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文学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 > 散文/随笔/小品

杨学诗:彝山果景(散文)

作者:​杨学诗(彝族) 发布时间:2021-12-12 原出处:彝族人网 点赞+(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

关于果子的成熟期,乡谚有云:“五月杏六月李,七月核桃八月梨,九月柿子红团转。”然而,我去彝族支系阿细人聚居的弥勒西山诺糯寨看望编《弥勒彝族志》认识的老游击队员李光时,已经“立冬”了20天,可那儿的房前屋后,道旁路边,一棵棵高矮不一的柿树,叶子掉光,可黑褐色的枝头却密密匝匝地缀着沉甸甸的橙黄果子,似一盏盏灯笼,倾慕天空,垂视大地,让人产生一种温暖的感觉。远看,却像一笼笼的天火,在新建的房屋间隙燃烧,壮观无比。 
z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李老说柿子是老少皆宜的水果:未熟透的,摘下来装入土罐,放几个多依果或苹果入内,罐口用锅盖盖住,再加盖几件衣服,捂上一个星期后就完全脱涩,吃起来脆生生的,甜如蜂蜜。熟透的,通红晶亮,柔软多汁,剥开那薄如蝉翼的皮,就可直接吮吸,清甜馥香,如在吃纯天然原生态的果酱蜜……而且食其还可降血压,治痔疮出血、大便秘结,和缺碘引起的甲状腺疾病……z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z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如此好的果子,怎么到了天寒地冻的冬天,还有这么多的挂在树上呢? 李老说:“寨外还有好看的果子,我带你去看看后一并说了吧。”z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我跟着他往寨子西边的树林走去。约走出两公里,一座扁形的大山突然横亘在眼前。李老说这叫四头山。我看看那顶端,果然一排地隆起着4个乳白的峰峦。余下的,全被灌木覆盖,灌木如夏呈绿,我夸它们耐寒力极强。李老说主要是有大山的庇护,遭受霜雪的程度被大大减少了。他深情地望着它,并脱帽作三鞠躬,后嘴里喃喃:“战友们,当年我们在此许下的愿望,已经彻底地实现了,安息吧。”我顿感此山有故事,急叫他细说。可他说:“先看鸡素子果吧。”z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李老告诉我,鸡素子果是一种野生果。他抬手指指山腰,又指指山麓的左、右两侧,说那些地方都有。我一一望去,见每一处都是“万绿丛中一点红”,真真切切,非常养眼。山麓左侧的,不远,我们走近看,见是一颗斜长在石缝里的弯树,约高4米,叉枝又生叉枝,枝条密匝,其上缀着大小形状均如荔枝的果儿,无以计数,红红火火,令人心旷神怡……z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z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李老爬上树,采下一捧呈活鸡鸡冠色的果子下来:“这已经熟得很透了,果肉洁白,没一点的苦涩……尝尝吧。”我抓一个入嘴,一咬,满嘴生津,似甜牛奶的味道,浸入五脏六腑,于是连籽粒都不吐就咽下去,再抓吃另外的一颗……z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那边,还有红果树的果子,去看吗?”李老指着北面石林县方向的一座大山,这么说。我看天色不早,而那山有点离远,就叫他说来听听好了。李老说红果树,学名火棘,其实是一种植株不过两米的刺树,因其果实可以食用,阿细人就给它取了个颇富画意的名字:红果树! 它夏季开花,秋季结果,到了冬季仍存留枝头。那果子,豆粒般大小,深红色的,密结成片。风一吹,枝条动荡, 宛如一群可爱的小朋友,在挥舞着红旗欢迎你的到来……z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z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回寨的路上,李老有点哽咽地告诉我,1946年7月,中共云南省临时工作委员会(简称省工委)决定在崇山峻岭的弥勒西山开展武装斗争,“配合正面战场,消灭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国”。阿细人立即响应,终于在947年秋组建了西山游击大队,由阿细人杨治廷担任大队长。然而,1948年2月,游击大队在攻打敌驻地泸西午街铺时受挫,杨被俘杀害,省工委就立即指派我党高级将领朱家璧将军来西山,他收拢游击队员在四头山整训。3月中旬,朱将军在大会上宣布:“我们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支人民的军队’,必须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游击队员们面对巍然的大山个个作许愿:“奋斗,奋斗,让穷苦人能够吃饱饭”。这支队伍,1948年7月发展壮大为赫赫有名“云南人民讨蒋自救军第一纵队”……然而,战争是残酷的,在3年多时间里,杨治廷、童绍尧、龙云湘等数百位的彝山儿女,就没有再回来自己的家(牺牲),与亲人团聚。他刚才竭拜大山,就是告慰先烈如今的阿细人已经丰衣足食,愿他们安息……z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弥勒西山,位于弥勒城西面而得名,这里是一个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名符其实的大石山区,大地、宽地极少,但草席宽、簸箕大的“小地”,到处都是,阿细人只要充分利用它们,搞点包谷饭填饱肚皮,完全没有什么问题。然而,在极左思潮泛滥的年月,阿细人劳动只能是集体劳动,对象也只能是那面积不多的大地、宽地(时称“大寨地”)……结果,口粮严重不足,山里的所有的果子,根本等不到熟透的时候,就全被人们采摘充饥了。然而,乌云遮不住太阳,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捆绑在阿细人身上的政策绳索被共产党逐一解开,80年代初包产到户,“交足国家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阿细人甩开膀子干起来,终于于找到了吃饱饭的感觉;90年代大力引进包谷新品种,粮食产量番翻几番,包谷换大米,彻底结束了世世代代吃包谷疙瘩的历史;进入新世纪,全面调整产业结构,种粮、养殖、栽烤烟多头并进,砖混房子层出不穷,填入肚子的东西,品种花样不计其数——本地的树果,当然吃不了,几乎没人采摘,就让其挂在树上,形成冬季彝山的一道道果景!z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z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吃不了,怎么不拿去城里卖呢?”我问。李老说有人试过了,没人大量地购买,而零卖却太费时还价格低,不划算。“也没有什么老板来山里收购?”他说没有,要是有,整个西山有上百个的寨子,那他单是收柿子,也得用多少张的大卡车拉呢……不过,没人收购也好,就当风景看吧——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山里人也在温饱思美!z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李老在山里生活了80多年,他所说,我相信,明白彝山别有洞天的果景,已经经历了冬天的苦寒、春天的孕育、夏天的风雨和秋天的霜染才出现,它折射出时代的变迁,共产党富民政策给山里人带来的实惠。z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

作者:杨学诗,系地道的弥勒彝族阿细人,云南省中学特级教师,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