的文化内容,做到民族文化与时俱进的发展。比如,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民间艺人完全可以利用传统的民族工艺,制作反映时代主题的工艺品。
(五)融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之力,传承发展建设花腰文化
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文化的传承发展建设是通过人来进行的,广泛开展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文化的教育普及工作,应该充分发挥家庭、学校和社会的集合作用。在传承彝族花腰文化方面,家庭环境的熏陶和影响发挥着关键作用,各地涌现出的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歌舞世家、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刺绣世家等等,就是家庭在传承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文化方面发挥重大作用的最佳体现。所谓的祖传秘方、家传绝学等也都体现了人们对家庭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视,许多文化事项传承就是通过家庭成员的自我传承来实现的,虽然有些局限,但毕竟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6]学校也应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场所,学校不仅要传授现代的科学技术知识,也要传授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社会在传承民族文化方面也是负有责任的,社会环境会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产生重大的影响,特别是对未成年人的影响更加深刻。青少年善于模仿,追求潮流,社会文化潮流对青少年成长具有明显的引导作用,对此应充分重视并适当引导。只有做到家庭、学校、社会三者的有机结合,彝族花腰文化才能得到较好的传承发展和建设。
九、地方政府在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文化发展建设中的责任
毫无疑问,政府在文化发展建设中责任重大。一个地方的文化发展建设如何,关键看政府。我们认为,政府在文化发展建设中的责任应当集中在:主导和指导、规划和规范、推动和推广上。
(一)主导和引导
主导首先是指,地方政府是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文化事业主要责任主体。政府要切实履行在民族文化领域的公共服务职能,依靠政府财政投入,大力建设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文化产业服务体系,建设并免费开放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文化传习活动场所,培训民族文化传承人,培养乡土人才。主导其次是指,政府要始终走在文化产业的前头,牢牢掌握和用好发展文化产业的主动权。把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文化资源变成文化产业,把文化产业变成扶贫攻坚工程、旅游发展工程,推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文化建设是政府主导,但不是政府包打天下,需要组织和动员社会参与。引导责任,就是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文化事业建设和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引导的手段要不断创新,综合运用。比如政策引导、规划引导等。
(二)规划和规范
要把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文化发展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制定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文化发展规划,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民间工艺开发规划、文化产业基地建设规划等。规划集中体现政府的发展蓝图和发展思路,引导当地有计划有步骤地付诸实施,避免胸中无数,避免无序竞争,避免重复建设,避免资源浪费。
文化发展过程需要规范。即规范政府行为,规范文化产品质量、规范文化市场。规范政府行为,首先要转变政府职能,实现“三个转变”:一是要从办文化为主向管文化为主转变。以管文化为主,制订规划,完善政策,强化服务,宏观管理。二是要从管微观向管宏观转变。三是要从主要面向直属单位转而面向全社会转变。
规范文化产品质量,最重要的是处理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精神产品具有不同于物质产品的特殊属性,它的价值实现形式更多地体现在社会效益上。有些精神产品,直接的经济效益不大,但在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和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方面的作用很大。这就要求我们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作为最高原则,当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发生矛盾时,自觉服从社会效益。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不要讲经济效益。恰恰相反,当文化产品在符合社会文明建设的前提下,经济效益越大,它的社会效益也就越大。此外,一些文化产品也像其它产品一样,也应有产品质量标准。例如设计、材质、印制、包装等方面规范的质量要求。
规范文化市场。包括保护知识产权,制定文化产品交易规则,维护消费者权益,查处假冒伪劣,建立市场秩序,使文化市场健康发展,在规范中繁荣。
(三)推动和推广
推动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推动花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推动文化体制和机制创新。要综合运用各种措施推动。如项目推动、市场推动、资源推动、政策推动等。推广就是从试点到展开,从个别经验到普遍开花。可以是从点推广到线,也可以从点直接推广到面。在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文化建设中,宣传推介的作用极其巨大,需要重视、需要认真策划。宣传推介可以为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文化建设营造舆论环境,提供精神动力,提供智力支持;宣传推介可以解惑释疑,凝聚人心,动员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投入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文化建设;可以提高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文化的知名度、美誉度,打开旅游文化商品市场,促进文化招商引资等等。
十、结语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少数民族实现繁荣富强的必经之路。人是文化的人,文化是人有意义的存在方式。文化不仅是人类的共同历史财富,还是人类群体认同的核心,文化也体现了人类的创造性和对于自我实现的追求,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得到了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普遍重视。一个民族只有在文化上自信,才会形成强大的内在凝聚力和外在竞争力;一个自信而有竞争力的民族,才会有海纳百川的从容和尊重差异的胸怀。民族文化力提升的关键在于培养和保护好一种有内生活力、自我优化机制的多样性的本土文化生态。
在现代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文化保护区的文化建设工作任重而道远,它不能仅仅依靠政府,也不能单单交与市场,而是需要政府、社会和市场力量的共同参与和努力。只有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善于担当责任,彝族又能够切实提高本民族文化的自我更新能力,实现花腰文化传承形式与内容的多样化,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文化保护区文化建设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才能走出困境,并不断地发展壮大,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通过彝-族-人-网,你可以阅尽千里彝乡,略万种风情,宣传彝族文化,从我们自身点滴做起。参考文献:
[1]费孝通.中华文化在新时期面临的挑战[J].炎黄春秋,1999,(3).
[2]赵世林.主客位语境下的民族文化遗产保护[J].云南社会科学,2008,(1).
[3]迟燕琼.少数族裔传统艺术传承机制探析[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0,(1).
[4]马胜强.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中国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08,(2).
[5]李炎,侯丽萍.全球化语境下民族文化交流、发展的理论思考[J].思想战线,2003,(5).
[6]朱翠容,论多元文化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问题[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4).
原载:红河州彝学会编《红河彝学研究文集三》,云南民族出版社,2014.7;文字来源:彝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