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家林耀华笔下的凉山彝族恋爱婚姻状况
夷家幼年为最快乐时代,每日餐饭之余,可自由来去,或与邻居儿童结队嬉戏,或到山上乘凉,或在包谷园畔游耍。从幼年到青年,男女两性起始划分界限,嬉戏工作各不相同。黑男从事学武,弄枪耍棒,骑马追逐,遇打冤家则兴致勃勃,跃跃欲试。一旦组织小队,向仇家攻击,或劫夺财物,勇敢声名日渐传扬,将来或有首领的希望。女子青年活动多在室...
分类: 观点 点击: 51 日期: 2025-03-24 08:40:48
凉山彝族苏尼“巫病”及其治疗仪式研究
苏尼,作为一种地方性巫师,存在于四川凉山彝族地区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其独具风格的仪式治疗,作为一种民间特色医疗实践,治疗了无数患者的病痛,在多元医疗体系中发挥着独特的医疗作用。然而,苏尼特有的治疗技艺并非后天习得而成。成为一名苏尼须经历"阿萨纳"巫病的病痛体验中与"阿萨洛"入巫仪式的被治愈中才可被民间认可为能治病...
分类: 论文 点击: 61 日期: 2025-03-21 03:32:14
凉山传统彝医药活态传承与高质量转型发展
文章在深入了解凉山彝医药传承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剖析其存在的问题,针对性提出凉山彝医药活态传承的可行性途径和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有效策略,以期为实现凉山传统彝医药的活态传承与高质量转型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分类: 论文 点击: 41 日期: 2025-03-20 03:31:07
凉山彝族传统音乐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调查与优化路径
目前凉山彝族传统音乐文化产业类型主要有文化演艺、文化娱乐、文化融合、文化活动四类,演化出舞台艺术、影视、“彝族音乐+餐饮文化”、本土音乐节等典型产业形态。通过调查,呈现四类产业形态数量、分布和特点,为评估凉山彝族传统音乐产业化发展趋势和创新水平、识别不同产业形态发展存在的问题提供可用信息。在相关政策指引下,打...
分类: 论文 点击: 70 日期: 2025-03-18 03:31:18
仪式语境中的凉山彝族毕摩音乐概念及其内涵
"作为艺术品的音乐(music-as-artifact)"—毕摩音乐,从毕摩仪式的语境中解构出来,进而重构为一种独立的艺术(音乐)样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相关政府部门对其开展了搜集、整理工作,这吸引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笔者认为,若仅将其作为一种仪式音乐进行关注,观察音乐本身而忽略仪式音乐存在的土壤,会失去该音乐事象在...
分类: 论文 点击: 138 日期: 2025-02-24 03:31:19
“德布洛莫”或“想象与现实的交叉地带”——童末《大地中心的人
巴赫金曾引用法国人朱·米什莱在《法国史》中对拉伯雷与民间文化之间关系的评价,其主要内容是说“拉伯雷从古老的方言、俗语、谚语、学生开玩笑的习惯语等民间习俗中,从傻瓜和小丑的嘴里采集智慧。然而,透过这种打趣逗乐的折射,一个时代的天才及其先知般的力量,重访表现出其伟大。凡是他还无从获得的东西,他都有所预见,他都作出许诺...
分类: 论文 点击: 121 日期: 2025-02-16 03:30:59
诺苏彝族精神文化的变迁——以阿波洛村为个案
在21世纪之前,毕摩在诺苏彝族社会的宗教信仰、历史、教育、人生、习惯法、婚姻、礼仪、艺术、医学、丧葬、占卜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诺苏彝族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心理素质、精神面貌、行为准则、审美观念等完全受毕摩文化的影响。可以说,毕摩文化就是诺苏彝族的精神文化。但是进入21世纪之后,诺苏彝族的毕摩文化因受到“普九...
分类: 论文 点击: 104 日期: 2025-02-17 03:30:52
教育对边疆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作用——以明代以来凉山
教育是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历代中央政权为加强对边疆民族地区的统治,都要构建一套连贯的制度性教育体制。自明朝以来,中央王朝在凉山彝族地区设置儒学机构,并通过科举制度传播中原儒家文化。民国时期现代教育的推行促进了制度性教育在中国的改革,彝族精英也积极推动现代学校在彝区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西南地区民...
分类: 论文 点击: 137 日期: 2025-02-03 03:30:46
凉山彝族民歌的音乐特征
彝族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在其数千年的发展进程中,产生了众多优秀的本民族文化,为我国的多民族文化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凉山彝族在其复杂的地理环境中也孕育出了风格别致的音乐文化,其中民歌以其风格的多样性、旋律的民族性和演唱的技巧性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本文将对凉山彝族音乐文化和其民歌的音乐特征进行简要探讨,拟...
分类: 论文 点击: 289 日期: 2025-01-28 03:30:59
社会学视野下凉山彝族“毕摩”社会资本的建构
“毕摩”作为彝族传统社会中一个相对独立的阶层,是彝族社会中“智慧”的化身,在彝族传统社会中具有很高的威望,曾与“兹、莫”同处于凉山彝族传统社会中的统治阶层,占据着彝族传统社会关系中的特殊位置。社会资本作为20世纪70年代新制度经济学中最具代表性的概念,赋予了“毕摩”独特的研究视角,社会学领域的“嵌入性”理论,更为研究...
分类: 论文 点击: 127 日期: 2025-01-19 03:30:42
神话、仪式与生态:凉山彝族的禳灾表述
凉山彝族灾难观的形成与其神话传统、仪式实践以及生态伦理有着密切的关系。神话解释了灾难的起源与肇因,将灾难归咎于道德观念的失范与生态格局的失序。仪式为灾难的禳解,提供了神圣路径,以自然崇拜和鬼魂观念为信仰核心,体现了彝人在与自然的长期相处中形成的生存策略和发展之道。生态伦理则在社会、心理两方面奠定了应灾的基...
分类: 论文 点击: 251 日期: 2025-01-18 03:30:15
现代化进程对凉山彝区人口智力发展情境研究
凉山彝区现代化的进程,历经工业化的发展、商业化的推进、城镇化的建设、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每个历史发展阶段都映射出不同的人口智力发展情境,彝族人口智力发展情境随着彝区现代化的深入,得到了不断的提升和发展。本研究认为现代化元素驱动凉山彝区经济文化形态不断变迁的过程中,表现出彝族文化发展的滞后现象。我们认为只有凉...
分类: 论文 点击: 223 日期: 2025-01-11 03:29:37
民主改革前凉山彝族社会的价值取向——以彝族家支头人和家支战争
民主改革前的凉山彝族保留了较为古老的社会习俗,这些社会习俗体现了一定的社会价值取向。在社会大变革时期,一个民族的社会价值取向是变动的。彝族社会价值取向的变化集中体现在头人选举、家支战争及与其他民族交往过程中。研究凉山彝族头人的产生和消亡、家支战争的起因和结局及与汉族军阀的交往,对于研究彝族社会的核心价值观...
分类: 论文 点击: 436 日期: 2025-01-08 04:21:56
凉山彝族影像|在凉山的短期游历
本文选自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在2009年出版的《巴蜀老照片——德国魏司夫妇的中国西南纪行》一书中有关凉山彝族地区的摄影记录,分为“沿着安宁河和雅砻江”和“在凉山的短期游历”上下两篇发布。图片版权和文字著作权均归弗瑞泽·魏司和海德维希·魏司所有。本文仅作个人研究使用。...
分类: 史海 点击: 311 日期: 2024-12-16 03:31:26
凉山彝族影像|沿着安宁河和雅砻江
关于弗瑞泽•魏司1910年至1917年期间,德国外交官弗瑞兹•魏司先后担任过德国驻重庆、成都、昆明总领馆总领事。1910年,他在四川西南部花费了3个月的时间,沿着安宁河及周围地区四处探游,在那里他第一次遇见了彝族人,这也勾起了他想要了解彝族人的浓厚兴趣。1914年,他与妻子前往凉山北部的一组地区试图更进一步了解当地的彝族百姓。...
分类: 史海 点击: 375 日期: 2024-12-15 03:30:59
凉山彝族农耕文化意蕴及现代价值的研究
从凉山彝族起源与迁徙历史演变入手开启对凉山彝族农耕文化的源、迁、种、法、器、礼、艺7个大部分的多层次和全方面的诠释与意蕴,以史鉴今探寻凉山彝族农耕文化深度内涵与丰富内容,以期对凉山彝区发展乡村旅游、农耕文化传承与融合、农业可持续发展、巩固扶贫攻坚成果及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文化价值意义的研究。...
分类: 论文 点击: 429 日期: 2024-12-08 03:29:20
彝族民间童话的英译研究现状分析
随着中国少数民族的典籍英译工作的开展,少数民族的部分经典作品已经走出国门,但其他文学形式的少数民族的英译作品鲜有出版。本文通过凉山彝族民间童话的英译现状分析,结合实际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期望能引起学术界对少数民族童话体裁的英译工作的关注,希望能够打开彝族文化文学翻译研究的新维度,能够让世界更好地了解凉山的彝...
分类: 论文 点击: 156 日期: 2024-12-07 03:28:28
凉山彝族婚俗音乐的历史与变迁问题研究
凉山彝族婚俗音乐作为一种重要的传统文化元素,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通过对凉山彝族婚俗音乐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彝族的社会结构、婚姻制度、价值观念和传承方式等方面的特点,拓宽对彝族文化的理解,丰富人们对民族音乐的研究领域,为有兴趣学习和了解彝族文化的人们提供研究和学习的资料。研究凉山彝族婚俗音乐有助于保护...
分类: 论文 点击: 304 日期: 2024-12-03 03:30:06
李云忠:彝文文献记载的凉山彝族源流
关于彝族的起源,目前学界并没有形成定论。我们能做的是根据目前现有的资源,结合古彝文文献记载的内容,先统一内部的源和流。不要今天这个说一个猜想,明天那一个提一个推论,使问题越发扑朔迷离。...
分类: 田野 点击: 1371 日期: 2024-11-16 04:28:00
文本编纂与叙事解读——基于凉山奴隶社会调查报告形成过程的分析
后现代史学思想揭示出的史料主观性,同样存在于作为史料新来源的调查报告中。调查报告的编纂过程包含了写作者的政治倾向、价值观念、知识背景等主观因素的影响,并且其文本的叙事意义与产生它的社会情境密切相关。今天的历史学不应仅将自己定义为复原历史事实的史料搬运工,还应对史料文本叙述的内在意涵以及产生该史料的社会情境...
分类: 论文 点击: 437 日期: 2024-11-11 04:3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