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文学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 > 文苑动态

彝族军旅作家杨佳富又有三部新作问世

作者:袁国强 发布时间:2008-04-02 原出处:解放军报 点赞+(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

  近日,武警云南公安边防总队作家杨佳富的长篇纪实文学《中国大缉毒》、《中国大缉枪》和叙事长诗《英雄雕像》同时出版。这是他继长篇纪实文学《中国反偷渡》获得2003年公安部第七届金盾文学一等奖和长篇小说《边关冷月》获第四届云南省文学艺术创作奖后创作的3部力作。 i48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长篇纪实文学《中国大缉毒》、《中国大缉枪》是反映中国缉毒、缉枪斗争的两部佳作。作为一名公安边防警官,杨佳富怀着中国军人的崇高使命感,以边防官兵和公安干警艰苦卓绝威武雄奇的斗争为背景素材,拿起手中的笔参加战斗。在书中,无论是正面和犯罪分子你死我活的搏杀、枪战,还是深入虎穴侦察;无论是边防官兵的战斗风采和内心隐秘,还是边防警民的鱼水深情,以及独具边地韵味的风土人情,都被作者写得十分精彩,引人入胜。 i48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叙事长诗《英雄雕像》中,作家热情讴歌了被中央军委、国务院授予“缉毒先锋站”荣誉称号的云南公安边防总队木康边防检查站等一批英雄群体的事迹。《英雄雕像》诗思激昂、情景交融、雄浑豪放,是一部反映军旅题材的优秀作品。i48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48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附:杨佳富简介i48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杨佳富,彝名乌蛮兹佳,1964年9月生于云南省昌宁县珠街彝族乡。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1981年10月从军,历任战士、文书、干事、副主任、主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全国公安文联文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云南省作家协会理事、武警云南公安边防总队创作研究室主任、中国军事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兼《民族文坛》总编辑、《边防警察报》记者、现为武警云南公安边防总队创作研究室主任,上校警衔。i48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主要获奖作品:i48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长篇报告文学《中国大缉毒》2005年获全国第八届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中国反偷渡》、《中国大缉枪》获2003年、2005年获公安部第七、八届金盾文学一、三等奖;长篇小说《边关冷月》2003年获云南省第四届文学艺术创作奖;散文集《彩色的情话》获2006年全国首届真情人生纪实散文奖;诗集《生命的微笑》、《英雄雕像》获1997年云南省首届军事文学奖和2005军旅诗大奖赛一等奖……i48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主要成绩:i48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998年因任全国禁毒展览总撰稿和策划,受到参观展览的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及百万观众的赞扬,受到公安部的记功表彰。五次立二、三等功。i48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文学作品:i48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10部长篇报告文学“保卫中华丛书”:《中国反偷渡》、《中国反恐怖》、《中国反间谍》、《中国反邪教》、《中国反赌博》和《中国大缉毒》、《中国大缉枪》、《中国大缉私》、《中国大缉黄》、《中国大缉黑》。i48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长篇报告文学《禁赌风暴―中国边境打击赌博纪实》、《绿色长城―来自边防前哨缉毒报道》、《边防缉毒缉枪大写真》。i48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散文集《彩色的情话》和《南国之恋》。i48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4、诗集《生命的微笑》和《英雄雕像》。i48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5、长篇小说《边关冷月》、《边关日出》、《边关迷雾》、《边关流星》和《边关风云》。i48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广播作品:i48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中国反偷渡》18集,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制作首播。i48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禁赌风暴―中国边境打击赌博纪实》15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制作首播。i48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中国大缉枪》9集,天津人民广播电台制作首播。i48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电影电视:i48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48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绑架他的情人》、25集《迷局》、》20集《边关冷月》和20集《红蝎子》。i48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