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诗歌的火炬烧得更亮 2017西昌邛海·“丝绸之路”国际诗歌周开幕
在清脆优雅的乐器独奏声中,10月10日上午,2017西昌邛海·“丝绸之路”国际诗歌周,在邛海之滨开幕。来自美国、英国、阿根廷、智利、拉脱维亚、泰国、亚美尼亚等国以及国内多个城市的诗人、翻译家、出版人共近百名,从四面八方相会大凉山。简洁的开幕式结束之后,来自拉脱维亚大学现代语言系教授、编辑、评论家乌尔迪斯·贝尔津斯,阿根廷作家协会主席、诗人阿莱汉德罗·巴卡罗, 以及吉狄马加、叶延滨、邱华栋、阿来、侯志明、商震、梁平、倮伍拉且、龚学敏、阿苏越尔、张执浩、尚仲敏、向以鲜、伊沙、李琦等中国诗人一起,以“诗人的个体写作与诗歌的社会性存在”为主要议题,展开思想探讨,分享交流各自对诗人作为个人化写作与诗歌作为社会性存在的关系。
本届诗歌周由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四川省作家协会、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凉山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等主办,《星星》诗刊社、巴金文学院等参与承办。在接下来的日程中,诗人们将进行诗歌朗诵,走进大学进行诗歌讲座,诗集签售,并他们还将用脚步丈量这片诗意的土地,进行田野文化调研活动,切实感受诗意与现实的具体连接。
吉狄马加发表演讲:相信光明与鹰翅的天石就在前方
担任本届国际诗歌周组委会主任,从大凉山走出的代表性诗人、中国作协副主席、著名诗人吉狄马加,在开幕式上,面对来自国内乃至世界各地的近百名诗人同行,发表了一篇名为《光明与鹰翅的天石》诗歌周开幕式致辞。
在这篇致辞中,吉狄马加分享了他对诗歌与现实本质关系的洞见,表达了自己对诗歌在促进人类和谐共处方面提供智慧的信心。他说,在充满不确定和还未杜绝动荡的当今世界,人类如何选择自己的未来,是生活在这个地球上不同地域的人们共同面临的问题。“为了构建一个更加合理更有利于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需要今天的人类在国际政治的层面之外,还应该从更多的方面贡献出智慧以及更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在面对重重危机来临的时候,去有效做到求同存异共谋发展。正因为此,由不同的文化作为深厚基础所进行的对话和互动才更显示出强大的力量。而诗歌作为不同民族精神文化的精髓,它并没有远离我们的现实和生活。毫无疑问,在今天它已经再一次成为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价值取向的人们进行沟通和交流最有效的方式之一,诗歌依然在发挥着介入生活和现实的作用。”
吉狄马加曾用“光明和诗歌涌现的城池”诗句,赞美成都这座诗意之城。此次回到自己的家乡大凉山,吉狄马加也再次创作诗句来传达自己对这片土地的的热爱,“朋友们,就在此时此刻,我想到了’光明与鹰翅的天石’这样一句充满了象征和隐喻的诗句。因为在这片天空与群山静默如初的疆域里,亘古不变的太阳依然在巡视着大地上的万物和生命,时间的光影同样在周而复始地行走过黑暗与光明所构筑的世界,如果你相信所有的存在都不是孤立的个体,而同时你还相信所有的存在都有其隐秘的来源,那么你的心灵和思想才可能与你眼前的这个并非虚拟的现实融为一体。当我们伫立在苍茫的大地心无旁骛地去聆听,我们就能从时间的深处听见风的呓语和光的赞词,由此我们也才有可能在瞬间目睹并接近真理的化身,难怪伟大的德语诗人荷尔德林,在自己的诗歌中始终把形而上的力量和具有灵性的语言紧密地融为一体,从而使他的每一句诗都如同神授的箴言。”
在大凉山,有着丰富的人文诗意传统,《勒俄特依》、《宇宙人文论》、《彝族源流》、《阿细的先基》、《阿黑西尼摩》、《倮罗巫经》、《梅葛》,已经成为了当今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吉狄马加说,“当我们面对这些伟大的传统和遗产时,我以为我们只能勇敢地承担起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和使命,才可能创造出无愧于这一伟大诗歌传统的经典作品。当然,生活在这个世界不同地域的诗人们,也同样肩负着传承和弘扬各自民族诗歌传统的使命和责任,是否能真正写出划时代的具有人类整体高度的诗歌精品,都是我们作为诗人共同追求的目标。”
在演讲的最后,吉狄马加再次提到“光明与鹰翅的天石”这个诗意意象,“诗人朋友们,我们只要能把诗歌的火炬烧得更亮,当正义战胜邪恶成为不可抗拒的法则,那么,请相信光明与鹰翅的天石就会在我们的前方,也正因为此,我们迈向明天和未来的脚步才不会停止,永远不会停止。”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