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马鲁石|乡村记忆——露天电影
本文由沙马鲁石(彝族)整理撰文;哈日克底(71岁,已退休,原九龙县放映员)口述。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前的乡村,不仅物资匮乏生活贫穷,文化生活更是单调乏味。作为农村文化生活的主要内容,九龙县电影公司放映员每年都要轮流到各个大队(现在的村委)放上几场露天电影。如果说还有什么能够在我们脑海里留下印记和回味,恐怕只有那为数不多的几场露天电影了。
那个年代的乡村,除了逢年过节的时候,群众自发组织的一些民间娱乐表演外,日常劳作之余,基本没有什么文化娱乐活动,唯一能让村民放松身心、感受文化气息的就是偶然一两次的露天电影。一旦听说哪天晚上要放电影,那绝对是一件轰动周边的盛事,甚至会影响到邻近的几个生产队。那时,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为了让广大村民都能看上电影,大队(村委)干部一般都会提前几天,甚至十天半个月在有线广播中发出通知“某天某时在某村放电影。”消息一出即由亲朋好友、学校学生口口相传,没出三天整个大队,甚至邻近村庄皆已家喻户晓。喜出望外的人们,特别是孩子们每天都在掐着手指计算着看电影的日子。
放露天电影场地的选择也是有着讲究的,一般都会在一个大队中心位置的自然村落里。到了放电影的那一天,村里的人们提早便收工回到家中,烧饭、喂猪、吃晚饭,把家务早早安排停当。太阳尚挂在西天,便招呼着左邻右舍,手上拿着一把松光或唯一的家用电器手电筒,一群人前呼后涌地向放映点走去。老远就能看见,电影场地上已经聚起了不少男女老少,看电影坐的独凳已经放满了小半个场地,没带凳子的也用几块石头,垒起一张张简易座席,占领着观影的有利地形。一早来到场地上的孩子们也像过年一样兴高采烈满场地乱跑。放映员正指挥着助手把白色幕布扯挂在用三根碗口粗细的竹竿或木捧搭起的架子上,两根竖杆的底部埋在泥土里,顶端分别用两根绳子成八字形拉直固定在地上的铁桩上,接着把一只黑色的音箱通过滑轮上拉至一根木竿的中间固定。社场中央放着的一张课桌上一台放映机已经架好。设备架设完毕,放映员从那写有电影片名的铁盒里取出电影胶片,放在机器上倒片,调试电影镜头,为放映做最后的准备。
当一束灯光像探照灯似地从镜头射向银幕的那一刻,热闹沸腾的场地立马安静了下来,数百双眼睛纷纷盯着银幕上映出的一切,有好奇的孩子边挥舞着自己的双手,边向上跳跃着,好让电影的光束把手投影到白白的银幕上,眼见那手影像兔子似的在银幕上移动跳跃,更是欣喜若狂地喊着跳着。
夜幕降临,社场上的观众早已坐得满满当当。一个个不时地扭过头来,看着放映员的一举一动,急切地盼着电影早点开演。可放映员却还是一副皇帝不急太监急的模样,一边慢条斯理地做着放映前的准备,一边喝着茶抽着烟,与一旁的熟人有说有笑地调侃着。不一会儿捞起袖管看着上海牌手表,发现预定放映时间已到,便打开话筒,用嘴对着“呼呼”地先吹上两下试下声量,然后报出当晚放映的片名。那时,放映正片前一般都要放上一部名为“纪录片”的,这纪录片实际就相当于现在央视的《新闻联播》,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制作,内容基本都是国家大事、领袖风采。待纪录片放完,故事片电影方才正式登场。那个时候放的电影大都是政治题材的故事片,有战争题材的,也有根据样板戏改编拍摄的。主要由八一、长春、北京、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以八一厂拍摄的战争题材居多。《地道战》《地雷战》《铁道游击队》《渡江侦察记》《平原游击队》《战上海》《闪闪的红星》……随着波澜起伏的剧情,人们看得一会儿热血沸腾,一会儿泪流满面,一会儿欢呼雀跃。小兵张嘎、潘冬子也成了那一代孩子们心目中的英雄。
有的电影看过一遍还觉意犹未尽,还要约着到附近其他大队的放映点上再去看上一遍两遍。战争故事片都很悲壮感人,剧中人物非黑即白,好人坏人一看便知,很符合孩子们纯真、善良、率直、勇敢的性格特征,片中的英雄人物也都成了人们“学英雄,见行动”的榜样标杆。《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红色娘子军》等样板戏中那些英雄人物救国救民、视死如归、机智勇敢、坚定顽强、公而忘私的精神,曾经激励了多少年轻的一代立志为革命理想而奋斗终身。《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万泉河水清又清》《映山红》,“你们各自为战,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不要放空枪!”“高,实在是高!”“黄河黄河,我是长江,有重要情况向你报告。”“你们的炮是怎么保养的?”那脍炙人口的插曲、如雷贯耳的台词,一度成为了多少人学唱、演绎的重要内容。物资匮乏,生活贫穷时代里,偶尔放上一场电影总能成为村民们一段时间闲聊的话题,使人们找到一时的精神寄托。劳累时只要一说起电影情节,便引起了兴奋,增添了干劲。懵懂的孩子们,闲暇时也会模仿电影里的一些情节,玩一些“好人坏人”的游戏。
那个年代里,除了放映以革命为主题的国产电影,偶尔也会放上一两部外国电影。那些电影主要来自于革命“情趣”相同的友好国家,朝鲜、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等等。令人记忆深刻的《卖花姑娘》,无论路有多远,也无论是否看过都会跑过去再看上一遍。跌宕起伏的情节,形象鲜明的人物,飞机加大炮的震慑,打动着每个观众的心。电影插曲《啊,朋友再见!》,这首已经飘过50年的歌声,现在听来仍会令人心潮澎湃。
与现在大都在影院看电影相比,当年的看露天电影也是有着不少好处的。比如室外空旷且空气清新,让人心情舒畅;场地选择灵活,可随时调整,最关键还是免费的。当然缺陷也显而易见的,比如音响效果较差,易受自然条件(刮风下雨)影响,放映质量难以把控。放电影需要用电,但那时用的是汽油发电机,有时剧情正值高潮突然发电机出故障,不一会功夫人群里埋怨的、咒骂的,还有用手电筒乱射乱照的影响电影情节的连续。
记忆中看一场露天电影也很不容易,一个村庄接一个村庄要在几个不同地方放映,一个地方放完一部后,生产队安排专人有力气的小伙子背上电影器材翻山越岭等着送往另外一个地方,往往需要五六个钟头甚至更长时间才送达地点。
如今,城市里的电影院豪华温馨,新片大片让人应接不暇,乡村里的露天电影也同样进入了数字化时代,其内容也与城市院线基本同步。再回想起小时候看露天电影的情景,不由得感叹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2025年1月16日作于九龙)
彝族人-网是创建最早,影响力和规模最大的彝族文化网站。网站的目标,是构建彝族文化核心数据库。作者简介:沙马鲁石,男,彝族,四川九龙县人。2010至2011年任九龙县《彝族谱系》编委、《九龙县彝族历史风情人物》编委,2019年~2023年任政协九龙县第十三届委员会中共界委员、政协九龙县2023~2024年《村史》编委。
系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新时代摄影》全国理事会会员、四川民族文化影像艺术协会藏羌彝走廊委员会专家委员(溥学会士)、四川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甘孜州作家协会会员、企业家摄影协会(深圳)会员、甘孜州摄影家协会会员、甘孜州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九龙县摄影协会理事、九龙县作家协会负责人等。
业余爱好文学.摄影创作,各类作品散见于《四川党建》《康巴文苑》《星星诗刊》《作家》《天府散文》《新时代摄影》《彝族人网》《西南作家》《凉山文学》《贡嘎山》《四川政协》《文昌文艺》《民族研究》《甘孜日报·康巴周末》等报刊媒网。
图片来源:百家号-小石拾光。
/ Recommendation
/ Reading list
- 1 快乐的彝族年
- 2 良心莫瘦――感悟人生系列之十
- 3 天堂里有没有互联网?――追悼文友杨...
- 4 火把节记事
- 5 读写人生(自传体散文)
- 6 彝人,望你一路走好
- 7 曾经年少爱追梦
- 8 最后的晚餐
- 9 彝族过年
- 10 母亲在夜里出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